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 ‎1.已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则实数的值为(  )‎ A. -4 B. ‎-1 ‎C. 1 D. 4‎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求出在点处的切线斜率,然后利用两直线垂直的条件可求出的值.‎ ‎【详解】由题意,,,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为4,由于切线与直线垂直,则,解得.‎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导数的几何意义,考查了两直线垂直的性质,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已知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满足,数列是等比数列且,则等于(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由题意可得:,‎ ‎,则:.‎ 本题选择C选项.‎ ‎3.对于函数,若存在区间使得则称函数为“同域函数”,区间A为函数的一个“同城区间”.给出下列四个函数:‎ ‎①;②;③;④.‎ 存在“同域区间”的“同域函数”的序号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① ,x∈[0,1]时,f(x)∈[0,1],所以①存在同域区间;②,x∈[-1,0]时,f(x)∈[-1,0],所以②存在同域区间;③,x∈[0,1]时,f(x)∈[0,1],所以③存在同域区间;④,判断该函数是否有同域区间,即判断该函数和函数y=x是否有两个交点;而根据这两个函数图象可以看出不存在交点,所以该函数不存在同域区间.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同域函数及同域区间的理解,涉及到二次函数、余弦函数的值域的求解,函数图像的相交等,属于难题.本题在判断邻域时,需要知道通过判断函数f(x)和函数y=x图象交点的情况来判断函数是否存在同域区间的方法. ‎ ‎4.设为两个非零向量的夹角,已知对任意实数,的最小值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确定,则唯一确定 B. 若确定,则唯一确定 C. 若确定,则唯一确定 D. 若确定,则唯一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对式子平方转化成关于的二次函数,再利用最小值为1,得到,进而判断与之间的关系.‎ ‎【详解】.‎ 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即.所以确定,唯一确定.‎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模的最值、数量积运算、向量夹角等知识,考查与二次函数进行交会,求解时不能被复杂的表达式搞晕,而是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始终把看成实数.‎ ‎5.已知点是直线上一动点,与是圆的两条切线,为切点,则四边形的最小面积为(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当与直线垂直时,取最小值,并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计算出的最小值,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的最小值,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四边形面积的最小值.‎ ‎【详解】如下图所示:‎ 由切线的性质可知,,,且,‎ ‎,‎ 当取最小值时,、也取得最小值,‎ 显然当与直线垂直时,取最小值,且该最小值为点到直线 的距离,即,‎ 此时,,‎ 四边形面积的最小值为,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切线长的计算以及四边形的面积,本题在求解切线长的最小值时,要抓住以下两点:‎ ‎(1)计算切线长应利用勾股定理,即以点到圆心的距离为斜边,切线长与半径为两直角边;‎ ‎(2)切线长取最小值时,点到圆心的距离也取到最小值.‎ ‎6.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像最低点求得,根据函数图像上两个特殊点求得的值,由此求得函数解析式,进而求得的值.‎ ‎【详解】根据图像可知,函数图像最低点为,故,所以,将点代入解析式得 ‎,解得,故,所以,故选C.‎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根据三角函数图象求三角函数解析式,并求三角函数值,属于中档题.‎ ‎7.已知函数,若恒成立,则实数a的最小正值为( )‎ A. B. C.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化简f(x),分析出f(x)本身的最小正周期T,再根据分析出用a表示f(x)的最小正周期,最后根据两者相等,求得a的最小正值.‎ ‎【详解】由,则,所以f(x)最小正周期T=‎ 因为,则,这f(x)的最小正周期T=,所以=,所以实数a的最小正值是,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带绝对值三角函数的的周期,同时要会通过函数满足的关系式,分析函数周期 ‎8.设为数列的前项和,,,则数列的前20项和为( )‎ A. B. C. D. ‎ ‎【答案】D ‎【解析】‎ ‎, 相减得 由得出 ‎ ‎ ,= = ‎ 故选D 点睛:已知数列的与的等量关系,往往是再写一项,作差处理得出递推关系,一定要注意n的范围,有的时候要检验n=1的时候,本题就是检验n=1,不符合,通项是分段的.‎ ‎9.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是、,以为圆心的圆过椭圆的中心,且与椭圆交于点P,若直线恰好与圆相切于点P,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椭圆的定义可知,又恰好与圆相切于点P,可知且,即可列出方程求椭圆的离心率.‎ ‎【详解】由恰好与圆相切于点P,可知,且 ,‎ 又,可知,‎ 在中,,‎ 即 所以,‎ 解得,‎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定义,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圆的切线的性质,属于中档题.‎ ‎10.已知函数的图像的一条对称轴为直线,且,则的最小值为( )‎ A. B. ‎0 ‎C.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运用辅助角公式,化简函数的解析式,由对称轴的方程,求得的值,得出函数的解析式,集合正弦函数的最值,即可求解,得到答案.‎ ‎【详解】由题意,函数为辅助角,‎ 由于函数的对称轴的方程为,且,‎ 即,解得,所以,‎ 又由,所以函数必须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 所以可设,,‎ 所以,‎ 当时,的最小值,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其中解答中利用三角恒等变换的公式,化简函数的解析式,合理利用正弦函数的对称性与最值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11.若函数只有一个极值点,则k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函数求导函数 f′(x)=ex(x﹣2)﹣kx2+2kx=(x﹣2)(ex﹣kx),只有一个极值点时f′(x)=0只有一个实数解,有ex﹣kx≥0,设新函数设u(x)=ex,v(x)=kx,等价转化数形结合法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函数f(x)=ex(x﹣3)﹣kx3+kx2只有一个极值点,‎ f′(x)=ex(x﹣2)﹣kx2+2kx=(x﹣2)(ex﹣kx),‎ 若函数f(x)=ex(x﹣3)﹣kx3+kx2只有一个极值点,f′(x)=0只有一个实数解,‎ 则:ex﹣kx≥0,‎ 从而得到:ex≥kx,‎ 当k=0 时,成立.‎ 当k≠0时,设u(x)=ex,v(x)=kx 如图:‎ 当两函数相切时,k=e,此时得到k的最大值,但k<0时不成立.‎ 故k的取值范围为:(0,e]‎ 综上:k的取值范围为:[0,e]‎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点、考查了不等式问题的等价转化方法,数形结合法,考查了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12.双曲线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F1的直线交曲线左支于A,B两点,△F2AB是以A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且∠AF2B=30°.若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e,则e2=(  )‎ A. B. C.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根据是以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且,以及双曲线的性质可得,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的关系式,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设,如图所示,‎ 因为是以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且,‎ 由,所以,‎ 由,所以,‎ 所以,即,‎ 所以,‎ 所以,,‎ 在直角中,,即,‎ 整理得,所以,‎ 故选D.‎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双曲线的定义,以及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离心率的求解,其中求双曲线的离心率(或范围),常见有两种方法:①求出 ,代入公式;②只需要根据一个条件得到关于的齐次式,转化为的齐次式,然后转化为关于的方程,即可得的值(范围)..‎ 二、填空题 ‎13.已知向量,且,则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把平方,将代入,化简即可得结果.‎ ‎【详解】因为,‎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模及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属于中档题.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有两种形式,一是,二是,主要应用以下几个方面:(1)求向量的夹角, (此时往往用坐标形式求解);(2)求投影, 在 上的投影是;(3)向量垂直则;(4)求向量 的模(平方后需求).‎ ‎14.已知抛物线E:的焦点为F,准线为l,过F的直线m与E交于A,B两点,过A作,垂足为M,AM的中点为N,若,则___________.‎ ‎【答案】16‎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画出图形,得到直线的斜率,进一步求得直线的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求解即可得答案.‎ ‎【详解】,为的中点,且,‎ ‎,则直线的倾斜角为,斜率为.‎ 由抛物线,得,则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得.‎ 则,‎ ‎.‎ 故答案为:16.‎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简单性质、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及抛物线过焦点弦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15.已知函数,若当时,有解,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求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可得时大致图象,利用数形结合求解.‎ ‎【详解】‎ 过定点 当时,有解 当时,存在在的下方,‎ 令,解得,‎ 当时,,当时,,‎ 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当时,,‎ 又,‎ 作函数,的大致图象:‎ 由图象可知:时满足条件,‎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图象,直线过定点,数形结合,属于难题.‎ ‎16.数列为1,1,2,1,1,2,3,1,1,2,1,1,2,3,4,…,首先给出,接着复制该项后,再添加其后继数2,于是,‎ ‎,然后再复制前面所有的项1,1,2,再添加2的后继数3,于是,,,,接下来再复制前面所有的项1,1,2,1,1,2,3,再添加4,…,如此继续,则______.‎ ‎【答案】1‎ ‎【解析】‎ ‎【分析】‎ 根据数列构造方法可知:,即;根据变化规律可得,从而得到结果.‎ ‎【详解】由数列的构造方法可知,,,,可得:‎ 即:‎ 本题正确结果:‎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数列的构造规律求解数列中的项,关键是能够根据构造特点得到数列各项之间的关系,考查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三、解答题 ‎17.如图为一块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地块,为响应国家号召,现对这块地进行绿化改造,计划从的中点出发引出两条成角的线段和,与和围成四边形区域,在该区域内种上草坪,其余区域修建成停车场,设.‎ ‎(1)当时,求绿化面积;‎ ‎(2)试求地块的绿化面积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根据角度可确定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和均为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利用即可求得结果;(2)利用正弦定理,用表示出和,利用两角和差公式、二倍角公式和辅助角公式可将化简为,利用可求得的范围;从而将所求面积表示为,进而得到所求范围.‎ ‎【详解】(1)当时,,‎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和均为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 又,‎ 绿化面积为:‎ ‎(2)由题意知:‎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在中,,‎ 由正弦定理得:‎ ‎ ‎ ‎,即 ‎ ‎ 即绿化面积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知识的实际应用问题,涉及到正弦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三角恒等变换中的两角和差公式、二倍角公式和辅助角公式的应用;求解范围类问题的关键是能够构造出关于某一变量的函数,从而利用函数求值域的方法求得结果.‎ ‎18.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若,求的通项公式;‎ ‎(2)若,求.‎ ‎【答案】(1);(2)5或.‎ ‎【解析】‎ ‎【分析】‎ ‎(1)设等差数列公差为,等比数列公比为,由已知条件求出,再写出通项公式;(2)由,求出的值,再求出的值,求出.‎ ‎【详解】设等差数列公差为,等比数列公比为有,即.‎ ‎(1)∵,结合得,‎ ‎∴.‎ ‎(2)∵,解得或3,‎ 当时,,此时;‎ 当时,,此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属于中档题. 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运算是等差数列的一类基本题型,数列中的五个基本量一般可以“知二求三”,通过列方程组所求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另外,解等差数列问题要注意应用等差数列的性质()与前 项和的关系.‎ ‎19.已知圆,点在抛物线上,为坐标原点,直线与圆有公共点.‎ ‎(1)求点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如图,当直线过圆心时,过点作抛物线的切线交轴于点,过点引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过点作轴的垂线分别与直线交于,求证:为中点.‎ ‎【答案】(1)(2)见证明 ‎【解析】‎ ‎【分析】‎ ‎(1)设,联立抛物线,再利用圆与直线相交建立不等式,从而确定点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可先找到函数关系式,利用导数确定切线的斜率,设,利用韦达定理即可证明为中点.‎ ‎【详解】解:(1)由题意直线斜率存在且不为零,设 ‎ 到的距离为,‎ 所以 ‎ ‎(2)当直线过圆心时, ‎ ‎,所以,‎ 即,‎ 所以 ,设,‎ 由得 ‎ ‎,所以 ‎ ‎,‎ 即为中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切线问题等,综合性强,直线与圆的相关计算常考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必须熟记.‎ ‎20.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数列满足,集合.‎ ‎(1)若,,求集合;‎ ‎(2)若,求使得集合恰有两个元素;‎ ‎(3)若集合恰有三个元素,,T是不超过5的正整数,求T的所有可能值,并写出与之相应的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集合.‎ ‎【答案】(1);(2)或;(3)或4,时,,;时,,‎ ‎【解析】‎ ‎【分析】‎ ‎(1)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进而求出,再根据周期性求解;(2)由集合的元素个数,分析数列的周期,进而可求得答案;(3)分别令,2,3,4,5进行验证,判断的可能取值,并写出与之相应的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集合 ‎【详解】(1)等差数列的公差,,数列满足,‎ 集合.‎ 当,‎ 所以集合,0,.‎ ‎(2),数列满足,集合恰好有两个元素,如图:‎ 根据三角函数线,‎ ‎①等差数列的终边落在轴的正负半轴上时,集合恰好有两个元素,此时,‎ ‎②终边落在上,要使得集合恰好有两个元素,可以使,的终边关于 轴对称,如图,,此时,‎ 综上,或者.‎ ‎(3)①当时,,集合,,,符合题意.‎ 与之相应的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此时.‎ ‎②当时,,,,或者,‎ 等差数列的公差,,故,,又,2‎ 当时满足条件,此时,1,.‎ 与之相应的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此时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集合元素的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是一道综合题.‎ ‎21.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 ‎(Ⅱ)令两个零点,证明:.‎ ‎【答案】(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Ⅱ)见证明 ‎【解析】‎ ‎【分析】‎ ‎(Ⅰ)求得函数的导数,且,进而利用导数的符号,即可求得函数单调区间;‎ ‎(Ⅱ)由有两个零点,利用导数求得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结合图象,即可得出证明.‎ ‎【详解】(Ⅰ)由题意,函数,则,且,‎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 ‎(Ⅱ)由有两个零点可知 由且可知,‎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单调增;‎ 即的最小值为,‎ 因此当时,,‎ 可知在上存在一个零点;‎ 当时,,‎ 可知在上也存在一个零点,‎ 因此,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导数在函数中的综合应用,以及不等式的证明,着重考查了转化与化归思想、分类讨论、及逻辑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对于恒成立问题,通常要构造新函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出最值,进而得出相应的含参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也可分离变量,构造新函数,直接把问题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 ‎22.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且过定点.‎ ‎(1)求椭圆的方程;‎ ‎(2)已知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试问在轴上是否存在定点,使得以弦为直径的圆恒过点?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和的面积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本问考查了椭圆的离心率公式,以及椭圆的方程、性质,通过条件构建关于基本量 的方程组,求解即可.‎ ‎ (2)本题考查了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利用条件以弦为直径的圆恒过点,将几何关系代数化,利用韦达定理建立方程,判断方程是否有解.‎ ‎【详解】解:(1)由已知,椭圆的方程为.‎ ‎(2)由得.①‎ 设,则方程①的两根,‎ 设,则,‎ 假设在y轴上存在定点P,使得以弦为直径圆恒过点P,‎ 则,即,‎ 即对任意恒成立,‎ 此方程组无解,∴不存在定点满足条件.‎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将条件“以弦为直径的圆恒过点”,几何关系代数化,和联立方程组得到的韦达定理联系起来,建立关于参数 的方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