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4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理卷·2018届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天津一中 2017-2018 高三年级二月考 数学试卷(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集合 ,则 ( ) A. (-1,1) B. (0,1) C. D. 【答案】B 【解析】 故选 B 2. 如果实数 满足条件 ,那么 的最大值为( ) A. 2 B. 1 C. -2 D. -3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建立可行域: 目标函数 ,当过点 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最大值是 ,故选 B. 考点:线性规划 3. 已知等比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则 是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 件 【答案】C 【解析】若公比 ,则当 时 成立; 若公比 ,则 与 符号相同 与 的符号相同,故 即 是 的充要条件 故选 C 4. 已知函数 在 上单调,且函数 的图象关于 对称,若数列 是公 差不为 0 的等差数列,且 ,则 等于( ) A. 2 B. -2 C. 0 D. -1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已知函数 在 上单调,且函数 的图象关于 对称, 可得 的图象关于 对称, 由数列 是公差不为 0 的等差数列,且 , 可得 ,又 是等差数列, 所以 , 则 的前 100 项的和为 故选:B. 5. 函数 在点 处的切线斜率为 2,则 的最小值是( ) A. 10 B. 9 C. 8 D. 【答案】B 【解析】函数求导可得 , , = ,等号成立条件 即 ,选 B. 6. 已知 ,若 点是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 ,则 的最大值等于( ) A. 13 B. 15 C. 19 D. 21 【答案】A 【解析】以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 , , ,即 ,所以 , ,因此 ,因为 ,所以 的最大值等于 ,当 , 即 时取等号. 考点:1、平面向量数量积;2、基本不等式. 7. 已知函数 ,若 在区间 内没有零点,则 的取值 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 , 函数 在区间 内没有零点 (1) ,则 ,则 ,取 , ; (2) ,则 ,解得: , 取 , ; 综上可知: 的取值范围是 ,选 . 【点睛】有关函数 求 的值及取值范围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考题,应 引起足够的注意.本题首先利用降幂公式和辅助角公式把函数的解析式化为标准 型,函数 在区间 内没有零点,根据 的范围求出 的范围,使其 在 或在 内,恰好函数无零点,求出 的范围. 8. 已知函数 ,若 有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根 ,则 的取值 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于 ,不妨设 ,则 , 则 , , , , , 由于 ,则 , 有 3 个零点, 在 上为增函数,而 , ,则 . 选 B. 二、填空题(每题 5 分,满分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9.是虚数单位,若复数 是纯虚数,则实数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 即答案为 10. 有一个半球和四棱锥组成的几何体,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上部是一个半球,下部是一个四棱锥, 半球的直径为棱锥的底面对角线, 由棱锥的底底面棱长为 1,可得 故 故半球的体积为: 棱锥的底面面积为:1,高为 1,故棱锥的体积 故组合体的体积为 即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并求其体积和表面积,根据已知的三视图,判断几 何体的形状是解答的关键. 11. 在极坐标系中,直线 与圆 的公共点的个数为_________. 【答案】2 【解析】直线为 ,圆为 ,因为 ,所以有两个 交点 【考点】极坐标 【名师点睛】再利用公式 把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 方程,再解联立方程组根据判别式判断出交点的个数,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为选修 课程,要求灵活使用公式进行坐标变换及方程变换. 12. 函数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 【答案】1 【解析】化简三角函数的解析式,则 ,由 可得 ,当 时,函数 取得最大值 1. 13. 数列 满足 ,则数列 的前 100 项和为__________. 【答案】2550 【解析】由 ,可得 ; 同理可得 ; ; ∴数列 的前 100 项满足 是以 12 为首项,16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则数列 的前 100 项和为 故答案为 2500 14. 如图直角梯形 中, ,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中, ,点 分别为线段 上的动点,若 ,则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 【答案】 【解析】以直线 为 轴, 为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则 , , , , 设 , , , 则 , , ,由 知 , 所以 ,易知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又 时, , 时, ,所以 . 点睛:求平面图形中向量数量积一般有两种方法: (1)选取图中不共线的两个向量为基底,把其他向量用基底表示,最后把所求向量的数量 积转化为基底的数量积; (2)在图形中确定两相互垂直的直线,以它们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或设出) 各点坐标,把向量用坐标表示,这样向量的数量积可以用坐标运算,把形转化为数. 本题利用第二种方法,可以很讯速地确定题中已知条件,并把待求式与已知建立关系,从而 求得结论.在几何关系不容易确定时可以用这种方法,能减少思维量.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 算步骤.) 15. 已知 ,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且 ,点 在线段 上, . (1)若 的面积为 24,求 的长; (2)若 ,且 ,求 的长. 【答案】(1) (2)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 ,再根据余弦定理求 的长;(2) 先根据三角函数同角关系求得 ,再根据正弦定理求得 ,根据两角和正弦公式求得 ,最后根据正弦定理解得 的长. 试题解析:解:(Ⅰ)由 , 解得 . 在 中, , 即 , . (Ⅱ)因为 ,且 ,可以求得 , . 依题意, ,即 ,解得 . 因为 ,故 ,故 . 在 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解得 . 16. 甲、乙两袋中各装有大小相同的小球 9 个,其中甲袋中红色、黑色、白色小球的个数分 别为 2,3,4,乙袋中红色、黑色、白色小球的个数均为 3,某人用左右手分别从甲、乙两袋 中取球。 (1)若左右手各取一球,求两只手中所取的球颜色不同的概率; (2)若左右手依次各取两球,称同一手中两球颜色相同的取法为成功取法,记两次取球(左 右手依次各取两球为两次取球)的成功取法次数为随机变量 ,求 的分布列和期望. 【答案】(1) (2)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古典概型及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可得结果;(2) 依题意, 的可 能取值为 . 分别求出各随机变量的概率,从而可得分布列,由期望公式可得结果. 试题解析:(1)设事件 为“两手所取的球不同色”,则 = (2)依题意, 的可能取值为 . 左手所取的两球颜色相同的概率为 右手所取的两球颜色相同的概率为 所以 的分布列为: . 视频 17. 如图,正方形 与梯形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 为 的中点. 求证: 平面 ; 求证: 平面 ; 求平面 与平面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答案】(1)详见解析(2) 详见解析(3) 【解析】试题分析:(1) (I)取 中点 ,连 ,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结合已知中 ,易得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再由线面平 面的判定定理,可得 ; (2)由已知中正方形 与梯形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易得 平面 ,进而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 中, ,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 ; (3)以 为原点, 所在直线为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出平面 与平面 的法向量,代入向量夹角公式,即可求出平面 与平面 所成锐二面角的 余弦值. 试题解析: (1)取 中点 ,连 是平行四边形 (2) (3)如图建系 设面 的法向量 面 法向量 , 【点睛】本题考查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熟练掌握空间直线与平面不同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定义及几何 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8. 已知数列 满足 且 , ,数列 满足 .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对任意的正整数 ,当 时,不等式 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详见解析(2) (3) 或 【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推出 是首项为 3,公比为 3 的等比数列.然后求 解 的通项公式. (2) ,由错位相减法可求出数列 的前 项和 (3)判断数列 单调递减,推出当 时, 取得最大值为 ,则不等式恒成立转化为 ,对任意 恒成立,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 (1) 是以 3 为首项,以 3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2) , , (3) 单调减,∴ ∴ ∴ ∴ 或 19. 已知函数 (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 求函数 的单调区间; 设 ,已知直线 是曲线 的切线,且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 ①求实数的值; ②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详见解析(2)① ② 【解析】试题分析:(1)求出函数的导数,通过讨论的范围,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即可; (2)①根据切线方程求出的值即可;②问题转化为 在 上恒成立,根据函 数的单调性求出的范围即可. 试题解析: (1) , 或 当 时, 0 (0,2) 2 当 时, 0 (0,2) 2 (2) <1>设切点( ) , <2>令 , , , 时 时 , , 在 使 , 在 上↑ 恒成立, 恒成立 令 , , , 当 时 , 综上: 20. 已知数列 满足 ,且 . 求 的通项公式; 设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设 ,证明: 【答案】(1) (2) (3)详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由数列 满足 ,且 ..当 为奇数时, ,此时数列 成等差数列.当 当为偶数时, , 此时数列 成等比数列,即可得出. (2) 可得: .利用“错位相减 法”与分组求和即可得出. (3) 可得 为奇, 为偶,即可证明. 试题解析: (1)当 为奇数时, ,此时数列 成等差数列. 当 当为偶数时, ,此时数列 成等比数列 (2) (3) 为奇 为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