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2 发布 |
- 37.5 KB |
- 9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18/16/43/5af3331a15e4362bf55b7d4600e90e76/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18/16/43/5af3331a15e4362bf55b7d4600e90e76/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18/16/43/5af3331a15e4362bf55b7d4600e90e76/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变量控制学案
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变量控制 【典题】(2019·重庆模拟)“碘钟”实验中,3I-+S2 +2S的反应速率可以用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 ℃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c(I-)/ mol·L-1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2)/ mol·L-1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s 88.0 44.0 22.0 44.0 t1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 (2)显色时间t1=________。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 ℃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________(填字母)。 A.<22.0 s B.22.0~44.0 s C.>44.0 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析】由题目中表格数据可分析出c(I-)、c(S2)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显蓝色所需时间越少,故实验目的应是研究反应物I-与S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 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由①⑤中数据可列关系:显色时间t2=(0.040·0.040·88.0)/ (0.120·0.040)=29.3 s,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显色时间t2<22.0 s。 答案:(1)研究反应物I-与S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29.3 s (3)A (4)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 1.控制变量探究实验题的解题策略 2.基本流程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8”个重要因素 (1)浓度 (2)温度 (3)压强 (4)催化剂 (5)固体的表面积 (6)原电池反应 (7)酸碱度 (8)光照强度 4.基本解题思路 (2019·广州模拟)在一个容积固定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 +bB(g)pC(g) ΔH=?反应情况记录如下表: 时间 c(A) /mol·L-1 c(B) /mol·L-1 c(C) /mol·L-1 0 min 1 3 0 第2 min 0.8 2.6 0.4 第4 min 0.4 1.8 1.2 第6 min 0.4 1.8 1.2 第8 min 0.1 2.0 1.8 第9 min 0.05 1.9 0.3 请仔细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第2 min到第4 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_____mol·L-1·min-1。 (2)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在第4 min到第6 min时处于平衡状态,若在第2 min、第6 min、第8 min时分别改变了某一反应条件,则改变的条件可能分别是 ①第2 min__________或__________; ②第6 min__________; ③第8 min__________。 (3)若从开始到第4 min建立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5.92 kJ,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 【解析】(1)v(A)==0.2 mol·L-1·min-1。 (2)①从2 min~4 min来看,A、B、C的浓度变化量比前2 min大,说明反应速率加快了,故2 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为使用催化剂或升高温度。②第6 min改变条件后,达到第8 min时,作为反应物,A的浓度减少而B的浓度增加,可知改变的条件为增加B的浓度。③从0~2 min来看,A、B、C的浓度变化量分别为0.2 mol·L-1、0.4 mol·L-1、0.4 mol·L-1可知a、b、p分别为1、2、2,从第9 min的数据来看,C的浓度大幅度减小,而A、B浓度也减小,且减小量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可知第8 min改变的条件为减小C的浓度。 (3)从开始到第4 min消耗A 1.2 mol,共放出热量235.92 kJ,故每消耗1 mol A放出热量:=196.6 kJ·mol-1,由(2)的分析可知A的化学计量数为1,故该反应的ΔH=-196.6 kJ·mol-1。 答案:(1)0.2 (2)①使用催化剂 升高温度 ②增加B的浓度 ③减小C的浓度 (3)-196.6 kJ·mol-1 【加固训练】 1.(2019·泉州模拟)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中,探究加入硫酸铜溶液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实验中锌粒过量且颗粒大小相同,饱和硫酸铜溶液用量0~4.0 mL,保持溶液总体积为100.0 mL,记录获得相同体积(336 mL) 的气体所需时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气体体积均转化为标准状况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饱和硫酸铜溶液用量过多不利于更快收集氢气 B.a、c两点对应的氢气生成速率相等 C.b点对应的反应速率为v(H2SO4)=1.0×10-3 mol·L-1·s-1 D.d点没有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减慢 【解析】选D。根据图象可知随着饱和硫酸铜溶液的增加,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先逐渐减少,然后又逐渐增加,因此饱和硫酸铜溶液用量过多不利于更快收集氢气,A正确;根据图象可知a、c两点对应的时间都是250 s,所以氢气生成速率相等,B正确;b点对应的时间是150 s,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015 mol,消耗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015 mol,其浓度是=0.15 mol·L-1,所以反应速率为v(H2SO4)==1.0× 10-3 mol·L-1·s-1,C正确;d点锌也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从而构成原电池,D不正确。 2.(2019·龙岩模拟)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 __。 (3)实验室中现有Na2SO4、MgSO4、Ag2SO4、K2SO4等4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答两种)。 (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的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4 mol·L-1 H2SO4/mL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 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6=__________,V8=________,V9=________。 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稀硫酸中加入硫酸铜后发生了两个反应:CuSO4+ZnZnSO4+Cu、Zn+H2SO4ZnSO4+H2↑。(2)由于Zn与反应生成的Cu及硫酸铜溶液组成了Cu-Zn原电池,大大加快了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3)只要是比锌的金属性差的金属都可以与锌组成原电池,都可以加快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故在所给的物质中只有 Ag2SO4符合题意。(4)要加快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比表面积等。(5)因为要研究硫酸铜的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应保持硫酸的浓度在各组实验中相同,则硫酸溶液的体积均取30 mL,根据F中增加的水与硫酸铜溶液的体积之和为20 mL,可以求得V6= 10 mL,V8=19.5 mL,V9=17.5 mL。由于析出的铜的量较多,会覆盖在锌的表面,使得锌与稀硫酸接触面积大大减小,故反应速率反而减慢了。 答案:(1)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 (2)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Cu与Zn形成Cu-Zn原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 (3)FeSO4 (4)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 (5)①10 19.5 17.5 ②当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H2SO4溶液的接触面积 3.(2019·衡水模拟)汽车厂商常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2CO2CO2+N2。为研究如何提高该转化过程反应速率,某课题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资料查阅】 ①不同的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效率不同。 ②使用相同的催化剂,当催化剂质量相等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催化效率有影响。 【实验设计】 课题组为探究某些外界条件对汽车尾气转化速率的影响规律,设计了以下对比实验。 (1)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 编号 实验 目的 T/℃ NO初始 浓度 /mol·L-1 CO初始浓度 /mol·L-1 同种催化剂 的比表面积 /m3·g-1 Ⅰ 为以下实 验作参照 280 6.50× 10-3 4.00×10-3 80 Ⅱ 6.50× 10-3 120 Ⅲ 探究温度 对尾气转 化速率的 影响 360 6.50× 10-3 4.00×10-3 80 【图象分析与结论】 利用气体传感器测定了三组实验中C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如图: (2)计算第Ⅰ组实验中,达到平衡时NO的浓度为__________。 (3)由曲线Ⅰ、Ⅱ可知,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汽车尾气转化速率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影响”)。 【解析】(1)Ⅰ为对照实验,Ⅱ是同种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大,因此其他条件相同,所以Ⅱ是探究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尾气转化速率的影响,温度是280 ℃;NO 初始浓度是6.50×10-3mol·L-1;CO初始浓度是4.00×10-3mol·L-1。 (2)第Ⅰ组实验中,开始时c(CO)=4.00×10-3mol·L-1,达到平衡时CO的浓度为1.00×10-3mol·L-1,浓度变化量是3.00×10-3mol·L-1,由于NO、CO是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所以达平衡时NO的浓度为6.50×10-3mol·L-1-3.00×10-3mol·L-1=3.50× 10-3mol·L-1。 (3)由曲线Ⅰ、Ⅱ可知,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汽车尾气转化速率增大。 答案:(1)探究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尾气转化速率的影响 280 4.00×10-3 (2)3.50×10-3mol·L-1 (3)增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