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 学案( 江苏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 学案( 江苏专用)

专题6: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两课时)‎ 班级 姓名 ‎ 一、前测训练 ‎1.(1)已知α∈,sin α=,则sin=___________ ,cos=_____‎ 答案:-,-.‎ 解析:因为α∈,sin α=,‎ 所以cos α=-=-.‎ 故sin=sincos α+cossin α=‎ ×+×=-.‎ 又sin 2α=2sinαcosα=2××=-,‎ cos 2α=1-2sin2α=1-2×=,‎ 所以cos=coscos 2α+sinsin 2α=‎ ×+×=-.‎ ‎ (2)已知cos(+x)=, <x<,则= .‎ 答案:- 解析:原式==2sinxcosx=sin2x=-cos(+2x)=-cos2(+x)=1-2cos2(+x) =1-2×()2=- ‎ (3) = .‎ 答案:2‎ ‎ (4)已知tan(+a)=-.则= .‎ 答案:- 解析:tan(+α)=-,展开得,∴tanα=-3‎ sin2α-2cos2α ‎1-tanα ‎=·=·=- ‎2. (1)在△ABC中,A=60°,AC=2,BC=,则AB等于________.‎ 答案:1‎ 解析: 由=,得sin B==1,‎ 即B=90°,所以△ABC为以AB,B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 则AB===1,即AB等于1.‎ ‎ (2)在△ABC中,a=1,b=2,cos C=,则c=________;sin A=________.‎ 答案:2  ‎ 解析:由余弦定理得c2=a2+b2-2abcos C=1+4-2×2×1×=4,即c=2;cos A===,∴sin A==.‎ ‎ (3)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D^CD, AD=10, AB=14, ‎ ÐBDA=60°, ÐBCD=135° ,则BC= .‎ 答案:8 ‎3.(1)在△ABC中,acosA=bcosB,则△ABC的形状为 .‎ 答案: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 (2) 在△ABC中,sinA=2cosBsinC,则△ABC的形状为 .‎ 答案:等腰三角形 解析:sinA=sin(B+C) =sinBcosC+cosBsinC=2cosBsinC 所以 sinBcosC-cosBsinC=0 sin(B-C)=0 所以B=C 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二、方法联想 ‎1.三角变换基本想法 ‎ (1)角:观察角的联系,实现角的统一.‎ ‎ (2)名:弦切互化,异名化同名.‎ ‎ 形:公式变形与逆用.‎ 幂:平方降幂,根式升幂.‎ 解题前先观察角的联系,分析角的变化,实现角的统一,从而决定解题方向,再结合三角函数名、公式的变形、幂的升降,做出公式的选择.‎ 注意 判断角的范围,确定三角函数值的正负或角的值.若在已知范围内不能确定时,利用三角函数值的正负或大小来缩小角的范围.‎ 变式1、在中, ,则 . ‎ 答案:‎ ‎(利用三角函数值缩小角的范围)‎ 变式2、已知sinα=,sin(α-β)=-,α,β均为锐角,则角β=________.‎ 答案: ‎(用已知角表示要求的角)‎ ‎2.三角形中边角计算 方法 正、余弦定理的本质是六个量中四个量可以建立一些关系式,如涉及三边一角考虑用余弦定理,两边两角考虑用正弦定理.‎ 变式1、在锐角三角形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的值是 . ‎ 答案:‎ ‎(把握正、余弦定理的结构特征)‎ 变式2、在△ABC中,B=,BC边上的高等于BC,则cosA=______‎ 答案:- 解析:设BC边上的高为AD,则BC=3AD,所以,AC=AD,AB=AD,根据余弦定理,求出cosA ‎(平面几何图形中选用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求解相关的几何量)‎ ‎3.边角转化、角角转化 方法 关于含有边角的关系式,利用(1)a=2RsinA,b=2RsinB,c=2RsinC或(2)cosA=等进行边角互化,即边化角或角化边.‎ 方法 角角转化,即利用A+B+C=π消元实现三角化两角,若已知一个角,可以将两角化一角.‎ 变式1、若△ABC的内角满足sin A+sin B=2sin C,则cos C的最小值是______.‎ 答案:‎ ‎(边角转化)‎ 变式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2(tanA+tanB)=+ 求cosC的最小值.‎ 答案: 解析:切化弦后,化简得2sin(A+B)=sinA+sinB,从而2sinC=sinA+sinB,∴a+b=2c 所以 ,‎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 cosC的最小值为.‎ ‎(利用正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三角形中的求角问题,往往要利用余弦定理用边表示角的函数).‎ 三、例题分析 ‎[第三层次]‎ 例1、已知α,β(0,π),且tanα=2,cosβ=- .‎ ‎(1)求cos2α的值;‎ ‎(2)求2α-β的值.‎ 解 (1)cos2α=-. ‎ ‎(2) 2α-β=-. ‎ 解析:cos2α=cos2α-sin2α==, 因为tanα=2,所以cos2α=-.‎ ‎(2)因为α∈(0,π),且tanα=2,所以α∈(0,) 又cos2α=-,∴2α∈(,π),sin2α= , 因为β∈(0,π),cosβ=-. 所以sinβ=,β∈(,π), 所以sin(2α-β)=sin2αcosβ-cos2αsinβ=- 又2α-β∈(-,), ∴2α-β=-.‎ ‎〖教学建议〗‎ ‎(1)主要问题归类与方法: ‎ 问题1、cos2α=cosα-sinα=2cosα-1=1-2sinα 问题2、由于cos2α=cos2α-sin2α, 这可以化为tanα的齐次式.‎ 方法选择与优化建议:[来源:Z.xx.k.Com]‎ 对于问题1,选择以上三个公式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但在从α(0,π),tanα=2求cosα、sinα时要注意判断它们的符号.‎ 对于问题2,cos2α=cos2α-sin2α= =,处理起来更加便捷.‎ ‎(2)主要问题归类与方法: ‎ 求角的问题 求角就需要选择一个关于2α-β的三角函数,它可以是正弦、余弦,也可以是正切,关键在于这个三角函数值可以求.另外,2α-β的范围不仅影响角的结果,也影响着选择正弦、余弦、正切中的哪个三角函数.‎ 方法选择与优化建议:‎ 通过推理,我们得到2α-β(-,),所以可以选择计算sin(2α-β)值,也可以选择计算tan(2α-β)的值,但不宜选择计算cos(2α-β),因为在(-,)上,正弦函数、正切函数都是单调的,而余弦函数却是不单调的. ‎ 例2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b+c)( a-b+c)=ac.‎ ‎(1)求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sinAsinC=,求C.‎ 解 (1)B=120°. ‎ ‎(2)C=15°或45°.‎ 解析:(1)∵(a+b+c)(a-b+c)=(a+c)2-b2=ac, ∴a2+c2-b2=-ac, ∴cosB==-, 又B为三角形的内角,则B=120°; (2)由(I)得:A+C=60°,∵,cos(A+C)=, ∴cos(A-C)=cosAcosC+sinAsinC=cosAcosC-sinAsinC+2sinAsinC=cos(A+C)+‎ ‎2sinAsinC= ‎∴A-C=30°或A-C=-30°, 则C=15°或C=45°.‎ 点评:求角一般要先求值,即求出该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但求哪一个三角值,要根据条件选择;由值求角,要注意角的取值范围,有时会有多个角.‎ ‎〖教学建议〗‎ (1) 主要问题归类与方法: ‎ 在三角形中求角的大小 通常①利用正弦定理,利用已知的两边一对角,求另外一个对角;②是利用余弦定理,已知三条边求任意一个角.‎ 方法选择与优化建议:‎ 条件(a+b+c)( a-b+c)=ac可化为a+c-b=-ac,所以选择方法②余弦定理可以直接得到角B的大小.‎ ‎(2)主要问题归类与方法: ‎ 在三角形中求角的大小 ① 由第一问,我们已经得到了B=120°,所以A+C=60°,A=60°-C,代入到条件中去,求解关于角C的方程,利求得角C的某个三角函数值;‎ ② 从cos(A+C)=cos60°=,以及sinAsinC=,可以求得cos(A-C),进而得到角C的大小.‎ 方法选择与优化建议:‎ 方法①代入后化归为sin(2C+30°)=,这个解法虽然比较麻烦,但是多数学生会采取这个方法,它符合学生的正常思维.‎ 方法②解法简洁,但是学生不太容易想到计算cos(A-C)的值.‎ 方法①值得学生选择并掌握.‎ 例3 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 ‎(1)求的值;‎ ‎(2)若cosB=,△ABC的周长为5,求b的大小.‎ 解 (1) =2. (2) b=2.‎ 解析:(1)边化角得到cosAsinB-2sinBcosC=2sinCcosB-cosBsinA 所以sin(A+B)=2sin(B+C),即sinC=2sinA 所以=2 (‎ ‎2)由(1)可知c=2a…① a+b+c=5…② b2=a2+c2﹣2accosB…③ cosB=…④ 解①②③④可得a=1,b=c=2; 所以b=2‎ ‎〖教学建议〗‎ ‎(1)主要问题归类与方法: ‎ 边角互化问题 ‎ ‎①利用a=2RsinA,b=2RsinB,c=2RsinC将边化为角;②利用cosA=等将余弦化为边;③ccosB+bcosC=a等化角为边.‎ 方法选择与优化建议:‎ ‎1、对于等式=的右边,我们可以选择方法①,化变为角,推导出sinC=2sinA;‎ ‎2、利用cosA=等将等式的左边余弦化为边来做,运算量较大,所以不选择方法②.‎ ‎3、等式可以化为bcosA+acosB=2(bcosC+ccosB),即c=2a, ,所以可以选择方法③.‎ ‎(2)主要问题归类与方法: ‎ 求边长 ①利用正弦定理求边; ② 利用余弦定理求边.‎ 方法选择与优化建议:‎ 因为从第一问已经可以得到c=2a,又a+b+c=5,所以三边可以转化为只含有一个未知量b,利用减元消元解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因此选择方法②的余弦定理解决问题比较方便.‎ 例4 已知函数f(x)=2 cos2x+2sinx cosx.‎ ‎(1)求函数f(x)在[-,]上的值域;‎ ‎(2)在△ABC中,若f(C)=2,2sinB=cos(A-C)-cos(A+C),求tanA的值.‎ 解 (1)函数f(x)在[-,]上的值域为[0,3]. (2) tanA=.‎ ‎〖教学建议〗‎ ‎(1)主要问题归类与方法: ‎ 将已知函数转化为函数f(x)=Asin(ωx+φ)+b的形式,使此函数变为 只含有一个三角名称的一次三角函数.‎ 方法选择与优化建议:‎ 平方降幂,将2次变为1次;角统一,化为只含有一个角的三角函数;注意利用角的范围来确定函数的值域,防止学生求值域时只是代入两个端点.‎ ‎(2)主要问题归类与方法: ‎ 三角形中求某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①正弦定理 ②余弦定理 ③三角恒等变形 方法选择与优化建议:‎ 本题没有边的的条件,所以方法①②不作考虑;注意到角C已知,又A+B+C=π,因此本题可化为只有一个只有未知角A;利用第第二个条件2sinB=cos(A-C)-cos(A+C),化为只有一个未知量角A的方程解决.‎ 例5 已知△ABC的面积为S,且·=S.‎ ‎(1)求tan2A的值; ‎ ‎(2)若B=,|-|=3,求△ABC的面积S.‎ 解 (1).‎ ‎(2) 3.‎ ‎〖教学建议〗‎ ‎(1)主要问题归类与方法: ‎ 向量的数量积表示有两种方法,①是数量积的定义,②是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方法选择与优化建议:‎ 本题中没有涉及到向量的坐标,同时还需要表示三角形的面积,所以选择方法①.‎ ‎(2)主要问题归类与方法: ‎ 求三角形的面积问题 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需要三个条件,①已知两条边一夹角;②已知三条边;③已知一条边以及此边上的高等等.‎ 方法选择与优化建议:‎ 已经知道了两个角一条边,以上的三个方法都可以解决问题,但相对而言,方法①的运算量较小.‎ 四、反馈练习 ‎1.(1)已知tanα=-2,tan(α+β)=,则tanβ的值为_______.‎ 答案:3‎ 解析:‎ ‎(2)若α∈(0,),且cosα+sin(+2α)=,则tanα= .‎ 答案:1‎ 解析:由题意得,cosα+cosα-sinα=,则=,上下同除cosα ‎(3)如果tanα、tanβ是方程x2-3x-3=0的两根,则=________.‎ 答案:- 解析:韦达定理得,tanα+tanβ=3,tanαtanβ=-3‎ =上下同除cosαcosβ,则原式= ‎(4)若tanα=3,则的值为 ‎ 答案:6[来源:学|科|网]‎ ‎(5)已知α∈R,sin α+2cos α=,则tan 2α等于________.‎ 答案:- 解析:sinα+2cosα= 两边平方可得: ∴sin²α+4cos²α+4sinαcosα= ∴= 左边分子分母同除以cos²α可得: = 化简可得: 3tan²α-8tanα-3=0 解得: tanα=-或 3 tan2α= 当tanα=-时,tan2α=- 当tanα= 3时,tan2α=- 综上:tan2α=- ‎(6)已知a=(cos2α,sinα),b=(1,2sinα-1),α∈(,π),若a·b=,则tan(α+)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因为a·b=,所以cos2α+sinα(2sinα-1)= 所以sinα=,因为α∈(,π),所以cosα=-,tanα=- 所以tan(α+)= ‎(7)已知cos(-α)=,则sin(α-)-cos(+α)的值为_______.‎ 答案:.‎ 说明:熟练运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公式,二倍角公式进行化简与求值.在恒等变形时,追求已知角和未知角、一般角和特殊角的沟通.‎ ‎2.(1)在△ABC中,sinA:sinB:sinC=2:3:4,则cosC= .‎ 答案:- ‎(2)在锐角△ABC中,角A,B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若2asin B=b,则角A等于________.‎ 答案: ‎(3)在△ABC中,A,B,C为内角,且sin Acos A=sin Bcos B,则△ABC是________三角形.‎ 答案:等腰或直角[来源:学§科§网Z§X§X§K]‎ ‎(4)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的面积为3 ,b-c=2,cosA=-, 则a的值为 .‎ 答案:‎ 解析:因为,所以,‎ 又,解方程组得,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 ‎(5)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cosA=,cosC=,a=1,则b= .‎ 答案:‎ 解析:求出sinB=,再根据正弦定理求出b.‎ ‎(6)△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3acos C=2ccos A,tan A=,则B为______.‎ 答案:135°‎ 解析:由题设和正弦定理得3sin Acos C=2sin Ccos A,‎ 故3tan Acos C=2sin C.‎ 因为tan A=,‎ 所以cos C=2sin C,‎ 所以tan C=, ‎ 所以tan B=tan[180°-(A+C)]‎ ‎=-tan(A+C)‎ ‎= ‎=-1,‎ 所以B=135°.‎ ‎(7)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6cos C,则+=________.‎ 答案:4‎ ‎(8)在△ABC中,A=,AB=6,AC=3,点D在BC边上,AD=BD,则AD的长为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如图,‎ ‎ ‎ ‎ 设的内角所对边的长分别是,由余弦定理得 ‎ ,‎ ‎ 所以.‎ ‎ 又由正弦定理得.‎ ‎ 由题设知,所以.‎ ‎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说明:在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两角及一边或两边及一边的对角,用正弦定理;如果知道两边及夹角或三边,用余弦定理.如果在同一个式子中,既有角又有边,常运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边与角的互换,实现单一化,以利于解题.‎ ‎3.若α,β∈,cos =,sin =-,则cos (α+β)=________.‎ 答案:- 说明:化未知角为已知角,角的变换要熟练掌握.‎ ‎4.在△ABC中,a+c=b+ac.‎ ‎(1)求B的大小;‎ ‎(2)求cosA+cosC 的最大值.‎ 答案:(1);(2).‎ 解析:(1)由余弦定理及题设得,‎ 又∵,∴;(2)由(1)知,‎ ‎,因为,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 考点:‎ ‎1.三角恒等变形;2.余弦定理。正、余弦定理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两个定理,它将三角形的边和角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三角与几何产生联系,为求与三角形有关的量(如面积、外接圆、内切圆半径和面积等)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判断三角形形状、证明三角形中有关等式的重要依据.其主要方法有:化角法,化边法,面积法,运用初等几何法.注意体会其中蕴涵的函数与方程思想、等价转化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 ‎5.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到A处时测得公路北侧一山顶D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行驶600 m后到达B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75°的方向上,仰角为30°,则此山的高度CD=________m.‎ 答案 100 解析 在△ABC中,AB=600,∠BAC=30°,∠ACB=75°-30°=45°,由正弦定理得=,即=,所以BC=300.在 Rt△BCD中,∠CBD=30°,CD=BCtan∠CBD=300·tan 30°=100.‎ ‎6. 在锐角三角形ABC中,若sinA=2sinBsinC,则tanAtanBtanC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 8‎ 解析 在△ABC中,A+B+C=π,‎ sinA=sin[π-(B+C)]=sin(B+C),‎ 由已知,sinA=2sinBsinC,‎ ‎∴sin(B+C)=2sinBsinC,‎ ‎∴sinBcosC+cosBsinC=2sinBsinC,‎ A,B,C全为锐角,两边同时除以cosBcosC得,‎ tanB+tanC=2tanBtanC.‎ 又tanA=-tan(B+C)=-=.‎ ‎∴tanA(tanBtanC-1)=tanB+tanC.‎ 则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tanA+‎ ‎2tanBtanC≥2,‎ ‎∴≥2,‎ ‎∴tanAtanBtanC≥8.‎ ‎7. △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2cosC(acosB+bcosA)=c ‎ ‎(I)求C;‎ ‎(II)若c=,△ABC的面积为,求△ABC的周长.‎ 答案:(I)(II)‎ 解析: (1)边化角后,得到2cosCsin(A+B)=sinC,则cosC=,所以C= ‎(II)由已知,.‎ 又,所以.‎ 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得,.‎ 故,从而.‎ 所以的周长为.‎ 考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常用到诱导公式, ,就是常用的结论,另外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处理条件中含有边或角的等式,常考虑对其实施“边化角”或“角化边.”‎ ‎8、如图,某公园有三条观光大道AB,BC,AC围成直角三角形,其中直角边BC=200m,斜边AB=400m.现有甲、乙、丙三位小朋友分别在AB,BC,AC大道上嬉戏,所在位置分别记为点D,E,F.‎ ‎(1)若甲乙都以每分钟100m的速度从点B出发在各自的大道上奔走,到大道的另一端时即停,乙比甲迟分钟出发,当乙出发分钟后,求此时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 ‎(2)设∠CEF=θ,乙丙之间的距离是甲乙之间距离的倍,且∠DEF=,请将甲乙之间的距离y表示为θ的函数,并求甲乙之间的最小距离.‎ 解:(1)依题意得,,‎ 在△中,, ∴ , ‎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 ‎∴ . ‎ 答: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为m. ‎ ‎(2)由题意得,,‎ 在直角三角形中,, ‎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即,‎ ‎∴ ,, ‎ 所以当时,有最小值. ‎ 答:甲乙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 说明:考查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 ‎9.某单位设计一个展览沙盘,现欲在沙盘平面内,布设一个对角线在l上的四边形电气线路,如图所示,为充分利用现有材料,边BC,CD用一根5米长的材料弯折而成,边BA、AD用一根9米长的材料弯折而成,要求∠A和∠C互补,且AB=BC.‎ ‎(1)设AB=x米,cos A=f(x),求f(x)的解析式,并指出x的取值范围;‎ ‎(2)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 解 (1)在△ABD中,由余弦定理得BD2=AB2+AD2-2AB·AD·cos A.‎ 同理,在△CBD中,BD2=CB2+CD2-2CB·CD·cos C.‎ 因为∠A和∠C互补,所以AB2+AD2-2AB·AD·cos A=CB2+CD2-2CB·CD·cos C=CB2+CD2+2CB·CD·cos A.‎ 即x2+(9-x)2-2x(9-x)cos A=x2+(5-x)2+2x(5-x)·cos A.解得cos A=,即f(x)=,其中x∈(2,5).(考查角的变换,余弦定理).‎ ‎(2)四边形ABCD的面积S=(AB·AD+CB·CD)sin A=[x(9-x)+x(5-x)]=x(7-x) ==.‎ 记g(x)=(x2-4)(x2-14x+49),x∈(2,5).‎ 由g′(x)=2x(x2-14x+49)+(x2-4)(2x-14)‎ ‎=2(x-7)(2x2-7x-4)=0,解得x=4.‎ 函数g(x)在区间(2,4)内单调递增,在区间(4,5)内单调递减.因此g(x)的最大值为g(4)=12×9=108.‎ 所以S的最大值为=6.(考查角的变换,导数求最值).‎ 答:所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为6 m2.‎ ‎10. (2016江苏)在中,. ‎ ‎(1)求AB的长;‎ ‎(2)求的值. ‎ 解(1)因为所以 由正弦定理知,所以 ‎(2)在三角形ABC中,所以 于是 又,故 因为,所以[来源:学+科+网Z+X+X+K]‎ 因此 ‎(考查正弦定理,两角和与差公式).‎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