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4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 1.已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则实数的值为( ) A. -4 B. -1 C. 1 D. 4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求出在点处的切线斜率,然后利用两直线垂直的条件可求出的值. 【详解】由题意,,,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为4,由于切线与直线垂直,则,解得.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导数的几何意义,考查了两直线垂直的性质,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已知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满足,数列是等比数列且,则等于(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由题意可得:, ,则:. 本题选择C选项. 3.对于函数,若存在区间使得则称函数为“同域函数”,区间A为函数的一个“同城区间”.给出下列四个函数: ①;②;③;④. 存在“同域区间”的“同域函数”的序号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① ,x∈[0,1]时,f(x)∈[0,1],所以①存在同域区间;②,x∈[-1,0]时,f(x)∈[-1,0],所以②存在同域区间;③,x∈[0,1]时,f(x)∈[0,1],所以③存在同域区间;④,判断该函数是否有同域区间,即判断该函数和函数y=x是否有两个交点;而根据这两个函数图象可以看出不存在交点,所以该函数不存在同域区间.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同域函数及同域区间的理解,涉及到二次函数、余弦函数的值域的求解,函数图像的相交等,属于难题.本题在判断邻域时,需要知道通过判断函数f(x)和函数y=x图象交点的情况来判断函数是否存在同域区间的方法. 4.设为两个非零向量的夹角,已知对任意实数,的最小值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确定,则唯一确定 B. 若确定,则唯一确定 C. 若确定,则唯一确定 D. 若确定,则唯一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对式子平方转化成关于的二次函数,再利用最小值为1,得到,进而判断与之间的关系. 【详解】. 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即.所以确定,唯一确定.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模的最值、数量积运算、向量夹角等知识,考查与二次函数进行交会,求解时不能被复杂的表达式搞晕,而是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始终把看成实数. 5.已知点是直线上一动点,与是圆的两条切线,为切点,则四边形的最小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当与直线垂直时,取最小值,并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计算出的最小值,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的最小值,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四边形面积的最小值. 【详解】如下图所示: 由切线的性质可知,,,且, , 当取最小值时,、也取得最小值, 显然当与直线垂直时,取最小值,且该最小值为点到直线 的距离,即, 此时,, 四边形面积的最小值为,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切线长的计算以及四边形的面积,本题在求解切线长的最小值时,要抓住以下两点: (1)计算切线长应利用勾股定理,即以点到圆心的距离为斜边,切线长与半径为两直角边; (2)切线长取最小值时,点到圆心的距离也取到最小值. 6.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像最低点求得,根据函数图像上两个特殊点求得的值,由此求得函数解析式,进而求得的值. 【详解】根据图像可知,函数图像最低点为,故,所以,将点代入解析式得 ,解得,故,所以,故选C.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根据三角函数图象求三角函数解析式,并求三角函数值,属于中档题. 7.已知函数,若恒成立,则实数a的最小正值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化简f(x),分析出f(x)本身的最小正周期T,再根据分析出用a表示f(x)的最小正周期,最后根据两者相等,求得a的最小正值. 【详解】由,则,所以f(x)最小正周期T= 因为,则,这f(x)的最小正周期T=,所以=,所以实数a的最小正值是,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带绝对值三角函数的的周期,同时要会通过函数满足的关系式,分析函数周期 8.设为数列的前项和,,,则数列的前20项和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 相减得 由得出 ,= = 故选D 点睛:已知数列的与的等量关系,往往是再写一项,作差处理得出递推关系,一定要注意n的范围,有的时候要检验n=1的时候,本题就是检验n=1,不符合,通项是分段的. 9.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是、,以为圆心的圆过椭圆的中心,且与椭圆交于点P,若直线恰好与圆相切于点P,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椭圆的定义可知,又恰好与圆相切于点P,可知且,即可列出方程求椭圆的离心率. 【详解】由恰好与圆相切于点P,可知,且 , 又,可知, 在中,, 即 所以, 解得,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定义,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圆的切线的性质,属于中档题. 10.已知函数的图像的一条对称轴为直线,且,则的最小值为( ) A. B. 0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运用辅助角公式,化简函数的解析式,由对称轴的方程,求得的值,得出函数的解析式,集合正弦函数的最值,即可求解,得到答案. 【详解】由题意,函数为辅助角, 由于函数的对称轴的方程为,且, 即,解得,所以, 又由,所以函数必须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 所以可设,, 所以, 当时,的最小值,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其中解答中利用三角恒等变换的公式,化简函数的解析式,合理利用正弦函数的对称性与最值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11.若函数只有一个极值点,则k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函数求导函数 f′(x)=ex(x﹣2)﹣kx2+2kx=(x﹣2)(ex﹣kx),只有一个极值点时f′(x)=0只有一个实数解,有ex﹣kx≥0,设新函数设u(x)=ex,v(x)=kx,等价转化数形结合法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函数f(x)=ex(x﹣3)﹣kx3+kx2只有一个极值点, f′(x)=ex(x﹣2)﹣kx2+2kx=(x﹣2)(ex﹣kx), 若函数f(x)=ex(x﹣3)﹣kx3+kx2只有一个极值点,f′(x)=0只有一个实数解, 则:ex﹣kx≥0, 从而得到:ex≥kx, 当k=0 时,成立. 当k≠0时,设u(x)=ex,v(x)=kx 如图: 当两函数相切时,k=e,此时得到k的最大值,但k<0时不成立. 故k的取值范围为:(0,e] 综上:k的取值范围为:[0,e]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点、考查了不等式问题的等价转化方法,数形结合法,考查了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12.双曲线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F1的直线交曲线左支于A,B两点,△F2AB是以A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且∠AF2B=30°.若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e,则e2=(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根据是以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且,以及双曲线的性质可得,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的关系式,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设,如图所示, 因为是以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且, 由,所以, 由,所以, 所以,即, 所以, 所以,, 在直角中,,即, 整理得,所以,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双曲线的定义,以及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离心率的求解,其中求双曲线的离心率(或范围),常见有两种方法:①求出 ,代入公式;②只需要根据一个条件得到关于的齐次式,转化为的齐次式,然后转化为关于的方程,即可得的值(范围).. 二、填空题 13.已知向量,且,则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把平方,将代入,化简即可得结果. 【详解】因为,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模及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属于中档题.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有两种形式,一是,二是,主要应用以下几个方面:(1)求向量的夹角, (此时往往用坐标形式求解);(2)求投影, 在 上的投影是;(3)向量垂直则;(4)求向量 的模(平方后需求). 14.已知抛物线E:的焦点为F,准线为l,过F的直线m与E交于A,B两点,过A作,垂足为M,AM的中点为N,若,则___________. 【答案】16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画出图形,得到直线的斜率,进一步求得直线的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求解即可得答案. 【详解】,为的中点,且, ,则直线的倾斜角为,斜率为. 由抛物线,得,则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得. 则, . 故答案为:16.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简单性质、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及抛物线过焦点弦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15.已知函数,若当时,有解,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求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可得时大致图象,利用数形结合求解. 【详解】 过定点 当时,有解 当时,存在在的下方, 令,解得, 当时,,当时,, 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当时,, 又, 作函数,的大致图象: 由图象可知:时满足条件,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图象,直线过定点,数形结合,属于难题. 16.数列为1,1,2,1,1,2,3,1,1,2,1,1,2,3,4,…,首先给出,接着复制该项后,再添加其后继数2,于是, ,然后再复制前面所有的项1,1,2,再添加2的后继数3,于是,,,,接下来再复制前面所有的项1,1,2,1,1,2,3,再添加4,…,如此继续,则______. 【答案】1 【解析】 【分析】 根据数列构造方法可知:,即;根据变化规律可得,从而得到结果. 【详解】由数列的构造方法可知,,,,可得: 即: 本题正确结果: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数列的构造规律求解数列中的项,关键是能够根据构造特点得到数列各项之间的关系,考查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三、解答题 17.如图为一块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地块,为响应国家号召,现对这块地进行绿化改造,计划从的中点出发引出两条成角的线段和,与和围成四边形区域,在该区域内种上草坪,其余区域修建成停车场,设. (1)当时,求绿化面积; (2)试求地块的绿化面积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根据角度可确定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和均为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利用即可求得结果;(2)利用正弦定理,用表示出和,利用两角和差公式、二倍角公式和辅助角公式可将化简为,利用可求得的范围;从而将所求面积表示为,进而得到所求范围. 【详解】(1)当时,,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和均为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 又, 绿化面积为: (2)由题意知: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在中,, 由正弦定理得: ,即 即绿化面积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知识的实际应用问题,涉及到正弦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三角恒等变换中的两角和差公式、二倍角公式和辅助角公式的应用;求解范围类问题的关键是能够构造出关于某一变量的函数,从而利用函数求值域的方法求得结果. 18.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若,求的通项公式; (2)若,求. 【答案】(1);(2)5或. 【解析】 【分析】 (1)设等差数列公差为,等比数列公比为,由已知条件求出,再写出通项公式;(2)由,求出的值,再求出的值,求出. 【详解】设等差数列公差为,等比数列公比为有,即. (1)∵,结合得, ∴. (2)∵,解得或3, 当时,,此时; 当时,,此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属于中档题. 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运算是等差数列的一类基本题型,数列中的五个基本量一般可以“知二求三”,通过列方程组所求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另外,解等差数列问题要注意应用等差数列的性质()与前 项和的关系. 19.已知圆,点在抛物线上,为坐标原点,直线与圆有公共点. (1)求点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如图,当直线过圆心时,过点作抛物线的切线交轴于点,过点引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过点作轴的垂线分别与直线交于,求证:为中点. 【答案】(1)(2)见证明 【解析】 【分析】 (1)设,联立抛物线,再利用圆与直线相交建立不等式,从而确定点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可先找到函数关系式,利用导数确定切线的斜率,设,利用韦达定理即可证明为中点. 【详解】解:(1)由题意直线斜率存在且不为零,设 到的距离为, 所以 (2)当直线过圆心时, ,所以, 即, 所以 ,设, 由得 ,所以 , 即为中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切线问题等,综合性强,直线与圆的相关计算常考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必须熟记. 20.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数列满足,集合. (1)若,,求集合; (2)若,求使得集合恰有两个元素; (3)若集合恰有三个元素,,T是不超过5的正整数,求T的所有可能值,并写出与之相应的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集合. 【答案】(1);(2)或;(3)或4,时,,;时,, 【解析】 【分析】 (1)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进而求出,再根据周期性求解;(2)由集合的元素个数,分析数列的周期,进而可求得答案;(3)分别令,2,3,4,5进行验证,判断的可能取值,并写出与之相应的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集合 【详解】(1)等差数列的公差,,数列满足, 集合. 当, 所以集合,0,. (2),数列满足,集合恰好有两个元素,如图: 根据三角函数线, ①等差数列的终边落在轴的正负半轴上时,集合恰好有两个元素,此时, ②终边落在上,要使得集合恰好有两个元素,可以使,的终边关于 轴对称,如图,,此时, 综上,或者. (3)①当时,,集合,,,符合题意. 与之相应的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此时. ②当时,,,,或者, 等差数列的公差,,故,,又,2 当时满足条件,此时,1,. 与之相应的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此时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集合元素的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是一道综合题. 21.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令两个零点,证明:. 【答案】(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Ⅱ)见证明 【解析】 【分析】 (Ⅰ)求得函数的导数,且,进而利用导数的符号,即可求得函数单调区间; (Ⅱ)由有两个零点,利用导数求得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结合图象,即可得出证明. 【详解】(Ⅰ)由题意,函数,则,且,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Ⅱ)由有两个零点可知 由且可知,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单调增; 即的最小值为, 因此当时,, 可知在上存在一个零点; 当时,, 可知在上也存在一个零点, 因此,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导数在函数中的综合应用,以及不等式的证明,着重考查了转化与化归思想、分类讨论、及逻辑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对于恒成立问题,通常要构造新函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出最值,进而得出相应的含参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也可分离变量,构造新函数,直接把问题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 22.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且过定点. (1)求椭圆的方程; (2)已知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试问在轴上是否存在定点,使得以弦为直径的圆恒过点?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和的面积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本问考查了椭圆的离心率公式,以及椭圆的方程、性质,通过条件构建关于基本量 的方程组,求解即可. (2)本题考查了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利用条件以弦为直径的圆恒过点,将几何关系代数化,利用韦达定理建立方程,判断方程是否有解. 【详解】解:(1)由已知,椭圆的方程为. (2)由得.① 设,则方程①的两根, 设,则, 假设在y轴上存在定点P,使得以弦为直径圆恒过点P, 则,即, 即对任意恒成立, 此方程组无解,∴不存在定点满足条件.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将条件“以弦为直径的圆恒过点”,几何关系代数化,和联立方程组得到的韦达定理联系起来,建立关于参数 的方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