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重庆市万州三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重庆市万州三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重庆市万州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下面四个条件中,能确定一个平面的条件是( ).‎ A. 空间任意三点 B. 空间两条直线 C. 空间两条平行直线 D. 一条直线和一个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每个选项,可举出相应的反例进而得到结果.‎ ‎【详解】‎ A,空间任意三点,当三点共线时能确定一条直线而不是平面,故不正确;B. 空间两条直线,当两条直线重合时,过这条直线的平面有无数个,故不正确;C. 空间两条平行直线,根据课本中的判定得到是正确的;D. 一条直线和一个点,当这个点在直线上时,过这条直线的平面有无数个,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 这个题目考查了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对于这种题目的判断一般是利用课本中的定理和性质进行排除,判断。还可以画出样图进行判断,利用常见的立体图形,将点线面放入特殊图形,进行直观判断。‎ ‎2.如图所示,观察四个几何体,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1)是棱台 B. (2)是圆台 C. (3)是棱锥 D. (4)不是棱柱 ‎【答案】C ‎【解析】‎ 图①不是由棱锥截来的,所以①不是棱台;图②上、下两个面不平行,所以②不是圆台;图④前、后两个面平行,其他面是平行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平行,所以④是棱柱;很明显③是棱锥,故选D.‎ 考点: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3π B. 4π C. 2π+4 D. 3π+4‎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半个圆柱,底面圆的半径为1,高为2,所以底面积为,侧面积为,所以表面积为 考点:三视图及其表面积 ‎4.如图是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其原来平面图形面积是( )‎ A. 2 B‎.4 ‎C. 4 D.8‎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在斜二测直观图中,,所以在平面图形中,,‎ 所以面积为 考点:斜二测画法 点评:斜二测画法作图时,x轴上或平行于x轴的线段长度不变,y轴上或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减半 ‎5.在空间中,两不同直线a、b,两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面面平行的性质以及判定分别判断每个选项,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A,若,则或者b在平面内,故不正确;B. 若,则或者与面相交,故不正确;C. 若,则或者b在平面内,故不正确;D. 若,则,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得到结果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D.‎ ‎【点睛】‎ 这个题目考查了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对于这种题目的判断一般是利用课本中的定理和性质进行排除,判断。还可以画出样图进行判断,利用常见的立体图形,将点线面放入特殊图形,进行直观判断。‎ ‎6.三棱锥S﹣ABC及其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所示,则棱SB的长为(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SC⊥平面ABC,底面△ABC为等腰三角形,SC=4,△ABC中AC=4,AC边上的高为2,进而根据勾股定理得到答案.‎ ‎【详解】‎ 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SC⊥平面ABC,‎ 且底面△ABC为等腰三角形,‎ 在△ABC中AC=4,AC边上的高为2,‎ 故BC=4,∠ACB=60°‎ 在Rt△SBC中,由SC=4,可得SB=4,‎ 故答案为:B.‎ ‎【点睛】‎ 思考三视图还原空间几何体首先应深刻理解三视图之间的关系,遵循“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基本原则,其内涵为正视图的高是几何体的高,长是几何体的长;俯视图的长是几何体的长,宽是几何体的宽;侧视图的高是几何体的高,宽是几何体的宽.由三视图画出直观图的步骤和思考方法:1、首先看俯视图,根据俯视图画出几何体地面的直观图;2、观察正视图和侧视图找到几何体前、后、左、右的高度;3、画出整体,然后再根据三视图进行调整.‎ ‎7.如图,一只蚂蚁在边长分别为3,4,5的三角形区域内随机爬行,则其恰在离三个顶点距离都大于1的位置的概率为( )‎ A. B. C. D. ‎ ‎【答案】D ‎【解析】 由题意, 的面积为,到三个顶点距离都不大于1的位置点形成区域的面积为,‎ 所以其恰在离三个顶点距离都大于1的位置的概率为,故选D.‎ ‎ 点睛:对于几何概型的计算,(1)当试验的结果构成的区域为长度、面积、体积等时,应考虑使用几何概型求解.(2)利用几何概型求概率时,关键是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区域和事件发生的区域的寻找,有时需要设出变量,在坐标系中表示所需要的区域.(3)几何概型有两个特点:一是无限性,二是等可能性.基本事件可以抽象为点,尽管这些点是无限的,但它们所占据的区域都是有限的,因此可用“比例解法”求解几何概型的概率.‎ ‎8.已知空间四面体中,两两垂直且,那么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得到可将四面体补体为棱长为2的正方体,两者的外接球的球心重合,是同一球.‎ ‎【详解】‎ 以两两垂直的线段分别作为正方体的三条棱,则此正方体的外接球球心和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是同一点,正方体的外接球的球心在体对角线的中点处,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为:,球的半径为故球的面积为: ‎ 故答案为:A.‎ ‎【点睛】‎ 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并作出合适的截面图,如球内切于正方体,切点为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球外接于正方体,正方体的顶点均在球面上,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 ‎9.如图,为正方体,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 A. BD∥平面CB1D1 B. AC1⊥BD C. AC1⊥平面CB1D1 D. 异面直线AD与CB1所成的角为60°‎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正方体的性质,利用线线平行的判定,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和性质,逐一分析研究各个选项的正确性.‎ ‎【详解】‎ 由正方体的性质得,BD∥B1D1,所以,BD∥平面CB1D1;故①正确.‎ 由正方体的性质得 AC⊥BD,而AC是AC1在底面ABCD内的射影,由三垂线定理知,AC1⊥BD,故②正确.‎ 由正方体的性质得 BD∥B1D1,由②知,AC1⊥BD,所以,AC1⊥B1D1,同理可证AC1⊥CB1,‎ 故AC1垂直于平面CB1D1内的2条相交直线,所以,AC1⊥平面CB1D1 ,故③成立.‎ 异面直线AD与CB1所成角就是BC与CB1所成角,故∠BCB1 为异面直线AD与CB1所成角,等腰直角三角形BCB1 中,∠BCB1=45°,故④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利用三垂线定理证明2条直线垂直,线面垂直的判定,求异面直线成的角.求异面直线的夹角常见方法有:将异面直线平移到同一平面内,转化为平面角的问题;或者证明线面垂直进而得到面面垂直,这种方法适用于异面直线垂直的时候.‎ ‎10.已知a,b为异面直线,且所成的角为70°,过空间一点作直线l,直线l与a,b均异面,且所成的角均为50°,则满足条件的直线共有( ) 条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空间取一过点P的平面α,过点P分别作a,b的平行线a′、b′,则a′、b′所成锐角等于70°,所成钝角为110°,当过P的直线PM的射影P在a′、b′所成锐角或钝角的平分线上时,PM与两条直线a,b所成的角相等,分别求出两种情况下PM与a,b的夹角的范围,根据对称性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在空间取一点P,经过点P分别作a∥a′,b∥b′,‎ 设直线a′、b′确定平面α,‎ 当直线PM满足它的射影PQ在a′、b′所成角的平分线上时,‎ PM与a′所成的角等于PM与b′所成的角.‎ 因为直线a,b所成的角为70°,得a′、b′所成锐角等于70°.‎ 所以当PM的射影PQ在a′、b′所成锐角的平分线上时,‎ PM与a′、b′所成角的范围是[35°,90°).‎ 这种情况下,过点P有两条直线与a′、b′所成的角都是50°.‎ 当PM的射影PQ在a′、b′所成钝角的平分线上时,PM与a′、b′所成角的范围是[55°,90°).‎ 这种情况下,过点P有0条直线(即PM⊂α时)与a′、b′所成的角都是50°.‎ 综上所述,过空间任意一点P可作与a,b所成的角都是50°的直线有2条.‎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空间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及其求法等知识,属于中档题.求异面直线的夹角常见方法有:将异面直线平移到同一平面内,转化为平面角的问题;或者证明线面垂直进而得到面面垂直,这种方法适用于异面直线垂直的时候.‎ ‎11.在三棱柱ABC﹣A1B1C1中,D是CC1的中点,F是A1B的中点,且,则(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向量加法的多边形法则可得, 从而可求α,β,‎ ‎【详解】‎ 根据向量加法的多边形法则以及已知可得,‎ ‎∴α=,β=﹣1,‎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及多边形法则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要善于利用题目中正三棱柱的性质,把所求的向量用基本向量表示.‎ ‎12.如图,正方体中, 为中点,为线段上的动点(不与重合),以下四个命题:‎ ‎()平面. ()平面;‎ ‎()的面积与的面积相等;‎ ‎()三棱锥的体积有最大值,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空间中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及面面关系逐一判断4个命题得答案.‎ ‎【详解】‎ ‎(1)CD1与BM不垂直,所以CD1⊥平面BMN,不正确;‎ ‎(2)平面BMN∥平面AB1D1,所以MN∥平面AB1D1,正确;‎ ‎(3)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D1MN的面积与△CMN的面积相等,正确;‎ ‎(4)M与B重合,三棱锥D﹣MNC的体积最大,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考查了空间中的线线关系和线面关系,以及椎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再乘以三分之一,是由底面积和高共同决定的,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是中档题.‎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3.线段AB在平面α的同侧,A、B到α的距离分别为5和7,则AB的中点到α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 ‎ ‎【解析】‎ ‎【分析】‎ 由于线段AB的端点在平面α的同一侧,分别作出表示点面距离的线段,利用平面几何的知识求得P到平面α的距离即可.‎ ‎【详解】‎ 由题意,设AC⊥平面α,BD⊥平面α,则ACDB⊥平面α,过P作PE⊥CD,则PE表示P点到α的距离,由平面几何知识可知PE为梯形的中位线,所以PE=.‎ 故答案为:6.‎ ‎【点睛】‎ 本题以线面为素材,主要考查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力和分类讨论思想.属于基础题.‎ ‎14.已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高为,则一质点自点出发,沿第三棱柱的侧面绕行一周到达点的最短路线的长为__________ .‎ ‎【答案】‎ ‎【解析】将三棱柱沿展开,如图所示:‎ 则最短线长为矩形对角线 ,由勾股定理可得 ,故答案为 ‎.‎ ‎15.如图,在底面为正方形的四棱锥P﹣ABCD中,PA=PB=PC=PD=AB=2,点E为棱PA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E与P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_.‎ ‎【答案】 ‎ ‎【解析】‎ ‎【分析】‎ 做出平行四边形,将要求的角转化为角GFD或其补角为所求角,在三角形FDG中应用余弦定理得到夹角的余弦值.‎ ‎【详解】‎ 取PD的中点记为F点,BC的中点记为 点,连接FG,GD,因为,且,,故得到四边形EFGB为平行四边形,故角GFD或其补角为所求角,根据题干得到,三角形PAB为等边三角形,BF为其高线,长度为,FG=,DG=,‎ FD=1,根据余弦定理得到,因为异面直线夹角为直角或锐角,故取正值,为:.‎ 故答案为:.‎ ‎【点睛】‎ 这个题目考查的是异面直线的夹角的求法;常见方法有:将异面直线平移到同一平面内,转化为平面角的问题;或者证明线面垂直进而得到面面垂直,这种方法适用于异面直线垂直的时候.‎ ‎16.如图,空间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棱AC,BD互相垂直,AC,BD的长分别为8和2,则平行四边形两条对棱的截面四边形EFGH在平移过程中,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假设EFGN是截面四边形,EFGN为平行四边形,设EN=x(0<x≤2),FE=y(0<y≤8),xy=S(S为所求面积),利用EN∥BD,可得整理可得8=4x+y,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解得面积的最大值.‎ ‎【详解】‎ 如图,‎ 假设EFGN是截面四边形,EFGN为平行四边形;‎ 设EN=x(0<x≤2),FE=y(0<y≤8),xy=S(S为所求面积);‎ 由EN∥BD,可得:,‎ 两式相加,得:,‎ 化简,得8=4x+y,‎ 可得:8=4x+y≥2,(当且仅当2x=y时等号成立),解得:xy≤4,‎ 解得:S=xy≤4.‎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四边形取值范围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17.(题文)如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其正视图与侧视图是边长为4cm的正三角形、俯视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为4cm, ‎ ‎(1)画出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不用写作图步骤); ‎ ‎(2)请写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并指出它的高是多少; ‎ ‎(3)求出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1)‎ ‎……………… 3分 ‎(2)正四棱锥 ……………………… 4分 ‎ 高为……………………… 6分 ‎(3)表面积为48…………………9分 考点:三视图;棱锥的表面积。‎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该几何体的形状,易错的地方是确定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与高的大小.再就是要注意别忘单位。‎ ‎18.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E、F、G、H分别是AB、AC、PC、BC的中点,且PA=PB,AC=BC、‎ ‎(Ⅰ)证明:AB⊥PC;‎ ‎(Ⅱ)证明:平面PAB//平面FGH ‎【答案】(Ⅰ)详见解析(Ⅱ)详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Ⅰ)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AB⊥面PEC,即可证明:AB⊥PC;(Ⅱ)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平面PAB∥平面FGH 试题解析:(Ⅰ)证明:连接EC,‎ ‎ ‎ 又 ‎(Ⅱ)连结FH,交于EC于O,连接GO,则FH//AB 在 ‎ PE∩, GO∩‎ 所以平面PAB//平面FGH ‎ 考点:1.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2.面面平行的判定 ‎1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PA⊥平面ABCD,E为PB中点,PB=4 .‎ ‎(I)求证:PD∥面ACE;‎ ‎(Ⅱ)求三棱锥E﹣ABC的体积。‎ ‎【答案】(1)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 ‎(I)连接BD,交AC于F,连接EF,证明EF∥PD,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结论;(II)取AB中点为G,连接EG,证明EG⊥平面ABCD,即可求三棱锥E﹣ABC的体积.‎ ‎【详解】‎ ‎(I)证明:连接BD,交AC于F,连接EF.‎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 ‎∴F为BD的中点 ‎∵E为PB的中点,‎ ‎∴EF∥PD 又∵PD⊄面 ACE,EF⊂面ACE,‎ ‎∴PD∥平面ACE …(5分)‎ ‎(Ⅱ)解:取AB中点为G,连接EG ‎∵E为AB的中点 ‎∴EG∥PA ‎∵PA⊥平面ABCD,‎ ‎∴EG⊥平面ABCD,‎ 在Rt△PAB中,PB=4,AB=4,则PA=4,EG=2‎ ‎∴‎ ‎【点睛】‎ 本题考查线面平行,考查三棱锥体积的计算,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求椎体的体积,一般直接应用公式底乘以高乘以三分之一,会涉及到点面距离的求法,点面距可以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来求得点面距离,或者寻找面面垂直,再直接过点做交线的垂线即可;当点面距离不好求时,还可以等体积转化.‎ ‎20.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是边长2的正方形,E,F分别为线段DD1,BD的中点.‎ ‎(1)求证:EF∥平面ABC1D1; ‎ ‎(2)AA1=2,求异面直线EF与BC所成的角的大小.‎ ‎【答案】(1)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 ‎(1)连结BD1,推导出EF∥D1B,由此能证明EF∥平面ABC1D1;(2)由EF∥BD1,知∠D1BC是异面直线EF与BC所成的角(或所成角的补角),由此能求出异面直线EF与BC所成的角的大小.‎ ‎【详解】‎ ‎(1)连结BD1,在△DD1B中,E、F分别是D1D、DB的中点,‎ ‎∴EF是△DD1B的中位线,∴EF∥D1B,∵D1B⊂平面ABC1D1,EF⊄平面ABC1D1‎ ‎,∴EF∥平面ABC1D1.‎ ‎(2)∵AA1=2,AB=2,EF∥BD1,∴∠D1BC是异面直线EF与BC所成的角(或所成角的补角),‎ 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BC⊥平面CDD1C1,CD1⊄平面CDD1C1,∴BC⊥CD1.‎ 在Rt△D1C1C中,BC=2,CD1=2,D1C⊥BC,∴tan∠D1BC=,∴∠D1BC=60°,‎ ‎∴异面直线EF与BC所成的角的大小为60°.‎ ‎【点睛】‎ 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是基础题.异面直线的夹角的求法,常见方法有:将异面直线平移到同一平面内,转化为平面角的问题;或者证明线面垂直进而得到面面垂直,这种方法适用于异面直线垂直的时候.‎ ‎21.如图,在三棱锥中,平面,,为侧棱上一点,它的正(主)视图和侧(左)视图如图所示. ‎ ‎(1)证明:平面;‎ ‎(2)在的平分线上确定一点,使得平面,并求此时的长. ‎ ‎【答案】(1)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 ‎(1)先证明BC⊥平面PAC,可得BC⊥AD,再证明AD⊥PC,即可证明AD⊥平面PBC;(2)取AB的中点O,连接CO并延长至Q,使得CQ=2CO,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可知点Q即为所求,证明ACBQ为平行四边形,即可求出PQ的长.‎ ‎【详解】‎ ‎(1)因为平面,所以,‎ 又,所以平面,而面,所以,‎ 由三视图得,在 中,,为的中点,‎ 所以,又,所以平面。‎ ‎(2)如图,取得AB的中点,连接并延长至,‎ 使得 ,点即为所求,‎ 因为为的中点,所以 ,‎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连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所以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又平面,所以在直角中,得. ‎ ‎【点睛】‎ 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考查线面平行,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运用线面垂直的判定,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关键.线面垂直一般是先证明线线垂直,由线线垂直证明再证线面垂直.‎ ‎22.如图,菱形的对角线与交于点,点分别在上, 交于点,将沿折起到的位置.‎ ‎(Ⅰ)证明: ;‎ ‎(Ⅱ)若,求五棱锥的体积.‎ ‎【答案】(Ⅰ)详见解析;(Ⅱ) .‎ ‎【解析】试题分析:(1)由已知得, , ‎ ‎ ;(2)由 ,由 ‎ ‎ ,可证平面.又由得 五边形的面积 ‎ 以五棱锥体积.‎ 试题解析: (1)由已知得, ,‎ 又由得,故,‎ 由此得,所以.‎ ‎(2)由得,‎ 由得,‎ 所以,‎ 于是,故,‎ 由(1)知,又,‎ 所以平面,于是,‎ 又由,所以, 平面.‎ 又由得.‎ 五边形的面积.‎ 所以五棱锥体积.‎ 考点:1、线线垂直;2、锥体的体积.‎ 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