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商洛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商洛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化学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从化学看生活,你认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型发电装置,其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B. 绿色食品就是指颜色为绿色的食品 C.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是汽油燃烧的产物 D. “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燃料电池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属于环境友好电池,但是燃料电池工作时除转化为电能,还会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其能量利用率小于100%,故A错误;‎ B.绿色食品并非指颜色是绿色的食品,而是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则不允许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故B错误;‎ C.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生成的,汽油燃烧的主要产物为碳氧化物,故C错误;‎ D.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煤改气”、“煤改电”‎ - 19 -‎ 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故有利于减少雾霆天气,故D正确;‎ 答案选D。‎ ‎2.已知反应:NaClO+CH3COOH=CH3COONa+HClO。下列相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HClO的电子式:‎ B. Na+的结构示意图:‎ C.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Cl D. CH3COOH的结构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HClO分子中,O原子分别与H、Cl原子各形成1个共用电子对,使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A错误;‎ B.Na是11号元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带11个单位正电荷,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B错误;‎ C.原子符号表示中,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则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可表示为:,C错误;‎ D.CH3COOH是-CH3与-COOH通过共价键结合,其结构式为:,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3.下列有机物属于烃的是 A. 淀粉[(C6H10O5)n]‎ B. CH3CH(CH3)CH2CH2Br C. ‎ - 19 -‎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A.淀粉中含有C、H、O三种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 A不符合题意;‎ B.CH3CH(CH3)CH2CH2Br中含有碳、氢、溴三种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 B不符合题意;‎ C.苯乙烯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属于烃,C符合题意;‎ D.硝基苯中含有C、H、O、N四种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 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4.室温下铁块与稀盐酸反应速率较慢,下列措施不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 加适量蒸馏水稀释盐酸 B. 用较浓盐酸代替稀盐酸 C. 将反应液适当加热 D. 将铁块换成铁粉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加适量蒸馏水稀释盐酸,盐酸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A符合题意;‎ B.用较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盐酸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B不符合题意;‎ C.将反应液适当加热,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C不符合题意;‎ D.将铁块换成铁粉,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5.下列是绿色制氢示意图,图示中未涉及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 A. 风能→电能 B. 化学能→电能 C. 太阳能→电能 D. 电能→化学能 - 19 -‎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阳光照射下,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大风车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在电流作用下水分解产生H2、O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可见没有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化学能→电能,故合理选项是B。‎ ‎6.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水的蒸馏 B. 石油的分馏 C. 煤的干馏 D. 丁烷的液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海水的蒸馏是将水的沸点较低,通过加热使水变化水蒸气然后冷凝得到蒸馏水的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石油的分馏是分离互溶的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由于产生了新的物质,因此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 D.丁烷的液化是将气态丁烷加压降温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7.溴及其化合物可被用作阻燃剂,下列有关Br和Br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r和Br所含有的电子数不同 B. Br和Br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C. Br和Br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子 D. Br和Br都含有35个中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者是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A错误;‎ B.二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因此属于两种不同的核素,B正确;‎ - 19 -‎ C.元素符号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的是质量数,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二者的质子数都是35,质量数是79的原子的中子数是44,质量数是81的原子的中子数是46,C错误;‎ D.元素符号左下角表示的是质子数,二者含有的质子数都是35,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8.H2(g)与ICl(g)的反应包含以下两步:‎ Ⅰ.H2(g)+ICl(g)=HCl(g)+HI(g)‎ Ⅱ.HCl(g)+HI(g)+ICl(g)=I2(g)+2HCl(g)‎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反应Ⅱ为放热反应 B. 反应Ⅰ、Ⅱ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 反应H2(g)+2ICl(g)=I2(g)+2HCl(g)为放热反应 D. 断裂2 mol H—Cl键和1 mol I—I键需吸收的总能量为218 kJ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在反应I、II中,反应物的能量都比相应的生成物的高,因此反应I、II都是放热反应,A错误;‎ B.在反应I、II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这两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反应H2(g)+2ICl(g)=I2(g)+2HCl(g)的反应物能量比生成物的高,所以发生的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正确;‎ D.根据图示可知2 mol气态I原子结合形成1 mol I2分子及2 mol气态 H原子与2 mol气态Cl原子结合形成2 mol气态 HCl分子释放218 kJ的热量,则断裂2 mol H—Cl键和1 mol I—I键需吸收的总能量为218 kJ,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 19 -‎ ‎9.海洋锰结核中含有大量锰、铁、铜、钴等金属元素,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陆地矿产替代资源。已知铝、锰、锌、铁、钴(Co)、铜的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下列冶炼方法或反应不能达到制取对应金属单质目的的是 A. 3MnO2+4Al3Mn+2Al2O3‎ B. 3CO+Fe2O32Fe+3CO2‎ C. Cu2S+O22Cu+SO2‎ D. 2Co2O34Co+3O3↑‎ ‎【答案】D ‎【解析】‎ ‎【详解】A.锰是一种难熔金属,活动性介于Al和Zn之间,可用铝热法冶炼,故A能达到制取对应金属单质目的;‎ B.工业上常用热还原法炼铁,故B能达到制取对应金属单质目的;‎ C.铜活泼性较差,利用火法炼铜,故C能达到制取对应金属单质目的;‎ D.不活泼的金属如汞、银才用热分解法冶炼,钴不能用热分解法冶炼,故D不能达到制取对应金属单质目的;‎ 故选D。‎ ‎10.CHCIF2(二氟一氯甲烷)常用作制冷剂,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CHCIF2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B. 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C CHClF2属于共价化合物 D. 反应时最好用水浴加热 ‎【答案】A ‎【解析】‎ ‎【详解】A.CHClF2分子可看作是甲烷分子中的3个H原子分别被1个Cl、2个F - 19 -‎ 原子取代产生的物质,由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因此CHCIF2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A错误;‎ B.该反应是CHCl3分子中2个Cl原子被2个F原子取代产生的物质,因此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B正确;‎ C.CHClF2中C元素的原子与H、Cl、F元素的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因此属于共价化合物,C正确;‎ D.由于CHCl3在室温下呈液态,沸点比较低,易气化,HF是气体,反应温度是30~80℃,低于水的沸点,为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且为了使反应温度更容易控制,因此反应时最好用水浴加热方式,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11.柠檬中富含柠檬酸,其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 0.1 mol柠檬酸与足量的Na反应生成4.48 L H2‎ C. 柠檬酸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D. 柠檬酸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柠檬酸分子中含有-OH、-COOH两种官能团,A正确;‎ B.未指明气体所处的外界条件,因此不能计算0.1 mol柠檬酸与足量的Na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大小,B错误;‎ C.柠檬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因此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C正确;‎ D.柠檬酸分子中含有饱和C原子,饱和C原子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因此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元素X无正化合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 X - 19 -‎ Y Z A. 原子半径:Y>Z>X>W B. X、Y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X C. X、Y、Z、W的常见单质均为气体 D. X、Y、Z元素形成的氢化物的水溶液都是强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其中元素X无正化合价,X为F元素,W为O元素,Y是S元素,Z是Cl元素。‎ ‎【详解】A.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逐渐减小,F<O,故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下到上逐渐增强,F的非金属性最强F>Cl>S或F>O>S,故B正确;‎ C.O、F、Cl的常见单质均为气体,但是S单质是固体,故C错误;‎ D.HF、H2S均为弱酸,只有HCl是强酸,故D错误;‎ 故选B。‎ ‎13.往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2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O2和NO,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表示NO,Y表示O2‎ B. t1 min时,NO2的正反应速率比逆反应速率大 C. t3 min时,c(NO2)+c(NO)+c(O2)=1.5a mol•L-1‎ - 19 -‎ D. t3 min时改变某种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限度可能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NO2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O2和NO,反应方程式为:2NO22NO+O2,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产生的NO和O2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2:1,则根据图示可知X应该表示NO,Y应该表示O2,A正确;‎ B.t1 min时,反应未达到平衡,还在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说明NO2的正反应速率比逆反应速率大,B正确;‎ C.t3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由于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且容器的容积未知,因此不能确定容器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和的大小,C错误;‎ D.t3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若此时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改变,且改变的倍数相同,则化学平衡不移动,即化学反应限度不变,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标准状况下,1.12 L CHCl3分子中所含的氯原子数为0.15NA B. 1 mol C2H5OH分子中含有的非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7NA C. 14 g聚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5NA D. 0.1 mol苯与H2反应生成环己烷最多消耗H2的分子数为0.3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标准状况下,CHCl3呈液态,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及微粒数目,A错误;‎ B.1个C2H5OH分子中含有1个非极性共价键,则1 mol C2H5OH中的非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NA,B错误;‎ C.聚乙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共价键,因此14 g聚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C错误;‎ D.1个苯分子与H2反应生成环己烷消耗3个H2,则0.1 mol苯与H2反应生成环己烷最多消耗H2的分子数为0.3NA,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5.分子式为C4H9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 19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4H9Cl从饱和度看只能是饱和氯代烷烃,同分异构只是氯在碳上面连接位置不同而已。因为丁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即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中含有的等效氢原子分别都是2种,则它们一氯代物的种数即为C4H9Cl的种数,正丁烷两种一氯代物,异丁烷两种一氯代物,共4种,答案选C。‎ ‎【点睛】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同分异构体含义以及判断的熟悉了解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进行思维转换,然后依据等效氢原子的判断灵活运用即可。‎ ‎16.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2=CH2合成CH3CH2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的其他反应物有 A. CO和CH3OH B. CH3CH2OH和CO2‎ C. CO和CH4‎ D. H2和CO2‎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2=CH2合成CH3CH2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要把一个C2H4分子变成一个C4H8O2分子,还必须增加2个C原子、4个H原子、2个O原子,即原料中另外的物质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 ‎【详解】A.CO和CH3OH,两种物质如果按照分子个数比1:1组合,则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故A正确;‎ B.CH3CH2OH和CO2,两种物质分子里三种原子不论怎样组合也都不能使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故B错误;‎ C.CO和CH4,两种物质分子里三种原子不论怎样组合也都不能使C、H、O的原子个数比为 - 19 -‎ ‎1:2:1,故C错误;‎ D.H2和CO2,两种物质分子里三种原子不论怎样组合都不能使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绿色化学工艺,有机物的合成等知识。由于在“绿色化学”工艺中,原子利用率为100%,生成的产品与原料之间要遵守原子守恒,解题突破口:要把一个C2H4分子变成一个C4H8O2分子,还必须增加2个C原子、4个H原子、2个O原子,即原料中另外的物质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l)E的元素符号为_____,E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写出其生成物E2D的电子式:_____。‎ ‎(2)A、C、F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CA4F为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3)化合物EABD3可与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C、D、E形成的最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5)C的最简单氢化物可与F的单质发生置换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 (1). Na (2). : (3). 离子 (4). OH-+=+H2O (5). N3->O2->Na+ (6). 8NH3+3Cl2=N2+6NH4Cl(或2NH3+3Cl2=N2+6HCl)‎ ‎【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可知:A是H,B是C,C是N,D是O,E是Na,F是Cl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可知:A是H,B是C,C是N,D是O,E是Na,F是Cl元素。‎ ‎(1)E是钠元素,元素符号是Na;E2D是Na2O,该物质是离子化合物,2个Na+与O2-‎ - 19 -‎ 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其电子式为:;‎ ‎(2)A、C、F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CA4F为NH4Cl, NH4+与Cl-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因此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3)化合物EABD3是NaHCO3,属于酸式盐;Na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NaOH是一元强碱,可以与酸式盐NaHCO3反应产生正盐Na2CO3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2O;‎ ‎(4)C、D、E形成的最简单离子分别是N3-、O2-、Na+,这三种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电子排布是2、8,由于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则三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3->O2->Na+;‎ ‎(5)C的最简单氢化物NH3可与F的单质Cl2发生置换反应,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l2=N2+6HCl,由于NH3与HCl会发生反应产生NH4Cl,因此方程式也可以写为:8NH3+3Cl2=N2+6NH4Cl。‎ ‎【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物质性质的关系,正确推断元素,掌握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及元素周期律是本题解答的关键。题目比较基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18.电池及其相关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废旧电池科学的处理方法是_____(填标号)。‎ A.露天焚烧 B.深埋处理 C.集中处理、回收资源 ‎(2)锌锰干电池、铅酸蓄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等均是常见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常见的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 B.氢氧燃料电池中H2、O2不是储存在电池内部的 C.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比直接燃烧的利用率高 ‎(3)Li-CO2二次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 - 19 -‎ 放电时,沿金属Li电极→导线→Ru@SuperP电极方向移动的是_____(填“电子”“电流”或“Li+”),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4)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既可处理废水又可回收电能,其装置示意图如图:‎ A极为该电池_____(填“正”或“负”)极,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答案】 (1). C (2). BC (3). 电子 (4). 4Li+3CO2=2Li2CO3+C (5). 负 (6). O2+4H++4e-=2H2O ‎【解析】‎ ‎【分析】‎ ‎(1)根据废旧电池含有的物质是否有危害、物质是否能够回收利用分析判断;‎ ‎(2)根据各类电池的特点分析判断;‎ ‎(3)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流则是由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将正负极电极反应式叠加,可得总反应方程式;‎ ‎(4)在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详解】(1)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元素,会造成水污染、土壤污染,因此要集中处理、回收资源,故合理选项是C;‎ ‎(2) A.常见的锌锰干电池化学物质储存在电池中,物质反应到一定程度后就不能再被重复使用,因此锌锰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A错误;‎ B.氢氧燃料电池中H2、O2不是储存在电池内部的,而是由外部不断补充,B正确;‎ C.燃料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能量利用率比直接燃烧的利用率高,C正确;‎ - 19 -‎ 故合理选项是BC;‎ ‎(3)在原电池反应中,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流则由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在Li-CO2二次电池中,Li电极为负极,Ru@SuperP电极为正极,因此放电时,沿金属Li电极→导线→Ru@SuperP电极方向移动的是电子;在负极Li电极上,Li失去电子变为Li+,电极反应式为:Li-e-=Li+;在正极Ru@SuperP电极上,CO2得到电子,与电解质中的Li+结合形成Li2CO3、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CO2+4e-+4Li+= 2Li2CO3+C,所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Li+3CO2=2Li2CO3+C;‎ ‎(4)根据图示可知:在该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左边的A电极为负极,被葡萄糖氧化,失去电子,所以A电极为该电池的负极;右边B电极为正极,正极上O2得到电子,与溶液中的H+结合形成H2O,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反应原理,涉及一次电池、燃料电池等的电极反应式书写、电极判断、微粒流动方向的判断。要结合装置图中物质存在形式书写电极反应式。注意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定向移动;阴离子向负极定向移动。‎ ‎19.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海带海带灰含有I-的溶液含有I2的溶液纯净的I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灼烧”前先将海带用酒精浸润,其目的是_____。‎ ‎(2)“过滤”时除了烧杯外还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 ‎(3)①从环保角度考虑,“氧化”时最适合加入的氧化剂是_____(填标号)。‎ A.氯气 B.硝酸 C.H2O2‎ ‎②若使用上述选中的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上述流程中涉及的实验操作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_____(填标号)。‎ - 19 -‎ ‎(5)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检验加入CCl4萃取碘后的水层中是否还含有碘单质:_____。‎ ‎【答案】 (1). 使海带燃烧更充分 (2). 漏斗、玻璃棒 (3). C (4). 2I-+H2O2+2H+=I2+2H2O (5). A (6). 取少量水层溶液于试管中滴2~3滴淀粉溶液,如果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还有碘单质;如果溶液不变蓝,说明溶液中没有碘单质。‎ ‎【解析】‎ ‎【分析】‎ 海带灼烧时,其中的有机物被氧化化为CO2、H2O,在得到的海带灰中含有可溶性的KI,加水溶解,过滤,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得到含有I-的水溶液,然后加入氧化剂将I-氧化产生I2,根据I2不易溶于水,而在有机溶剂CCl4中易溶,水与CCl4互不相溶的性质,通过萃取、分液得到I2的CCl4溶液,然后蒸馏得到纯净的I2。‎ ‎【详解】(1)“灼烧”前要先将海带用酒精浸润,这是由于酒精是易燃物,用酒精浸润,就可以使海带燃烧更充分;‎ ‎(2)“过滤”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因此除了烧杯外,还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 ‎(3)①A.Cl2具有氧化性,可以将I-氧化产生I2,但氯气有毒,会造成大气污染,不利用环保,A不符合题意;‎ B.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I-氧化产生I2,硝酸则被还原产生NO、NO2等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不利用环境保护,B不符合题意;‎ C.H2O2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产生I2,其本身被还原产生H2O,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C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②在酸性条件下,H2O2将I-氧化产生I2,H2O2被还原产生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 ‎(4)A.该操作是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在本实验中不涉及,A符合题意;‎ - 19 -‎ B.实验中要在坩埚中将干海带灼烧,涉及该操作,B不符合题意;‎ C.分离I2的四氯化碳溶液,可根据二者沸点的不同,采用蒸馏方法,使用到该装置,C不符合题意;‎ D.向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充分振荡后,静置、分液,需使用该装置,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5)由于I2遇淀粉溶液会变为蓝色,因此若要检验加入CCl4萃取碘后的水层中是否还含有碘单质,具体操作方法是:取少量水层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2~3滴淀粉溶液,如果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还有碘单质;如果溶液不变蓝,说明溶液中没有碘单质。‎ ‎【点睛】本题考查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涉及实验基本操作、仪器及物质的使用、物质的检验、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掌握反应原理、物质的性质、实验现象及各种分离混合物方法对物质的要求是本题解答的关键,充分体现了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的特点,要学以致用,掌握好基础。‎ ‎20.NH3的催化氧化是制备硝酸的重要反应之一,下面是对氨的催化氧化进行的研究。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为4NH3(g)+5O2(g)⇌4NO(g)+6H2O(g)。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0‎ ‎1min ‎2min ‎3min ‎4min c(NH3)/mol·L-1‎ ‎0.800‎ c1‎ ‎0.300‎ ‎0.200‎ ‎0.200‎ c(O2)/mol·L-1‎ ‎1.600‎ ‎1.100‎ ‎0975‎ ‎0.850‎ c2‎ ‎(l)c1=_____mol•L-1;c2=_____mol•L-1。‎ ‎(2)0~2min内,v(NH3)=_____mol•L-1•min-1。‎ ‎(3)工业上需要加快氨气的反应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填标号)。‎ 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B.减小O2的浓度 C.适当升高温度 ‎(4)反应达到平衡时,O2的转化率为_____。‎ ‎【答案】 (1). 0.400 (2). 0.850 (3). 0.250 (4). AC (5). 46.875%‎ - 19 -‎ ‎【解析】‎ ‎【分析】‎ ‎(l)1min,根据反应的变化量之比等于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计算减小的c(NH3);3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2)根据v(NH3)= 计算;‎ ‎(3)根据影响速率的因素判断;‎ ‎(4)列三段式,找出反应的氧气的量,得O2的转化率。‎ ‎【详解】(l)1min内,c(O2)减小(1.600-1.100)mol·L-1,则减小的c(NH3)=×(1.600-1.100)mol·L-1=0.400mol•L-1,c1=0.800mol•L-1-0.400mol•L-1=0.400mol•L-1;3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c2=0.850mol•L-1。故答案为:0.400;0.850;‎ ‎(2)0~2min内,v(NH3)==0.250mol•L-1•min-1。故答案为:0.250;‎ ‎(3)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A可行;‎ B.减小O2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故B不可行;‎ C.适当升高温度,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C可行;‎ 故答案为:AC;‎ ‎(4)列三段式:‎ ‎ ,反应达到平衡时,O2的转化率为=46.875%。故答案为:46.875%。‎ ‎21.已知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烃,D是食醋的主要成分,F是一种有香味的物质。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F和高分子化合物E,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l)A的名称为_____。‎ - 19 -‎ ‎(2)B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 ‎(3)C的结构简式为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①A→E:_____,反应类型:_____。‎ ‎②B→F:_____,反应类型:_____。‎ ‎(5)用化学方法鉴别B和D的具体操作为_____。‎ ‎【答案】 (1). 乙烯 (2). 羟基 (3). CH3CHO (4). nCH2=CH2 (5). 加聚反应 (6).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7).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8). 取某一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石蕊溶液,若溶液变红,则所取待测液为乙酸,另一种为乙醇。‎ ‎【解析】‎ ‎【分析】‎ 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A是乙烯,结构简式是CH2=CH2,A与H2O发生加成反应产生B是CH3CH2OH,B与O2在Cu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发生氧化反应产生C是CH3CHO,D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则D是CH3COOH,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反应产生有香味的物质F是CH3COOCH2CH3。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E是,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CH2=CH2,B是CH3CH2OH,C是CH3CHO,D是CH3COOH,E是,F是CH3COOCH2CH3。‎ ‎(1)A是CH2=CH2,名称为乙烯;‎ ‎(2)B是CH3CH2OH,含有官能团-OH的名称为羟基;‎ ‎(3)C结构简式是CH3CHO;‎ ‎(4)①A是CH2=CH2,E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产生聚乙烯,故A→E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H2=CH2;‎ ‎②B是CH3CH2OH,F是CH3COOCH2CH3,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乙酯和水,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产物,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所以B→F的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5)B是CH3CH2OH,水溶液显中性;D是CH3COOH,水溶液显酸性。所以,鉴别B和D的化学方法是:取某一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石蕊溶液,若溶液变红,则所取待测液为乙酸,另一种为乙醇。‎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的判断及物质鉴别。掌握常见官能团的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及物质转化关系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 1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