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2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卷·2019届《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孝义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山西省孝义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题 1. 为进一步加强水污染治理,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 用碱性废水中和处理酸性废水 B. 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 C. 将工业废液排入海洋以减少河道污染 D. 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减轻水体污染 【答案】C 【解析】A、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反应生成中性溶液,用碱性废水中和处理酸性废水,可以防止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对环境的危害,故A正确;B、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可以节约用水,变废为宝,应该提倡,故B正确;C、工业废液排入海洋中也会污染海洋,危害海洋渔业资源,人食用被污染的鱼,对人体产生危害,故C错误;D、剧毒随着雨水进入池塘或河流中会引起水体污染,低毒农药可以减少残留,减轻对水的污染,所以应该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故D正确。故选C。 2. 油炸虾条、薯片等容易挤碎的食品,一般用充气袋包装。充气袋中适宜填充的气体是( ) A. N2 B. SO2 C. O2 D. CO 【答案】A 【解析】油炸虾条、薯片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性气体氧化而变质,保存时,充入气体应为非氧化性气体,氧气氧化性较强,易使食品变质,A、N2不活泼,符合要求,故A正确;B、SO2有毒,故B错误;C、O2具有氧化性,不符合要求,故C错误;D、CO有毒,故D错误;故选A。 3.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 HClO B. CH3COOH C. C2H5OH D. BaSO4 【答案】D 【解析】A、HClO是弱酸,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A错误; B. CH3COOH是弱酸,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B错误;C、C2H5OH酒精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D. BaSO4属于盐,熔化状态下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D。 4. 下列外界条件的改变,肯定不影响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的是( ) A. 反应物浓度 B. 反应温度 C. 体系压强 D. 使用催化剂 【答案】D 【解析】A、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影响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故A正确;B、升高反应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影响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故B正确;C、增大体系压强,平衡向压强减小的方向移动,影响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故C正确;D、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同等程度加快正逆反应速率,但是不会改变反应限度,故D错误;故选D。 5. 分子式为C4Hl0O且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共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答案】C 【解析】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的有机化合物是饱和一元醇,由于-C4H9含有四种结构,所以丁醇有四种,答案选C。 点睛:注意一元取代物的判断方法:①基元法:例如丁基有四种异构体,则丁醇、戊醛、戊酸等都有四种同分异构体。②替代法:例如二氯苯(C6H4Cl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四氯苯也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将H替代Cl);又如CH4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新戊烷C(CH3)4]的一氯代物也只有一种。③等效氢法:等效氢法是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重要方法,判断等效氢原子的三条原则是: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同一碳原子上所连的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CH3CH3中的6个氢原子等同。 6. 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 A. 铝热反应 B. 铁与稀盐酸反应 C. 二氧化碳与碳反应 D. 氢气与氧气反应 【答案】C 【解析】A、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铁与稀盐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C、二氧化碳与碳反应属于吸热反应;D、 氢气与氧气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选C。 7. 已知X2+Y2 ==2XY是放热反应,则下列各组物质中,能量最高的是( ) A. 1mol X2与1 mol Y2 B. 2 mol XY C. 1 mol X2 D. 1 mol Y2 【答案】A 【解析】参加反应的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的物质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反应混合物,故A正确;B、生成物,能量低,故B错误;C、只有部分反应物,故C错误;D、只有部分反应物,故D错误;故选A。 8. 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 ) A. 反应物的状态 B. 反应物的多少 C. 反应物的性质 D. 反应的快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热化学反应中,影响反应热的大小的因素主要有物质的状态、 反应物的量多少、反应物的活泼性等有关系,而与反应的快慢无关:D正确; 考点:考察影响反应热的大小的因素。 9. 已知化学反应A2(g)+ 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生成2 mol AB(g)吸收6 kJ热量 B. 该反应热△H=(b-a)kJ • mol-1 C.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依据图象分析判断1molA2和1molB2反应生成2molAB,每生成2molAB吸收(a-b) kJ热量,故A错误;B、反应热△H=反应物能量总和-生成物能量总和,所以反应热△H=+(a-b)kJ•mol-1,故B错误;C、依据能量图象分析可知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C正确;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吸收a kJ能量,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相关知识。 10.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为对应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 A. C6H6(g)+ O2(g)=6CO2(g)+3H2O(g) △H=-3367. 8kJ • mol-1 B. CH4(g)+2O2(g)=CO2(g)+2H2O(g)△H=-846. 3kJ • mol-1 C. CO(g)+ O2(g)=CO2(g) △H=-283.0kJ • mol-1 D. 2C2H6(g)+5O2(g)=4CO(g)+6H2O(l) △H=-2720 kJ • mol-1 【答案】C 【解析】A、生成物水的状态不是液态,故A错误;B、生成物水的状态不是液态,故B错误;C、1 mol纯物质CO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CO2)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1,故C正确;D、可燃物不是1mol,故D错误;故选C。 11.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反应2X(g)+Y(g)=2Z(g),当反应进行到4 min时,测得n(X) =0.4 mol。若反应进行到2 min时,容器中Y的物质的是( ) A. 小于 0. 6 mol B. 等于 1. 2 mol C. 等于 0.6 mol D. 小于 1. 2 mol 【答案】A 【解析】当反应进行到4 min时,测得n(X) =0.4 mol,反应的X为1.6mol,反应的Y为0.8mol,平均每分钟反应0.2mol,且随反应的进行,速率减慢,故若反应进行到2 min时,容器中Y的物质的小于0.6mol,故选A。 12. 反应A(g)+2B(g)=2C(g)+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 = 0.15 mol • L-1 • s-1,②v(B)=0. 4 mol • L-1 • s-l,③v(C)=0. 3 mol • L-l • s-1,④v(D) = 0. 5 mol • L-l • s-1,则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A. ②>④>③>① B. ④>③=②>① C. ④>②>③=① D. ④>③>①>② 【答案】C 【解析】将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转化为同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在单位相同的条件下其数值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将这几种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都转化为A的化学反应速率, ①v(A) = 0.15 mol • L-1 • s-1;②v(A)=v(B)/2=0. 2 mol • L-1 • s-l;③v(A)=v(C)/2=0. 15 mol • L-l • s-1;④v(A)=v(D) = 0. 5 mol • L-l • s-1;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快慢顺序是④>②>③=①,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快慢顺序判断,解题关键:将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换算成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再比较。侧重考查学生计算及判断能力,易错点:比较速率大小顺序时必须要统一单位。难点:换算时两物质计量数间关系,这也是易错点。 1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铁粉溶于稀盐酸:2Fe+6H+=2Fe3++3H2↑ B.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CO32-+2H+=CO2↑+H2O C. 氧化铜溶于醋酸:CuO+2CH3COOH =Cu2+ +2CH3COO- +H2O D. 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SO42-=BaSO4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铁粉溶于稀盐酸生成Fe2+,因此A错误。.碳酸钙属于难溶性盐,不拆,B错误。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除生成BaSO4,还生成氢氧化铜沉淀,D错误;氧化铜不溶于水,醋酸为弱酸都不拆,醋酸铜溶于水拆成离子,因此C正确; 考点:考察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4. 已知HCl和NaOH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H=-57. 3 kJ • mol-1,则下列物质间发生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与57. 3 kJ最接近的是( ) A. 含1 mol Ca(OH)2的稀溶液与足量稀H2SO4 B. 含1 mol H2SO4的稀溶液与足量稀NaOH溶液 C. 含1 mol CH3COOH的稀溶液与足量稀KOH溶液 D. 含1 mol Ba(OH)2的稀溶液与含1 molHCl的稀盐酸 【答案】D 【解析】HCl和NaOH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是可溶性强酸与可溶性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A、生成物CaSO4是微溶,故A错误;B、含1 mol H2SO4的稀溶液与足量稀NaOH溶液生成2molH2O,故C错误;D、1molHCl和1 mol Ba(OH)2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是可溶性强酸与可溶性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故D正确;故选D。 15.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H<0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釆取的措施是( ) A. 升高温度 B. 加入催化剂 C. 减小CO2的浓度 D. 增加CO的浓度 【答案】C 【解析】A、对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故A错误;B、加入催化剂,对平衡没有影响,故B错误;C、减小CO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升高,故C正确;D、增加CO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CO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故选C。 16. 可逆反应H2(g)+I2(g)2HI(g) △H<0,达到平衡后,改变外界条件,下列物理量的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 ) A. 气体密度 B. 反应物浓度 C. 气体的颜色 D. 气体的温度 【答案】D 【解析】A、容器的体积不变,密度保持不变,无法确定平衡是否移动,故A错误;B、缩小容器的体积,反应物浓度增大,但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C、改变容器的体积,气体的颜色发生变化,但平衡不移动,故C错误;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D正确;故选D。 17. 下列事实能证明MOH是弱碱的是( ) A. 0.1 mol•L-1的MOH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B. 常温下,0.1mol•L-1的MOH溶液的pH=12 C. 0.1 mol•L-1MOH 溶液的导电性比 0.1 mol•L-1 Ba(OH)2液的弱 D. 等体积等浓度的MOH溶液与HCl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B 【解析】A、无论强碱还是弱碱,只要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都能使溶液显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故A错误;B、 常温下,0.1mol•L-1的MOH溶液,若为强碱则完全电离,溶液PH值为13,而常温时0.1mol•L-1的MOH溶液的pH约为12,说明MOH不完全电离,属于弱电解质,属于弱碱,故B正确;C、电解质导电能力强弱与电解质强弱无关,与离子浓度、离子带电荷数有关,故C错误;D、酸碱中和是碱的通性,无论强碱弱碱都能够与HCl发生酸碱中和,所以不能说明MOH为弱碱,故D错误;故选B。 18. 下列各项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变化 △H △S 方向性 A H2O(l)→H2O(g) >0 <0 非自发 B 2NO2(g)N2O4(g) <0 <0 自发 C NH4Cl(s)=NH3(g)+HCl(g) <0 >0 非自发 D 2Fe3+(aq)+Cu(s)=2Fe2+(aq)+Cu2+ (aq) >0 <0 自发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A.H2O(l)→H2O(g),熵增,△S小于0的判断错误,△H>0,△S>0,则△H-T△S>0,高温下反应可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B.2NO2(g)N2O4(g),△H<0,△S<0,则△H-T△S>0,低温下反应自发进行,故B正确;C、NH4Cl(s)=NH3(g)+HCl(g),△H>0,△S>0,高温下△H-T△S<0,反应自发进行,故C错误;D、.2Fe3+(aq)+Cu(s)=2Fe2+(aq)+Cu2+(aq),△H<0,△S>0,则△H-T△S<0,反应一定自发进行,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解题关键:△H-T△S的值,大于0,反应不自发,等于0,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小于0,则反应自发。难点: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同时判断,是复合判据。 19. 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污染物。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汽车尾气的合理排放:2NO(g)+2CO(g)N2(g)+2CO2(g) △H<0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逐渐减小 B. 及时分离出N2或CO2,正反应速率加快 C. 其他条件不变时降低温度,可提髙反应物的转化率 D. 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答案】D 【解析】A、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改变,达到平衡状态,气体压强不变,故A错误;B、及时地分离出N2或CO2,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C、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使用不同催化剂(其它条件不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故D正确;故选D 20. 1000 K时,反应C(s)+2H2(g)CH4(g)的平衡常数K=8.28×107。此温度下,若各气 体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H20.7mol·L-1、CH40.2mol·L-1时,则此时反应( ) A. 达到平衡 B. 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C.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D. 无法判断反应进行方向 【答案】C 【解析】反应的浓度熵Qc= ,反应正向进行,故选C。 21. 下列能用来描述可逆反应2A(g)+B(g)2C(g) △H<0的正确图像是( )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图象不符,故A错误;B、 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比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多,与图象不吻合,故B错误;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的百分含量减小,故C正确;D、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但图象增大,故D错误;故选C。 22. 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OH-,下列情况能引起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 ①加NH4Cl 固体②加NaOH溶液③加盐酸④加CH3COOH溶液⑤加水⑥加压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答案】C 【解析】①加NH4Cl固体,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①错误;②加NaOH溶液,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②错误;③加HCl,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导致平衡向右移动,故③正确;④加CH3COOH溶液,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导致平衡向右移动,故④正确;⑤加水促进NH3·H2O的电离,故⑤正确;⑥因电离在溶液中进行,加压对溶液浓度影响不大,则平衡不移动,故⑥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解题关键:掌握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易错点:⑤加水促进NH3·H2O的电离,但NH4+浓度减小。 23. 常温下,向0.1 mol • L-1CH3COOH溶液中不断加水,过程中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A. c(H+) B. Ka(CH3COOH) C. c(H+)·c(OH-) D. 【答案】D 24. 向HCl和AlCl3的混合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 )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在含 HCl 和 AlCl3的混合液中不断滴加NaOH 溶液,NaOH 溶液先与HCl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不产生沉淀,待HCl反应完后,再与AlCl3反应生成Al(OH)3沉淀,反应的物质的量的比为3:1,沉淀量逐渐增加,由于Al(OH)3具有两性,可与过量的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沉淀量逐渐减小直至全部变成NaAlO2溶液,故D正确。 考点:考查混有酸和铝盐的溶液与强碱反应的先后问题,以及Al(OH)3的两性问题。 25.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2Al2O3(s)=4Al(s)+3O2(g) △H1=+3351 kJ • mol-1 2C(s)+O2(g)=2CO(g) △H2 = -221 kJ • mol-1 2Al(s)+N2(g)=2AlN(s) △H3 =-318 kJ • mol-1 则反应 3C(s)+Al2O3(s)+N2(g)=2AlN(s)+3CO(g)的△H等于 ( ) A. +342 kJ • mol-1 B. -342 kJ • mol-1 C. -1026 kJ • mol-1 D. +1026 kJ • mol-1 【答案】D 【解析】令①2Al2O3(s)=4Al(s)+3O2(g) △H1=+3351 kJ • mol-1,②2C(s)+O2(g)=2CO(g) △H2 = -221 kJ • mol-1,③2Al(s)+N2(g)=2AlN(s) △H3 =-318 kJ • mol-1,由盖斯定律(①+3×②+2×③)/2得: 3C(s)+Al2O3(s)+N2(g)=2AlN(s)+3CO(g)的△H=(+3351 kJ • mol-1 -221 kJ • mol-1×3-318 kJ • mol-1×2)/2=+1026 kJ • mol-1,故选选D。 26.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C N X Y Z Cl 回答下列问题: (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X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 (2)表中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下列事实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氮强的事实是________(填字母)。 a.Cl2的沸点比N2的高 b.3Cl2+2NH3=6HCl+N2 c.Cl2中原子间为含单键,N2中原子间为三键 d.HC1和NH3受热分解,HC1分解温度高 (4)碳与X可形成化合物M,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4。M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 (1). 第三周期ⅤA族 (2). (3). Al (4). HClO4 (5). bd (6). Al4C3 + 12HCl=4A1C13+3CH4 ↑ 【解析】表中的各元素为 C N X-Al Y-P Z-S Cl (1)Y为P,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ⅤA族;X的简单离子为Al3+,结构示意图为;(2)同一周期: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除稀有气体原子外),同一主族: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从表中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l;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最强的是HClO4;(3)a.沸点高低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没有必然联系,故a错误;b、3Cl2+2NH3=6HCl+N2,非金属性强的单质能把非金属性弱的单质置换出来,故b正确;c. 成键数目的多少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HC1和NH3受热分解,HC1分解温度高,可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氮元素强,故d正确;故选bd。(4)碳与Al可形成化合物M,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4,结合元素的化合价,Al为+3价,C为-4价,得M的化学式为 Al4C3。M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4C3 + 12HCl=4A1C13+3CH4 ↑。 27. 25℃时,几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H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7×10-4 K1=4.3×10-7 K2=5.6×10-11 3.0×10-8 (1)上述三种弱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 (2)写出H2CO3溶液中存在的各种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足量HClO,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HCOOH (2). HCOOHH++HCOO- (3). (4). H+、HCO3-、CO32-、OH- (5). CO32-+ HClO=HCO3- +ClO- 【解析】(1)上述三种弱酸中,HCOOH的电离常数最大,故酸性最强的是HCOOH,但是弱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HCOOHH++HCOO-;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 ;(2)H2CO3中存在以下反应:H2CO3H++HCO3-,HCO3-H++CO32-,还有H2OH++OH-,H2CO3溶液中存在的各种离子的符号:H+、HCO3-、CO32-、OH- ;(3)电离平衡常数:K(H2CO3)>K(HClO)>K(HCO3-),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足量HClO,只生成HCO3-,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 HClO=HCO3- +ClO-。 28. 一定条件下,苯乙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g)+H2(g)(g) △H<0。 (1)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填字母)。 A.v(H2)减小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減慢 C.反应物转化率增大 D.重新平衡后c(H2)/c()减小 (2)若容器容积不变,提出一条能增大产率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相关信息如下表 所示: 容器 温度/K 起始浓度/mol•L-1 平衡浓度/mol•L-1 H2 Ⅰ 400 0.2 0.1 0 0.05 Ⅱ 400 0.1 0.05 0 Ⅲ 500 0.2 0.1 0 ①若容器Ⅰ中反应20 min达到平衡,则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②平衡时,容器Ⅱ中的反应平衡常数为________。 ③平衡时,容器Ⅲ中乙苯的浓度________ (填“>”或“<”)0.05。 【答案】 (1). CD (2). 及时将乙苯分离 (3). 0. 0025 mol • L-1 • min-1 (4). (5). < 【解析】(1)A、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氢气的浓度增大,速率加快,故A错误;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故B错误;C、加压后平衡正向移动0,反应物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D、重新平衡后,c(H2)/c()=c()/K,平衡正向移动,浓度减小,平衡常数K不变,故D正确;故选CD。 (2)若容器容积不变,不能改变压强,只能及时将乙苯分离出去,使平衡向正向移动。(3)①若容器Ⅰ中反应20 min达到平衡,则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 0025 mol • L-1 • min-1; ②平衡时, (g)+H2(g)(g) c始mol·L-1 0.1 0.2 c变mol·L-1 0.05 0.05 0.05 c平mol·L-1 0.05 0.15 0.05 容器Ⅱ中的反应平衡常数为K= ; ③与容器Ⅰ比较,平衡时,相当于对容器Ⅰ进行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容器Ⅲ中乙苯的浓度小于0.05mol·L-1。 29. 工业上合成氨的原理如下:N2(g)+3H2(g)2NH3(g) △H。 (1)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 kJ•mol-1,N-H键的键能为391kJ•mol-1,N=N键的键能是945.6 kJ•mol-1,则上述反应的△H=________。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丙、丁四个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同一段时间内测得容器内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NH3)=3.5 mol•L-1 • min-1;乙:v(N2)=2 mol•L-1 • min-1; 丙:v(H2)=4.5mol•L-1 • min-1;丁:v(NH3)=0.075 mol•L-1 • min-1。若其他条件 相同,温度不同,则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在一定温度下,将1 molN2和3 mol H2混合置于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2.8 mol,容器压强为8 MPa。则平衡常数Kp =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在773 K时,分別将2 molN2和6 mol H2充入一个固定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表示c(N2)-t的曲线是________。 ②该温度下,若向同容积的另一容器中投入的N2、H2、NH3的浓度均为3 mol·L-l,则此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 【答案】 (1). -92. 4kJ • mol-1 (2). 丁>乙>甲>丙 (3). (或 0.26K) (4). 乙 (5). > .................. (3)设参加反应的氮气物质的量为xmol, 该反应中N2(g)+3H2(g)2NH3(g) 起始(mol)1 3 0 变化(mol) x 3x 2x 平衡(mol) 1-x 3-3x 2x 列式可得:(1-x)+(3-3x)+2x=2.8,x=0.6; 平衡时各物质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P(N2)= ;P(H2)=,P(NH3)=,化学平衡常数Kp= =0.26; (4)①由反应方程式可知:N2(g)+3H2(g)2NH3(g)变化量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而△n甲:△n乙:△n丙=3:1:2,所以表示c(N2)~t的曲线是乙;②由表可知表可知25min反应达平衡状态, N2(g)+3H2(g)2NH3(g), 初起(mol·L-1):2 6 0 变化(mol·L-1):1 3 2 平衡(mol·L-1):1 3 2 此时平衡常数为:K=,根据Qc=<K,所以平衡正向移动,即此时v正大于v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