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8章立体几何初步第2课时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8章立体几何初步第2课时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学案

第2课时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 ‎ 关系(1) (对应学生用书(文)109 110页、(理)111 112页)‎ 了解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了解线面平行的有关概念;除了能熟练运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外,还能运用定义判断位置关系.‎ ‎① 要熟练掌握线面平行的定义、判定及性质.② 要注意线线关系、线面关系以及面面关系的转化.对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点到面的距离了解即可.‎ ‎1. (必修2P35练习2改编)给出下列条件:① l∥α;② l与α至少有一个公共点;③ l与α至多有一个公共点.则能确定直线l在平面α外的条件为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①③‎ 解析:直线l在平面α外:l∥α或直线l与平面α仅有一个交点.‎ ‎2. (必修2P35练习7改编)在梯形ABCD中,AB∥CD,AB⊂平面α,CD⊄平面α,则直线CD与平面α内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答案:平行或异面 解析:因为AB∥CD,AB⊂平面α,CD⊄平面α,所以CD∥平面α,所以CD与平面α内的直线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 ‎3. (必修2P35练习4改编)在正六棱柱ABCDEFA1B‎1C1D1E‎1F1的表面中,与A‎1F1平行的平面是________.‎ 答案:平面ABCDEF、平面CC1D1D 解析:在正六棱柱中,易知A‎1F1∥AF,AF⊂平面ABCDEF,且A‎1F1⊄平面ABCDEF,所以A‎1F1∥平面ABCDEF.同理,A‎1F1∥C1D1,C1D1⊂平面CC1D1D,且A‎1F1⊄平面CC1D1D,所以A‎1F1∥平面CC1D1D.其他各面与A‎1F1均不满足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条件.故答案为平面ABCDEF与平面CC1D1D.‎ ‎4. (原创)P为矩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矩形对角线的交点为O,M为PB的中点,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 OM∥平面PCD;② OM∥平面PBC;③ OM∥平面PDA;④ OM∥平面PBA.‎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 答案:2‎ 解析:由已知OM∥PD,得OM∥平面PCD且OM∥平面PAD.故正确的只有①③.‎ ‎5. (必修2P41习题5改编)在四面体ABCD中,点M,N分别是△ACD,△BCD的重心,则四面体的四个面中与MN平行的是________.‎ 答案:平面ABC、平面ABD 解析:如图,连结AM并延长交CD于E,连结BN并延长交CD于F,由重心性质可知,E,F重合为一点,且该点为CD的中点E,由==,得MN∥AB,因此,MN∥平面ABC,且MN∥平面ABD.‎ ‎1. 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且只有以下三种:‎ 位置关系 直线a在平面α内 直线a与平面α相交 直线a与平面α平行 公共点 有无数个公共点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没有公共点 符号表示 a⊂α a∩α=A a∥α 图形表示 ‎2. 直线与平面平行 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 文字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 符号 图形 作用 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 ‎‎ ‎,         1 基本概念辨析)‎ ‎,     1)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W.‎ ‎① 直线l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则l∥α;‎ ‎② 若直线a在平面α外,则a∥α;‎ ‎③ 若直线a∥b,直线b⊂α,则a∥α;‎ ‎④ 若直线a∥b,b⊂α,那么直线a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 答案:1‎ 解析:∵ 直线l虽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但l有可能在平面α内,∴ l不一定平行于α.∴ ①是假命题.∵ 直线a在平面α外,包括两种情况:a∥α和a与α相交,∴ a和α不一定平行.∴ ②是假命题.∵ 直线a∥b,b⊂α,则只能说明a和b无公共点,但a可能在平面α内,∴ a不一定平行于α.∴ ③是假命题.∵ a∥b,b⊂α,那么a⊂α或a∥α,∴ a可以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 ④是真命题.综上可知,真命题的个数为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W.(填序号)‎ ‎① 若直线a不在平面α内,则a∥α;‎ ‎② 若直线l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则l∥α;‎ ‎③ 若直线l与平面α平行,则l与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平行;‎ ‎④ 若l与平面α平行,则l与α内任何一条直线都没有公共点;‎ ‎⑤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可以相交.‎ 答案:④⑤‎ 解析:如图①,a∩α=A时,a⊄α,∴ ①错误;直线l与α相交时,l上有无数个点不在α内,∴ ②错误;l∥α时,α内的直线与l平行或异面,∴ ③错误;l∥α,l与α无公共点,∴ l与α内任一直线都无公共点,④正确;如图②,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1C1与B1D1都与平面ABCD平行,∴ ⑤正确.‎ ‎‎ ‎,         2 线面平行的判定)‎ ‎,     2) 如图,在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PABCD中,点E是PC的中点.求证:PA∥平面BDE.‎ ‎‎ 证明:如图,连结AC交BD于点O,连结OE.‎ ‎‎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是AC的中点,又E是PC的中点,‎ ‎∴ OE∥PA.‎ ‎∵ PA⊄平面BDE,OE⊂平面BDE,‎ ‎∴ PA∥平面BDE.‎ ‎变式训练 如图,在三棱柱A1B‎1C1ABC中, E,F分别是A1B,AC1的中点.求证:EF∥平面ABC.‎ ‎‎ 证明:如图,连结A‎1C,因为三棱柱A1B‎1C1ABC中,四边形AA‎1C1C是平行四边形,所以点F在A‎1C上,且为A‎1C的中点.‎ 在△A1BC中,因为E,F分别是A1B,A‎1C的中点,‎ 所以EF∥BC.‎ 因为BC⊂平面ABC,EF⊄平面ABC,‎ 所以EF∥平面ABC.‎ ‎‎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M,N,P分别为棱AB,BC,C1D1的中点.求证:AP∥平面C1MN.‎ ‎‎ 证明: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因为点M,P分别为棱AB,C1D1的中点,所以AM=PC1.‎ 又AM∥CD,PC1∥CD,故AM∥PC1,‎ 所以四边形AMC1P为平行四边形.从而AP∥C‎1M.‎ 又AP⊄ 平面C1MN,C‎1M⊂平面C1MN,‎ 所以AP∥平面C1MN.‎ ‎,         3 线面平行的性质)‎ ‎,     3)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CC1=4,M是棱CC1上的一点.若点N是AB的中点,且CN∥平面AB‎1M,求CM的长.‎ ‎‎ 解:(解法1)如图①,取AB1的中点P,连结NP,PM.‎ ‎①‎ 因为点N是AB的中点,所以NP∥BB1.‎ 因为CM∥BB1,所以NP∥CM,所以NP与CM共面.‎ 因为CN∥平面AB‎1M,平面CNPM∩平面AB‎1M=MP,所以CN∥MP.‎ 所以四边形CNPM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M=NP=CC1=2.‎ ‎ (解法2)如图②,设NC与CC1确定的平面交AB1于点P,连结NP,PM.‎ ‎②‎ 因为CN∥平面AB‎1M,CN⊂平面CNPM,平面AB‎1M∩平面CNPM=PM,所以CN∥MP.‎ 因为BB1∥CM,BB1⊄平面CNPM,CM⊂平面CNPM,所以BB1∥平面CNPM.‎ 又BB1⊂平面ABB1,平面ABB1∩平面CNPM=NP,‎ 所以BB1∥NP,所以CM∥NP,所以四边形CNPM为平行四边形.‎ 因为点N是AB的中点,所以CM=NP=BB1=CC1=2.‎ ‎(解法3)如图③,取BB1的中点Q,连结NQ,CQ.‎ ‎③‎ 因为点N是AB的中点,所以NQ∥AB1.‎ 因为NQ⊄平面AB‎1M,AB1⊂平面AB‎1M,‎ 所以NQ∥平面AB‎1M.‎ 因为CN∥平面AB‎1M,NQ∩NC=N,NQ,NC⊂平面NQC,‎ 所以平面NQC∥平面AB‎1M.‎ 因为平面BCC1B1∩平面NQC=QC,平面BCC1B1∩平面AB‎1M=MB1,所以CQ∥MB1.‎ 因为BB1∥CC1,所以四边形CQB‎1M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CM=B1Q=CC1=2.‎ ‎(解法4)如图④,分别延长BC,B‎1M,设交点为S,连结AS.‎ ‎④‎ 因为CN∥平面AB‎1M,CN⊂平面ABS,‎ 平面ABS∩平面AB‎1M=AS,所以CN∥AS.‎ 由于AN=NB,所以BC=CS.‎ 又CM∥BB1,同理可得SM=MB1,‎ 所以CM=BB1=CC1=2.‎ 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AC1与A‎1C交于点O,E是棱AB上一点,且OE∥平面BCC1B1.求证:点E是AB的中点.‎ ‎‎ 证明:连结BC1,因为OE∥平面BCC1B1,‎ OE⊂平面ABC1,平面BCC1B1∩平面ABC1=BC1,所以OE∥BC1.‎ 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AA‎1C1C是平行四边形,AC1∩A‎1C=O,‎ 所以点O是AC1的中点,‎ 所以==1,即点E是AB的中点.‎ ‎‎ ‎1.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B=AC,点M,N,P分别为BC,CC1,BB1的中点.求证:A1N∥平面AMP.‎ ‎‎ 证明:取C1B1的中点D,连结A1D,DN,DM,B‎1C.由于点D,M分别为C1B1,CB的中点,所以DM∥CC1且DM=CC1,故DM∥AA1且DM=AA1,则四边形A1AM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1D∥AM.又A1D⊄平面APM,AM⊂平面APM,所以A1D∥平面APM.由于D,N分别为C1B1,CC1的中点,所以DN∥B‎1C.‎ 又点P,M分别为BB1,CB的中点,所以MP∥B‎1C.‎ ‎‎ 所以DN∥MP.‎ 又DN⊄平面APM,MP⊂平面APM,‎ 所以DN∥平面APM.‎ 由于A1D∩DN=D,所以平面A1DN∥平面APM.‎ 由于A1N⊂平面A1DN,所以A1N∥平面APM.‎ ‎2. 如图,在四棱锥EABCD中,四边形ABCD为矩形,点M,N分别是AE,CD的中点.求证:直线MN∥平面EBC.‎ ‎‎ 证明:取BE中点F,连结CF,MF.‎ 因为点M是AE的中点,所以MF綊AB.‎ 又点N是矩形ABCD边CD的中点,所以NC綊AB,所以MF綊NC,‎ 所以四边形MNC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MN∥CF.‎ 又MN⊄平面EBC,CF⊂平面EBC,所以MN∥平面EBC.‎ ‎3. 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B′C′中,D是AA′上的点,点E是B′C′的中点,且A′E∥平面DBC′.试判断D点在AA′上的位置,并给出证明.‎ ‎‎ 解:点D为AA′的中点.‎ 证明如下:如图,取BC的中点F,连结AF,EF,‎ ‎‎ 设EF与BC′交于点O,连结DO,BE,C′F,‎ 在正三棱柱ABCA′B′C′中,点E是B′C′的中点,所以 EF∥BB′∥AA′,且EF=BB′=AA′,‎ 所以四边形A′EFA是平行四边形.‎ 因为A′E∥平面DBC′,A′E⊂平面A′EFA,且平面DBC′∩平面A′EFA=DO,‎ 所以A′E∥DO.‎ 在正三棱柱ABC-A′B′C′中,点E是B′C′的中点,‎ 所以EC′∥BC且EC′=BF,所以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所以点O是EF的中点.‎ 因为在平行四边形A′EFA中, A′E∥DO,‎ 所以点D为AA′的中点.‎ ‎4. 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是菱形,点E是A‎1C1的中点.求证:BE∥平面ACD1.‎ ‎‎ 证明:如图,连结B1D1交A‎1C1于点E,连结BD交AC于点O,连结OD1.‎ ‎∵ 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是菱形,‎ ‎∴ D1E∥BO且D1E=BO,‎ ‎∴ 四边形BED1O是平行四边形,‎ ‎∴ BE∥OD1.‎ ‎∵ OD1⊂平面ACD1,BE⊄平面ACD1,‎ ‎∴ BE∥平面ACD1.‎ ‎‎ ‎5.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C⊥平面PAD,AB∥CD,CD=2AB=2BC,点M,N分别是棱PA,CD的中点.求证:PC∥平面BMN.‎ ‎‎ 证明:设AC∩BN=O,连结MO,AN.‎ 因为AB=CD,AB∥CD,点N为CD的中点,‎ 所以AB=CN,AB∥CN,‎ 所以四边形ABCN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O为AC的中点.‎ 又点M为PA的中点,所以MO∥PC.‎ 因为MO⊂平面BMN,PC⊄ 平面BMN,‎ 所以PC∥平面BMN.‎ ‎‎ ‎‎ ‎1.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点M,N分别为AB,PA的中点.求证:PB∥平面MNC.‎ 证明:因为点M,N分别为AB,PA的中点,‎ 所以MN∥PB.‎ 因为MN⊂平面MNC,PB⊄ 平面MNC,‎ 所以PB∥平面MNC.‎ ‎2.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点D是AB的中点.求证:BC1∥ 平面A1CD.‎ ‎‎ 证明:连结AC1,设交A‎1C于点O,连结OD.‎ ‎∵ 四边形AA‎1C1C是矩形,∴ O是AC1的中点.‎ ‎∵ 在△ABC1中, O,D分别是AC1,AB的中点,‎ ‎∴ OD∥BC1.‎ ‎∵ OD⊂平面A1CD,BC1⊄平面A1CD,‎ ‎∴ BC1∥平面A1CD.‎ ‎3. 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BB1(P不与B,B1重合).PA∩A1B=M,PC∩BC1=N.‎ 求证:MN∥平面ABCD.‎ ‎‎ 证明:连结AC,A‎1C1,‎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 AA1∥CC1,且AA1=CC1,‎ ‎‎ ‎∴ 四边形ACC‎1A1是平行四边形.‎ ‎∴ AC∥A‎1C1.‎ ‎∵ AC⊄平面A1BC1,A‎1C1⊂‎ 平面A1BC1,‎ ‎∴ AC∥平面A1BC1.‎ ‎∵ AC⊂平面PAC,平面A1BC1∩‎ 平面PAC=MN,‎ ‎∴ AC∥MN.‎ ‎∵ MN⊄平面ABCD,‎ AC⊂平面ABCD,‎ ‎∴ MN∥平面ABCD.‎ ‎‎ ‎1. 判定或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常用方法 ‎(1) 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无公共点).‎ ‎(2) 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α,b⊂α,a∥b⇒a∥α).‎ ‎(3) 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α∥β,a⊂α⇒a∥β).‎ 注意不管用哪种方法,都应将相应的条件写全,缺一不可.‎ ‎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作用是证线线平行,应用时常常需构造辅助平面,和在平面几何中添加辅助线一样,在构造辅助平面时要确认这个平面的存在性.‎ ‎3. 证明平行问题时要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要抓住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平行关系,实现“空间问题”与“平面问题”之间的转化.‎ ‎[备课札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