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优化二轮专题复习课件(59张)(广东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优化二轮专题复习课件(59张)(广东专用)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优化二轮专题复习 --以反应原理综合题为例 • “二轮看水平” n 教师在备考中的关键作用 Ø 把握高考方向; Ø 精选试题训练; Ø 能力突破提升; Ø 归纳总结提炼; 把握一个核心—高考考查方向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一)高考命题导向 知识立意 能力立意 素养立意 就是考什么,也就是 《考试大纲》中规定 的考试内容、能力要 求、核心素养等。立 意相对稳定,每年会 有些微调,但变化不 大。 就是用新材料、新情景、 新问题将考查内容进行包 装,新材料、新情景、新 问题要贴近学生生活、社 会、生产实际。 (实现立 意的材料和介质,关系着 立意表达的程度。) 设问要求灵活、多样、新 颖,角度要不断变换;语 言要求准确、简明。(一 般来说,命题要求围绕立 意、根据情境选编设问, 设问一定要根据情境准确 和明确表达立意的意图, 体现其内在含义,这是成 功设问的主要标志) 基本概念和 基本理论 元素 及其 化合物 有机化学 基础 化学实验 化学计算知识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获取知 识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单旭峰.恢复高考后化学科考试命题改革述评[J].中国考试,2017(7):12-19 •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 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n 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n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n 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n 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 n 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n 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 基本特点 (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目标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人文底蕴、科学精神 学会学习、健康生活 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 宏观辨识 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 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 模型认知 实验探究 创新意识 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文化基础 自主发展 社会参与 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 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 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元素观 微粒观分类观 结构决定性质 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 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 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 理解决实际问题。 变化观 平衡思想守恒观 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 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 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科学举证 模型建构及应用 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 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 ,进行科学探究;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科学探究 创新性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化学对 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 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绿色观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四重表征” 不同的陌生程度 不同的复杂程度 不同的难易程度 Ø 关注能力考核要求的变化 Ø 关注考纲内容增减的变化 (三)研读考纲,关注变化和不变 Ø 关注题型示例的调整及变化 Ø 关注题型示例体现出的核心素养 欢迎实名加入“粤化学教研高考Q群 217873145”,“粤化学学考教研中心Q群 191161946” 例12、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气相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生产。回答下列问题 (1)间接水合法是指先将乙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C2H5OSO3H),再水解生成乙醇。写出相应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已知:甲醇脱水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 △H1=-23.9kJ·mol-1 甲醇制烯烃反应2CH3OH(g)=C2H4 (g)+2H2O(g) △H2=-29.1kJ·mol-1 乙醇异构化反应C2H5OH (g)=CH3OCH3(g)) △H3=+50.7kJ·mol-1 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C2H4 (g)+H2O(g)=C2H5OH(g)的 △H= kJ·mol-1。与间接水合法相比,气相直接水合法的优点是 。 (3)下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 ︰ =1︰1)。 ①列式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在图中A点的平衡常数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 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②图中压强P1、P2、P3、P4的大小顺序为 ,理由是 。 ③气相直接水合法常采用的工艺条件为:磷酸/硅藻土为催化剂,反应温度290 ℃,压强6.9MPa, ︰ =0.6︰1 。乙烯的转化率为5℅,若要进一步提高乙烯的转化率,除了可以适当改变反应温度和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 措施有 、 。 在学科核心素养上主要涉及“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中的运用化学符号 描述物质及其变化”。(水平1) 在学科核心素养上主要涉及“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中的“能从定性与定量 上收集证据,能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推出合理的结论,能认识物质及其 变化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异同”。(水平3) 在学科核心素养上主要涉及“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中的“能用动态平衡的 观点分析化学变化,能运用化学计量单位定量分析化学变化” 。(水平2) 在学科核心素养上主要涉及“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中的“能从定性与定量 上收集证据 推出合理的结论,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水平4) 在学科核心素养上主要涉及“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中的“能运用化 学反应原理分析影响化学变化的因素,学会运用变量控制方法研究化 学反应”(水平3) 例13(新增)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①CO(g)+2H2(g) CH3OH(g) △H1 ②CO2(g)+3H2(g) CH3OH(g)+H2O(g) △H2 ③CO2(g)+H2(g) CO(g)+H2O(g) △H3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H1= 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H3= kJ.mol-1 (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 (填曲 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 。 3)合成气的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a)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CO)值随 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 。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__ ___,其判断理 由是___ __。 化学键 H-H C-O C =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076 465 413 在学科核心素养上主要涉及“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在学科核心素养上主要涉及“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研究高考题,才能预测高考题,高考题就是最好的复习 资料。认真研究历年高考试题不难找出命题轨迹,从而把握 试题难度。 ——高考化学命题组长、南京大学段康宁教授 做法: 一 做、 二比、 三 研。 (四)研究高考题,明确怎样考 一看材料维度; 二看题型特点; 三看知识广度; 四看能力要求; 五看核心素养 【2017-Ⅰ-28】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 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 B.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 C.0.10 mol·L−1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 D.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 (2)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和系统(Ⅱ) 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__。 (3)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 COS(g) +H2O(g)。在610 K时,将0.10 mol CO2与 0.40 mol H2S充入2.5 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①H2S的平衡转化率 =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在620 K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转化率 _____ ,该反应的 H_____0。 (填“>”“<”或“=”) ③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H2S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H2S B. CO2 C.COS D.N2 (1)在学科核心素养上主要涉及“科学探究与创新思维”中的“能对简单 化学问题的解决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结论”。(水平2) 在学科核心素养上主要涉及“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中的“能从定性与定量 上收集证据,能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推出合理的结论”。(水平3) 在学科核心素养上主要涉及“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中的“能用动态平衡的 观点分析化学变化,能运用化学计量单位定量分析化学变化” 。(水平2)及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中的“能从定性与定量上收集证据,能通过定性分 析和定量计算推出合理的结论”。(水平3)在学科核心素养上主要涉及“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中的“能用动态 平衡的观点分析化学变化,能运用化学计量单位定量分析化学变化及 其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 。(水平2) 在学科核心素养上主要涉及“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中的“能运用化 学反应原理分析影响化学变化的因素,学会运用变量控制方法研究化 学反应”(水平3) u“比”考题,找联系 l 对比历年高考试题 ——找共性、找趋势 l 对比相同考点试题 ——找规律、找变化 l 对比不同考卷试题 ——找特点、找风格 l 还原命题双向细目表 p 对高考题进行深层次加工:拆分、重整、建模 p 对高考题进行深层次加工:拆分、重整、建模 图 表 2015年课标I-28 ②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 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________(以K和k正表示)。 2014年课标I-28 ①列式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在图中A点的平衡常数Kp= (用平 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15年浙江和四川再次考查Kp) 2013年课标I-28 (5)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 电池(5.93kW•h•kg-1)。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 为 ,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 个电子的能量; 该电池的理论输出电压为1.20V,能量密度E = 。 (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1 kW•h = 3.6×106J)(与物理学科交 叉------法拉第常数) 新信息处 理能力 第二步:重整——归类重组拆分后的高考试题,实现对高考 知识与能力要求的重整(加工数据) 对拆分后的试题信息(知识、能力、核心素养)进行归并重组,把 相同的知识点,或解法技巧相近的拆分试题进行归类重组,形成重整 试题。 •(1)明确“考什么”和“考多少” “考多深” :重整试题出现的 “频度”,反映出它在考试中的考查“热度”,从而实现对“重点知 识的考查”,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描述。 •(2)明确“怎么考”:每组重整试题,解法特征突出,能把“以能 力测试为主”的考试要求,具体表现为通过哪些考型和解题方法来测 试能力。 (3)明确“考试的变化趋势”:用动态的方式分析不同年份的重整 试题,有利于预测考试的动向和淘汰出陈旧题型。 • 第三步:建模——为重要的考试题型建模,寻求能 力培养的有效途径(解释数据) – 高考对于能力的考查是通过考察有效的解题能力 来实现的,对重要的重整试题进行建模,探究有序 性的解题策略,是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 – 与时俱进,对新出现的考型建模,以适应不断变 化的高考,这样才能走在高考研究的前列。 几个重要人物的文章要关注(关注《中国考试》微信公众号) 姜钢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高升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 李勇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 段康宁 高考化学命题组组长 单旭峰 教育部考试中心化学科秘书 (一)训练题框架 训练题坚持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准确把握“素养”“问 题”“情境”和“知识”四个要素在训练题中的定位及其相互联系, 建构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训练题框架。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训练题选编 选题要“精” 做题要“准” 纠错要“实” (二)编题原则 (1)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 训练题应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应熟悉、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具体 表现及水平描述,并与化学学业质量标准建立联系,从相应水平的质量标准中提 炼、确定习题的测试目标。 (2)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 问题的提出应针对课程标准各主题内容标准和学业要求,突出化学核心概念 与观念,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认识发展水平,与所要测试的核心素养和测试 目标保持一致,形成具有不同复杂程度和结构差异的、合理的测试任务。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训练题选编 (3)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 测试任务应融入真实、有意义的测试情境;情境创设应紧密联系学生 学习和生活实际,体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发展的成果,注重针对性、 启发性、过程性和科学性,呈现不同陌生度的问题情境,搭建丰富、生动的 测试载体。 (4)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化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测试任务不可或缺的工具;应结合命 题宗旨和目标,根据测试任务的需要,系统梳理解决问题所要运用的化学知 识与方法,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结构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编题程序 在同一个测试目标下,可以提出具有不同复杂程度和结构差异的实际 问题,从而形成不同难度的测试任务;对于要解决的同一个实际问题,如果 创设情境的陌生度不同,命制的试题也不相同,解决问题所运用的化学知识 与方法也有区别。测试任务的设计与测试情境的多样性,可带来试题内容和 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要重视试题难度的控制,应依据学生的学情 ,科学、 合理地确定训练题的难度。 构建知识体系,进行专题训练(主) 提高解题能力,进行题型训练(主) 提高应试技能,进行题组训练(主) 提高实战能力,进行综合训练(辅) 提高答题速度,进行限时训练 n 二轮复习的训练方式 零散知识集团化 集团知识结构化 专题考点题型化 同一题型规律化 专题 题型(考 查方式) 解题与 答题 三、要“梳理建模”,不要“凌乱散打”。 教师要善于在梳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做到“题型建模”; Ø 善于题型变通     题型变通是在进行题组训练时注意“一题多变”,训练学生敏锐 的观察能力及应变思维,在高考时迅速找到高考试题与训练过的试题 的变化点,灵活应变,顺利解题,做到相似题不混淆,磨砺思维,脱 离题海。         试题甲2试题甲 试题甲1 试题甲3变数据、变条件、变设问、 在核心素养上变层次…… 拆分、重整、建模 注重学科思想和核心素养    结合学科思想进行题组训练,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多题一解”, 科学高 效地训练学生学科素养和理解诸多试题的共性和本质,脱离题海,轻松解题 ,做到不同题用同法,多题归一。          丙试题 多题归一 甲试题 乙试题 同一解题思维 要“思维过程”, 不要简单“呈现结果” 。 考点 命题方式梳理 解题思路建模 答题规范建模 典型错误 变式训练 专题一: …… 考查方式一: 运用知识及方法 考查方式二: 运用知识及方法 考查方式三: 运用知识及方法 考查方式四: 运用知识及方法 ………… 1、高考试题很多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 2、落实以本为本,确保教材全过关 3、夯实基础,确保基础题、中等题得高分 4、从课本走向高考,从高考回归课本——题在课本外,理在课本中 不能以复习资 料代替课本! 四、重视教材功能,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2016年课标II (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 丙烯醛 (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3H6(g)+NH3(g)+3|2 O2(g)=C3H3N(g)+3H2O(g) △H=-515kJ/mol ② C3H6(g)+ O2(g)=C3H4O(g)+H2O(g) △H=-353kJ/mol 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材选修4 第34页 教材选修4 第28页教材选修4 第23页课本是根本,书本挖深吃透,精耕细作,灵活迁移 高考题“理在书内,题在书外” 两个反应均为放出热量大的反应 降低温度、减小压强 催化剂 追根寻源 教材 知识能力载体 命题的源头 课程标准 学科核心素养 命题基本依据 命题基本方向 能力测试 考试大纲 欢迎实名加入“粤化学教研高考Q群 217873145”,“粤化学学考教研中心Q群 191161946” 回归课本 夯实基础 析教材读教材 挖教材 熟悉把握 深刻理解 把握实质 迁移应用 概念的 深化 重点的 再现 规范的 强调 实验的 全扫描 观察力 的补救 数据的认知 图形的认知 表格的认知 曲线的认知 模型的认知 实物的认知 资料的认知 19 9 7 7 8 12 91 27 19 9 7 4 9 9 66 16 12 7 7 5 6 12 53 15 14 24 7 7 15 28 95 11 64 49 28 23 38 61 305 69 54 1.命题方向:命题趋势由单一原理向原理综合转变,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 际(要密切关注政府提出的“打好蓝天保卫战”等热点主题),综合考 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移动、平衡常数、反应热、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等知识内容。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将继续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考查为主,也要注意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考查; 继续强调数据阅读与分析处理、凸显图像信息的综合运用。 2.化学原理题关注点: (1) △H的计算(盖斯定律或键能) (2)化学平衡常数计算(KP、 KC) (3) KSP的有关计算,沉淀的转化问题(计算能力) (4)条件改变对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5)结合图像、图形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原因(化学术语解释的能力) 2018年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的预测 教师“六有”意识 胸中有素养 心中有考纲 脑中有考题 手中有教材 眼中有学生 耳中有信息 改一改:对习题的提问方式、题型或核心素养的层级进行改变; 扩一扩:对习题的条件所含的知识内容扩大或者缩小范围; 变一变:从原题衍生出许多新题目; 代一代:把某一数据用其他数据代替、变量替代常量等; 反一反:把习题因果关系倒过来,条件和结论互换等; 合一合:把几个题目组合在一起; 分一分:把某一题分解为几个小题等。 n 让学生主动进行变通训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