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1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教案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二轮复习设计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高考中不仅分值高,综合考查学生数形结合、等价转换、分类讨论、逻辑推理、计算整理等方面的能力。选择题主要以考查基本概念和性质为主,难度在中等或中等以下,一般较容易拿分.解答题一般主要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难度较大,学生不容易得分. 一、精研考纲,明确方向 1.直线与方程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3)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4)掌握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三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5)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来源:Z*xx*k.Com] (6)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2.圆与方程 (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2)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3)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3.圆锥曲线与方程 (1)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 (2)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其简单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渐近线). (3)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其简单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 (4) 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5)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二、考情分析(新课标1,文科数学) 小 题 大 题 2013年 第4题:已知双曲线离心率求渐近线; 第10题:已知抛物线焦点弦长,求三角形面积。 第20题:求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和圆相切的直线与椭圆相交,求圆半径最长时的弦长 2014年 第4题:考查双曲线离心率; 第10题:考查抛物线焦点弦长。 第20题:求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三角形面积及直线方程。 2015年 第5题:椭圆与抛物线的性质; 第16题:双曲线的最值 第20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016年 第5题:椭圆的性质; 第16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20题: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三、高考命题特点、规律 1、小题主要考查定义,几何性质,较易得分;大题考查直线与圆、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相比于福建卷,题目要温和,更易得分。 2、注重基础,考查全面,题型、题量稳定。 3、整个试卷相较于福建卷,涉及圆的知识点比重有所增加。 四、高考预测 解析几何的主要内容是直线,圆,圆锥曲线。其命题一般紧扣课本,注重知识交汇,强化思想方法,突出创新意识,灵活运用解析几何、平面几何、向量、三角、不等式等知识。 预测2017年试题结构将保持稳定,小题侧重基础知识,如直线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定义、方程等;大题重点是直线与圆、圆锥曲线位置关系,多涉及弦长、范围、轨迹方程、定值、定点、存在性等问题。 五、复习策略 1、由易到难,熟悉基本题型,建立信心,克服恐惧心理。 2、重视通性通法,体会“设而不求”、“韦达定理”、“整体代入”、“点差法”,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等的运用,理解掌握“形”与“数”的转化。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方程判断其位置关系,体会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能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形结合,转化,类比,归纳,猜想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数”与“形”的对立与统一中,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2)运用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处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有关问题。[来源:Zxxk.Com] 难点: “数”与“形”之间转化技巧与方法。 三、学情分析及复习策略 解析几何虽然每年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复习训练,但每年解析几何的得分率都不高.原因是考生在学习解析几何时有畏惧心理,认为解析几何很难,考试时不敢做,放弃解析几何大题. 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复习时,主要是让学生熟悉一些常见题目的解答模型,为学生做题指引思路方向,克服恐惧心理,再逐步提高难度、灵活性和综合性,从而提高得分率。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回归教材,整合要点 复习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弦长公式,点差法,直线设法讨论[来源:学科网ZXXK] 【2】、课前练习,夯实双基 1.若过原点的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不同交点,则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 . . . 2.已知倾斜角为的直线通过抛物线的焦点,且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则弦的长为________. 3.抛物线的焦点为,其准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两点,若为等边三角形,则=________. 【3】、例题讲解,授人以渔 题型一:弦长问题 例、(年新课标 文数 第题)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交轴于点,交抛物线C:于点,关于点的对称点为,连结并延长交于点. (I)求;(II)除以外,直线与是否有其它公共点?说明理由. 解:(Ⅰ)由已知得,. 又为关于点的对称点,故,[来源:学科网] 的方程为,代入整理得,解得,, 因此.所以为的中点,即. (Ⅱ)直线与除以外没有其它公共点.理由如下: 直线的方程为,即. 代入得,解得,即直线与只有一个公共点,所以除以外直线与没有其它公共点. 设计意图: 通过本题学生充分体会弦长与坐标的相互转化关系。 [来源:学*科*网Z*X*X*K] 题型二:面积问题 例、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长轴长为,离心率,过右焦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 (I)求椭圆的方程; (II)当直线的斜率为时,求的面积; 解(I)由已知,椭圆方程可设为. ∵长轴长为,离心率,∴,.∴所求椭圆方程为. (II)(法一)因为直线过椭圆右焦点,且斜率为,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设,, 由,得,解得,. ∴,由点到线的距离公式得到原点到直线的距离 ∴. (法二)因为直线过椭圆右焦点,且斜率为,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设,, 由, 得, 得,. ∴. 总结:将面积用底(弦长)和高(点到直线的距离)表示。 【变式训练】题目条件不变,将结论改为“求面积的最大值”. (法一)⑴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直线的方程为,与椭圆相交于两点,,则. ⑵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设,, 由,得, 其中 则,. ∴. 又∵到的距离, , 令(其中时,三点共线不符合题意) . 综合⑴⑵可知,面积的最大值为. (法二)∵直线过定点,∴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设,, 由,得,其中 则,, ∴ ,(当时取到等号) 所以面积的最大值为. 题型三:定点定值问题(备用): 例、已知椭圆:,若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不是左右顶点),且以为直径的圆过椭圆的右顶点,求证:直线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解:设,椭圆右顶点 , 即 当时,,过矛盾;当时,,过定点. 总结:解答此类问题的基本策略有以下两种: 1、把相关几何量的变元特殊化,在特例中求出几何量的定值,再证明结论与特定状态无关. 2、把相关几何量用曲线系里的参数表示,再证明结论与求参数无关. 【4】、课堂小结,提炼知识 弦长问题,面积问题,向量问题,定值定点问题,“数”与“形”之间的转化,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5】、教学反思,查缺补漏 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回归课本,先做比较基础的、典型的题型,然后逐渐提高难度,加入一些思维量比较大题目,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性质的灵活运用能力和计算整理能力,突破难点,克服恐惧心理。【6】板书设计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回顾 例1: 例2: 变式: 【7】课后训练,巩固提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