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1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初调研测试 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已知(为虚数单位),则复数的模为__________. 【答案】1 【解析】 【分析】 把已知等式变形,再由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然后利用复数模的计算公式求解. 【详解】解:由,得, .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复数模的求法. 2.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及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即可得出,解出即可. 【详解】解:,,,,, ,且,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举法的定义,交集的定义及运算,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考查了计算能力. 3.已知某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分别有1000、800、600名学生,现计划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各年级共抽取120名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则在高一年级需抽取__________名学生. - 24 - 【答案】50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利用分层抽样的定义先求出高一年级学生所占的比例,再用样本容量乘以此比例,即为所求. 【详解】解:高一年级学生所占的比例为, 高一年级需抽取人, 故答案为:5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层抽样的定义,属于简单题. 4.从甲、乙、丙、丁四名同学中任意抽取两名同学参加安全知识竞赛,则同学甲被抽到且乙抽不到的概率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基本事件总数,同学甲被抽到且乙抽不到包含的基本个数,由此能求出同学甲被抽到且乙抽不到的概率. 【详解】解:从甲、乙、丙、丁四名同学中任意抽取两名同学参加安全知识竞赛, 基本事件总数, 同学甲被抽到且乙抽不到包含的基本个数, 则同学甲被抽到且乙抽不到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古典概型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5.某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当输入时,输出的__________. - 24 - 【答案】5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循环计算,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解:由程序框图可知, 当输入,,是;,是;2,否; 则+1=5,输出. 故答案为:5. 【点睛】本题考查循环程序框图的计算,求输出值,属于基础题. 6.已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与直线围成正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求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利用两条渐近线与直线围成正三角形,求出渐近线的倾斜角,然后求解离心率即可. - 24 - 【详解】解: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与直线围成正三角形, 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的倾斜角为和, 所以,所以, 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应用,涉及双曲线渐近线方程和离心率,是基本知识的考查. 7.已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数形结合得到最优解,把最优解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答案. 【详解】解:由变量,满足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 化目标函数为, 由图可得,当直线过点时, 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大,有最大值为2. 故答案为:2. - 24 - 【点睛】本题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 8.已知为锐角,且,则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已知条件,由同角三角函数关系,求出,利用凑角和两角差正弦公式,即可算出. 【详解】解:因为为锐角,, 则, 所以,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运用到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以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同时考查计算能力. - 24 - 9.已知正四棱柱中,,,为上底面中心.设正四棱柱与正四棱锥的侧面积分别为,,则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画出图形,求出正四棱锥的斜高,再分别求出正四棱柱与正四棱锥的侧面积, 则答案可求. 【详解】解:如图, 正四棱柱中,,, 则正四棱柱的侧面积分别为, 正四棱锥的斜高为, 正四棱锥的侧面积,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多面体侧面积的求法,涉及正四棱柱和正四棱锥的性质特征,是基础的计算题. 10.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__________. - 24 - 【答案】1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化简求出公比,即可算出. 【详解】解:由于,,且为等比数列, 则: , 即: , 因为:, 则: ,, 即: , 又因为:, 则: , . 解得:, 则: .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基本量的计算,运用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计算能力. 11.已知圆,过点的直线与圆在轴上方交于,两点,且,则直线的斜率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题意设出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代入圆的方程,化为关于 - 24 - 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得到,与平方关系联立求得,的值,即可求得直线的斜率. 【详解】解:设直线的倾斜角为,则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代入,得, 设,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则,, 由,得,,, , 整理得:, 由题可知,,则,得, 联立,解得,则, 即直线的斜率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应用,考查直线参数方程的用法,考查计算能力,是中档题. 12.若,,且,则最小值为__________. 【答案】 - 24 - 【解析】 【分析】 由已知可用表示,然后代入到所求式子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解:,,且, , 则,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此时取得最小值.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 13.已知中,,,平面上一点满足,则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可得出,然后根据,,,进行数量积的运算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 , , , , , , 故答案为:. - 24 - 【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及计算公式,考查了计算能力. 14.已知,若存在,使得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求导,令 ,求出极值点,,分类讨论求出的单调性,由于存在,使得成立,转化成在,成立即可,通过导数得到的单调性判断极值,进而求出最值,即可得出实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由,得, 令: ,即:, 解得:,, (1)当时, ,则或,,则, 即:,时,为增函数, 时,为减函数, 由于存,使得成立, 则要求,成立即可, 且,,, ,, 已知时,, , ①当时,只需, - 24 - 则: ,解得:或 解得:; ②当时,只需或即可, 即或, 解得:或, (2)当时, ,,时,为增函数, ,时,为减函数, 则此时,所以存在,使得成立, 解得:. 综上得: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存在性问题,通过导数判断函数的额单调性、极值、最值,考查分类讨论思想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已知.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2)求函数,的值域. 【答案】(1)最小正周期为(2) 【解析】 【分析】 - 24 - (1) 利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结合辅助角公式进行转化求解即可. (2)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求出角的范围,结合三角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1), , 所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2),, 因为,所以, 所以,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利用辅助角公式进行化简,结合三角函数的周期性以及单调性与值域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6.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平行四边形,面面,三角形为正三角形. (1)若,为,中点,证明:∥面; (2)若,证明:面面.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 24 - 【分析】 (1)取的中点,连接,.可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可证明平面. (2)取的中点,连接,只需证明,,即可证明平面.平面平面. 【详解】证明:(1)取的中点,连接,, 在中,因为,分别为,中点, 所以且, 因为底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为的中点,所以, 所以且, 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2)取的中点,连接, 因为侧面为正三角形,所以, 因为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 - 24 -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线面平行、面面垂直的判定,还涉及平行四边形的证明、面面垂直的性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17.过椭圆上一点作两条直线,与椭圆另交于,点,设它们的斜率分别为,. (1)若,,求的面积; (2)若,,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 先通过点斜式分别写出直线,的方程,再通过曲直联立求出点和的坐标, 从而求得直线的方程以及线段的长,然后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的高,从而求得其面积. (2)设的中点为点,然后分类讨论,①当直线过原点时,可得知直线的方程为;②当直线不过原点时,结合平面几何知识可得点,,三点共线,然后设直线的方程为,,,,,,,再通过曲直联立、韦达定理和中点坐标公式,得到,,所以直线斜率为,所以直线的斜率与直线斜率不相等,即点,,三点不共线,与前面的结论矛盾,最后得到直线的方程为. 【详解】解:(1)因为,, - 24 - 所以直线,方程分别为,, 由,得:, 由此解得,,所以, 同理可得:,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所以, (2)设的中点为点, ①当直线过原点时,点与点重合, 因为,所以,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②当直线不过原点时.设,,,,, 在中,因为,所以, 在中,因为,所以, 所以点,,三点共线, 因为直线的斜率为,所以直线的斜率为, 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得:, 由韦达定理知,,, 所以,, - 24 - 所以直线斜率为,所以直线的斜率与直线斜率不相等, 点,,三点不共线(与上面的结论矛盾), 综上: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运用直线与椭圆联立,韦达定理,中点坐标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等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8.从秦朝统一全国币制到清朝末年,圆形方孔铜钱(简称“孔方兄”)是我国使用时间长达两千多年的货币.如图1,这是一枚清朝同治年间的铜钱,其边框是由大小不等的两同心圆围成的,内嵌正方形孔的中心与同心圆圆心重合,正方形外部,圆框内部刻有四个字“同治重宝”.某模具厂计划仿制这样的铜钱作为纪念品,其小圆内部图纸设计如图2所示,小圆直径1厘米,内嵌一个大正方形孔,四周是四个全等的小正方形(边长比孔的边长小),每个正方形有两个顶点在圆周上,另两个顶点在孔边上,四个小正方形内用于刻铜钱上的字.设,五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 (1)求面积关于的函数表达式,并求的范围; (2)求面积最小值. 【答案】(1),的取值范围为,,(2)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可知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大正方形的边长为,所以五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又,所以 - 24 -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 (2)法一:其中,,所以,此时,所以,则,因为,解得,即可求出面积最小值为; 法二:由(1)可知,令,则,设,,利用导数得到当时,面积最小值为. 【详解】解:(1)过点分别作小正方形边,大正方形边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因为内嵌一个大正方形孔的中心与同心圆圆心重合, 所以点,分别为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的中点, 所以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大正方形的边长为, 所以五个正方形面积和为, , 因为小正方形边长小于内嵌一个大正方形的边长, 所以,,,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答:面积关于的函数表达式为, - 24 - 的取值范围为,,. (2)法一:, , , ,其中,, 所以,此时, 因为,所以, 所以, 所以, 则,化简得:, 由此解得:, 因为,所以, 答:面积最小值为, - 24 - 法二:, , 令,则,设,, 令,得:, 0 极小值 所以时,面积最小值为, 答:面积最小值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以及三角恒等变换的应用,涉及降幂公式、二倍角正弦公式和正切公式,是中档题. 19.若函数的图像上存在两个不同的点关于轴对称,则称函数图像上存在一对“偶点”. (1)写出函数图像上一对“偶点”的坐标;(不需写出过程) (2)证明:函数图像上有且只有一对“偶点”; (3)若函数图像上有且只有一对“偶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2)见解析(3) - 24 -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即正弦函数的性质即可直接求解; (2)要证:函数数图象上有且只有一对“偶点”,只需证:在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结合导数及函数的性质即可证明; (3)由题意,问题可转化为函数只有一个零点,结合函数的性质及导数可求. 【详解】(1)函数图像上一对“偶点”的坐标为, (2)设, 因为的定义域为,且, 所以函数为奇函数, 要证:函数图像上有且只有一对“偶点”, 只需证:在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令,得, 所以,函数在上为单调减函数,在上为单调增函数, ,, 所以函数在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所以函数图像上有且只有一对“偶点”, (3)设,, 因为的定义域为,且, 所以函数为奇函数, 因为函数图像上有且只有一对“偶点”, - 24 - 所以函数在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 ①当时,因为, 所以函数在上为单调增函数,所以, 所以函数在无零点, ②当时,由, 得:,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减函数,在上单调增函数, 所以, 设,,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增函数,在上单调减函数, 所以,所以, 所以, 设,设, 因为, 所以函数在单调增函数, 所以,所以函数在单调增函数, 所以,所以当时,, , 因函数在上单调增函数, 所以函数在上有且仅有一个,使得,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 - 24 - 点睛】本题中综合考查了函数的性质及导数的综合应用,体现了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20.已知数列,,满足:,. (1)若是等差数列,且公差,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均是等差数列,且数列的公差,,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是等差数列,且公差,,所以,由,进而算出,利用累加法,即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因为是等差数列,且数列的公差,,所以,得出,根据题意,进而求出,可得出的首项和公差,求得,所以,分类讨论为奇数和偶数时,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详解】(1)因为是等差数列,且公差,, 所以, 所以,,, 因为, 即:, 所以, , - 24 - … ,, 上面式子相加得: , 所以, 当时也满足上面的通项, 综上:数列的通项公式, (2)因为是等差数列,且数列的公差,, 所以①, ②, 得:,即, 所以,, 因为是等差数列,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所以,,由此解得:,, 所以,满足,即, 因为,所以,所以, ①当时,,所以, ②当时,,所以, 综上:数列的通项公式.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递推关系的应用,还运用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计算能力和转化思想. - 24 - - 2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