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

第2课时 三角函数线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1.了解三角函数线的意义,能用三角函数线表示一个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重点)2.能利用三角函数线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难点)‎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1.有向线段 ‎(1)定义:带有方向的线段.‎ ‎(2)表示:用大写字母表示,如有向线段OM,MP.‎ ‎2.三角函数线 ‎(1)作图:①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P,过P作PM垂直于x轴,垂足为M.‎ ‎②过A(1,0)作x轴的垂线,交α的终边或其反向延长线于点T.‎ ‎(2)图示:‎ 图123‎ ‎(3)结论:有向线段MP、OM、AT,分别叫做角α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统称为三角函数线.‎ ‎[基础自测]‎ ‎1.思考辨析 ‎(1)角α的正弦线的长度等于sin α.(  )‎ ‎(2)当角α的终边在y轴上时,角α的正切线不存在.(  )‎ ‎(3)余弦线和正切线的始点都是原点.(  )‎ ‎[解析] (1)错误.角α的正弦线的长度等于|sin α|.‎ ‎(2)正确.‎ ‎(3)错误.正切线的始点是(1,0).‎ ‎[答案] (1)× (2)√ (3)×‎ ‎2.角和角有相同的(  )‎ A.正弦线  B.余弦线 C.正切线 D.不能确定 8‎ C [角和角的终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所以正切线相同.]‎ ‎3.如图124,在单位圆中角α的正弦线、正切线完全正确的是(  )‎ 图124‎ A.正弦线MP,正切线A′T′‎ B.正弦线MP,正切线A′T′‎ C.正弦线MP,正切线AT D.正弦线MP,正切线AT C [α为第三象限角,故正弦线为MP,正切线为AT,C正确.]‎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作已知角的三角函数线 ‎ 作出下列各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1)-;(2);(3).‎ ‎[解] 如图.‎ 其中MP为正弦线,OM为余弦线,AT为正切线.‎ ‎[规律方法] 三角函数线的画法 (1)作正弦线、余弦线时,首先找到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然后过此交点作x轴的垂线,得到垂足,从而得正弦线和余弦线.‎ (2)作正切线时,应从A(1,0)点引x轴的垂线,交α的终边(α为第一或第四象限角)或α终边的反向延长线(α为第二或第三象限角)于点T,即可得到正切线AT.‎ ‎[跟踪训练]‎ 8‎ ‎1.作出-的正弦线、余弦线和正切线.‎ ‎[解] 如图:‎ sin=MP,‎ cos=OM,‎ tan=AT.‎ 利用三角函数线解三角不等式 ‎[探究问题]‎ ‎1.利用三角函数线如何解答形如sin α≥a,sin α≤a(|a|≤1)的不等式?‎ 提示:对形如sin α≥a,sin α≤a(|a|≤1)‎ 的不等式:‎ 画出如图①所示的单位圆;在y轴上截取OM=a,过点(0,a)作y轴的垂线交单位圆于两点P和P′,并作射线OP和OP′;写出终边在OP和OP′上的角的集合;图中阴影部分即为满足不等式sin α≤a的角α的范围,其余部分即为满足不等式sin α≥a的角α的范围.‎ 图①‎ ‎2.利用三角函数线如何解答形如cos α≥a,cos α≤a(|a|≤1)的不等式?‎ 提示:对形如cos α≥a,cos α≤a(|a|≤1)的不等式:‎ 画出如图②所示的单位圆;在x轴上截取OM=a,过点(a,0)作x轴的垂线交单位圆于两点P和P′,作射线OP和OP′;写出终边在OP和OP′上的角的集合;图中阴影部分即为满足不等式cos α≤a的角α的范围,其余部分即为满足不等式cos α≥a的角α的范围.‎ 图②‎ ‎ 利用三角函数线确定满足下列条件的角α的取值范围.‎ 8‎ ‎(1)cos α>-;(2)tan α≤;(3)|sin α|≤.‎ ‎[思路探究] ―→―→ ‎[解] (1)如图,由余弦线知角α的取值范围是.‎ ‎(2)如图,由正切线知角α的取值范围是.‎ ‎(3)由|sin α|≤,得-≤sin α≤.‎ 如图,由正弦线知角α的取值范围是.‎ ‎[规律方法] 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解不等式的方法 (1)首先作出单位圆,然后根据各问题的约束条件,利用三角函数线画出角α满足条件的终边的位置.‎ (2)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横坐标是该角的余弦值,与单位圆交点的纵坐标是该角的正弦值.‎ (3)写角的范围时,抓住边界值,然后再注意角的范围的写法要求.‎ 提醒:在一定范围内先找出符合条件的角,再用终边相同的角的表达式写出符合条件的所有角的集合.‎ 母题探究:1.将本例(1)的不等式改为“cos α<”,求α的取值范围.‎ ‎[解] 如图,由余弦线知角α的取值范围是.‎ 8‎ ‎2.将本例(3)的不等式改为“-≤sin θ<”求α的取值范围.‎ ‎[解] 由三角函数线可知sin=sin=,sin=sin=-,且-≤sin θ<,故θ的取值集合是∪(k∈Z).‎ 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大小 ‎ (1)已知cos α>cos β,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若α、β是第一象限角,则sin α>sin β B.若α、β是第二象限角,则tan α>tan β C.若α、β是第三象限角,则sin α>sin β D.若α、β是第四象限角,则tan α>tan β ‎(2)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sin和sin,cos和cos,tan和tan的大小. ‎ ‎[思路探究] (1)→ ‎(2) → ‎(1)D [由图(1)可知,cos α>cos β时,sin α<sin β,故A错误;‎ 图(1)‎ 由图(2)可知,cos α>cos β时,tan α<tan β,故B错误;‎ 8‎ 图(2)‎ 由图(3)可知,cos α>cos β时,sin α<sin β,C错误;‎ 图(3)‎ 由图(4)可知,cos α>cos β时,tan α>tan β,D正确.]‎ 图(4)‎ ‎(2)如图,sin=MP,cos=OM,tan=AT,sin=M′P′,cos=OM′,tan=AT′.‎ 显然|MP|>|M′P′|,符号皆正,‎ ‎∴sin>sin;‎ ‎|OM|<|OM′|,符号皆负,∴cos>cos;‎ ‎|AT|>|AT′|,符号皆负,∴tan<tan.‎ ‎[规律方法] (1)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大小的步骤:‎ ‎①角的位置要“对号入座”;‎ ‎②比较三角函数线的长度;‎ ‎③确定有向线段的正负.‎ (2)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函数值大小的关键及注意点:‎ ‎①关键:在单位圆中作出所要比较的角的三角函数线.‎ 8‎ ‎②注意点:比较大小,既要注意三角函数线的长短,又要注意方向.‎ ‎[跟踪训练]‎ ‎2.已知a=sin,b=cos,c=tan,则(  )‎ A.a<b<c      B.a<c<b C.b<c<a D.b<a<c D [由如图的三角函数线知:‎ MP<AT,因为>=,‎ 所以MP>OM,‎ 所以cos<sin<tan,‎ 所以b<a<c.]‎ ‎ [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 ‎1.如果OM,MP分别是角α=余弦线和正弦线,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MP<OM<0    B.MP<0<OM C.MP>OM>0 D.OM>MP>0‎ D [角β=的余弦线正弦线相等,结合图象可知角α=的余弦线和正弦线满足OM>MP>0.]‎ ‎2.若角α的余弦线是单位长度的有向线段,那么角α终边在(  )‎ A.y轴上 B.x轴上 C.直线y=x上 D.直线y=-x上 B [由已知得,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为(-1,0)或(1,0),在x轴上.]‎ ‎3.利用正弦线比较sin 1,sin 1.2,sin 1.5的大小关系是(  )‎ 8‎ A.sin 1>sin 1.2>sin 1.5‎ B.sin 1>sin 1.5>sin 1.2‎ C.sin 1.5>sin 1.2>sin 1‎ D.sin 1.2>sin 1>sin 1.5‎ C [如图,画出已知三个角的正弦线,观察可知sin 1.5>sin 1.2>sin 1.]‎ ‎4.若a=sin 4,b=cos 4,则a,b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a<b [因为<4<,‎ 画出4弧度角的正弦线和余弦弦(如图),‎ 观察可知sin 4<cos 4,即a<b.]‎ ‎5.在单位圆中画出适合下列条件的角α的终边范围,并由此写出角α的集合.‎ ‎(1)sin α≥;(2)cos α≤-. ‎ ‎ [解] (1)作直线y=交单位圆于A,B两点,连接OA,OB,则角α的终边在如图①所示的阴影区域内(含边界),角α的取值集合为.‎ 图①        图②‎ ‎(2)作直线x=-交单位圆于C,D两点,连接OC,OD,则角α的终边在如图②所示的阴影区域内(含边界),角α的取值集合为.‎ 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