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4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理)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四川省雅安市 2018-2019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理)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已知 是虚数单位,若复数 满足 ,则 的虚部为( ) A.-1 B. C.1 D.-3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可得 z=1﹣3 i,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复数 z 的虚部是-3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属于基础题. 2.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是( ) A.30 B.40 C.-10 D.-20 【答案】B 【解析】 【分析】 通过对括号展开,找到含有 的项即可得到 的系数. 【详解】 的展开式中含有 的项为: ,故选 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系数的计算,难度不大. 3.若直线 和椭圆 恒有公共点,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i z 3z i i⋅ = + z 3i− 3 1 3iz ii += = − 52x x − x x x 52x x − x 2 2 3 5 2 40C x xx − = 2y kx= + 2 2 2 1( 0)9 x y bb + = > b [2, )+∞ [2,3) (3, )∪ +∞ [2,3) (3,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椭圆 1(b>0)得出 ≠3,运用直线恒过(0,2),得出 1,即可求 解答案. 【详解】 椭圆 1(b>0)得出 ≠3, ∵若直线 ∴直线恒过(0,2), ∴ 1,解得 ,故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椭圆的几何性质,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属于中档题. 4.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假设每局比赛甲胜的概率是 0.6,乙胜的概率是 0.4. 那么采用 5 局 3 胜制还是 7 局 4 胜制对乙更有利?( ) A.5 局 3 胜制 B.7 局 4 胜制 C.都一样 D.说不清楚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别计算出乙在 5 局 3 胜制和 7 局 4 胜制情形下对应的概率,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 案. 【详解】 当采用 5 局 3 胜制时,乙可以 3:0,3:1,3:2 战胜甲,故乙获胜的概率为: ;当采用 7 局 4 胜制时,乙可以 4:0,4:1,4:2,4:3 战胜甲,故乙获胜的概率为: ,显然采用 5 局 3 胜制对乙更有利,故选 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难 2 2 29 x y b + = b 2 4 b ≤ 2 2 29 x y b + = b 2y kx= + 2 4 b ≤ 2b ≥ b [2,3) (3, )∪ +∞ 3 2 2 2 2 2 3 40.4 + 0.4 0.6 0.4 0.4 0.6 0.4 0.3174C C× × + × × ≈ 4 3 3 3 3 2 3 3 3 4 5 60.4 + 0.4 0.6 0.4 0.4 0.6 0.4+ 0.4 0.6 0.4 0.2898C C C× × + × × × × ≈ 度中等. 5.正方体 中,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正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作出相关图形,设正方体边长为 1,求出 与平面 所成角正弦值即为答案. 【详解】 如图所示,正方体 中,直线 与 平行,则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正弦值即为 与平面 所成角正弦值.因为 为等边三角形, 则 在平面 即为 的中心,则 为 与平面 所成角.可设 正方体边长为 1,显然 ,因此 ,则 ,故答案选 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线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 力. 6.已知 ,则 等于( ) A.-4 B.-2 C.1 D.2 【答案】D 【解析】 1 1 1 1ABCD A B C D− AD 1 1A BC 1 2 3 2 3 3 6 3 1 1B C 1 1A BC 1 1 1 1ABCD A B C D− AD 1 1B C AD 1 1A BC 1 1B C 1 1A BC 1 1A BC∆ 1B 1 1A BC 1 1A BC∆ 1 1B C O∠ 1 1B C 1 1A BC 3 6= 2=3 3BO × 2 1 6 3= 1 ( ) =3 3B O − 1 1 1 1 1 0 3sin 3 BB C O B C ∠ = = ( ) ( )2 2 1f x x x f ′= + ⋅ 3( )f ' 【分析】 首先对 f(x)求导,将 1 代入,求出 f′(1)的值,化简 f′(x),最后将 x=3 代入即 可. 【详解】 因为 f′(x)=2x+2f′(1), 令 x=1,可得 f′(1)=2+2f′(1), ∴f′(1)=﹣2, ∴f′(x)=2x+2f′(1)=2x﹣4, 当 x=3,f′(3)=2.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导数的运用,求出 f′(1)是关键,是基础题. 7.“ ”是“函数 在区间 单调递增”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分析:求出导函数 ,若函数 在 单调递增,可得 在区间 上恒成立.解出 ,故选 A 即可. 详解: , ∵若函数函数 在 单调递增, ∴ 在区间 上恒成立. ∴ ,而 在区间 上单调递减, ∴ .即“ ”是“函数 在 单调递增”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判定,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恒成立问题 的等价转化方法,属中档题. 8.某次运动会中,主委会将甲、乙、丙、丁四名志愿者安排到三个不同比赛项目中担 1k > ( ) lnf x kx x= − [1, )+∞ f x′( ) ( ) lnf x kx x= − ( )1,+∞ 0f x′ ≥( ) ( )1,+∞ 1k ³ 1f x k x ′ = −( ) ( ) lnf x kx x= − ( )1,+∞ 0f x′ ≥( ) ( )1,+∞ 1k x ≥ 1y x = ( )1,+∞ 1k ³ 1k > ( ) lnf x kx x= − ( )1,+∞ 任服务工作,每个项目至少 1 人,若甲、乙两人不能到同一个项目,则不同的安排方式 有( ) A.24 种 B.30 种 C.36 种 D.72 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对甲、乙、丙、丁进行分组,减去甲、乙两人在同一个项目一种情况,然后进行 3 个地方的全排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先将甲、乙、丙、丁分成三组(每组至少一人)人数分配是 1,1,2 共有 种 情况,又甲、乙两人不能到同一个项目,故只有 5 种分组情况,然后分配到三个不同地 方,所以不同的安排方式有 种,故答案选 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排列组合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 力,难度不大. 9.若曲线 在 处的切线,也是 的切线,则 ( ) A. B.1 C.2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求出 的导数,得切线的斜率,可得切线方程,再设与曲线 相切的切 点为(m,n),得 的导数,由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切线的斜率,解方程可得 m,n,进而得到 b 的值. 【详解】 函数 的导数为 y =ex,曲线 在 x=0 处的切线斜率为 k= =1, 则曲线 在 x=0 处的切线方程为 y﹣1=x; 函数 的导数为 y = ,设切点为(m,n),则 =1,解得 m=1,n=2, 即有 2=ln1+b,解得 b=2. 故选:A. 1 1 2 4 3 2 2 2 6C C C A = 3 35 30A = xy e= 0x = lny x b= + b = 1− e xy e= lny x b= + lny x b= + xy e= ' xy e= 0e xy e= lny x b= + ' 1 x 1 m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切线方程,属于基础题. 10.设 分别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且 分别是 的导数,当 时, 且 ,则不等 式 的解集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构造函数 ,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脱离 即可求得相关解集. 【详解】 根据题意,可设 ,则 为奇函数,又当 时 ,所以 在 R 上为增函数,且 , 转化为 ,当 时,则 ,当 ,则 ,则 ,故解集是 ,故选 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抽象函数的相关性质解不等式,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转化能力, 难度中等. 11.点 、 在以 为直径的球 的表面上,且 , , , 若球 的表面积是 ,则异面直线 和 所成角余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首先作出图形,计算出球的半径,通过几何图形,找出异面直线 和 所成角,通 过余弦定理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 ) ( ),f x g x ( ) ( ),f x g x′ ′ ( ) ( ),f x g x 0x < ( ) ( ) ( ) ( ) 0f x g x f x g x′ ′+ > ( )6 0g = ( ) ( ) 0f x g x < ( 6,0) (6, )− +∞ ( 6,0) (0,6)− ( , 6) (0,6)−∞ − ( , 6) (6, )−∞ − +∞ ( ) ( )( )h x f x g x= f ( ) ( )( )h x f x g x= ( )h x 0x < ( ) ( ) ( ) ( ) 0f x g x f x g x′ ′+ > ( )h x ( )6 0h − = ( ) ( ) 0f x g x < ( ) 0h x < 0x < 6x < − 0x > ( ) (6)h x h< 0 6x< < ( , 6) (0,6)−∞ − A B PC O AB BC⊥ 2AB = 4BC = O 24π PB AC 3 3 3 2 10 10 6 3 PB AC 设球 的半径为 ,则 ,故 ,如图所示:分别取 PA,PB,BC 的中点 M,N,E,连接 MN,NE,ME,AE,易知, 平面 ,由于 ,所以 ,所以 ,因为 E 为 BC 的中点,则 ,由于 M,N 分别为 PA,AB 的中点,则 ,且 ,同理 ,且 ,所以,异面直 线 和 所成角为 或其补角,且 ,在 中, ,由余弦定理得: ,因此异面直线 和 所成角余弦值为 ,故选 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外接球的相关计算,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 力,计算能力和转化能力,难度较大. 12.已知函数 在 时取得极大值,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对 进行求导,然后分别讨论 和 时的极值点情况,随后得到答案. 【详解】 O R 24 24Rπ π= 6R = PA ⊥ ABC AB BC⊥ 2 2 2 5AC AB BC= + = 2 2 2PA PC AC= − = 2 2+ 2 2AE AB BE= = MN / / PB 2 2 2MN AM AN= + = NE / / AC 1NE AC 52 = = PB AC MNE∠ 2 2 3ME AM AE= + = MNE 2, 5, 3MN NE ME= = = 2 2 2 10cos 2 10 MN NE MEMNE MN NE + −∠ = = −⋅ PB AC 10 10 21( ) ( ) ( , )2 x xf x e a e e aex b a b R= + − − + ∈ 1x = a ( , )e−∞ − ( ,0)−∞ ( ,0)e− [0, )+∞ ( )f x 0a 0 ( ) 0f x′ > x>1 ( ) 0f x′ < x<1 ( )f x x=1 0 a e< − 第 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 I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3.若 ,则 __________. 【答案】-32 【解析】 【分析】 通过对原式 x 赋值 1,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令 可得 ,故答案为-3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中赋值法的理解,难度不大. 14.已知棱长为 的正方体 中, , 分别是 和 的中点,点 到平面 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解析】 【分析】 以 D 点为原点, 的方向分别为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各顶点的 坐标,进而求出平面 的法向量,代入向量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以 为坐标原点, , , 的方向分别为 ,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 系 ,则 , , , 所以 , , , 设 是平面 的法向量,则 ,即 , 令 ,可得 ,故 , 5 5 4 3 2 5 4 3 2 1 0( 3)x a x a x a x a x a x a− = + + + + + 0 1 2 3 4 5a a a a a a+ + + + + = 1x = 5 5 4 3 2 1 03 3(1 ) 2a a a a a a− = + + + = −+ + 设点 在平面 上的射影为 ,连接 ,则 是平面 的斜线段, 所以点 到平面 的距离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向量在求解距离中的应用,对于利用空间向量求解点到平面的距离 的步骤通常为:①求平面的法向量;②求斜线段对应的向量在法向量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即为点到平面的距离.空间中其他距离问题一般都可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求解.着重 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5.若点 P 是曲线 上的任意一点,则点 P 到直线 的最小距离是 ________. 【答案】 【解析】 由曲线的解析式可得: ,令 可得: (舍去负根), 且当 时, , 则原问题转化为求解点 与直线 的距离, 即: , 综上可得:点 到直线 的最小距离是 . 16.双曲线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过 斜率 为 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点 、 ,若 ,则该双曲线的离 心率是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 ,由定义得 ,由余弦定理得 的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根据 ,由双曲线定义得 ,又直线的斜率为 ,故 2 lny x x= − 2y x= − 2 1' 2y x x = − ' 1y = 1 2 11, 2x x= = − 1x = 21 ln1 1y = − = ( )1,1 2 0x y− − = ( )22 1 1 2 2 1 1 − + = + − P 2y x= − 2 C 2 2 2 2 1( 0, 0)x y a ba b − = > > 1 2( ,0), ( ,0)F c F c− 1F 3 P Q 2QP QF= 1 13 2 + 2QP QF= 1 22 , 4PF a PF a= = ,a c 2QP QF= 1 22 , 4PF a PF a= = 3 , 中由余弦定理得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双曲线定义及几何性质,余弦定理,运用定义得 是本题关 键,是中档题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17.小明某天偶然发现班上男同学比女同学更喜欢做几何题,为了验证这一现象是否具 有普遍性,他决定在学校开展调查研究:他在全校 3000 名同学中随机抽取了 50 名,给 这 50 名同学同等难度的几何题和代数题各一道,让同学们自由选择其中一道题作答, 选题人数如下表所示: 几何题 代数题 合计 男同学 22 8 30 女同学 8 12 20 合计 30 20 50 (1)能否据此判断有 的把握认为选代数题还是几何题与性别有关? (2)用以上列联表中女生选做几何题的频率作为概率,从该校所有女生(该校女生超 过 1200 人)中随机选 5 名女生,记 5 名女生选做几何题的人数为 ,求 的数学期 望 和方差 . 附表: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 2 3PF F π∠ = 1 2PF F△ 2 2 2 24 4 16 1 13cos 3 03 2 2 2 2 a c a e e ea c π + − += ⇒ − − = ∴ =× × 1 13 2 + 1 22 , 4PF a PF a= = 97.5% X X ( )E X ( )D X ( )2 0P k k≥ 0k 参考公式: ,其中 . 【答案】(1)有;(2) . 【解析】 【分析】 (1)计算 与 5.024 比较,即可判断是否有 的把握认为选代数题还是几何题与性 别有关. (2)显然 ,可直接利用公式计算数学期望 和方差 . 【详解】 (1)由列联表知 故有 97.5%的把握认为选代数题还是几何题与性别有关 (2)由表知 20 位女生选几何题的频率为 , 故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独立性检验统计思想,二项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 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难度不大. 18.如图,在四棱锥 中, 平面 ,四边形 为正方形, , 、 分别是 、 中点. (1)证明: (2)求平面 与平面 所成锐二面角的值. 2 2 ( ) ( )( )( )( ) n ad bcK a b c d a c b d −= + + + + n a b c d= + + + 6 5 2K 97.5% 2~ (5, )5X B ( )E X ( )D X 2 2 50(22 12 8 8) 50 5.5556 5.02430 30 20 20 9K × − ×= = ≈ >× × × 8 2 20 5 = 2~ (5, )5X B 2( ) 5 25E X∴ = × = 2 3 6( ) 5 5 5 5D X = × × = P ABCD− PA ⊥ ABCD ABCD 1AP AB= = F E PB PC PB ED⊥ ADEF PCD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 【解析】 【分析】 (1)要证 ,可证 平面 ,利用线面垂直即可得到线线垂直.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计算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和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 利用向量夹角公式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1) 平面 , 又 , 为平面 上相交直线, 平面 , 而等腰三角形 中有 平面 而 平面 , . (2)易知 两两垂直,故分别以其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系 则 求得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 , 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 平面 与平面 所成锐二面角为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中线线垂直,二面角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计算能力,转化能力,难度中等. 19.已知 是抛物线 的焦点, 是抛物线上一点,且 . 60 PB ED⊥ PB ⊥ ADEF ADEF PCD PA ⊥ ABCD PA AD∴ ⊥ AD AB⊥ ,AD PA PAD AD∴ ⊥ PAD AD PB∴ ⊥ PAB PB AF⊥ PB∴ ⊥ ADEF ED ⊂ ADEF PB ED∴ ⊥ , ,AB AD AP (0,0,0), (0,0,1), (1,0,0), (1,1,0), (0,1,0)A P B C D ADEF (1,0, 1)m = − PCD (0,1,1)n = 1cos , 2m n∴ < >= − ∴ ADEF 60 F :C 2 2 ( 0)y px p= > (1, )P t | | 2PF = (1)求抛物线 的方程; (2)直线 与抛物线 交于 两点,若 ( 为坐标原点),则直线 是 否会过某个定点?若是,求出该定点坐标,若不是,说明理由. 【答案】(1) (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抛物线的定义知 得 值即可求解(2)设 的方程为: ,代入 ,消去 得 的二次方程,向量坐标化 结合韦 达定理得 ,则定点可求 【详解】 (1)由抛物线的定义知 , 抛物线 的方程为: (2)设 的方程为: ,代入 有 , 设 ,则 , , 的方程为: ,恒过点 , 【点睛】 本题考查抛物线方程,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韦达定理的应用,向量运算,准确计 算是关键,是中档题 20.已知函数 . (1)求函数 的单调区间; (2)求证: . 【答案】(1) 在 , 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2)证 明见解析. 【解析】 C l C A B、 4OA OB⋅ = − O l 2 4y x= 1 2,2 pPF = + = p AB x my n= + 2 4y x= x y 4OA OB⋅ = − 2n = 1 2, 22 pPF p= + = ∴ = ∴ C 2 4y x= AB x my n= + 2 4y x= 2 4 4 0y my n− − = 1 1 2 2( , ), ( , )A x y B x y 1 2 4y y n⋅ = − 2 21 2 1 2 ( ) 16 y yx x n ⋅∴ ⋅ = = 2 1 2 1 2 4 4 2OA OB x x y y n n n∴ ⋅ = ⋅ + ⋅ = − = − ∴ = AB∴ 2x my= + (2,0)N 2( ) ( 1)xf x e x x= − − ( )f x 1 2( 1) 1xe x x− − − ≥ − ( )f x ( , 2)−∞ − (1, )+∞ ( 2,1)− 【分析】 (1)先对 求导,通过导函数与 0 的大小比较即可得到单调区间. (2) ,从而利用(1)中相关结论求出 的极值点证明不等式. 【详解】 (1) , . , 函数 在 , 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 (2)证明: . 由(1)知 在 , 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 且 时, ,且 时, , 在 时取得最小值 , 即 , 故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函数求解函数增减区间,利用导函数证明不等式,意在考查学生的 分析能力,转化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难度中等. 21.已知椭圆 : 的左焦点 ,离心率为 ,点 为椭圆 上任一点,且 的最小值为 . (1)求椭圆 的方程; (2)若直线 过椭圆的左焦点 ,与椭圆交于 两点,且 的面积为 ,求直 线 的方程. 【答案】(1) (2) 或 . 【解析】 【分析】 2( ) ( 1)xf x e x x= − − 1 2 2( 1) 1 ( 1)x xe x x e x x e− − − ≥ − ⇔ − − ≥ − 2( ) ( 1)xf x e x x= − − 2( ) ( 1)xf x e x x= − − x∈R ( ) ( 1)( 2)xf x e x x′∴ = − + ∴ ( )f x ( , 2)−∞ − (1, )+∞ ( 2,1)− 1 2 2( 1) 1 ( 1)x xe x x e x x e− − − ≥ − ⇔ − − ≥ − ( )f x ( , 2)−∞ − (1, )+∞ ( 2,1)− x → −∞ ( ) 0f x +→ x → +∞ ( )f x → +∞ ( )f x∴ 1x = (1) ef = − 2( 1)xe x x e− − ≥ − 1 2( 1) 1xe x x− − − ≥ − E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1F 2 2 P E 1| |PF 2 1− E l 1F A B、 OAB∆ 2 3 l 2 2 12 x y+ = 1 0x y+ + = 1 0x y− + = (1)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1(a>b>0),由离心率为 ,点 P 为椭圆 C 上任意一点,且|PF|的最小值为 1,求出 a2=2,b2=1,由此能求出椭圆 C 的方程; (2)设 的方程为: ,代入 得: , 由弦长公式与点到线的距离公式分别求得 ,由面积公式得 的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1)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1(a>b>0), ∵离心率为 ,∴ ,∴a , ∵点 P 为椭圆 C 上任意一点,且|PF|的最小值为 1, ∴c=1,∴a2=b2+c2=b2+1, 解得 a2=2,b2=1, ∴椭圆 C 的方程为 1. (2)因 , 与 轴不重合,故设 的方程为: , 代入 得: , 其 恒成立,设 ,则有 , 又 到 的距离 ,解得 , 的方程为: 或 . 【点睛】 本题考查椭圆方程的求法,考查直线方程的求法,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准确计 算是关键,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椭圆性质的合理运用. 22.已知函数 . 2 2 2 2 x y a b + = 2 2 2 − AB 1x my= − 2 2 12 x y+ = 2 2( 2) 2 1 0m y my+ − − = ,AB d m 2 2 2 2 x y a b + = 2 2 2 2 2 2 2 2 1 2 c a be a a −= = = 2b= 2 − 2 2 2 x y+ = 1( 1,0)F − AB x AB 1x my= − 2 2 12 x y+ = 2 2( 2) 2 1 0m y my+ − − = > 0∆ 1 1 2 2( , ), ( , )A x y B x y 1 2 1 22 2 2 1,2 2 my y y ym m −+ = ⋅ =+ + 2 2 2 1 2 1 2 2 2 2( 1)1 ( ) 4 2 mAB m y y y y m +∴ = + + − = + O AB 2 1 1 d m = + 2 2 2 1 1 2 2( 1) 1 2 2 2 2 31OAB mS AB d m m ∆ +∴ = = =+ + 1m = ± l∴ 1 0x y+ + = 1 0x y− + = ( ) 3lnf x x ax= + (1)若函数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若 在 上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 【解析】 【分析】 (1)先对 求导,然后分别讨论 和 时的情况,从而得到 的取 值范围; (2)可令 ,再 求导,就 和 两种情况再分别讨论恒成立问题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1) ①当 时, 恒成立,故 在 上递增, 最多一个零点,不 合题意; ②当 时, , , 在 上递增,在 上递减, 且 时, , 时, 故要 有两个零点,只需 , 解得: , 综合①、②可知, 的范围是: . (2)令 , ①当 , 恒成立, 在 上递增, ,符合题意; ( )f x a 2( ) 2 2xf x ax ax e e a> + − + − (1, )x∈ +∞ a 1( ,0)2e − 1( , ]2 e +−∞ ( ) 3lnf x x ax= + 0a ≥ 0a < a 2( ) ( ) ( 2 2 ) ln 2 2 ( 1)x xg x f x ax ax e e e x e ax a e x= − + − + − = + − + − > 0a ≥ 0a < ( ) 21 2 12 ( 0)axf x ax xx x +′ = + = > 0a ≥ ( ) 0f x′ > ( )f x (0, )+∞ ( )f x 0a < ( ) 10 0 2f x x a ′ > ⇒ < < − ( ) 10 2f x x a ′ < ⇒ > − ( )f x∴ 1(0, )2a − 1( )2a − + ∞, 0x +→ ( )f x → −∞ x → +∞ ( )f x → −∞ ( )f x 1( ) 02f a − > 1 02 ae − < < a 1( ,0)2e − 2( ) ( ) ( 2 2 ) ln 2 2 ( 1)x xg x f x ax ax e e e x e ax a e x= − + − + − = + − + − > ( ) 1 2xg x e ax ′ = + − 0a ≤ ( ) 0g x′ > ( )g x∴ (1, )+∞ ( ) g(1) 0g x∴ > = ②当 时, 在 上递增, 在 上递增,又 , 若 ,即 时, 恒成立,同①,符合题意, 若 ,即 时, 存在 ,使 , 时, , 时, , 在 递减,在 上递增, 而 ,故不满足 恒成立, 综上所述, 的范围是: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函数求解零点中含参问题,恒成立中含参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转 化能力,对学生的分类讨论的思想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0a > ( ) 2 1xg x e x ′′ = − (1, )+∞ ( ) ( )1 1 0g x g e′′ ′′∴ > = − > ( )g x′∴ (1, )+∞ ( )1 1 2g e a′ = + − ( )1 1 2 0g e a′ = + − ≥ 10 2 ea +< ≤ ( ) 0g x′ > ( )1 1 2 0g e a′ = + − < 1 2 ea +> 0 (1, )x ∈ +∞ ( ) 0g x′ = 01 x x∴ < < ( ) 0g x′ < 0x x> ( ) 0g x′ > ∴ ( )g x 0(1, )x 0( )x + ∞, (1) 0g = ( ) 0>g x a 1( , ]2 e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