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学科试卷(理科)
2018-2019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学科试卷(理科)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班级、姓名、学号和考试科目用钢笔、2B铅笔分别填涂在答题卡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第II卷的答案用钢笔、签字笔、中性笔、碳素笔等黑色字迹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上交(试卷自己保留好,以备评讲)。
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H-l He-4 C-l2 N-14 O-16 F-19 Na-23 Mg -24 S-32 C1-35.5 Zn-65 Br-80 I-127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是碱性氧化物,可用于杀菌消毒和作供氧剂
B.高纯度单质硅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可用于制备光电池
C.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可用碱石灰或无水CaCl2干燥
D.SO2和Cl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两者等体积混合可以增强漂白能力
2.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Li是最活泼金属,F是最活泼非金属
B.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找到做催化剂的材料
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纵行
D.同一周期(第一周期除外)的元素,从左到右由金属逐渐过渡到非金属
3.以下关于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烷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被任何氧化剂氧化
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C.甲烷分子中具有极性键
D.甲烷分子中四个C﹣H键是完全相同的键
4.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镁的电子式:
B.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和 互为同位素
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5.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
A.硫酸与水 B.生石灰与水 C.熟石灰与水 D.氯化钠与水
6.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B.Ba(OH)2·8H2O 与 NH4Cl 的反应
C.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 D.氢气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7.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水与冰 B.O2与O3
C.与 D.与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和H2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
B.和 、石墨和金刚石均为同素异形体
C.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
D.12C和14C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9.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的微粒X2+,它的质量数等于137,中子数是81,则核外电子数为( )
A. 56 B. 58 C. 54 D. 137
10.下列排列顺序错误的是( )
A.离子半径:Al3+
NH3>H2O>HF
C.沸点:HClNaOH>Mg(OH)2>Al(OH)3
11.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常温常压下,1mol He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
B.2.4g Mg与稀硫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
D.标准状况下,2.24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
12.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操作
A
制稀硫酸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
B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除导管
C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
D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A.A B.B C.C D.D
13.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SO42-、CO32-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SO42-、NO3-
C.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Mg2+、NH4+、SO42-、Cl-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Ca2+、K+、HCO3-、NO3-
14.对于放热反应Zn+H2SO4=ZnSO4+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B.1 mol Zn的能量大于1 mol H2的能量
C.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则锌作正极
D.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 g Zn溶解时,正极放出的气体一定为11.2 L
15.100 mL 2 mol·L-1 H2SO4溶液与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 )
A.硝酸钠溶液 B.NaCl固体 C.硫酸铜溶液 D.硫酸钾溶液
16.X、Y、Z、M、W五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Z、M、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W>Y>Z>M>X
B.酸性:HYO3>H2WO3
C.仅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离子键
D.WM4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
17.检验下列物质的试剂、现象都正确的是( )
选项
被检验的物质
使用的试剂或方法
实验现象
A
Fe3+
KSCN溶液
溶液出现血红色沉淀
B
SO2
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加热不能复原
C
Na+
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
透过蓝色钴玻璃看到紫色火焰
D
NH4+
NaOH溶液、红色石蕊试纸
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A.A B.B C.C D.D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小
B.分子内部的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而分子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称为分子间作用力
C.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D.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远大于化学键,是一种很强的作用力
19.下列物质中所含化学键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
A. B.
C D.
20.X、Y两根金属棒插入Z溶液中构成如图的装置,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X棒变粗,Y棒变细,则X、Y、Z可能是下列中的( )
选项
X
Y
Z
A
Zn
Cu
稀硫酸
B
Cu
Zn
稀硫酸
C
Cu
Ag
硫酸铜溶液
D
Ag
Zn
硫酸铜溶液
A.A B.B C.C D.D
2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第ⅥA族元素硒(Se)的氢化物稳定性比硫的氢化物稳定性强
②元素周期表中第一纵行的元素都是碱金属
③第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④原子序数为2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ⅡB族
⑤同周期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
A.③ B.③⑤ C.③④ D.②③⑤
2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2(g)+I2(g)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的H2,同时生成2mol的HI
B.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C.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1mol I-I键断裂的同时有1mol H-H键断裂
23.在四个不同容器中,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N2+3H2⇌2NH3,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该反应的速率最大的是( )
A.υ(NH3)=0.5mol•L﹣1•min﹣1 B.υ(H2)=0.3mol•L﹣1•min﹣1
C.υ(N2)=0.2mol•L﹣1•min﹣1 D.υ(H2)=0.01mol•L﹣1•s﹣1 .
放电
充电
24.镍氢电池是近年来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镉污染的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的总反应是H2 + 2NiO(OH) 2 Ni(O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H2在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再由正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负极
C.正极的电极方程式为NiO(OH)+e-+H2O= Ni(OH)2+OH-
D.该电池充电放电为可逆反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 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2分)
25.(12分) 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主族,B和D同主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E是它所在周期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和E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中性。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写出与D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髙的物质电子式___________。
(3)单质E与水反应的产物中具有强氧化性物质的结构式_________。
(4)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BA4E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______________。
(5)C与氧气燃烧的产物投入到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温下E的单质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4分) (Ⅰ)某反应在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的绝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已知A、B、C均为气体)。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
A.υ(A)=2υ(B) 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C.υ逆(A)=υ正(C)
D.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 E.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4)由图求得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Ⅱ)已知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若以4mol/L500mL KOH(aq)为电解质溶液,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则
(1)其正极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某时刻溶液中c(CO32-)=1mol/L,则导线上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此时消耗标准状况下CH4体积_______ L 。(假设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溶液体积保持不变)
27.(12分) 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非常广泛。
(1)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B制取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
①实验中要控制生成SO2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至少写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装置中用甲醇作溶剂,C中Na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硫能够抑制细菌的滋生,可用作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实验室用已知浓度的碘水来测定某粉丝样品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装置如图所示。
①将粉丝样品粉碎,准确称取5.0 g,放入三颈烧瓶中,加入稀硫酸浸泡30分钟,再加适量蒸馏水,加热1小时(加热装置略去),使二氧化硫完全进入吸收装置。
②往吸收装置中加入3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再逐滴加入0.001 mol·L-1 I2标准溶液。
当溶液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恰好完全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恰好反应时消耗I2标准溶液10.00 mL,测得样品中SO2的残留量为________ g·kg-1。
③在配制I2标准溶液,定容加水时仰视刻度线,则测得SO2含量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8.(14分) A、B、C、D、E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
(Ⅰ)若A是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D均为空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B、E均为汽车尾气成分。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和E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若A是淡黄色化合物;常温下D是无色气体;C中含有的阴、阳离子均为10电子粒子;E为澄清石灰水。
(1)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一定量的气体D通入2L C的溶液中,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与HCl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
①O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横坐标3-5段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标况下,通入气体D的体积为______L,C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1。
答案
选择题
1 B
2
D
3
A
4
C
5
B
6
A
7
D
8
B
9
C
10
B
11
C
12
D
13
A
14
A
15
D
16
C
17
D
18
B
19
C
20
D
21
A
22
B
23
A
24
C
填空题
25、(12分)
(1)Na
(2)
(3)H-O-Cl
(4)离子键和共价键
(5)2Na2O2+2H2O=4Na++4OH-+O2↑
(6)Cl2+2OH-=Cl-+ ClO- +H2O
26、(14分)
(Ⅰ)(1)2A + B 2C (2)0.1mol/(L·min)
(3)C、E (4)40%
(Ⅱ)
(1)O2+4e-+2H2O=4OH-
(2)4mol 11.2
27、(12分)
(1)①控制反应温度 调节酸溶液的滴加速度(或调节酸溶液的浓度)
②吸收尾气(合理即可)
(2)②溶液出现蓝色
离子方程式:SO2+I2+2H2O===4H++SO42-+2I-
0.128
③偏高
28、(14分)
(Ⅰ)(1)4NH3+5O24NO+6H2O
(2)2NO+2CON2+2CO2
(Ⅱ)(1)Ca(OH)2+Na2CO3===CaCO3↓+2NaOH
(2)① NaOH、Na2CO3 HCO3-+H+=CO2↑+H2O
② 44.8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