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30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数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 转化与化归思想
专题 转化与化归思想 【思想方法诠释】 数学问题的解答离不开转化与化归,它既是一种数学思想,又是一种数学能力,是高考重点考查的最 重要的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它无个不在,比如:处理立体几何问题时,将空间问题转化到一 个平面上解决;在解析几何中,通过建立坐标系将几何问题化归为代数问题;复数问题化归为实数问题等. 1.转化与化归的原则 (1)目标简单化原则:将复杂的问题向简单的问题转化. (2)和谐统一性原则:即化归应朝着使待解决问题在表现形式上趋于和谐,在量、形关系上趋于统 一的方向进行,使问题的条件和结论更均匀和恰当. (3)具体化原则:即化归言论自由应由抽象到具体. (4)低层次原则:即将高维空间问题化归成低维空间问题. (5)正难则反原则:即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可考虑问题的反面,设法从问题的反面去探求, 使问题获解. 2.转化与化归常用到的方法 (1)直接转化法:把问题直接转化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或基本图形问题. (2)换元法:运用“换元”把超越式转化为有理式或使整式降幂等,把较复杂的函数、方程、不等 式问题转化为易于解决的基本问题. (3)数形结合法:研究原问题中数量关系(解析式)与空间形式(图形)关系,通过互相变换获得 转化途径. (4)构造法:“构造”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把问题变为易于解决的问题. (5)坐标法:以坐标系为工具,用计算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是转化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 (6)类比法:运用类比推理,猜测问题的结论,易于确定转化途径. (7)特殊化方法:把原问题的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转化,并证明特殊化后的结论适合原问题. (8)等价问题法: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解决的等价命题,达到转化目的. (9)加强命题法:在证明不等式时,原命题难以得证,往往把命题的结论加强,即命题的结论加强 为原命题的充分条件,反而能将原命题转化为一个较易证明的命题,比如在证明不等式时:原命题往往难 以得证,这时常把结论加强,使之成为原命题的充分条件,从而易证. (10)补集法:如果下面解决原问题有困难,可把原问题结果看作集合 A,而包含该问题的整体问题 的结果类比为全集 U,通过解决全集 U 及补集 使原问题得以解决. 【核心要点突破】 要点考向 1: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转化 例 1:已知函数 f(x)=x2+2x+alnx.或函数 f(x)在区间(0,1]上为单调增函数,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思路精析:单调增函数→不等式恒成立→分离参数→求函数最值→实数 a 的范围 解析: ∵f(x)在区间(0,1]上为单调增函数.∴f’(x)≥0 在(0,1]上恒成立. 亦即:a≥-(2x2+2x) 在(0,1]上恒成立, 又 在(0,1]上为单调递减, ∴当 a≥0 时,f(x)在区间(0,1]上为单调增函数 注: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就像“一胞三兄弟”,解决方程、不等式的问题需要函数帮助,解决函数的 问题需要方程,不等式的帮助,因此借助于函数与方程、不等式进行转化与化归可以将问题化繁为简,一 般可将不等关系化为最值(值域)问题,从而求出参变量的范围. 要点考向 2:正面与反面的转化 例 2:有 9 张卡片分别写着数字 1,2,3,4,5,6,7,8,9,甲、乙二人依次从中抽取一张卡片(不 放回),试求: (1)甲抽到写有奇数数字卡片,且乙抽到写有偶数数字卡片的概率. (2)甲、乙二人至少抽到一张奇数数字卡片的概率. 思路精析:(1)甲、乙二人依次各抽一张的可能结果→甲抽到含奇数,乙抽到含偶数数字卡片的结果 →求概率. (2)找对立事件→求对立事件概率→求出原事件概率. 解答:(1)甲、乙二人依次从九张卡片中各抽取一张的可能结果有 ,甲抽到写有奇数数字卡 片,且乙抽到写有偶数数字卡片的结果有 种,设甲抽到写有奇数数字卡片,且乙抽到写有偶数数字 卡片的概率为 P1,则 (2)设甲、乙二人至少抽到一张奇数数字的概率为 P2,甲、乙二人至少抽到一张奇数数字卡片的对 立事件为两人均抽到写有偶数数字卡片.设为 , 则 注:一般地,一个题目若出现多种成立的情况,则不成立的情况一般较少,宜从反而考虑,多使用于 “至多”“至少”这种情形. 要点考向 3:命题的等价转化 例 3:已知 f(x)为定义在实数 R 上的奇函数,且 f(x)在[0,+∞)上是增函数.当 时,是否存 在这样的实数 m,使 对所有的 均成立? 若存在,求出所有适合条件的实数 m;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思路精析:由奇偶性及单调性→f(x)单调性→关于 的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函数最值 →m 的范围. 解析:由 f(x)是 R 上的奇函数可得 f(0)=0.又在[0,+∞)上是增函数,故 f(x)在 R 上为增函数.由题设 条件可得 又由 f(x)为奇函数, 可得 ∵f(x)在 R 上为增函数,∴ 即 .令 于是问题转化为对一切 0 ≤t≤1,不等式 t2-mt+2m-2>0 恒成立. 又 ∴存在实数 m 满足题设的条件, 注:根据问题的特点转化命题,使原问题转化为与之相关,易于解决的新问题,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 的常用思路,常见的有: (1)在三角函数中,涉及到三角式的变形,一般通过转化与化归将复杂的三角 问题转化为已知或易 解的三角问题,以起到化暗为明的作用,主要的方法有公式化的“三用”(顺用、逆用、变形用)、角度的 转化、函数的转化等. (2)换元法:是将一个复杂的或陌生的函数、方程、不等式转化为简单的或熟悉的函数、方程、不 等式的一种重要方法. (3)在解决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知识的交汇题目时,常将平面向量语言与 三角函数,平面几何、解析几何语言进行转化. (4)在解决数列问题时,常将一般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解. (5)在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问题时,常将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切线问题,转化为其导函数 f’(x) 构成的方程、不等问题求解. (6)在解决解析几何、立体几何问题时,常常在数与形之间进行转化. (7)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之间的转化. 【跟踪模拟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 1.若复数(1 ) (2 )bi i 是纯虚数(i 是虚数单位,b 是实数),则b ( ) A. 2 B. 1 2 C. 1 2 D.2 2.已知 ()y f x 是定义在 R 上的增函数,函数 ( 1)y f x的图像关于点 (1,0)对称,若 ,xy满足 22( 6 21) ( 8 )<0f x x f y y ,则当 >3x 时, 22xy 的取值范围是( ) A.(3,7) B.(9,25) C.(13,49) D.(9,49) 3.已知 12F、F 分别是双曲线 22 221 0, 0xy abab 的左、右焦点,过 1F 作垂直于 x 轴的直线交双曲线 于 A 、 B 两点,若 2ABF 为锐角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范围是( ) (A) 1,1 2 (B) 1 2, (C) 1 2,1 2 (D) 2, 2 1 4.将一个正方体截去四个角得到一个四面体 BDA1C1,这个四面体的体积是正方体体积的 ( ) 5.对于抛物线 y2=4x 上任意一点 Q,如果点 P(a,0)满足|PQ|≥|a|,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A)(-∞,0) (B)(-∞,2] (C)[0,2] (D)(0,2) 6.设 21,ee 分别为具有公共焦点 21 FF 与 的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P 为两曲线的一个公共点,且满足 2 2 2 1 21 11,0 ee PFPF 则 的值为 ( ) A.2 B. 2 3 C.4 D. 2 5 二、填空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7. , 当 A∩B 有且只有一个元素时,a、b 满足的关系式是 8. 当 x∈(1,2)时,不等式 x2+mx+4<0 恒成立,则 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9.如图,三棱锥 P—ABC 中,各条棱的长都是 2,E 是侧棱 PC 的中点,D 是侧棱 PB 上任一点,则△ADE 的最小周 长为_____. 三、解答题(10、11 题每题 15 分,12 题 16 分,共 46 分) 10.已知向量 m=(1,1),向量 与向量 夹角为 ,且 · =-1, (1)求向量 ; (2)若向量 与向量 =(1,0)的夹角为 ,向量 =(cosA,2cos2 ),其中 A、C 为ABC 的内角,且 A、B、 C 依次成等差数列,试求 + 的取值范围。 11.已知可行域 的外接圆 C 与 轴交于点 A1、A2,椭圆 C1 以线段 A1A2 为短轴,离 心率 (Ⅰ)求圆 C 及椭圆 C1 的方程; (Ⅱ)过椭圆 C1 上一点 P(不在坐标轴上)向圆 C 引两条切线 PA、PB、A、B 为切点,直线 AB 分别与 x 轴、y 轴交于点M、N.求△MON 面积的最小值.(O 为原点). 12.设函数 (Ⅰ)当 曲线 处的切线斜率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与极值; (Ⅲ)已知函数 有三个互不相同的零点 0, ,且 。若对任意的 , 恒成立,求 m 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A 2.C 3.A 4.解析:选 B.设正方体棱长为 a,则 5. 6.A 7.解析:A∩B 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可转化为直线 与圆 相切,故 8.【解析】不等式 x2+mx+4<0 在(1,2)恒成立, 又 x∈(1,2)∴g′(x)>0,∴g(x)在(1,2)为单调增函数,∴m≤-5.答案:m≤-5 9.【解析】把空间问题化归成平面问题,是立体几何中化归思想最重要的内容.有这种思想作指导,结合题 干图,由于 AE 是定长: 故只要把侧面 PAB、PBC 展平,那么当 A、D、E 三点共线时的 AE 长, 即 AD+DE 的值最小. 在如图所示的△AEP 中,PA=2,PE=1,∠APE=120°,故依余弦定理有 AE2=22+12-2·2·1·cos120°=7,所以 AE= ,于是得△AED 的最小周长为 .答案: 10.解析:(1)设 =(x,y) 则由< , >= 得:cos< , >= = ① 由 · =-1 得 x+y=-1 ②联立①②两式得 或 ∴ =(0,-1)或(-1,0) (2) ∵< , >= 得 · =0 若 =(1,0)则 · =-10 故 (-1,0) ∴ =(0,-1) ∵2B=A+C,A+B+C= B= ∴C= + =(cosA,2cos2 ) =(cosA,cosC) ∴ + = = = = = = = ∵0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