- 2021-07-02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作业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制乙醛、乙酸制乙酸乙酯均为取代反应 B.乙烯制聚乙烯、苯制硝基苯均发生加聚反应 C.蛋白质盐析、糖类水解均为化学变化 D.石油分馏、煤干馏均可得到烃 解析 乙醇制乙醛为氧化反应,A项错误;苯制硝基苯发生取代反应,B项错误;蛋白质盐析为物理变化,C项错误;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煤油等属于烃,煤干馏可以得到芳香烃,D项正确。 答案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 mol CH3CH2OH和2 mol CO2 B.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 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 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 mol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盐) 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 解析 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A错;在鸡蛋清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会变性,不是盐析,B错;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 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 mol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盐),C项正确;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氧化反应,使溴水褪色是加成反应,D项错误。 答案 C 3.氨基酸分子之间通过氨基与羧基间的取代反应可生成多肽与水,现有两种氨基酸间的反应为:aCH3—CH(NH2)COOH+bH2N—(CH2)4CH(NH2)COOH―→C30H58O8N10+dH2O,则a∶b等于( ) A.4∶3 B.2∶3 C.3∶2 D.3∶4 解析 根据N守恒可得:a+2b=10,根据H守恒可得:7a+14b=58+2d ,根据O原子守恒可得2a+2b=8+d,三式联立求解可得:a=4,b=3,故A正确。 答案 A 4.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该有机物可消耗3 mol NaOH 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6H17O5 C.最多可与7 mol H2发生加成 D.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6种 解析 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碱性条件下,酯水解为羧基和酚羟基,故1 mol该有机物可消耗4 mol NaOH,A项错误;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应为C16H14O5,B项错误;该有机物中只有苯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最多可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项错误;第一个苯环的一溴代物有2种,第二个苯环的一溴代物有4种,共有6种,D项正确。 答案 D 5.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 B.从苯的凯库勒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烃 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 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 解析 从苯的分子式C6H6看,其氢原子数远未达到饱和,应属不饱和烃,而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所致;苯的凯库勒式 并未反映出苯的真实结构,只是由于习惯而沿用,不能由其来认定苯分子中含有双键,因而苯也不属于烯烃;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了溴苯,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其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完全相同。 答案 D 6.下列关于乙酸乙酯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B.制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C.可将导管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收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 D.1 mol乙醇与2 mol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不能合成1 mol 乙酸乙酯 解析 收集乙酸乙酯时导管不能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应置于液面上方贴近液面处,以防止倒吸。 答案 C 7.下列关于有机物结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的分馏、裂化和煤的气化、液化、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B.乙烯与苯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说明二者分子中所含碳碳键相同 C.甲烷、苯、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蔗糖、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 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A项错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而苯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二者不一样,B项错误;蔗糖、油脂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答案 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乙烯和乙醇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乙酸乙酯和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解析 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A选项错误;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选项错误;乙烯和乙醇都具有还原性,都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C选项正确;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水解得到甘油,不能得到乙醇,D选项错误。 答案 C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互为逆反应 解析 厨房中料酒的有效成分是乙醇,食醋的有效成分是乙酸,故A正确;乙醇、乙酸都能燃烧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皂化反应是指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其条件与酯化反应的条件不同,D错。 答案 D 10.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原因 结论 A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苯分子和乙烯分子含有相同的碳碳双键 B 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 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C 纤维素和淀粉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 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D 乙酸乙酯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 二者属于同一反应类型 解析 CH2===CH2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则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褪色,A项错误;CH3COOH的酸性强于H2CO3,故可与NaHCO3反应放出CO2,B项正确;纤维素和淀粉的化学式虽然形式相同,但由于n的值不定,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错误;CH3COOCH2CH3和H2O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而CH2===CH2与H2O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D项错误。 答案 B 11.如图是甲、乙两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与乙互为同分异构体 B.甲与乙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在一定条件下,甲与乙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D.甲与乙都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 解析 甲、乙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甲、乙中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项正确;甲中含有羧基,乙中含有酯基,所以一定条件下二者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项正确;甲中含有羧基,能和钠反应生成氢气,乙中不含羧基或羟基,不能和钠反应,D项错误。 答案 D 12.已知有机化合物A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能使溴水褪色,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A、B、C、D、E有如下关系: 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鉴别A和甲烷可选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D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利用D物质可以清除水壶中的水垢 C.物质C的结构简式为CH3CHO,E的名称为乙酸乙酯 D.B+D―→E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2H5 解析 A~E分别是CH2===CH2、C2H5OH、CH3CHO、CH3COOH、CH3COOC2H5,故C正确;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故A正确;乙酸能与碳酸钙反应,可以除水垢,B正确;D选项的化学方程式中缺少生成物H2O,故错误。 答案 D 13.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C6H6O6 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 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含1 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 3 mol NaOH 解析 据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6H6O6,A正确;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分子中含三个羧基,能与3 mol NaOH发生反应,无水解的基团,故B错误,C、D正确。 答案 B 二、填空题 14.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如下: +HO—NO2+H2O ΔH<0 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在温度稍高的情况下会生成间二硝基苯,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苯 5.5 80 0.88 微溶于水 硝基苯 5.7 210.9 1.205 难溶于水 间二硝基苯 89 301 1.57 微溶于水 浓硝酸 83 1.4 易溶于水 浓硫酸 338 1.84 易溶于水 实验步骤如下: 取100 mL烧杯,用20 mL浓硫酸与18 mL浓硝酸配制混合液,将混合酸小心加入B中,把18 mL(15.84 g)苯加入A中。向室温下的苯中逐滴加入混酸,边滴边搅拌,混合均匀,在50~60 ℃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少量水、5% NaOH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无水CaCl2颗粒,静置片刻,弃去CaCl2,进行蒸馏纯化,收集205~210 ℃馏分,得到纯硝基苯18 g。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配制混合液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浓硝酸加入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反应在50~60 ℃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4)在洗涤操作中,第二次水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蒸馏纯化过程中,因硝基苯的沸点高于140 ℃,应选用空气冷凝管,不选用直形冷凝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所得到的硝基苯产率是________。 解析 (1)由仪器结构特征可知,装置B为分液漏斗,装置C为球形冷凝管,苯与浓硝酸都易挥发,C起冷凝回流作用,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 (2)浓硝酸与浓硫酸混合会放出大量的热,如将浓硝酸加入浓硫酸中,硝酸的密度小于浓硫酸,可能会导致液体迸溅。 (3)反应在50~60 ℃下进行,低于水的沸点,可以利用水浴加热控制。 (4)先用水洗除去浓硫酸、硝酸,再用氢氧化钠除去溶解的少量酸,最后水洗除去未反应的NaOH及生成的盐。 (5)直形冷凝管通常需要通入冷凝水,为避免直形冷凝管通水冷却时导致温差过大而发生炸裂,此处应选用空气冷凝管,不选用直形冷凝管。 (6)苯完全反应生成硝基苯的理论产量为15.84 g×,故硝基苯的产率为[18÷(15.84 g×)]×100%≈72%。 答案 (1)分液漏斗 冷凝回流 (2)不能 容易发生迸溅 (3)水浴加热 (4)洗去残留的NaOH及生成的盐 (5)以免直形冷凝管通水冷却时导致温差过大而发生炸裂 (6)72% 15.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的实验装置有如下图所示两种装置供选用。其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乙酸 1-丁醇 乙酸丁酯 熔点(℃) 16.6 -89.5 -73.5 沸点(℃) 117.9 117 126.3 密度(g·cm-3) 1.05 0.81 0.88 水溶性 互溶 可溶(9 g/100 g 水) 微溶 (1)制取乙酸丁酯的装置应选用________(填“甲”或“乙”)。不选另一种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生成物中除了主产物乙酸丁酯外,还可能生成的有机副产物有(写出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提高1-丁醇的利用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制备乙酸丁酯所得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乙酸丁酯时,需要经过多步操作,下列图示的操作中,肯定需要的化学操作是________(填字母)。 (5)有机物的分离操作中,经常需要使用分液漏斗等仪器。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须________________(填写操作);某同学在进行分液操作时,若发现液体流不下来,其可能原因除分液漏斗活塞堵塞外,还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答案 (1)乙 由于反应物(乙酸和1-丁醇)的沸点低于产物乙酸丁酯的沸点,若采用甲装置会造成反应物的大量挥发降低了反应物的转化率,乙装置则可以冷凝回流反应物,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2)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 CH3CH2CH===CH2 (3)增加乙酸浓度、及时移走生成物(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4)ac (5)检查是否漏水或堵塞 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上的凹槽未与漏斗口上的小孔对准(或漏斗内部未与外界大气相通,或玻璃塞未打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