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 A.高温加热氧化镁和碳的混合物可以制单质镁 ‎ B.铁的冶炼过程是通过置换反应得到单质铁 ‎ C.海水提溴的过程中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D.乙烯、丙烯、甲烷等主要化工基本原料都可以由石油分馏得到 ‎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 ‎ ΔH=2×(-57.3)kJ·mol-1‎ ‎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1)‎ ‎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3.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丙的浓溶液是具有强氧化性的酸溶液,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原子半径:WY>X ‎ C.K、L、M中沸点最高的是M D.由W、X、Y、Z构成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4.a、b、c、d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3倍,a和b能组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其中一种含两种化学键,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气态氢化物都是强酸。向d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逐滴加入bca2溶液舒中高一统考化学 第2页 (共8页)‎ ,开始没有沉淀;随着bca2溶液的不断滴加,逐渐产生白色沉淀。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c>a C.工业上电解熔融cd3可得到c的单质 D.b、c、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可两两反应 ‎5.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C(g)+2D(g),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1,c(A)∶c(B)=3∶5,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mol·L-1·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方程式中,x=1 B.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0.75mol C.2min时,A的转化率为50% D.反应速率v(B)=0.25mol·L-1·min-1‎ ‎6.根据下列实验和现象,所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 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适量稀硝酸,再滴加少量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含有SO42-、SO32-、HSO3-中的一种或几种 B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 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HNO3分解成了NO2‎ C 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D 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得到的沉淀只有BaSO4‎ ‎7.铁、铜混合粉末17.6g加入到800mL1.0mol/L的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2+和Cu2+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8∶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混合粉末中铁与铜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B.反应后的溶液最多还可以溶解铁粉5.6g 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Fe2+)=1.0mol/L(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无变化)‎ 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0mol/LNaOH溶液至金属离子恰好全部沉淀时,需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1.6L ‎8.X、Y、Z、M、N代表五种金属。有以下化学反应:‎ ‎①水溶液中:X+Y2+=X2++Y ‎ ‎②Z+2H2O(冷)=Z(OH)2+H2↑‎ ‎③M、N为电极与N盐溶液组成原电池,发生的电极反应为:M-2e-=M2+‎ ‎④Y可以溶于稀H2SO4中,M不被稀H2SO4氧化 则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 A.M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与3molY(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akJ B.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与W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为1:2‎ C.当X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舒中高一统考化学 第4页 (共8页)‎ D.若增大Y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12.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反应Ⅰ:ΔH>0,p2>p1 B.反应Ⅱ:ΔH<0,T2>T1‎ C.反应Ⅲ:ΔH>0,T2>T1或ΔH<0,T2T1‎ ‎13.反应N2O4(g)2NO2(g) ΔH=+57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C.b、c两点的转化率:b>c D.由b点到a点,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14.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进行2SO2+O22SO3 ΔH<0,达到平衡时SO2转化率为a%,在1L绝热容器中投料相同的情况下进行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2转化率为b%,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a%>b% B.a%0)‎ 则表示CH3OH(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使反应①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逆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   c.升高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从平衡体系中及时分离出CH3OH ‎(2)用CO生产甲醇。‎ 已知:CO(g)+2H2(g)CH3OH(g),如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该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__0(填“>”、“<”或“=”)。‎ ‎②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___K2(填“>”、“<”或“=”)。‎ ‎③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3)CO2在工业上有多种用途,其中之一是合成低碳烯烃。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2.5molH2,发生反应:2CO2(g)+6H2(g)C2H4(g)+4H2O(g) ΔH=-128kJ/mol,测得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效率和CO2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图中低温时,随着温度升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提高,但CO2的平衡转化率却反而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__________。‎ ‎20.(12分)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Q、T、U、V、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 T与U、V同周期,W与X、Y、Z同周期,U和Y同族;元素Q的某种核素没有中子;元素T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Q与U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V的单质,且该单质的某种同素异形体是保护地球地表环境的重要屏障;W、X、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都能反应,且W、X、Z原子最外舒中高一统考化学 第8页 (共8页)‎ 层电子数之和等于W的原子序数。‎ ‎(1)写出Q、V、W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 ‎(2)Q与V可形成一种化合物Q2V2,请写出该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YQ3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U的氢化物比同主族其他元素的氢化物的熔沸点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A是X同周期且相邻的金属元素,写出A、X对应的单质在碱性溶液中构成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Q、T两元素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可以设计成燃料电池,写出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