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2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S-32 Na-23 N-14 Cl-35.5 Ba-137 第 Ⅰ 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 1.物质①NaCl溶液②熔融的MgCl2③CuSO4粉末④NaOH 固体⑤金属铜⑥蔗糖。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导电的有①②③④⑤ B. 不能导电的有③④⑥ C. 属于电解质有①②③④ D. 属于纯净物的只有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NaCl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熔融的MgCl2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是纯净物,是电解质; ③CuSO4粉末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是纯净物,是电解质; ④NaOH 固体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是纯净物,是电解质; ⑤金属铜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⑥蔗糖中只有分子,不能导电,是纯净物,是非电解质。 故选B。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混合物、分散系、胶体有从属关系 C. 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 D. 烧碱、熟石灰均属于碱,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如硫可以由H2S氧化得到,也可以由SO2还原得到,正确; B. 混合物、分散系、胶体有从属关系是正确的,酸性氧化物如Mn2O7 不是非金属氧化物,错误; C. 氧化性的强弱取决于得电子能力,不是得电子的数目;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如CO2中碳的化合价是+4价,是碳的最高价,但CO2不具有强氧化性,错误; D. 烧碱是NaOH、熟石灰是Ca(OH)2均属于碱,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如HNO3和Fe(OH)2的反应,错误; 故选A。 3.除去NaHCO3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的方法是( ) A. 加热 B. 加NaOH C. 通入足量CO2气体 D. 加足量盐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向碳酸盐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故选C。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将等浓度的NaOH溶液和NaHCO3溶液充分混合:OH-+HCO3-=CO32-+H2O B. CO2通入CaCl2溶液:CO2+H2O+Ca2+═CaCO3↓+2H+ C. 在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a2++2ClO-+CO2+H2O═HClO+CaCO3↓ D. 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H++CO32-=CO2+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将等浓度的NaOH溶液和NaHCO3溶液充分混合生成碳酸钠和水:OH-+HCO3-=CO32-+H2O,正确; B. CO2通入CaCl2溶液,不发生反应,错误; C. 质量不守恒,HClO前应有系数2,错误; D. 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生成NaHCO3: H++CO32-=HCO3-,错误; 故选A。 5.在紫色石蕊试液中分别加入(或通入)足量的下列物质,最后不能使溶液变成无色的是( ) A. Cl2 B. 新制氯水 C. NaOH D. Na2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 Cl2通入石蕊试液中,氯气先和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变红的石蕊试液褪色; B. 新制氯水中有次氯酸,可以氧化石蕊,使其褪色; C. NaOH溶于水能电离出OH-,使石蕊变蓝; D. Na2O2溶于水生成NaOH和H2O2,NaOH可以使石蕊变蓝,H2O2有强氧化性,能使石蕊褪色; 故选C。 6.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I中: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 图II中:收集氯气 C. 图IV中:若气球干瘪,证明可与NaOH溶液反应 D. 图III中:生成棕黄色的烟,加少量水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氯水有漂白作用,正确; B. 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正确; C. 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烧瓶内压强降低,空气进入气球,使气球膨胀,所以气球膨胀证明氯气可与NaOH溶液反应,错误; D. 铜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固体氯化铜是棕黄色的,所以在图III中能看到生成棕黄色的烟,氯化铜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呈蓝绿色,正确; 故选C。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氯气制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使其转变为较稳定、便于贮存的Ca(ClO)2 B. 漂白粉中的Ca(ClO)2和CaCl2都具有漂白性 C. 漂白粉与84消毒液的杀菌、消毒原理相似 D. 工业上漂白粉由氯气通入石灰乳[主要成分为Ca(OH)2]制得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气是气体,不便保存和运输,将气体转化为较稳定固体物质便于保存和运输,所以工业上将氯气制成漂白粉,故A正确; B.漂白粉主要成分是Ca(ClO)2和CaCl2,其中有效成分为Ca(ClO)2,CaCl2不具有漂白性,故B错误; C.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和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一样的,都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故C正确; D.工业上制漂白粉是由氯气与石灰乳[主要成分为Ca(OH)2]反应制备的,故D正确; 故选B。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4.6g金属钠由原子完全变为Na+ 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B. 0.2 NA个硫酸分子与19.6g磷酸(相对分子质量:98)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 NA 个氧气分子与NA 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为8︰1 D. 22.4L的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 4.6g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由原子完全变为Na+ 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错误; B. 19.6g磷酸的物质的量为0.2mol,和0.2NA个硫酸的物质的量相等,硫酸(H2SO4)和磷酸(H3PO4)的一个分子中都含有4个氧原子,所以等物质的量的硫酸和磷酸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正确; C. 根据m=nM,质量和摩尔质量成正比,NA 个氧气分子与NA 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为32:2=16:1,错误; D. 没有指明温度和压强,无法确定22.4L的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错误; 故选B。 9.下列微粒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A. H+ B. Cl- C. Fe2+ D. S2- 【答案】C 【解析】 【详解】A. H+中氢的化合价是氢的最高价,H+只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故A不选; B. Cl-中的氯的化合价是氯的最低价,Cl-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故B不选; C.铁既有+3价,又有0价,Fe2+中铁的化合价是中间价,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C选; D. S2-中硫的化合价是硫的最低价,S2-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故D不选; 故选C。 10.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反应是( ) A. SO32- S2- B. HClCl2 C. FeFe3+ D. NOHNO3 【答案】A 【解析】 【详解】A. SO32- S2-中硫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价,需要加还原剂实现; B. HClCl2,氯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需要加氧化剂实现; C. FeFe3+,铁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3价,需要加氧化剂实现; D. NOHNO3,氮的化合价从+2升高到+5,需要加氧化剂实现; 故选A。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B. “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但加入明矾不能使海水淡化 C. 焰色反应是物质燃烧时火焰呈现的颜色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D. 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浊液>胶体>溶液,故应为: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错误; B. “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明矾能净水,不能使海水淡化,正确; C. 焰色反应是物质灼烧时火焰呈现的颜色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D. 生石灰可以吸水,用作食品干燥剂,生石灰不具有还原性,不能用作食品抗氧剂,错误; 故选B。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在物质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存在形态 B. 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 C. 单质和化合物都属于纯净物 D. 食盐水、泥水、Fe(OH)3胶体都是混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元素在物质中有以单质形态存在的游离态和以化合物形态存在的化合态两种,正确; B.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满足其一即可,而且应是化合物,错误; C. 单质和化合物是纯净物的两个分支,正确; D. 食盐水是溶液、泥水是浊液、Fe(OH)3胶体都是混合物,正确; 故选B。 13.已知:溶液呈电中性的原因是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负、正电荷总数相等,在KCl、CaCl2、Ca(NO3)2 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K+)=0.2 mol/L,c(Ca2+)=0. 5 mol/L,c(Cl-)=0.4 mol/L,计算分析判断,则 c(NO3-)为( ) A. 0.3 mol/L B. 0.4 mol/L C. 0.8mol/L D. 0.5 mol/L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电荷守恒:c(K+)+ 2c(Ca2+)+ c(H+)= c(Cl-)+ c(NO3-)+ c(OH-),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很小,可以忽略,所以c(NO3-)=0.2mol/L+2×0.5mol/L-0.4mol/L=0.8mol/L。故选C。 14.下列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Fe2+、OH-、NO3-、Cl- B. Ca2+ 、H+、Cl- 、HCO3- C. Na+、Ca2+ 、NO3-、CO32- D. Mg2+、Al3+、Cl- 、SO42- 【答案】D 【解析】 【详解】A. Fe2+和OH-能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B. H+和HCO3-反应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 C. Ca2+ 和CO32-反应能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D.四种离子不反应,能大量共存; 故选D。 15.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鉴定,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合理的是( ) A. 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溶液生成,则溶液中可能含有Cl- B. 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继续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事实上含有Fe2+ C. 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可能推测该溶液中含有NH4+ D. 向溶液中加入盐酸,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可推测溶液中含有CO32-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溶液中加入稀硝酸,排除溶液中可能存在的CO32-等离子,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溶液生成,则溶液中可能含有Cl-,正确; B. Fe2+和SCN-不反应,Fe3+和SCN-反应溶液显红色,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继续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2+,正确; C.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产生氨气,则可能推测该溶液中含有NH4+,正确; D. 向溶液中加入盐酸,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HCO3-,错误; 故选D。 16.向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炉中的水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稀盐酸时,产生气体相同的是( ) A. 只有①② B. ①②③④⑤ C. 只有①②③ D. 只有④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炉中的水垢④贝壳⑤蛋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滴加盐酸时,都能生成二氧化碳,故选B。 第 Ⅱ 卷 (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7.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BaCl2溶液与K2SO4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溶液与硝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CO3溶液与硫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Ba2++SO42-=BaSO4↓ (2). OH-+H+═H2O (3). CO32-+2H+=CO2↑+H2O (4). CaCO3+2H+═Ca2++H2O+CO2↑ 【解析】 【详解】(1)BaCl2溶液与K2SO4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BaCl2+K2SO4= BaSO4↓+2KCl,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 (2)NaOH溶液与硝酸发生中和反应:NaOH+HNO3=NaNO3+H2O,离子方程式为OH-+H+═H2O; (3)Na2CO3溶液与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Na2CO3+H2SO4=Na2SO4+ CO2↑+H2O,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 ; (4)碳酸钙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 18.(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中某元素化合价升高,则该反应物发生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下同),做_______剂;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________剂得到电子,发生________反应。 (2)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也永远会激励着我们去奋发图强。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的反应: 2KNO3+C+S=K2S+2NO2↑+CO2↑。 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_______(填元素符号),还原剂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氧化剂是 ________。 每摩S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__ 【答案】(1). 氧化 (2). 还原 (3). 氧化 (4). 还原 (5). N、S (6). C (7). C (8). KNO3、S (9). 2NA 【解析】 【详解】(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中某元素化合价升高,则该反应物发生氧化反应,做还原剂;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答案为:氧化,还原,氧化,还原; (2)在2KNO3+C+S=K2S+2NO2↑+C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4价,硫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所以被还原的元素是N和S,氧化剂是KNO3、S。碳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4价,做还原剂,被氧化的元素是C。每摩S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2NA。故答案为:N、S,C,C,KNO3、S,2NA。 19.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世界范围内人工采伐林木量的增加,森林面积锐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加。由于二氧化碳对从地面射向太空的长波特别是红外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从而部分阻碍了地球向太空辐射能量。 (1)人们把大气中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效应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效应会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量采伐森林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采取哪些可行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温室效应 (2). 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3). 森林中的树木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 (4). 开发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减少使用矿物能源;大量植树种草等 【解析】 【详解】(1)由于二氧化碳对从地面射向太空的长波特别是红外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从而部分阻碍了地球向太空辐射能量,导致地球温度升高,人们把大气中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效应称为温室效应; (2)温室效应会使全球气温升高,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3)森林中的树木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大量采伐森林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4)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开发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减少使用矿物能源;大量植树种草等。 20.为了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 (1)装置A中生成的主要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必须用装置C吸收除去气体中水蒸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根据F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也能确定CO具有还原性,应在上图中装置______与______之间连接下列装置中的______(填序号)。 【答案】(1). CO2 (2). CO 2 +C 2CO (3). 水蒸气进入D中在高温下能跟碳反应产生H 2 ,H 2 也能使CuO还原,不能证明CO具有还原性 (4). D (5). E (6). ④ 【解析】 【分析】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可以由二氧化碳和碳反应制得,所以需要首先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里的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通入装有碳的硬质玻璃管,得到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多余的一氧化碳可以点燃除去。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 (1)装置A中生成主要产物是CO2。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 2 +C 2CO。 (3)水蒸气进入D中在高温下能跟碳反应产生H 2 ,H 2 也能使CuO还原,不能证明CO具有还原性,所以必须用装置C吸收除去气体中水蒸气。 (4)二氧化碳通过碳,不能全部和碳反应,剩余二氧化碳进入F中,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若要证明CO的还原性,就必须除去剩余的CO2 ,所以应在上图中装置D与E之间连接一个可以除去二氧化碳同时又不能带入水蒸气的装置,故选④。 三、计算题 21.取100.0 mL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16.84g沉淀,用过量稀硝酸处理后沉淀质量减少至6.99g,同时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试求: (1)原混合液中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多少__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写结果不给分) 【答案】(1). 0.3mol.L-1 (2). 1.12L 【解析】 【分析】混合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BaCl2+Na2SO4=BaSO4↓+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得到16.84g 白色沉淀为BaSO4、BaCO3,沉淀用过量稀HNO3处理,发生反应:BaCO3+2HNO3=Ba(NO3)2+CO2↑+H2O,最终6.99g沉淀为BaSO4,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最终6.99g沉淀为BaSO4,n(Na2SO4)=n(BaSO4)==0.03mol,所以c(Na2SO4)==0.3mol/L,故答案为0.3mol/L; (2)n(CO2 )=n(BaCO3)==0.05mol,所以标准状况下,V(CO2 )=0.05mol×22.4L/mol=1.12L,故答案为1.12L。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