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理卷·2018届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理卷·2018届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试题(解析版)

高三数学试题(理科)‎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集合..‎ ‎.‎ 故选A.‎ ‎2. 定义一种运算如下:,则复数(是虚数单位)的模长为(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复数.‎ 模长为.‎ 故选C.‎ ‎3. 原命题:“,为两个实数,若,则,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逆命题为:若,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则,为假命题 B. 否命题为:若,则,都小于1,为假命题 C. 逆否命题为:若,都小于1,则,为真命题 D. “”是“,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答案】D ‎【解析】原命题:“,为两个实数,若,则,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 逆命题:“,为两个实数,若,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则,”‎ 否命题:“,为两个实数,若,则,中都小于1”‎ 逆否命题:“若,都小于1,则,为真命题”.‎ 逆否命题显然为正,故原命题也为真;‎ 当,则不成立,即逆命题为假命题.‎ 所以“”是“,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D.‎ ‎4. “石头、剪刀、布”,又称“猜丁壳”,是一种流行多年的猜拳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朝鲜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它传到了欧洲,到了近代逐渐风靡世界.其游戏规则是:出拳之前双方齐喊口令,然后在语音刚落时同时出拳,握紧的拳头代表“石头”,食指和中指伸出代表“剪刀”,五指伸开代表“布”.“石头”胜“剪刀”、“剪刀”胜“布”、而“布”又胜过“石头”.若所出的拳相同,则为和局.小军和大明两位同学进行“五局三胜制”的“石头、剪刀、布”游戏比赛,则小军和大明比赛至第四局小军胜出的概率是(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根据“石头”胜“剪刀”,“剪刀”胜“布”,而“布”又胜“石头”,‎ 可得每局比赛中小军胜大明、小军与大明和局和小军输给大明的概率都为,‎ ‎∴小军和大年两位同学进行“五局三胜制”的“石头、剪刀、布”游戏比赛,‎ 则小军和大年比赛至第四局小军胜出,由指前3局中小军胜2局,有1局不胜,第四局小军胜,‎ ‎∴小军和大年比赛至第四局小军胜出的概率是:‎ ‎.‎ 故选:B.‎ ‎5. 若,则的值为(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 故选A.‎ ‎6. 已知函数,则是( )‎ A. 奇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增 B. 偶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增 C. 奇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减 D. 偶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增 ‎【答案】D ‎【解析】函数的定义域为R,‎ ‎,,所以.‎ 因此函数是偶函数;‎ 令,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判定方法,可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故选D.‎ ‎7. 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点在直线上,则(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点在直线上,所以.‎ ‎.‎ 故选B.‎ ‎8. 若,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因为,所以.‎ ‎.‎ ‎,所以,.‎ 综上:.‎ 故选D.‎ ‎9. 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关于对称,且两相邻对称中心相距,则函数在上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 ‎ 两相邻对称中心相距,所以半周期为,所以 关于对称,所以.,因为,所以.‎ ‎.‎ ‎...‎ 当时取最小值-1.‎ 故选B.‎ 点睛: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提倡“先平移,后伸缩”,但“先伸缩,后平移”也常出现在题目中,所以要必须熟练掌握,无论是哪种变形,切记每一个变换总是对字母而言; 的图象由无穷多条对称轴,可由方程解出,它还有无穷多个对称中心,可由方程解得,即其对称中心为 ‎10.‎ ‎ 数学活动小组由12名同学组成,现将12名同学平均分成四组分别研究四个不同课题,且每组只研究一个课题,并要求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则不同的分配方案的种数为(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将这12名同学平均分成四组分别研究四个不同课题,且每组只研究一个课题 只需每个课题依次选三个人即可,共有中选法,最后选一名组长各有3种,‎ 故不同的分配方案为:,‎ 故选:A.‎ ‎11. 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且,,则方程在区间上的所有实根之和为(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图象关于(-2,2)中心对称;‎ ‎,且,所以是周期为2的函数,作出函数图象,.全品教学网...全品教学网...全品教学网...全品教学网...全品教学网...全品教学网...全品教学网...全品教学网...全品教学网...全品教学网...‎ 由图象可得:方程在区间[−5,1]上的实根有3个,‎ 满足−5<<−4,满足;‎ ‎∴方程在区间[−5,1]上的所有实根之和为−7.‎ 故答案为C.‎ 点睛:已知函数有零点求参数常用的方法和思路:‎ ‎(1)直接法:直接根据题设条件构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再通过解不等式确定参数范围;‎ ‎(2)分离参数法:先将参数分离,转化成函数的值域问题解决;‎ ‎(3)数形结合法:先对解析式变形,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像,然后数形结合求解.‎ ‎12. 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函数,是的导函数,且满足,,则的解集为(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令,则有,所以在上为增函数.‎ ‎,则有:‎ 因为,所以即为,即.‎ 由在上为增函数得:,解得.‎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需要构造函数,一般:(1)条件含有,就构造,(2)若,就构造,(3),就构造,(4)就构造,等便于给出导数时联想构造函数.‎ 第Ⅱ卷(共90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63‎ ‎【解析】执行程序框图:‎ 满足,有;‎ 满足,有;‎ 满足,有;‎ 满足,有;‎ 不满足,输出.‎ 答案为:63.‎ ‎14. 已知函数(为常数),且,则__________.‎ ‎【答案】2018‎ ‎【解析】令,则.‎ 所以为R上的奇函数.‎ ‎.‎ 令,则为R上的奇函数.‎ 由得:,则有.‎ 解得.‎ 答案为:2018.‎ ‎15. 在中,角,,的对边分别是,,,若,,则面积是__________.‎ ‎【答案】2‎ ‎【解析】∵,可得:,‎ ‎∴,‎ ‎∴,‎ ‎∴,‎ ‎∴,‎ ‎∴,可得:B=C=45°,‎ 又∵,‎ ‎∴‎ 故答案为:2.‎ 点睛:在解决三角形问题中,面积公式最常用,因为公式中既有边又有角,容易和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联系起来.正、余弦定理在应用时,应注意灵活性,已知两角和一边,该三角形是确定的,其解是唯一的;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该三角形具有不唯一性,通常根据三角函数值的有界性和大边对大角定理进行判断.‎ ‎16. 若函数满足:对图象上任意点总存在点,也在图象上,使得成立,称函数是“特殊对点函数”.给出下列五个函数:‎ ‎①;②;③;④;⑤.‎ 其中是“特殊对点函数”的序号是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的序号)‎ ‎【答案】③④⑤‎ ‎【解析】由,满足,知,即.‎ ‎①‎ 当时,满足的点不在上,故①不是“特殊对点函数”;‎ ‎②.‎ 当时,满足的点不在上,故②不是“特殊对点函数”‎ ‎③.‎ 作出函数的图象,由图象知,满足的点都在图象上,则③是“特殊对点函数”;‎ ‎④.‎ 作出函数的图象,由图象知,满足的点都在图象上,则④是“特殊对点函数”;‎ ‎⑤.‎ 作出函数的图象,由图象知,满足的点都在图象上,则⑤是“特殊对点函数”‎ 答案为:③④⑤‎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17.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数列是等比数列,满足,,,.‎ ‎(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2)令设数列的前项和,求.‎ ‎【答案】(1) ,.(2) .‎ ‎【解析】试题分析:(1)设数列{an}的公差为,数列的公式为,,.得解出即可得出. (2)由,,得,可得n为奇数,,为偶数时,,可得,利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得出.‎ 试题解析:‎ ‎(1)设数列的公差为,数列的公比为,‎ 由,,‎ 得解得 ‎∴,.‎ ‎(2)由,,得,‎ 则为奇数时,,为偶数时,,‎ ‎∴‎ ‎.‎ ‎18. 在,已知,.‎ ‎(1)求与角的值;‎ ‎(2)若角,,的对边分别为,,,且,求,的值.‎ ‎【答案】(1) ,;(2) ,.‎ ‎【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诱导公式与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即可得出; (2)利用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即可得出.‎ 试题解析:‎ ‎(1)∵,∴,‎ 又∵,∴,‎ ‎∵,且,‎ ‎∴.‎ ‎(2)由正弦定理得,∴,‎ 另由,得 ,‎ 解得或(舍去),‎ ‎∴,.‎ ‎19. 已知函数.‎ ‎(1)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且,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2)在(1)的条件下,当时,函数有且只有一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的单调增区间为;(2) .‎ ‎【解析】试题分析:(1)由二倍角公式及两角和公式得:,‎ 利用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且时,求解,可求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2)当时,求出函数的单调性,函数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利用其单调性求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试题解析:‎ ‎(1)函数 ,‎ ‎∵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且,∴(),‎ 由解得(),‎ 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 ‎(2)由(1)知,‎ ‎∵,∴,‎ ‎∴,即函数单调递增;‎ ‎,即函数单调递减.‎ 又,∴当 或时,函数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即或,‎ ‎∴.‎ ‎20. 某校在高二年级实行选课走班教学,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课程,其中数学学科提供5种不同层次的课程,分别称为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每个学生只能从5种数学课程中选择一种学习,该校高二年级1800名学生的数学选课人数统计如表:‎ 课程 数学1‎ 数学2‎ 数学3‎ 数学4‎ 数学5‎ 合计 选课人数 ‎180‎ ‎540‎ ‎540‎ ‎360‎ ‎180‎ ‎1800‎ 为了了解数学成绩与学生选课情况之间的关系,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1800名学生中抽取10人进行分析.‎ ‎(1)从选出的1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3人,求这3人中至少有2人选择数学2的概率;‎ ‎(2)从选出的1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3人,记这3人中选择数学2的人数为,选择数学1的人数为,设随机变量,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答案】(1) 至少有2人选择数学2的概率为;(2)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从选出的10名学生中选修数学1的人应为1人,,同理可得选修数学2的人应为3人,选修数学3的人应为3人,选修数学4的人应为2人,选修数学1的人应为1人.从选出的1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3人共有,种选法,选出的这3人中至少有2人选择数学2的有种,即可得出这3人中至少有2人选择数学2的概率P. (2)X的可能取值为0,1,2,3.Y的可能取值为0,1.ξ的可能取值为-1,0,1,2,3.依次求概率.即可得出的分布列及其.‎ 试题解析:‎ 抽取的10人中选修数学1的人数应为人,‎ 选修数学2的人数应为人,选修数学3的人数应为人,‎ 选修数学4的人数应为人,选修数学5的人数应为人.‎ ‎(1)从10人中选3人共有 种选法,并且这120种选法出现的可能性是相同的,有2人选择数学2的选法共有种,有3人选择数学2的选法有种,所以至少有2人选择数学2的概率为.‎ ‎(2)的可能取值为0,1,2,3,的可能取值为0,1,‎ 的可能取值为,0,1,2,3.‎ ‎;‎ ‎;‎ ‎;‎ ‎;‎ ‎,‎ ‎∴的分布列 ‎∴.‎ 点睛:求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的一般步骤为:‎ 第一步是“判断取值”,即判断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以及取每个值所表示的意义;‎ 第二步是“探求概率”,即利用排列组合,枚举法,概率公式(常见的有古典概型公式、几何概率公式、互斥事件的概率和公式、独立事件的概率积,以及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等),求出随机变量取每个值时的概率;‎ 第三步是“写分布列”,即按规范形式写出分布列,并注意用分布列的性质检验所求的分布列或某事件的概率是否正确;‎ 第四步是“求期望值”,一般利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的定义求期望的值,对于有些实际问题中的随机变量,如果能够断定它服从某常见的典型分布(如二项分布,则此随机变量的期望可直接利用这种典型分布的期望公式()求得.因此,应熟记常见的典型分布的期望公式,可加快解题速度.‎ ‎21. 设是数列()的前项和,已知,,设.‎ ‎(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2).‎ ‎【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得到,即可求得,从而得,即可证得;‎ ‎(2)由(1)得,利用错位相减求得的前n项和,进而利用分组求和即可得解.‎ 试题解析:‎ ‎(1)∵,∴,‎ 即,则,‎ ‎∴,又,‎ ‎∴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故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由(1)得,‎ 设,①‎ 则,②‎ ‎①②得:,‎ 所以,‎ ‎∴.‎ 点睛: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应注意的问题(1)要善于识别题目类型,特别是等比数列公比为负数的情形;(2)在写出“Sn”与“qSn”的表达式时应特别注意将两式“错项对齐”以便下一步准确写出“Sn-qSn”的表达式;(3)在应用错位相减法求和时,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参数,应分公比等于1和不等于1两种情况求解.‎ ‎22. 已知函数.‎ ‎(1)若,求函数的极值;‎ ‎(2)若函数有两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时,取极大值;当时,取极小值;(2)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试题分析:(1)函数求导得,讨论导数的单调性即可得极值;‎ ‎(2)函数求导得,讨论,,和 时函数的单调性及最值即可下结论.‎ 试题解析:‎ ‎(1)函数定义域为,.‎ ‎,解得,,‎ 列表:‎ 极大值 极小值 所以时,取极大值;当时,取极小值.‎ ‎(2),‎ 当时,易知函数只有一个零点,不符合题意;‎ 当时,在上,,单调递减;‎ 在上,,单调递增;‎ ‎,且,→,→,‎ 所以函数有两个零点.‎ 当时,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函数至多有一个零点,不符合题意.‎ 当时,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函数至多有一个零点,不符合题意.‎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根据函数零点求参数取值,也是高考经常涉及的重点问题,‎ ‎(1)利用零点存在的判定定理构建不等式求解;‎ ‎(2)分离参数后转化为函数的值域(最值)问题求解,如果涉及由几个零点时,还需考虑函数的图象与参数的交点个数;‎ ‎(3)转化为两熟悉的函数图象的上、下关系问题,从而构建不等式求解.‎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