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 目标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 目标版(1)

‎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规定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Mg 12 Cu 64‎ I 卷(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 1 个正确答案, 每题 2 分)‎ ‎1.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aHCO3 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 SiO2 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 Al2O3 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 SO2 具有还原性,微量的 SO2 可用作葡萄酒中的抗氧化剂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蔗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 油脂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 Br₂/CCl4 褪色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3. 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 析不合理的是 A.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酿造过程中只发生了淀粉的水解反应 B.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D. 屠呦呦用有机溶剂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 操作 ‎4. 已知反应:C (s)+O2(g)=CO2 (g) △H1 CO2(g)+C(s)=2CO(g) △H2‎ ‎2CO(g)+O2(g)=2CO2(g) △H3 2Cu(s)+O2(g) =2CuO (s) △H4‎ CO(g)+CuO (s)=CO2(g) + Cu(s) △H5‎ A.△H1>0 , △H3 <0 B.△H2=△H1-△H3‎ C.△H2 <0 , △H4 >0 D.△H5=△H1+ 1/2 △H4‎ ‎5.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裂化汽油萃取碘水中的碘 B.用水鉴别苯、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19‎ C.用右图装置验证 Na 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D.往酸性 KMnO4 溶液中加入乙醇,验证乙醇的还原性 ‎6.下列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化学方程式与工业生产实际不.相.符.的是 A.海水提溴时用 SO2 吸收 Br2 蒸气:SO2 + Br2 + 2H2O=H2SO4 + 2HBr B.将煤气化为可燃性气体:C(s) + H2O (g)CO(g) + H2(g) C.用电解法从海水中提取镁:2MgO(熔融)2Mg + O2↑‎ D.燃煤时加入 CaCO3 脱硫:2CaCO3 + 2SO2 + O22CaSO4 + 2CO2‎ ‎7. 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 操作未涉及的是 A. A B. B C. C D. D ‎8.下列各组物质的相互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H2、D2 和 T2 互为同素异形体 B.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C.乙烯和环己烷互为同系物 D.(CH3)2CHC2H5 和 CH3CH2CH(CH3)2 属于同种物质 ‎9. 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 I−的 Cl2‎ 19‎ D. 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 I−后的 Cl2 尾气 ‎10. N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7.8g Na2O2 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目为 0.4NA 19‎ B. 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 18NA C. 某密闭容器盛有 0.1molN2 和 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6NA D. 1.0 mol CH4 与 Cl2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 CH3Cl 分子数为 1.0NA ‎11. 下列有关叙述能说明非金属元素 M 比 N 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①M 原子比 N 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②单质 M 跟 H2 反应比 N 跟 H2 反应容易得多 ③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 HmM>‎ HnN;‎ ‎④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HmMOx>HnNOy;⑤熔点 M>N;‎ ‎⑥M 单质能与 N 的氢化物反应生成 N 单质;‎ ‎⑦M 原子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数比 N 原子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数少;‎ ‎⑧M 的最高正价比 N 的最高正价高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⑥ D. 全部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B. 第 IA 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 II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C. 短周期中,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D. 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还原性越强,对应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弱 ‎13.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图 1 可用于吸收多余的 NO B. 图 2 可用于检验 SO2 的漂白性 C. 图 3 可用于加快反应产生 H2 的速率 D. 图 4 可用于测定 CO2 的生成速率 ‎14.以淀粉为基本原料可制备许多物质,如:‎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淀粉是糖类物质,有甜味,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 反应④是加聚反应、反应⑤是取代反应 19‎ C. 乙烯、聚乙烯均可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D. 在加热条件下,可用银氨溶液鉴别葡萄糖和乙醇 19‎ ‎15.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 SO2 气体,溶液变浑浊 非金属性: S>Si B 将石蜡油蒸气通过炽热的碎瓷片分解,得到的气体 通入酸性 KMnO4 溶液,溶液褪色 石 蜡油 分解 产物 中只 含烯 烃 C 向 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 H2SO4,水浴加热一 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 Cu(OH)2,加热,未见红色 沉淀 蔗糖未水解 D 取 5mL 0.1mol∙L-1KI 溶液,滴加 5 滴 0.1mol∙L-‎ ‎1FeCl3 溶液,振荡,再加入 5mLCCl4,振荡,静 置,取上层液体,向其中滴加 KSCN 溶液,显血红 色 KI 和 FeCl3 反应有一定的 限度 ‎16. 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 棒变粗;N 棒变细,由此判断表中所列 M N P A Zn Cu 稀 H2SO4 溶液 B Cu Fe 稀 HCl 溶液 C Ag Zn AgNO3 溶液 D Zn Fe Fe(NO3)3 溶液 M、N、P 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19‎ ‎17. 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 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直接生成 NO2‎ ‎②铵盐都不稳定,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 19‎ ‎③向 Fe(NO3)2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的变化 ‎④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固体,用碱石灰除去氯化氢的方法制备氨气.‎ A. ①③④ B. ①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18.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烧碱熔化 B.硫酸氢钠溶于水 C.将 HCl 通入水中 D.将 NH3 通入水中 ‎1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及有关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烷的燃烧热∆H= 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 (g) +2O2(g)== CO2(g) +2 H2O (g) ∆H= 890.3kJ/mol B. 已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里反应的中和热 ∆H= 57.3kJ/mol,则 ‎1/2 H2 SO4 (aq) + 1/2 Ba(OH) 2 (aq) =1/2 BaSO 4 (s) + H2 O(l) ∆H= 57.3kJ/mol C. 500℃、30MPa 下,将 0.5mol N2 和 1.5mol H2 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放热 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 +3 H2(g) 2NH3 (g) ∆H=‎ ‎38.6kJ/mol D. 已知 25℃、101KPa 条件下: 4 Al(s)+3O2(g) =2 Al2O3(s) ∆H= 284.9kJ/mol ‎4 Al(s)+2O3(g) =2 Al2O3(s) ∆H= 3119.1kJ/mo l, 则 O2 比 O3 稳定 ‎20.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 NH3 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21. 某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以 Li2CO3、K2CO3 为电解质,以 CH4 为燃料时,该电池工作 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9‎ A. a 为空气和 CO2,b 为 CH4‎ ‎2‎ 19‎ B. CO 3‎ ‎向正极移动 19‎ C. 此电池在常温时也能工作 ‎2-‎ D. 正极电极反应为 O2+2CO2+4e-=2CO3‎ 19‎ ‎22. W、X、Y、Z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 X 和 Z 同族。盐 YZW 与浓 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 YZW 的溶液。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大小为 W<X<Y<Z B. X 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 Z 的 C. Y2W2 与 YZW 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 标准状况下 W 的单质状态与 X 的相同 ‎23.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发生反应:3A(s) ⇌ B(g) +2C(g),下列描述中能说明 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① v(B)逆=2 v(C)正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 a mol B,同时消耗 2a mol C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⑤B 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④⑥‎ ‎24. 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 20。W、X、Z 最外层电子 数之和为 10;W 与 Y 同族;W 的氢化物水溶液可腐蚀玻璃,Z 所在周期序数是族序数 的 2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上电解 XCl 的水溶液可得到 X 的单质 B.因为 W 的非金属性比 Y 强,所以沸点:W 的氢化物大于 Y 的氢化物 C.化合物 ZY2 和 Z 的氢化物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 D. W 与 Y 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25.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己、庚在周期表中的相 对位置如图(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线上),戊、己分别 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金属元素 B.庚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最强 C.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可以以相互反应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 II 卷 二、填空题 ‎26. (13 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1)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化学计量数相同)‎ 分别为∆H1、∆H2 , ∆H1 ∆H2 ( 填“>”、“<”或 “==”,下同)‎ 19‎ ‎(2)相同条件下,2mol 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 1mol 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H 的大小: ∆H1 ∆H2‎ P4(白磷,s)+5O2(g) = 2P2O5(s) ∆H1 4P(红磷) +5O2(g) = 2P2O5(s) ∆H2‎ II ‎(4)已知:0.5 mol CH4 和 0.5 mol 水蒸气 完全反应生成 CO 和 H2,吸收了 a kJ 热量,该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5)在 25℃、101kPa 下,1g 液态甲醇 CH3OH 燃烧生成 CO2 和液态水时放热 b kJ ,则表 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III ‎(6)已知:N2(g)+3 H2(g) 2NH3(g) ∆H=92 kJ/mol ;‎ N2(g)+O2(g) =2NO(g) ∆H=+180 kJ/mol ‎2 H2(g) +O2(g) =2H2O(g) ∆H=483 kJ/mol 若有 34g 氨气经催化氧化完全生成 NO 和水蒸气所放出的热量为 ‎(7)T1 温度时,在容积为 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O(g)+ O2(g) 2NO2 (g) ∆H<0‎ 实验测得:v 正=v(NO)消耗=2v(O2) 消耗=k 正 c2(NO)∙c(O2) , v 逆= v(NO2)消耗=k 逆 c2(NO2), k 正、k 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容器中各反应物和生成 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_(填序号)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 k 正、k 逆不变 19‎ D.2 v 正(O2)= v 逆(NO2)‎ ‎② 0—t 时间段,反应速率 v(O2)=‎ ‎27.(14 分)下表是 A、B、C、D 四种常见有机物的 19‎ 相关信息。‎ 有机物 A 有机物 B 有机物 C 有机物 D ‎①可用于果实催熟 ‎②比例模型为 ‎①由 C、H 两种元 素组成 ‎②球棍模型为 ‎①生活中常见的液 态有机物,分子 中碳原子数与有 机物 A 相同 ‎②能与 Na 反应, 但不能与 NaOH 反应 ‎①相对分子质量比 有机物 C 大 14‎ ‎②能由有机物 C 氧 化生成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 A 的结构式为 。‎ ‎(2)下列有关有机物 A、B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 均可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 b.A、B 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在同一平面内,B 分子中有 4 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c.等质量的 A、B 分别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 A 多 d. B 分子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其分子中具有介于碳碳双键和单键之间独 特的键。‎ ‎(3)有机物 C 官能团的名称为 ,‎ 写出在铜做催化剂条件下,C 与 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 B 与液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用 溶液除 去反应产物中溶有的 Br2,用 方法(填操作名称)得到纯净的有机产物 ‎(4)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物 C 与有机物 D 反应能生成具有水果香味的物质 E,其化学反 应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除去 E 中混有的杂质 D,可用 溶液。‎ ‎28.(10 分) 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 NH3 将 NOx 还原生成 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 NH3 与 NO2 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 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19‎ ‎① 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 19‎ ‎→ ‎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19‎ 将上述收集到的 NH3 充入注射器 X 中,硬质玻璃管 Y 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 NO2(两端用夹子 K1、K2 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 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 X 中的气体缓慢充入 Y 中 ‎①Y 管中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 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 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聚 打开 K2‎ ‎③Z 中 NaOH 溶液产生倒吸现象 ‎④‎ ‎29.(13 分)下表是短周期中部分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19‎ 元素符号 X Y Z Q R T 原子半径/nm ‎0.037‎ ‎0.160‎ ‎0.074‎ ‎0.075‎ ‎0.102‎ ‎0.143‎ 主要化合价 ‎+1‎ ‎+2‎ ‎2‎ ‎3, +5‎ ‎2,+6‎ ‎+3‎ ‎(1)Z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硒与 Z 同主族,比 Z 多两个电子层,则硒的原 子序数为: ‎ 19‎ ‎(2)Z 、R、T 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具体的离子符号表示)‎ ‎(3)将 Y、T、氢氧化钠溶液设计成原电池,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4)Q 与 Z 分别与 X 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1:2 和 1:1 的化合物 U、V, 化合物 U 的电子式 为 已知 1g 液态 U 与足量液态 V,生成 Q2 和水蒸气,放出 a kJ 热 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 ‎(5)将一定质量的 Y 、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中,合金与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反应过 程中还原产物全是 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 2mol/L NaOH 溶液至沉淀恰好完全,测得 生成沉淀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 13.6g,则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为 L,若 NO 全部被水吸收,最少需要通入 L 标准状况下的 O2‎ 19‎ 参考答案:‎ ‎1.D 2.B 3.A 4.B 5.A 6.C 7.D 8.D ‎9.B 10.B 11.C 12.D 13.C 14.D 15.D 16.C ‎17.D 18.B 19.D 20.C 21.D 22.D 23.B 24.C ‎25.D ‎26.I.(1)= (2)> (3)<‎ 19‎ II.(4)CH 4(g ) H 2O(g ) CO(g ) 3H 2(g ) H ‎ 2akJ ‎/ mol 19‎ ‎(5)‎ ‎(6)452.5kJ ‎0.2‎ ‎(7)①B、D ② mol /(L min)‎ t H H ‎| |‎ ‎27.(1)H—C=C—H 19‎ ‎(2)b、c ‎(3)羟基 ‎‎ ‎2C 2 H 5OH ‎‎ Cu O 2‎ ‎△‎ ‎‎ ‎2CH 3CHO ‎‎ 2H 2O 19‎ ‎2‎ ‎(4) +Br FeBr3 —Br +HBr NaOH 分液 浓 H2SO4‎ 19‎ ‎(4)CH 3COOH ‎ C 2 H 5OH ‎H 2O ‎△‎ ‎ CH 3COOC2 H 5‎ 19‎ 19‎ 取代/酯化反应 饱和 Na2 CO3 溶液 ‎△‎ 19‎ ‎28.(1)①A 或 B ‎Ca(OH )2‎ ‎ 2NH 4Cl ‎ CaCl2‎ ‎ 2NH 3‎ ‎ 2H 2O 或 19‎ 19‎ ‎②d→c→f→e→i 或 →d→c→f→e→d→c→i ‎(2)①红棕色气体逐渐变浅 ② 8NH 3‎ ‎‎ 6NO2‎ ‎‎ 催化剂 7N 2‎ ‎‎ 12H 2O 19‎ ‎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 ; Y 管中压强小于大气压 ‎29.(1)第 2 周期,第 VIA 族 34‎ ‎2‎ ‎(2)r(s2‐)>r(O2‐)>r(Al3+)‎ 19‎ ‎(3) Al 3e ‎ 4OH ‎ AlO ‎ 2H 2O 19‎ 19‎ ‎(4)‎ N 2 H 4(l) 2H 2O 2(l) ‎‎ N 2(g ) 4H 2O(g ) H ‎‎ 32akJ ‎‎ ‎/ mol 19‎ ‎(5)0.4 4.48‎ 1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