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2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百校联盟2020届高三9月联合检测 历史(PDF版)
河南省百校联盟 2020 届高三 9 月联合检测 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本试卷满分 100 分,测试时间 90 分钟。 5.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 第Ⅰ卷 本卷共 24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 5000 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古城还 有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业作坊等处。良渚先民创造出一套包括玉璧、玉琮、玉钺在内 的玉礼器系统。据此可知,当时可能 A.青铜铸造技术成熟 B.形成礼乐制度 C.氏族制度不复存在 D.出现早期国家 2.汉武帝时,朝廷任命一些封君担任太常官职,使他们每次侍奉宗庙不谨而获罪乃至被除 爵。朝廷的这种做法 A.强化了宗法制度 B.确立了对家族的认同感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结束了郡国并存的局面 3.据载,唐太宗广收天下儒生,修前朝史书以资政,倡导国学,培养经世人才,广建孔庙, 褒扬名儒。据此可知,太宗一朝注重 A.尊儒抑道 B.经世致用 C.文德治国 D.客观评史 4.下表是宋代治平年间二税(夏税和秋税)总额及蠲免的统计数字表。宋政府此举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C.结束了贫弱局面 D.推动了租佃制的形成 5.明初,松江府的官布全部征收实物。从明中叶开始有本色与折色之分,本色即为实物, 折色则为布折银,改折棉布占总数约 24%。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纸币的普遍流通 B.松江府棉织业最为发达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区域化专业化市镇兴起 6.清康熙帝多次请黄宗羲出山未能如愿,便命令当地巡抚到黄宗羲家里,把黄宗羲写的书 认真抄来,送入宫内以供自己拜读。黄宗羲有所感动,他让儿子黄百家进入皇家修史局, 帮助完成修《明史》的任务。这实质上反映了 A.汉族知识分子的妥协 B.汉儒成为清朝的政治主导 C.反封建民主思想衰落 D.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7.下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位买办唐廷枢创造的“历史第一”,其个人简历可以用来说明 当时 A.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外国加大对华资本输出 C.民族工业占据经济主导 D.儒家的义利观彻底改变 8.1916 年 12 月,陈独秀在《新青年》撰文称:“其欲独尊一说,以为空间上人人必由之道, 时间上万代不易之宗,此于理论上决为必不可能之妄想,而事实上惟于较长期间不进化 之社会见之耳?。陈独秀意在 A.反对历史循环论 B.批判封建伦理 C.推动白话文运动 D.传播社会主义 9.五四运动后,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等人都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 工具,深刻思考中国的革命和未来。这反映出五四运动 A.促进了民主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 B.使中国人民找到了民族解放的新武器 C.标志着中国人民救亡意识的觉醒 D.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兴起 10.据载,1934 年 1 月,“兴国夜校学生 15740 人中,男子 4988 人,占 31%,女子 10752 人,占 69%;兴国识字组员 22519 人中,男子 9000 人,占 40%,女子 13159 人,占 60%。许多妇女做了小学夜校校长和教育委员会或识字委员会委员”。可见,这一时期 的苏区 A.妇女开始走向并融人社会 B.新民主主义教育理论形成 C.妇女的利益得到一定维护 D.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11.1937 年后,大量企业及各种社会组织迁至内地;1938 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 《抗战建国纲领》,提出成立国民参政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革命军获得大量美 械装备。材料总体上探讨的是,抗日战争客观上 A.推动了西部地区的开发 B.推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C.促进了工业布局的改变 D.减轻了美军在远东压力 12.1948 年,毛泽东将关于五一劳动节口号原稿中的“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者, 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 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体现 了 A.中国共产党建设民主政治的诚意和决心 B.人民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 C.中国共产党开始意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 D.工人阶级不再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13.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科学院负责组织翻译苏联新老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及教学计划。 其中,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14%的 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翻译。这表明当时 A.“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 B.“向科学进军”的热潮出现 C.工业化建设已迫在眉睫 D.照搬苏联经验蔚然成风 14.右图是 20 世纪 50 年代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品的基本风格 B.体现了百花齐放的创作精神 C.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民主政治的极大热情 D.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15.1978 年 9 月,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料装配、 来样加工、补偿贸易)”企业——香港商人张子弥创建的太平手 袋厂在东莞落户,中国工商总局颁发了第一个“三来一补”企 业牌照,编号为“粤字 001 号”。这 A.标志着东莞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B.适应了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趋势 C.为改革开放政策制定提供了实践参考 D.说明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期 16.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指出,战争的起因并不是表面上大家 公认的雅典破坏停战协定的行为,而是基于斯巴达的忧虑与恐慌:雅典综合国力不断增 强。此论断被称为“修昔底德陷阱”。若避免此现象,世界各国应注重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杜绝各国矛盾冲突 C.承认彼此的政治制度 D.提高各自综合国力 17.“罗马人的办法是……不但把交易权、婚娶权和承继权给予愿入籍的人,而且还把选举 权和任官权给予这种人,并且这种的授权其受者不限于个人,一个家族也可以受这些权 利,不但如此,一城的人,有时一国的人也可如此得享罗马公民的权利。”由此表明, 当时的罗马实行的法律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18.13 世纪初,教皇英诺森四世要求司祭劝告教民对穷人慷慨,成为一个热情好客又善良 的施善者。但到 15 世纪,教会法学家主张强制性济贫,若教民拒绝给予施舍,则将受 到主教的谴责并强制执行。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A.教会慈善救济权威彰显 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C.“教随国定”原则的确立 D.政教合一国家形成 19.罗伯斯庇尔及其领导的雅各宾派都是卢梭的忠实信徒,既崇尚纯粹民主,也力图为实现 这种民主而建立一种斯巴达式的没有大贫大富的平等社会。而史学家托克维尔对革命期 间的毫不节制的暴力、激进、狂热却深感困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法国大革命 A.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B.率先把卢梭的思想付诸于实践 C.凸显和平渐进的特点 D.政治理想与革命现实反差巨大 20.1698 年,英国海军部委派丹皮尔到澳大利亚探险,丹皮尔记录了地理、生物、水文、 气象及地磁知识。1768 年库克在皇家学会的支持下,前往南太平洋观察太白星,获得 许多有价值的科学信息。由此说明,这一时期英国近代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A.科学家艰辛探索 B.资产阶级政府的支持 C.天文地理的发展 D.自由资本主义的兴起 21.瓦特用蒸汽机驯服了地下之火,使之转化为机械能,以此为动力的工业革命使人类只用 了 100 多年便创造了相当于前 5000 年的辉煌;爱迪生以天上之火的形式,只用了 30 年的时间就创造出相当于 100 多年的成就。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A.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B.各国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 C.各阶层积极广泛参与 D.技术革新主导国家的变化 22.1947 年 4 月,美、英、中、法等 23 个国家进行关税减让谈判,双边关税谈判共进行 123 项,涉及大约 5 万种商品。10 月,23 国签订《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除每年召开大 会外,主要活动是主持减税谈判,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这说明关贸总协定 力图 A.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 B.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话语权 C.根除各国利己主义政策 D.推动世界贸易制度化和体系化 23.法国总理居伊·摩勒说:“美国一时过于冲动,一时过于迟钝,不能理解危险,苏联则 使人不安,有时还进行威胁;处于二者之间,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个统一的,作为一种 世界性力量进行活动的欧洲啊!这个欧洲不是中立的,而是独立的。”这实质上反映了当 时 A.法国对共产主义的仇恨 B.欧洲四分五裂的现实 C.美苏争夺的重点在欧洲 D.欧洲联合自强的意愿 24.“在这个包围我冲撞我或驱使我的世界中,我可以对一切置之不理,但不包括混沌,不 包括千载难逢的偶然和产生于混乱的神圣等值。世人终将找到荒诞的醇酒和冷漠的面包 来滋养自身的伟大。”与此思想相同的文学作品是 A.《悲惨世界》 B.《人间喜剧》 C.《老人与海》 D.《等待戈多》 第Ⅱ卷 本卷共 4 个小题,共 52 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 材料一 “改票”是明朝皇帝对内阁上呈的票拟意见进行更改的行为,本身是符合中枢 决策程序的。这一现象在崇祯朝最为凸显。崇祯帝“屡发改票”,往往是文官之间的相 互弹劾与人事纠葛。君臣之间少有商榷,内阁只凭对圣意的揣摩进行票拟,与皇帝之间 不断文移往返,而中枢决策迟迟没有定论。崇祯帝的“改票”行为经常是其单方面要求 更改票拟,往往以否定内阁处理意见为指向。同时,这一行为还缺乏明确的是非判断标 准,更多融入了皇帝的个人意志与主观色彩。在崇祯帝“改票”的过程中,司礼监宦官 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崇祯帝为了保证司礼监辅佐其“改票”的有效性,对于宦官选 拔和考核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阁臣。 ——摘编自李玉文《明末的中枢决策与权力格局演进:以崇祯帝“改票”为视角》 材料二 17 世纪初期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后,国务的增加使枢密院的规模不断膨胀。为 了提高工作效率,从詹姆士一世起,在枢密院之下陆续成立了许多临时委员会和常设委 员会。起初委员会的职权仅限于为枢密院会议做准备工作或提供决策建议;渐渐地,在 国王的默许下,委员会越来越多地架空了枢密院而获得了行政和决策权力。1640 年内 战爆发前,外交委员会已成为国王处理政务的主要机构,其职权不仅涉及外交事务,而 且涉及几乎所有的重要国务。由于会议地点在王宫密室之中,其所议国务又颇为隐秘, 故外交委员会又被时人称为“密室会议”“内阁会议”“内阁”。光荣革命前夕,作为一 个私密的半官方机构,外交委员会事实上已成为“英格兰中央政府决策的核心所在”。 1688 年光荣革命后,威廉统治末年,内阁成员的相对固定化以及内阁会议召开的惯常 化,促使内阁完成了从秘密状态向公开状态的转变,与此同时,内阁也逐渐完成了从君 主御用咨询决策机构向国家最高决策和行政机构的过渡。 ——摘编自樊兆龙《关于英国的枢密院与内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崇祯朝“屡发改票”的政治影响。(6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 17 世纪英国内阁演变的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7 世纪的中 国与英国政治的主要区别。(7 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 材料一 明中期,生活在蒙古高原的瓦刺部与明朝政府议和,双方达成互市协议。在贸 易中,瓦刺部提出求购大量铁锅引起了明朝的警觉。为维护双方的和平友好关系,输出 铁锅也是人之常情。但张居正认为瓦刺部求购铁锅,用意或许并不蔺单,因为铁锅可以 重新熔化炼铁,之后打造兵器。经过思考,张居正提出铁锅贸易可以进行,但必须采取 措施加以限制:一是限量供应,由官方负责贸易,任何民间商人不得从事此类贸易;二 是“以旧换新”;三是限定输出铁锅的品类,指定“广锅”(不易熔化再炼)为输出品类, 其他品类的铁锅不得输出。 ——摘编自陈忠海《中国古代的贸易战》 材料二 1929 年美国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同年夏季开始出现经济萧条。为了解决产能 过剩问题,采取了针对贸易伙伴国的限制进口。1930 年,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斯穆 特·霍利关税法》,向进口的工业产品征收最高 400%的关税。但是结果事与愿违,美国 宣布提高关税之后,贸易伙伴们也不甘示弱毫不犹豫地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从 1929 年到 1933 年,仅 4 年间由于各国纷纷提高关税,美国进口降低 66%的同时,出口也 降低了 61%。全球贸易规模萎缩了大约 66%。美国本身也遭遇重创,GDP 跌幅一度 达 30%,失业率达到 20%以上。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 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居正实施贸易限制的意义。(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斯穆特·霍利关税法》颁布的原因。(4 分) (3)谈一谈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3 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1912 年 1 月 19 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发《中华民国教育部普通教育暂 行办法通令》。《通令》除强调各地小学、中学、师范学校应尽快限期开学外,其重要内 容还包括:清末各项学堂均改称学校,监督、堂长一律改称校长;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 校;各科教科书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布之教科书,一律禁止使用;小学读经科 一律废止;注重小学手工科;高等小学以上,体操科应注重兵式;初等小学算术科目自 第三学年始应兼课珠算;中学不分文、实科;中学及初级师范学校修业年限由五年改为 四年;清末各学堂奖励出身制度一律废止 ——摘编自田正平《蔡元培与民初教 育改革》 材料二 1928 年起,南京政府发起“收复教育权力”运动,要求所有外国人兴办的基 督教院校到教育部注册,而且,所有院校的领导人必须是中国国籍。与此同时,在全国 范围内加强或创立国立大学,它们受南京的教育部直辖,如清华脱离教育部和外交部的 联合监督,只归教育部管辖,并且进行大规模的重建和改革。从 1933 年开始,大学必 修课、选修课以及大学入学考试程序等都有相应的规定。 ——摘编自费正清《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1949—1952 年,全国小学由 34.7 万所、学生 2439 万人,增加到 52.7 万所、5110 万人;普通中学及中等专业学校由 5216 所、学生 126.8 万人,增加到 6008 所、312.6 万人;高等院校学生由 11.7 万人,增加到 19.1 万人。其中毕业 研究生由 107 人增加到 627 人。各级学校专任教师由 93.5 万人增加到 159.1 万人。 业余教育、职工培训、扫盲工作也都普遍展开。 ——摘编自郭大钧、耿向东 《中国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意义。(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教育发展的特点。(4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教育发展的原因,并综合上述材料, 谈一谈你对教育的认识。(6 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的等级分封制国家结构,已经包含着大一统的制度萌芽。炎 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也被周边民族认同,推动了中华民族同源共祖意识的 形成。《论语》中“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说法,反映了各民族之间的血缘认同。战国时 期的《春秋公羊传》中提出“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秦汉王朝建立后,“海内为郡 县,法令由一统。”西汉董仲舒发展公羊说中的大一统思想,将大一统上升到天地常理、 历史规律的高度。从此,追求“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成为历代有为的政治 家们国家治理的理想与目标。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 述清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