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上学习阶段性评估检测数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和平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上学习阶段性评估检测数学试题

和平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线上学习阶段性评估检测数学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A={1,2,6},B={2,4},C={x∈R|﹣1≤x≤5},则(A∪B)∩C=( )‎ A. {2} B. {1,2,4} C. {1,2,4,5} D. {x∈R|﹣1≤x≤5}‎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求出A∪B={1,2,4,6},再与集合C求交集即可.‎ ‎【详解】∵A={1,2,6},B={2,4},∴A∪B={1,2,4,6},‎ 又C=,∴(A∪B)∩C={1,2,4}.‎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交、并运算,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是一道基础题.‎ ‎2.设a∈R,则“|a﹣1|≤‎1”‎是“﹣a2+‎3a≥‎0”‎(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别解不等式,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来判断.‎ ‎【详解】|a﹣1|≤1,解得:0≤a≤2,﹣a2+‎3a≥0,解得:0≤a≤3,‎ ‎∴“|a﹣1|≤‎1”‎是“﹣a2+‎3a≥‎0”‎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通常在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有如下三种方法:1.定义法,2.等价法,3.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 ‎3.已知过点P(2,2) 的直线与圆相切, 且与直线垂直, 则( )‎ A. B. ‎1 ‎C. 2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设过点的直线的斜率为,则直线方程,即,由于和圆相切,故,得,由于直线与直线,因此,解得,故答案为C.‎ 考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两条直线垂直的应用.‎ ‎4.某产品的广告费用x与销售额y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广告费用x(万元) ‎ ‎1 ‎ ‎2 ‎ ‎4 ‎ ‎5 ‎ 销售额y(万元) ‎ ‎10 ‎ ‎26 ‎ ‎35 ‎ ‎49 ‎ 根据上表可得回归方程中的约等于9,据此模型预报广告费用为6 万元时,销售额为( )‎ A. 54万元 B. 55万元 C. 56万元 D. 57万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表格可算出,,根据点在回归直线上,,代入算出,所以,当时,,故选D.‎ 考点:回归直线恒过样本点的中心.‎ ‎5.设,,,则(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相关知识分析各值的范围,即可比较大小.‎ ‎【详解】,‎ ‎,‎ ‎,‎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属于中档题.‎ ‎6.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如函数f(x)的图象大致是( )‎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的奇偶性可排除A,由x>0时,f(x)函数值的正负可排除D,当x→+∞时,f(x)函数值变化趋势可排除C.‎ ‎【详解】根据题意,函数f(x),其定义域为{x|x≠0},‎ 有f(﹣x)()=﹣f(x),即函数f(x)为奇函数,排除A,‎ 又由x>0时,有ex>e﹣x,即有ex﹣e﹣x>0,则有f(x)>0,排除D,‎ 当x→+∞时,f(x)→+∞,排除C;‎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由解析式确定函数图象的问题,一般做这类题,要牢牢抓住函数的性质,如奇偶性,单调性以及特殊点的函数值等,本题是一道基础题.‎ ‎7.已知双曲线-=1(a>0,b>0)的左顶点与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的距离为4,且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抛物线的准线的交点坐标为(-2,-1),则双曲线的焦距为(  )‎ A. 2 B. 2 C. 4 D. 4‎ ‎【答案】A ‎【解析】‎ ‎【详解】解:根据题意,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抛物线的准线的交点坐标为(-2,-1),‎ 即点(-2,-1)在抛物线的准线上,又由抛物线y2=2px的准线方程为,则p=4,‎ 则抛物线的焦点为(2,0);‎ 则双曲线的左顶点为(-2,0),即a=2;‎ 点(-2,-1)在双曲线的渐近线上,则其渐近线方程为,‎ 由双曲线的性质,可得b=1;‎ 则,则焦距为‎2c=2;‎ 故选A.‎ ‎8.已知函数,那么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A. 是偶函数 B. 在上恰有一个零点 C. 是周期函数 D. 在上是增函数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的性质,逐个判断各选项的真假.‎ ‎【详解】对于,函数,定义域为,‎ 且满足,所以为定义域上的偶函数,正确;‎ 对于,时,,,‎ 且,在上恰有一个零点是,正确;‎ 对于C,根据正弦、余弦函数的周期性知,函数是最小正周期为的周期函数, 正确;‎ 对于D,时,,且,在上先减后增,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的应用以及零点的求法.‎ ‎9.已知函数,,设为实数,若存在实数,使,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设为实数,,由函数,可得画出函数的图象,由函数的图象可知,值域为存在实数,使,,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故选C.‎ ‎【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属于难题. 数形结合是根据数量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函数图象是函数的一种表达形式,它形象地揭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函数的数量关系提供了“形”的直观性.归纳起来,图象的应用常见的命题探究角度有:1、确定方程根的个数;2、求参数的取值范围;3、求不等式的解集;4、研究函数性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10.设复数满足,则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求解出复数,根据模长的定义可求得结果.‎ ‎【详解】由题意得:‎ 本题正确结果:‎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模长的求解问题,属于基础题.‎ ‎11.二项式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___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 ‎【答案】112‎ ‎【解析】‎ ‎【分析】‎ 利用二项式定理的通项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通项公式Tr+1,‎ 令80,解得r=6‎ ‎∴常数项112.‎ 故答案为112‎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项式定理的应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熟记通项公式,准确计算是关键,属于基础题.‎ ‎12.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若四边形AA‎1C1C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且AB=3,BC=5,M是AA1的中点,则三棱锥A1﹣MBC1的体积为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 用等体积法将三棱锥A1﹣MBC1的体积转化为三棱锥的体积即可.‎ ‎【详解】∵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若四边形AA‎1C1C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且AB=3,‎ BC=5,‎ ‎∴A‎1C1⊥AA1,AC2+AB2=BC2,∴A‎1C1⊥A1B1,‎ ‎∵AA1∩A1B1=A1,∴A‎1C1⊥平面A1MB,‎ ‎∵M是AA1的中点,∴3,‎ ‎∴三棱锥A1﹣MBC1的体积:‎ ‎4.‎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考查等体积法求三棱锥的体积,考查学生转化与化归的思想,考查学生基本计算能力,是一个常考点.‎ ‎13.一个口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2个黑球和3个红球,从中摸出两个球,则恰有一个黑球的概率是________; 若表示摸出黑球的个数,则________.‎ ‎【答案】 (1). (2). ‎ ‎【解析】‎ 从中摸出两个球,则恰有一个黑球的概率是;‎ 可取:0,1,2,.‎ ‎,,‎ ‎,‎ ‎14.已知a>0,b>0,当(a+4b)2取得最小值为_____时,a+b=_____.‎ ‎【答案】 (1). 8 (2). ‎ ‎【解析】‎ ‎【分析】‎ 由a+4b可得(a+4b)2,再利用一次基本不等式即可,要注意验证等号成立的条件.‎ ‎【详解】因为a>0,b>0,‎ 所以a+4b,当且仅当a=4b时取等号,‎ 所以(a+4b)2≥16ab,‎ 则(a+4b)28,‎ 当且仅当即a=1,b时取等号,此时取得最小值8,a+b.‎ 故答案为:(1)8;(2)‎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的问题,一般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应尽量避免多次运用,以免等号不能同时成立,本题是一道中档题.‎ ‎15.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3,D,E与M,N分别是AB,AC的三等分点,且•1,则tanA=_____,•_____.‎ ‎【答案】 (1). (2). .‎ ‎【解析】‎ ‎【分析】‎ 设A(0,b),B(﹣a,0),C(a,0),利用•1以及可求得a,b,在△ABC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得,从而可得;•利用数量积的定义计算.‎ ‎【详解】‎ 以边BC所在直线为x轴,以边BC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A(0,b),B(﹣a,0),C(a,0),且D,E与M,N分别是AB,AC的三等分点,‎ ‎∴D(,),E(,),M( ,),N( ,),‎ ‎∴(a,),(﹣a,),且 •1,‎ ‎∴﹣a21①,‎ 又AC=3,∴a2+b2=9②,‎ 联立①②得,a2,‎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cosA.‎ 因为A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且cosA,‎ ‎∴sinA;‎ ‎∴tanA;‎ sin;‎ ‎∴cosB=cos()=sin;‎ ‎∴••3×‎2a×cosB=﹣3.‎ 故答案为:(1);(2).‎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的坐标运算以及定义法求向量的数量积,做此类题关键是建好系,准确写出点的坐标,是一道中档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已知函数.‎ ‎(1)求的最小值,并写出取得最小值时的自变量的集合.‎ ‎(2)设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若,求,的值.‎ ‎【答案】(1)最小值为;,;(2),‎ ‎【解析】‎ ‎【分析】‎ ‎(1)利用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化简函数解析式可得,利用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即可求解.‎ ‎(2)由已知可求,结合范围,可求,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可得,进而由余弦定理可得,联立即可解得,的值.‎ ‎【详解】解:(1), ‎ 当,即时,的最小值为,‎ 此时自变量的集合为:,‎ ‎(2)(C),‎ ‎,‎ 又,,,可得:,‎ ‎,由正弦定理可得:①,又,‎ 由余弦定理可得:,可得:②,‎ 联立①②解得:,.‎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及转化思想的应用,属于中等题.‎ ‎17.如图,在三棱柱中,已知,,侧面.‎ ‎(Ⅰ)求直线与底面所成角正切值;‎ ‎(Ⅱ)在棱(不包含端点)上确定一点E的位置,‎ 使得(要求说明理由);‎ ‎(Ⅲ)在(Ⅱ)的条件下,若,求二面角的大小.‎ ‎【答案】(Ⅰ)2;(Ⅱ)当E为中点时,,理由见详解;(Ⅲ)二面角的大小为45°.‎ ‎【解析】‎ ‎【分析】‎ 方法一:(Ⅰ) 可得为直线与底面ABC所成角,由已知可得的值;‎ ‎(Ⅱ)当E为中点时,,可得,即.可得,平面ABE,;‎ ‎(Ⅲ)取的中点G,的中点F,则,且,连结,设,连结,可得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可得二面角的大小.‎ 方法二:(Ⅰ)以B为原点,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可得,面ABC的一个法向量,可得的值,可得的值;‎ ‎(Ⅱ)设,则,,‎ 由,可得y的值,可得E的位置;‎ ‎(Ⅲ)可求得面的一个法向量,‎ 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可得二面角的大小.‎ ‎【详解】解:(Ⅰ)在直三棱柱,平面ABC,‎ 在平面ABC上的射影为CB.‎ 为直线与底面ABC所成角,‎ ‎,‎ 即直线与底面ABC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 ‎(Ⅱ)当E中点时,.‎ ‎,,‎ ‎,即. ‎ 又平面,平面.‎ ‎,平面ABE, 平面ABE ,.‎ ‎(Ⅲ)取中点G,的中点F,则,且,‎ ‎,连结,设,连结,‎ 则,且,‎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 ‎∴二面角的大小为45°.‎ 另解:以B为原点,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Ⅰ),面ABC的一个法向量.‎ 设与面ABC所成角为,则,‎ ‎.‎ ‎(Ⅱ)设,则,,‎ 由,得,所以E为的中点. ‎ ‎(Ⅲ)由,得,又,‎ 可求得面的一个法向量,‎ 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设二面角的大小为,则.‎ ‎∴二面角的大小为45°.‎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线面角的求法,线线垂直的证明及二面角的求法,难度中等,方法二用空间向量求线面角,证线线垂直,求二面角,方法新颖.‎ ‎18.已知点A(1,)是离心率为的椭圆C:(a>b>0)上的一点,斜率为的直线BD交椭圆C于B、D两点,且A、B、D三点不重合 ‎(1)求椭圆C的方程;‎ ‎(2)求证:直线AB,AD的斜率之和为定值 ‎(3)△ABD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见解析(3)存在,最大值为.‎ ‎【解析】‎ ‎【分析】‎ ‎(1)由已知解方程组即可;‎ ‎(2)设出直线BD的方程,联立椭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解决;‎ ‎(3)将△ABD面积表示成,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值.‎ ‎【详解】(1)∵点A(1,)是离心率为的椭圆C:(a>b>0)上的一点,‎ ‎∴,解得a=2,,,‎ ‎∴椭圆C的方程为.‎ ‎(2)证明:设D(x1,y1),B(x2,y2),‎ 设直线BD的方程为,‎ 直线AB、AD的斜率分别为:kAB、kAD,‎ 则kAD+kAB ‎,(*)‎ 联立,‎ ‎∴△=﹣8t2+64>0,解得﹣2t<2,,﹣﹣﹣﹣①,②,‎ 将①、②式代入*式整理得0,‎ ‎∴kAD+kAB=0,∴直线AB,AD的斜率之和为定值.‎ ‎(3)|BD||x1﹣x2|,‎ 设d为点A到直线BD:的距离,∴,‎ ‎∴,‎ 当且仅当t=±2时取等号,‎ ‎∵±2,∴当t=±2时,△ABD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应用,涉及到椭圆中的定值问题、存在性问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道有难度的题.‎ ‎19.已知正项等比数列{an}满足a1=2,‎2a2=a4﹣a3,数列{bn}满足bn=1+2log2an.‎ ‎(1)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2)令cn=an•bn,求数列{cn}的前n项和Sn;‎ ‎(3)若λ>0,且对所有的正整数n都有2λ2﹣kλ+2成立,求k的取值范围.‎ ‎【答案】(1)an=2n;bn=1+2n;(2)Sn=2+(2n﹣1)•2n+1;(3)k<2‎ ‎【解析】‎ ‎【分析】‎ ‎(1)利用等比数列通项计算;‎ ‎(2)cn=(2n+1)•2n,利用错位相减法计算;‎ ‎(3)先求出的最大值,2λ2﹣kλ+2转化为2λ2﹣kλ+2对λ>0恒成立,即k<2λ对λ>0恒成立.‎ ‎【详解】(1)正项等比数列{an}公比设为q,q>0,‎ a1=2,‎2a2=a4﹣a3,可得4q=2q3﹣2q2,解得q=2(﹣1舍去),‎ 可得an=2n;‎ bn=1+2log2an=1+2log22n=1+2n;‎ ‎(2)cn=an•bn=(2n+1)•2n,‎ 前n项和Sn=3•2+5•4+7•8+…+(2n+1)•2n,‎ ‎2Sn=3•4+5•8+7•16+…+(2n+1)•2n+1,‎ 两式相减可得﹣Sn=6+2(4+8+…+2n)﹣(2n+1)•2n+1‎ ‎=6+2•(2n+1)•2n+1,‎ 化简可得Sn=2+(2n﹣1)•2n+1;‎ ‎(3)若λ>0,且对所有的正整数n都有2λ2﹣kλ+2成立,‎ 即为2λ2﹣kλ+2的最大值,‎ 由0,‎ 可得{}递减,可得n=1时,取得最大值,‎ 可得2λ2﹣kλ+2,即为k<2λ的最小值,‎ 可得2λ22,当且仅当λ时取得最小值2,‎ 则k<2.‎ ‎【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通项公式,错位相减法求数列和以及数列不等式中的恒成立问题,考查学生的推理与计算能力,是一道中档题.‎ ‎20.已知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最小值;‎ ‎(2)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3)当时,设函数,若存在区间,使得函数在上的值域为,求实数的最大值.‎ ‎【答案】(1) (2)答案不唯一,见解析 (3)‎ ‎【解析】‎ ‎【分析】‎ ‎(1)求导,接着单调区间,即可得出最小值;‎ ‎(2)求导,对分类讨论,可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3)求出,通过分析,可得到在增函数,从而有,转化为在上至少有两个不同的正根,,转化为与至少有两个交点,即可求出实数的最大值.‎ ‎【详解】(1)当时,,‎ 这时的导数,‎ 令,即,解得,‎ 令得到,‎ 令得到,‎ 故函数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故函数在时取到最小值,‎ 故;‎ ‎(2)当时,函数 导数为,‎ 若时,,单调递减,‎ 若时,,‎ 当或时,,‎ 当时,,‎ 即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若时,,‎ 当或时,,‎ 当时,,‎ 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综上,若时,函数的减区间为,无增区间,‎ 若时,函数的减区间为,,增区间为,‎ 若时,函数的减区间为,,增区间为.‎ ‎(3)当时,设函数.‎ 令,,‎ 当时,,为增函数,‎ ‎,为增函数,‎ 在区间上递增,‎ ‎∵在上的值域是,‎ 所以在上至少有两个不同 的正根,,‎ 令,求导得,,‎ 令,‎ 则,‎ 所以在递增,,,‎ 当,,∴,‎ 当,,∴,‎ 所以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 ‎∴的最大值为.‎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的极值最值、单调性、值域、零点问题,其实质就是应用求导方法研究函数性质,关键是能结合题意构造函数,是一道综合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