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段考试题理科数学(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南昌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段考试题理科数学(解析版)

南昌市重点中学 2019 届高三年级段考试题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设集合 2{ | 2}, { | 1 }Z ≤A x x B y y x     ,则 A B 的子集个数为( ) A.4 B.8 C.16 D.32 1.答案:C 解析: { 2, 1,0,1,2}, { | 1}, { 2, 1,0,1},A B y y A B A B          ≤ 的子集个数为 42 16 . 2.已知复数1 i 是关于 x 的方程 2 2 0x mx   的一个根,则实数 m 的值为( ) A. 2 B.2 C. 4 D.4 2.答案:A 解析:依题意得 2(1 i) (1 i) 2 0m     ,即( 2) ( 2)i 0m m    ,因此 2 0, 2m m    . 方法二:实系数方程的虚数根是成对出现的,且互为共轭复数,所以 1 21 i, 1 ix x    , 由韦达定理, 1 2 2 , 2x x m m       . 3.已知 tan 16      ,则 tan 6      ( ) A. 2 3 B. 2 3 C. 2 3  D. 2 3  3.答案:D 解析: tan tan 1 36 3tan tan 2 36 6 3 1 31 tan tan6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法二: tan 16       ,不妨取 6 4     ,则 12   , tan tan tan (2 3) 2 36 12 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已知双曲线 2 2 2 2: 1( 0, 0)x yE a ba b   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为 1 2,l l ,若 E 的一个焦点 F 关于 1l 的对称 点 F在 2l 上,则双曲线 E 的离心率为( ) A. 5 B.2 C. 2 3 3 D. 5 2 4.答案:B 解析:如图, 2 1 60F OD F OD FOF        ,所以 tan 60 3b a    ,不妨设 1a  ,则 3, 2b c  , 离心率 2ce a  . D F' F2F1 O 5.一种电子计时器显示时间的方式如图所示,每一个数字都在固定的全等矩形“显示池”中显示,且每 个数字都由若干个全等的深色区域“ ”组成.已知在一个显示数字 8 的显示池中随机取一点 A,点 A 落在深色区域内的概率为 1 2 .若在一个显示数字 0 的显示池中随机取一点 B,则点 B 落在深色区域内的概 率为( ) A. 3 8 B. 3 4 C. 3 7 D. 6 7 5.答案:C 解析:依题意,设题中全等的深色区域的面积为 s ,相应的固定的矩形的面积为 S ,则有 7 1 2 s S  , 即 14S s ,因此点 B 落在深色区域内的概率为 6 3 14 7 s s  . 6.一个几何体挖去部分后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其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由三个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组成 的,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13 B.12 C.11 D. 2 3 6.答案:B 解析:题中的几何体是从一个圆台中挖去一个圆锥得到的,其表面积等于原来大圆锥的表面积, 大圆锥的底面半径 2r  ,母线长 4l  ,所以 2 12S r rl     . 7.记不等式组 1 5 0 2 1 0 x x y x y        ≥ ≥ ≤ 的解集为 D ,若 ,x y D  ,不等式 2a x y≤ 恒成立,则 a 的取值范围 是( ) A.( ,3] B.[3, ) C.( ,6] D.( ,8] 7.答案:C 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设 2z x y  ,则 2y x z   ,作出直线 2y x  并平 移,当直线过点 (1,4)A 时,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取得最小值,即 2z x y  的最小值为 6,因为 ,x y D  , 不等式 2a x y≤ 恒成立,所以 6a ≤ . O x y A 8.执行完如图的程序框图后, S 与i 应满足的关系为( ) A. 3 2S i  B. 7( 2)S i  C. 8 1S i  D. 9( 2)S i  8.答案:B 解析: 1, 1 3, 3 7, 5 15, 7 31, 9S i S i S i S i S i                 否 否 否 否 63, 11S i    是 输出 63, 11S i  ,满足 7( 2)S i  . 9.已知函数 ( ) sin( ) 0, 2f x x           在 2,6 3       上单调递减,且 ( )f x 满足 11 012 12f f             ,则 ( )f   ( ) A. 3 2 B. 1 2 C. 1 2 D. 3 2 9.答案:C 解析:依题意得 012 11 212              ,由此解得 2 6     , ( ) sin 2 6f x x      , 1( ) sin 2 sin6 6 2f          . 10.设椭圆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 2,F F ,点 (0, ) (0 )E t t b  .已知动点 P 在 椭圆上,且点 2, ,P E F 不共线,若 2PEF△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4b ,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 ) A. 3 2 B. 2 2 C. 1 2 D. 3 3 10.答案:A 解析:如图,连接 1 1,BF PF ,则 1 2EF EF ,所以 2PEF△ 的周长 2 2 1 2 1 2 2l PE EF PF PE EF PF PF PF a       ≥ ,当且仅当 1, ,P E F 三点共线时等号成 立,所以 2 4a b ,即 2a b ,不妨设 1b  ,则 2, 3a c  ,离心率 3 2 ce a  . O x y P E F1 F2 11.在三棱锥 P ABC 中, PA  平面 ABC , 2 3BAC   , 3, 2 3,AP AB Q  是边 BC 上的一动 点,且直线 PQ 与平面 ABC 所成角的最大值为 3  ,则三棱锥 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45 B.57 C.63 D.84 11.答案:B 解析:因为 PA  平面 ABC ,所以 AQP 即为直线 PQ 与平面 ABC 所成的角, tan APAQP AQ  , 所以当 AQ 最小,即 AQ BC 时, AQP 取得最大值,此时 tan 60 3AP AQ    ,又 3AP  , 3AQ  2AB AQ  , 6ABC   , 6ACB   , 设 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 r ,则 2 3 4 3 2 , 2 31sin 2 AB r rACB      , 因为 PA  平面 ABC ,所以是圆柱模型, 2 3, 3r h  ,外接球半径 2 2 57 2 2 hR r       ,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24 57S R   . 12.已知 ( )f x 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记 ( )f x 的导函数为 ( )f x ,当 0x≥ 时,满足 ( ) ( ) 0f x f x   . P A B C Q 若存在 [ 2, )x   ,使不等式 3[ ( 3 3)] ( )x xf e x x f ae x  ≤ 成立,则实数 a 的最小值为( ) A. 2 1e  B. 22 e C. 21 2e D. 11 e 12.答案:D 解析:因为 ( )f x 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且当 0x≥ 时,满足 ( ) ( ) 0f x f x   , 所以不妨设 ( ) x xf x e e  ,因为 ( ) x xf x e e  是定义在 R 上的单调递增函数, 【另解,设 ( )( ) , 0x f xg x xe ≥ ,则 ( ) ( )( ) 0x f x f xg x e     ,即 ( )g x 在[0, ) 上单调递增, 所以 ( ) (0) 0g x g ≥ ,所以 ( ) ( ) xf x g x e 在[0, ) 上单调递增,又因为 ( )f x 是奇函数,所以 ( )f x 是 R 上的单调递增函数】 所以由 3[ ( 3 3)] ( )x xf e x x f ae x  ≤ ,得 3( 3 3)x xe x x ae x  ≤ , 所以不等式 3( 3 3) 0x xe x x ae x    ≤ 在区间[ 2, )  上有解,所以 3 3 3 x xa x x e  ≥ 在区间 [ 2, )  上有解,设 3( ) 3 3 , [ 2, )x xg x x x xe       ,则 2 1 1( ) 3 3 ( 1) 3 3x x xg x x x xe e             ,当 [ 2,1)x  时, ( ) 0, ( )g x g x  单调递减;当 (1, )x  时, ( ) 0, ( )g x g x  单调递增,所以 1( ) (1) 1g x g e ≥ ,所以 11a e≥ .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已知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 ( )f x ,满足 ( 2) ( )f x f x  ,当 [0,1]x 时, ( ) 1xf x e  ,则 ( 2017) (2018)f f   . 13.答案: 1e  解析:函数 ( )f x 是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且周期为 2, ( 2017) (1) 1f f e     , 0(2018) (0) 1 0f f e    , ( 2017) (2018) 1f f e     . 14. 6( 2)x y  的展开式中 4y 的系数为 . 14.答案:60 解析:公式:三项式( )na b c  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 x y x y n x y n n xC C a b c    . 所以 6( 2)x y  的展开式中含 4y 的项为 0 4 0 4 2 4 6 6 ( ) 2 60C C x y y   . 15.已知 ABC△ 中, 4, 5AB AC  ,点O 为 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满足 OA OB OC     ,则 OA BC    . 15.答案: 9 2 解析:通解:因为 OA OB OC     ,所以点O 是 ABC△ 的外心,取 BC 中点 D ,连接OD ,则OD BC , 且OA OD AD     ,  OA BC OD DA BC OD BC DA BC DA B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1 1 1 9(25 16)2 2 2 2AB AC AC AB AC AB                   , 9 2OA BC     . O D A B C 特解:因为 OA OB OC     ,所以点O 是 ABC△ 的外心,不妨设 AB AC ,以 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 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5(0,0), (0,4), (5,0), ,22A B C O     , 5 , 2 , (5, 4)2OA BC          ,所以 25 9 98 ,2 2 2OA BC OA BC             . 16.在圆内接四边形 ABCD 中, 8, 2 , 60AC AB AD BAD    ,则 BCD△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 16.答案:6 3 解析:设 AD t ,因为 2 , 60AB AD BAD    ,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4 2 2 cos 60 3BD t t t t t       , 所以 3BD t ,所以 2 2 2AB BD AD  ,所以 90ADB   ,即 AB 为四边形 ABCD 外接圆的直径, 如图,设 (0 60 )BAC        ,因为 8 cosAB  ,所以 4 3 cosBD  ,又 60CBD     , 所以 BCD△ 的面积 1 4 38 tan sin(60 ) (0 60 )2 cosS             ,所以 2 2 2 2 16 3 sin sin(60 ) 24sin cos 8 3 sin 24 tan 8 3 tan (0 60 )cos cosS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 3tan 2  时, S 取得最大值6 3 . O C B A A B C D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 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数列{ }na 是等差数列,{ }nb 是等比数列, 1 1 2 2 3 31, 2, 7, 13a b a b a b      . (1)求{ }na 和{ }nb 的通项公式; (2)若 , , n n n a nc b n   为奇数 为偶数 ,求数列{ }nc 的前 2n 项和 2nS . 17.解析:(1)设数列{ }na 的公差为 d ,数列{ }nb 的公比为 ( 0)q q  , 依题意有 2 2 2 3 3 1 2 7 1 2 2 13 a b d q a b d q            ,解得 2 2 d q    ,故 2 1, 2n n na n b   .……………………6 分 (2) 2 1, 2 ,n n n nc n   为奇数 为偶数 , 所以 ……………………………………………………12 分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四边形 ABCD 是矩形,沿对角线 AC 将 ACD△ 折起,使得点 D 在平面 ABC 内的射影恰好落在边 AB 上. (1)求证:平面 ACD  平面 BCD ; (2)当 2AB AD  时,求二面角 D AC B  的余弦值. A B CD D A B C 18.解析:(1)如图,设点 D 在平面 ABC 内的射影为点 E ,连接 DE ,则 DE  平面 ABC ,所以 DE BC . 又 ,BC AB DE AB E  ,所以 BC  平面 ABD ,所以 BC AD .…………………………5 分 又 , ,AD CD CD BC C AD    平面 BCD ,而 AD  平面 ACD , 所以平面 ACD  平面 BCD .…………………………………………………………………………6 分 A B CD D A E C B M M E (2)解法一:过点 D 作 AC 的垂线,垂足为 M ,连接 ME .因为 DE  平面 ABC ,所以 DE AC , 又 DM DE D ,所以 AC  平面 DME ,所以 EM AC ,所以 DME 为二面角 D AC B  的平 面角.…………………………………………………………………………………………………………8 分 设 AD a ,则 2AB a .在 ADC△ 中,易求出 5 2 5,5 5AM a DM a  . 在 AEM△ 中, 1 5tan 2 10 EM aBAC EMAM      ,所以 1cos 4 EMDME DM   .……………12 分 解法二:以 B 为原点,线段 BC 所在的直线为 x 轴,线段 AB 所在的直线为 y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 坐标系,设 1AD  ,则 2AB  ,因为 AD BD ,又 2AB AD  ,所以 30 , 60DBA DAB      , 所以 1 1 3 3 3, ,2 2 2 2 2AE AD BE AB AE DE AD       ,所以 3 30, ,2 2D     , 所以 1 30, , , ( 1,2,0)2 2AD AC         .设平面 ACD 的法向量为 ( , , )m x y z  , 则 1 3 0 32 2 22 0 m AD y z y z x ym AC x y                    , 取 1z   ,则 3, 2 3y x  , (2 3, 3, 1)m    .…………………………………………9 分 因为平面 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 (0,0,1)n  , 所以 1cos , 4 m nm n m n          ,所以二面角 D AC B  的余弦值为 1 4 .…………………………12 分 D A E C Bx y z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抛物线 2: 2 ( 0)C x py p  和定点 (0,1)M ,设过点 M 的动直线交抛物线C 于 ,A B 两点,抛物线C 在 ,A B 处的切线的交点为 N . (1)若 N 在以 AB 为直径的圆上,求 p 的值; (2)若 ABN△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4,求抛物线C 的方程. 19.解析:显然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 : 1AB y kx  ,将直线 AB 的方程代入抛物线C 的方程得: 2 2 2 0x pkx p   ,则 1 2 1 22 , 2x x pk x x p    . ①……………………………………3 分 (1)由 2 2 xy p ,得 xy p   ,设 1 1 2 2( , ), ( , )A x y B x y ,则 ,A B 处的切线斜率的乘积为 1 2 2 2x x p p  , 因为点 N 在以 AB 为直径的圆上, 2, 1, 2AN BN pp       .…………………………6 分 (2)易得直线 1 1 1: ( )xAN y y x xp   ,直线 2 2 2: ( )xBN y y x xp   , 联立得: 1 1 1 2 2 2 ( ) ( ) xy y x xp xy y x xp         ,两式相减,得: 2 2 1 2 1 2 2 1 x x x xy y xp p     , 又因为 2 2 2 1 2 1 2 x xy y p   ,代入上式得 1 2 2 x xx pk  ,所以 2 1 1 2 1 1 2 1 12 2 2 x x x x x xy xp p p          , 故 ( , 1)N pk  . 2 2 2 2 2 1 2 1 21 ( ) 4 1 4 8AB k x x x x k p k p         , 点 N 到直线 : 1 0AB kx y   的距离 2 2 2 1 pk d k    , 则 ABN△ 的面积 2 31 ( 2) 2 22ABNS AB d p pk p    △ ≥ ,当 0k  时,取等号. ABN△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4, 2 2 4, 2p p    ,故抛物线C 的方程为 2 4x y ……………12 分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 某超市计划月订购一种冰激凌,每天进货量相同,进货成本为每桶 5 元,售价每桶 7 元,未售出的冰激凌 以 3 元的价格当天全部处理完毕,根据往年销售经验,每天需求量与当天最高气温(单位:℃)有关,如 果最高气温不低于 25,需求量为 600 桶;如果最高气温位于区间[20,25),需求量为 400 桶;如果最高气温 低于 20,需求量为 200 桶.为了确定六月份的订购计划,统计了前三年六月份各天的最高气温数据,得下 面的频数分布表: 最高气温/℃ [10,15) [15,20) [20,25) [25,30) [30,35) [35,40) 天数 2 16 36 25 7 4 以最高气温位于各区间的频率代替最高气温位于该区间的概率. (1)求六月份这种冰激凌一天的需求量 X(单位:桶)的分布列; (2)设六月份一天销售这种冰激凌的利润为 Y(单位:元),当六月份这种冰激凌一天的进货量 n(单位: 桶)为多少时,Y 的数学期望取得最大值? 20.解析:(1)由已知得,X 的可能取值为 200,400,600,记六月份最高气温低于 20 为事件 A1,最高气 温位于区间[20,25)为事件 A2,最高气温不低于 25 为事件 A3,根据题意,结合频数分布表,用频率估计概 率,可知 1 2 3 18 1 36 2 36 2( 200) ( ) , ( 400) ( ) , ( 600) ( )90 5 90 5 90 5P X P A P X P A P X P A            , 故六月份这种冰激凌一天的需求量 X 的分布列为: X 200 400 600 P 1 5 2 5 2 5 ………………………………………………………………………………………………………………6 分 (2)结合题意得当 200n≤ 时, ( ) 2 400E Y n ≤ , 当 200 400n ≤ 时, 1 4 6( ) [200 2 ( 200) ( 2)] 2 160 (400,640]5 5 5E Y n n n             , 当 400 600n ≤ 时, 1 2 2 2( ) [200 2 ( 200) ( 2)] [400 2 ( 400) ( 2)] 2 800 [560,640)5 5 5 5E Y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当 600n  时, 1 2 2( ) [200 2 ( 200) ( 2)] [400 2 ( 400) ( 2)] [600 2 ( 600) ( 2)]5 5 5E Y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1760 2 560n   , 所以当 400n  时,Y 的数学期望 ( )E Y 取得最大值 640.…………………………………………12 分 21.(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函数 23 3( ) 1 ln 2 ( )4 2f x ax a x x a         R . (1)求函数 ( )f x 的单调区间; (2)若 0a  ,求证: 1( )f x a≥ . 21.解析:(1) 23 3( ) 1 ln 24 2f x ax a x x        ,定义域为 (0, ) . 23 3 1 3 (3 2) 2 (3 2)( 1)( ) 12 2 2 2 ax a x ax xf x ax a x x x            .………………………………2 分 若 0a ≤ ,则 ( ) 0f x  恒成立, ( )f x 在(0, ) 上单调递减; 若 0a  ,由 ( ) 0f x  ,得 2 3x a ;由 ( ) 0f x  ,得 20 3x a  , 故 ( )f x 在 2 ,3a     上单调递增,在 20, 3a      上单调递减. 综上,当 0a ≤ 时, ( )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0, ) ,无单调递增区间; 当 0a  时, ( )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2 ,3a     ,单调递减区间是 20, 3a      .…………………………5 分 (2)若 0a  ,由(1)知, ( )f x 在 20, 3a      上单调递减,在 2 ,3a     上单调递增.所以当 2 3x a 时, ( )f x 取得极小值,也是最小值,为 2 3 1ln 13 2 3 af a a        .…………………………………………7 分 要证明 1( )f x a≥ ,即证明 3 1 1ln 12 3 a a a  ≥ ,即证明 3 2ln 2 3 a a≥1 ,…………………………8 分 设 3 2( ) ln ( 0)2 3 ag a aa   1 ,则 2 2 1 2 3 2( ) 3 3 ag a a a a     , 所以当 20, 3a     时, ( ) 0g a  ,当 2 ,3a      时, ( ) 0g a  , 所以 ( )g a 在 20, 3      上单调递减,在 2 ,3     上单调递增,所以 min 2( ) 03g a g      ,……………10 分 所以 ( ) 0g a ≥ ,即 3 2ln 2 3 a a≥1 ,故 1( )f x a≥ 成立.……………………………………………12 分 (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作的第一题计分. 22.【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本小题满分 10 分) 已知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 sin 2 24       ,现以极点O 为原点,极轴为 x 轴的非负半轴建立平面直 角坐标系,曲线 1C 的参数方程为 1 2cos 2 2sin x y          ( 为参数). (1)求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和曲线 1C 的普通方程; (2)若曲线 2C 为曲线 1C 关于直线l 的对称曲线,点 ,A B 分别为曲线 1C 、曲线 2C 上的动点,点 P 的坐标 为 (2,2) ,求 AP BP 的最小值. 22.(1) 2 2sin 2 2, cos sin 2 24 2 2              , 即 cos sin 4     ,∴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 4 0x y   . 由 1 2cos 2 2sin x y          ,得 1 2cos 2 2sin x y        , 两式平方后再相加,得曲线 1C 的普通方程为 2 2( 1) ( 2) 4x y    .……………………………………5 分 (2)点 P 在直线 4 0x y   上,根据对称性, AP 的最小值与 BP 的最小值相等, 又曲线 1C 是以 1( 1, 2)C   为圆心,半径 2r  的圆, 2 2 1min (2 1) (2 2) 2 3AP PC r         , 则 AP BP 的最小值为 2 3 6  .……………………………………………………………………10 分 23.【选修 4—5:不等式选讲】(本小题满分 10 分) 已知函数 ( ) 3 3 1 , ( ) 4 1 2f x x a x g x x x        . (1)求不等式 ( ) 6g x  的解集; (2)若存在 1 2,x x R ,使得 1( )f x 和 2( )g x 互为相反数,求 a 的取值范围. 23.解析:由题意可得 3 3, 2 1( ) 5 1, 2 4 13 3, 4 x x g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当 2x ≤ 时, 3 3 6x   ,得 1x   ,无解; 当 12 4x   时, 5 1 6x   ,得 7 5x   ,即 7 1 5 4x   ; 当 1 4x≥ 时,3 3 6x   ,得 3x  ,即 1 34 x ≤ . 综上, ( ) 6g x  的解集为 7 35x x       .…………………………………………………………5 分 (2)因为存在 1 2,x x R ,使得 1 2( ) ( )f x g x  成立, 所以{ | ( ), } { | ( ), }y y f x x y y g x x      R R . 又 ( ) 3 3 1 (3 3 ) (3 1) 3 1f x x a x x a x a        ≥ , 由(1)可知, 9( ) ,4g x      ,则 9( ) , 4g x       , 所以 93 1 4a  ≤ ,解得 13 5 12 12a ≤ ≤ ,故 a 的取值范围为 13 5,12 12     .…………………………10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