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1月)质量预测理科数学(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1月)质量预测理科数学(解析版)

2019 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理科数学试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若复数1 2 i ( )2 i a a R  的实部和虚部相等,则实数 a 的值为( ) A.1 B. 1 C. 1 6 D. 1 6 1.答案:C 解析:1 2 i (1 2 i)(2 i) (2 2 ) (4 1)i 2 i (2 i)(2 i) 5 a a a a         ,所以 2 2 4 1a a   ,解得 1 6a  . 2.已知集合 { | 3 4}M x x  ≤ , 2{ | 2 8 0}N x x x   ≤ ,则( ) A. M N R B. { | 3 4}M N x x   ≤ C. { | 2 4}M N x x  ≤ ≤ D. { | 2 4}M N x x   ≤ 2.答案:D 解析: 2{ | 2 8 0} { | ( 2)( 4) 0} { | 2 4}N x x x x x x x x       ≤ ≤ ≤ ≤ , 所以 { | 3 4}M N x x  ≤ ≤ , { | 2 4}M N x x   ≤ . 3.已知矩形 ABCD 中, 2 4BC AB  ,现向矩形 ABCD 内随机投掷质点 M ,则满足 0MB MC   ≥ 的 概率是( ) A. 4  B. 4 4  C. 2  D. 2 4   3.答案:B 解析:满足 0MB MC   ≥ 的点在以 BC 为直径的圆外(含边界), 则所求概率 212 4 22 44 4 2P         . 4.下列函数既是奇函数,又在[ 1,1] 上单调递增的是( ) A. ( ) sinf x x B. ( ) ln e xf x e x   C. 1( ) ( )2 x xf x e e  D. 2( ) ln( 1 )f x x x   4.答案:C 解析:选项 A, ( ) sin( ) sin sin ( )f x x x x f x       ,所以 ( )f x 为偶函数; 选项 B,定义域为( , )e e ,且 ( ) ( ) ln ln ln ln1 0e x e x e x e xf x f x e x e x e x e x                  ,所以 ( )f x 为奇函数,因为 ( ) 2 2( ) ln ln ln 1e x x e e ef x e x e x e x               ,所以 ( )f x 在 ( , )e e 上单调递减; 选项 C, 1( ) ( ) ( )2 x xf x e e f x     ,故 ( )f x 为奇函数,显然 ( )f x 在[ 1,1] 上单调递增,故选 C; A B C D 选项 D, 2 2( ) ( ) ln( 1 ) ln( 1 ) ln1 0f x f x x x x x          ,所以 ( )f x 为奇函数, 又 2( ) ln( 1 )f x x x    ,所以 ( )f x 在[ 1,1] 上单调递减. 5.在 ABC△ 中,三边长分别为 a , 2a  , 4a  ,最小角的余弦值为13 14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 A.15 34 B.15 4 C. 21 34 D. 35 34 5.答案:A 解析:最小角的余弦值为 2 2 2 2 2 ( 2) ( 4) 12 20 13 2( 2)( 4) 2( 6 8) 14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整理得 2 6 0a a   ,解得 3a  或 2a   (舍去),所以 ABC△ 的三边长为 3,5,7, 21 135 7 12 14 15 34ABCS         △ . 6.如图,在 ABC△ 中, 2 3AN NC   ,P 是 BN 上一点,若 1 3AP t AB AC     ,则实数t 的值为( ) A B C N P A. 2 3 B. 2 5 C. 1 6 D. 3 4 6.答案:C 解析: 2 5,3 2AN NC AC AN        ,所以 1 5 3 6AP t AB AC t AB AN         ,因为 , ,P N B 三点共线, 所以 5 11,6 6t t   . 7.已知双曲线 2 2 2 2: 1( 0, 0)x yC a ba b  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F , 2F ,实轴长为 6,渐近线方程为 1 3y x  ,动点 M 在双曲线左支上,点 N 为圆 2 2: ( 6) 1E x y   上一点,则 2MN MF 的最小值 为( ) A.8 B.9 C.10 D.11 7.答案:B 解析:依题意可知 3, 1, 10a b c   . 2 1 16 6 4 6 10ME MF ME MF EF       ≥ , 所以   min m n2 i2 1 9MN MF ME MF   . 2 1 1 2 3 4 6 4 2 2 E F2F1 O M 8.已知函数 ( ) sin( )( 0, )2 2f x x         ≤ ≤ 的图像相邻的两个对称中心之间的距离为 2  ,若将 函数 ( )f x 的图像向左平移 6  后得到偶函数 ( )g x 的图像,则函数 ( )f x 的一个单调递减区间为( ) A. ,8 6      B. 7,4 12       C. 0, 3      D. 5,2 6       8.答案:B 解析: 2, , 22 2 T T T       , ( )f x 的图像向左平移 6  后得到 ( ) sin 26 6g x f x x                   sin 2 3x        为偶函数,所以 ,3 2k k Z      , 所以 ,6k k Z    ,又因为 2 2   ≤ ≤ ,所以 6   . 由 32 2 2 ,2 6 2k x k k Z      ≤ ≤ ,得 2 ,6 3k x k k Z    ≤ ≤ , 因为 7 2, ,4 12 6 3              ,故选 B. 9.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2,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16 2 (32 16 2 16 5)   B.16 2 (16 16 2 16 5)   C.16 2 (32 32 2 32 5)   D.16 2 (16 32 2 32 5)   9.答案:A 解析:该几何体最上面是一个正四棱柱,下面是两个倒扣的圆锥,其表面积 2 16 2 (32 14 2 2 2 2 4 4 4 2 6 2 16 5)4 4 5S                  . 10.已知直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中的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C ,点 M ,N 分别是边 1AB , 1AC 上动点,若直线 //MN 平面 1 1BCC B ,点Q 为线段 MN 的中点,则点Q 的轨迹为( ) A.双曲线的一支(一部分) B.圆弧(一部分) C.线段(去掉一个端点) D.抛物线的一部分 10.答案:C 解析:平移平面 1 1BCC B ,使其与 1 1 1 1, , ,AB A B AC AC 交于 1 1, , ,M M N N ,则四边形 1 1MM NN 为矩形, 且线段 MN 的中点Q 为矩形 1 1MM NN 的中心,设 1AA 的中点为 D ,矩形 1 1BCC B 的中心为 E ,则点Q 在 线段 DE 上,包括 D ,但不包括 E . 11.抛物线 2 2 ( 0)y px p  的焦点为 F ,已知点 A , B 为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 60AFB   , 过弦 AB 的中点C 作该抛物线准线的垂线CD ,垂足为 D ,则 AB CD   的最小值为( ) A. 3 B.1 C. 2 3 3 D.2 11.答案:B 解析: 2 2 2 2 22 cos60AB AF BF AF BF AF BF AF BF         ,    1 1 1 1 2 2CD AA BB AF BF    , 则           22 2 2 2 2 2 4 12 124 4AB AF BF CD AF BF AF BF AF BF AF BF AF BF A AF B F BF F                     124 14 AF BF AF BF   ≥ ,所以 1 AB CD   ≥ ,当且仅当 AF BF 时等号成立,即 AB CD   的最小值为 1. QM M1 N1 B1 A1 C1 A C B N 12.已知函数 2 3 2 3 6 , 0,( ) 3 4, 0, x x xf x x x x       ≥ 设 { | ( ( ) ) 0}A x Z x f x a   ≥ ,若 1A 中有且仅有 4 个元素, 则满足条件的整数 a 的个数为( ) A.31 B.32 C.33 D.34 12.答案:D 解析:当 0x  时, 3 2( 4) 3f xx x   , 2( ) 3 6 3 ( 2)f x x x x x       ,当 2x   时, ( ) 0f x  , ( )f x 单调递减;当 2 0x   时, ( ) 0, ( )f x f x  单调递增,且 ( 2) 0f   ,作出 (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 ( ( ) ) 0x f x a ≥ ,当 0x  时满足题意;当 0x  时,需 ( )f x a≥ ;当 0x  时,需 ( )f x a≤ . 又 ( 4) 20, ( 3) 4, ( 2) 0, ( 1) 2, (0) 0, (1) 3, (2) 0, (3) 9, (4) 24f f f f f f f f f               , 要保证集合 1A 中有且仅有 4 个元素,由图可知当 0a  ,或 9, 10, , 23a     ,或 2,3, 4, ,19a   时 满足题意,故满足条件的整数 a 的个数为 34.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题 5 分,满分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已知 21( )nxx  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和为 64,则展开式中 3x 的系数为 . 13.答案:20 解析:令 1x  ,得 21( )nxx  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和为 2 64, 6n n   ,则展开式中含 3x 的项为 3 3 2 3 3 6 1 ( ) 20C x xx       ,所以展开式中 3x 的系数为 20. 7 6 5 4 3 2 1 1 2 4 2 2O D C A1 B1 B O F A D C B1 A1 B O F A 14.已知变量 x , y 满足 2 4 0, 2, 6 0, x y x x y       ≤ ≥ ≤ 则 1 3 yz x   的取值范围是 . 14.答案:[ 13, 4]  解析:作可行域为如图所示的 ABC△ ,其中 8 10(2,3), (2, 4), ,3 3A B C      , 1 3 yz x   表示可行域内的点与 点 (3, 1)P  连线的斜率, 4, 13PA PCk k    ,所以 1 3 yz x   的取值范围是[ 13, 4]  . O x y A B C P 15.《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亮点颇多,在“人生自有诗意”的主题下,十场比赛每场都有一首特别设计 的开场诗词在声光舞美的配合下,百人团齐声朗诵,别有韵味.若《沁园春·长沙》、《蜀道难》、《敕勒歌》、 《游子吟》、《关山月》、《清平乐·六盘山》排在后六场,且《蜀道难》排在《游子吟》的前面,《沁园春·长 沙》与《清平乐·六盘山》不相邻且均不排在最后,则后六场的排法有 种.(用数字作答) 15.答案:144 解析: , , , , ,A B C D E F 排序,B 在 D 的前面, ,A F 不相邻且均不排在最后,先排 , , ,B C D E ,共有 4 4 24A  种方法,其中 B 在 D 的前面的有 12 种方法,产生 4 个空位(不包括最后一个空位),再安排 ,A F 插入 4 个空位,共有 2 4 12A  种方法,所以后六场的排法有12 12 144  种. 16.如图放置的边长为 1 的正方形 PABC 沿 x 轴滚动,点 B 恰好经过原点.设顶点 ( , )P x y 的轨迹方程是 ( )y f x ,则对函数 ( )y f x 有下列判断:①函数 ( )y f x 是偶函数;②对任意的 x R ,都有 ( 2) ( 2)f x f x   ;③函数 ( )y f x 在区间[2,3]上单调递减;④函数 ( )y f x 的值域是[0,1] ; ⑤ 2 0 1( ) 2f x dx   .其中判断正确的序号是 . 16.答案:①②⑤ 解析:点 P 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函数 ( )y f x 是周期为 4 的偶函数,故①②正确, 函数 ( )y f x 在区间[ 2, 1]  上单调递增,所以在区间[2,3]上单调递增,故③错误; 函数 ( )y f x 的值域是[0, 2] ,故④错误; 2 2 0 1 1 1( ) ( 2) 1 18 2 4 2f x dx           ,故⑤正确. x y O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 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 已知数列{ }na 为等比数列,首项 1 4a  ,数列{ }nb 满足 2logn nb a ,且 1 2 3 12b b b   . (Ⅰ)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Ⅱ)令 1 4 n n n n c ab b    ,求数列{ }nc 的前 n 项和 nS . 17. 解析:(Ⅰ)由 2logn nb a 和 1 2 3 12b b b   得 2 1 2 3log ( ) 12a a a  ,∴ 12 1 2 3 2a a a  .……2 分 设等比数列{ }na 的公比为 q ,∵ 1 4a  ,∴ 2 6 3 12 1 2 3 4 4 4 2 2a a a q q q      ,计算得出 4q  ……4 分 ∴ 14 4 4n n na    .…………………………………………………………………………………………6 分 (Ⅱ)由(Ⅰ)得 2log 4 2n nb n  , 4 14 42 2( 1) ( 1) n n nc n n n n      1 1 41 n n n   ……………………………………………………7 分 设数列 1 ( 1)n n      的前 n 项和为 nA ,则 1 1 1 1 11 2 2 3 1nA n n        1 n n  ……………………9 分 设数列{4 }n 的前 n 项和为 nB ,则 4 4 4 4 (4 1)1 4 3 n n nB     ,…………………………………………11 分 ∴ 4 (4 1)1 3 n n nS n   .…………………………………………………………………………………12 分 18. 已知四棱锥中 P ABCD ,底面 ABCD 为菱形, 60ABC   , PA  平面 ABCD , E 、 M 分别 是 BC 、 PD 上的中点,直线 EM 与平面 PA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5 5 ,点 F 在 PC 上移动. P A B C D E F M (Ⅰ)证明:无论点 F 在 PC 上如何移动,都有平面 AEF  平面 PAD ; (Ⅱ)求点 F 恰为 PC 的中点时,二面角C AF E  的余弦值. 18.解析:(Ⅰ)证明:连接 AC ,∵底面 ABCD 为菱形, 60ABC   ,∴ ABC△ 是正三角形, ∵ E 是 BC 中点,∴ AE BC .又 //AD BC ,∴ AE AD ,∵ PA  平面 ABCD ,AE  平面 ABCD , ∴ PA AE ,又 PA AE A ,∴ AE  平面 PAD , 又 AE  平面 AEF ,∴平面 AEF  平面 PAD .……………………………………4 分 (Ⅱ)由(Ⅰ)得, AE , AD , AP 两两垂直,以 AE , AD , AP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 y 轴, z 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5 分 ∵ AE  平面 PAD ,∴ AME 就是 EM 与平面 PAD 所成的角, 在 Rt AME△ 中, 15sin 5AME  ,即 6 2 AE AM  ,设 2AB a ,则 3AE a ,得 2AM a , 又 2AD AB a  ,设 2PA b ,则 (0, , )M a b ,所以 2 2 2AM a b a   , 从而b a ,∴ 2PA AD a  ,…………………………………………………………………………7 分 则 (0,0,0)A , ( 3 , ,0)B a a , ( 3 , ,0)C a a , (0, 2 ,0)D a , (0,0,2 )P a , ( 3 ,0,0)E a , 3( , , )2 2 a aF a , 所以 ( 3 ,0,0)AE a  , 3( , , )2 2 a aAF a  , ( 3 ,3 ,0)BD a a   ,……………………………………8 分 设 ( , , )n x y z  是平面 AEF 一个法向量, 则 0 0 n AE n AF           3 0 3 02 2 ax ax ay az      取 z a ,得 (0, 2 , )n a a   …………………………………9 分 又 BD  平面 ACF ,∴ ( 3 ,3 ,0)BD a a   是平面 ACF 的一个法向量,…………………………10 分 ∴ cos , | | | | n BDn BD n BD         26 15 55 2 3 a a a     ,……………………………………………………11 分 ∴二面角C AF E  的余弦值为 15 5 .………………………………………………………………12 分 P A B C D E F M x y z 19. 2012 年 12 月 18 日,作为全国首批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 74 个城市之一,郑州市正式发布 2.5PM 数据.资料表明,近几年来,郑州市雾霾治理取得了很大成效,空气质量与前几年相比得到了很大改善.郑 州市设有 9 个监测站点监测空气质量指数( AQI ),其中在轻度污染区、中度污染区、重度污染区分别设 有 2, 5, 2 个监测站点,以 9 个站点测得的 AQI 的平均值为依据,播报我市的空气质量. (Ⅰ)若某日播报的 AQI 为 118,已知轻度污染区 AQI 的平均值为 74,中度污染区 AQI 的平均值为 114, 求重度污染区 AQI 的平均值; (Ⅱ)如图是 2018 年 11 月的 30 天中 AQI 的分布,11 月份仅有一天 AQI 在[170,180) 内. 组数 分组 天数 第一组 [50,80) 3 第二组 [80,110) 4 第三组 [110,140) 4 第四组 [140,170) 6 第五组 [170, 200) 5 第六组 [200,230) 4 第七组 [230.260) 3 第八组 [260,290) 1 ①郑州市某中学利用每周日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以公布的 AQI 为标准,如果 AQI 小于 180,则去 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以统计数据中的频率为概率,求该校周日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概率; ②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验收小组把郑州市的空气质量作为一个评价指标,从当月的空气质量监测数 据中抽取 3 天的数据进行评价,设抽取到 AQI 不小于 180 的天数为 X ,求 X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19.解析:(Ⅰ)设重度污染区 AQI 的平均值为 x ,则74 2 114 5 2 118 9x      ,解得 172x  . 即重度污染区 AQI 平均值为 172.………………………………………………………………………2 分 (Ⅱ)①由题意知, AQI 在[170,180) 内的天数为 1, 由图可知, AQI 在[50,170) 内的天数为 17 天,故 11 月份 AQI 小于 180 的天数为1 17 18  , 又 18 3 30 5 ,则该学校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概率为 3 5 .………………………………………………5 分 ②由题意知, 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0,1,2,3,且 3 0 18 12 3 30 204( 0) 1015 C CP X C   , 2 1 18 12 3 30 459( 1) 1015 C CP X C   , 1 2 18 12 3 30 297( 2) 1015 C CP X C   , 0 3 18 12 3 30 11( 3) 203 C CP X C   ,………………………………………………10 分 则 X 的分布列为 X 0 1 2 3 P 204 1015 459 1015 297 1015 11 203 数学期望 EX  204 459 297 110 1 2 31015 1015 1015 203       6 5 .……………………………………12 分 20. 设点 M 为圆 2 2: 4C x y  上的动点,点 M 在 x 轴上的投影为 N ,动点 P 满足 2 3PN MN   , 动点 P 的轨迹为 E . (Ⅰ)求 E 的方程; (Ⅱ)设 E 的左顶点为 D ,若直线 :l y kx m  与曲线 E 交于两点 A , B ( A , B 不是左右顶点),且 满足 DA DB DA DB       ,求证:直线l 恒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20. 解析:(Ⅰ)设点 0 0( , )M x y , ( , )P x y ,由题意可知 0( ,0)N x ∵ 2 3PN MN   ,∴ 0 02( , ) 3(0, )x x y y    ,……………………………………………………2 分 即 0x x , 0 2 3 y y ,又点 M 在圆 2 2: 4C x y  上 ,∴ 2 2 0 0 4x y  . 代入得 2 2 14 3 x y  ,即轨迹 E 的方程为 2 2 14 3 x y  .…………………………………………………4 分 (Ⅱ)由(Ⅰ)可知 ( 2,0)D  ,设 1 1( , )A x y , 2 2( , )B x y , 联立 2 2 14 3 y kx m x y     得 2 2 2(3 4 ) 8 4( 3) 0k x mkx m     , 2 2 2(8 ) 4(3 4 )(4 12)mk k m     2 216(12 3 9) 0k m    . 即 2 23 4 0k m   , 2 2 1,2 2 8 16(12 3 9) 2(3 4 ) mk k mx k      . ∴ 1 2 2 8 3 4 mkx x k    2 1 2 2 4( 3) 3 4 mx x k   .…………………………………………………………7 分 又 1 2 1 2( )( )y y kx m kx m   2 2 1 2 1 2( )k x x mk x x m    2 2 2 3 12 3 4 m k k   ∵ DA DB DA DB       ,∴ DA DB   ,即 0DA DB    . 即 1 1 2 2( 2, ) ( 2, )x y x y   1 2 1 2 1 22( ) 4 0x x x x y y      . ∴ 2 2 2 2 2 2 4 12 8 3 122 43 4 3 4 3 4 m mk m k k k k        0 .∴ 2 27 16 4 0m mk k   .…………………………10 分 解得 1 2m k , 2 2 7m k ,且均满足即 2 23 4 0k m   当 1 2m k 时,l 的方程为 2 ( 2)y kx k k x    ,直线恒过 ( 2,0) ,与已知矛盾; 当 2 2 7m k ,l 的方程为 2 2( )7 7y kx k k x    ,直线恒过 2( ,0)7 所以,直线l 过定点,定点坐标为 2( ,0)7 .…………………………………………………………12 分 21. 已知函数 2( ) 8 ln ( )f x x x a x a R    . (Ⅰ)当 1x  时, ( )f x 取得极值,求 a 的值并判断 1x  是极大值点还是极小值点; (Ⅱ)当函数 ( )f x 有两个极值点 1x , 2 1 2( )x x x ,且 1 1x  时,总有 21 1 1 1 ln (4 3 )1 a x t x xx    成立,求t 的 取值范围. 21. 解析:(Ⅰ) 22 8( ) ( 0)x x af x xx     , (1) 0f   ,则 6a  从而 2( 1)( 3)( ) ( 0)x xf x xx     ,所以 (0,1)x 时, ( ) 0f x  , ( )f x 为增函数; (1,3)x 时, ( ) 0f x  , ( )f x 为减函数,所以 1x  为极大值点.…………………………4 分 (Ⅱ)函数 ( )f x 的定义域为(0, ) ,有两个极值点 1x , 2 1 2( )x x x ,则 2( ) 2 8 0t x x x a    在(0, ) 上有两个不等的正实根,所以0 8a  , 由 1 2 1 2 1 2 4 2 x x ax x x x       可得 1 1 1 0 2 2 (4 ) x a x x      从而问题转化为在 10 2x  ,且 1 1x  时 21 1 1 1 ln (4 3 )1 a x t x xx    成立.…………………………6 分 即证 21 1 1 1 1 1 2 (4 )ln (4 3 )1 x x x t x xx     成立,即证 1 1 1 1 2 ln ( 1)1 x x t xx   ,即证 1 1 1 1 2 ln ( 1) 01 x x t xx    , 亦即证 2 1 1 1 1 1 ( 1)[2ln ] 01 x t xxx x   . ① 令 2( 1)( ) 2ln (0 2)t xh x x xx     则 2 2 2( ) (0 2)tx x th x xx      1).当 0t ≥ 时, ( ) 0h x  ,则 ( )h x 在(0, 2) 上为增函数且 (1) 0h  ,①式在(1,2) 上不成立. 2).当 0t  时, 24 4t   若 0 ≤ ,即 1t ≤ 时, ( ) 0h x ≤ ,所以 ( )h x 在 (0, 2) 上为减函数且 (1) 0h  , 1 11 x x 、 2 1 1 1 ( 1)2ln t xx x  在区间(0,1) 及 (1,2) 上同号,故①式成立. 若 0  ,即 1 0t   时, 2 2y tx x t   的对称轴 1 1x t   , 令 1min( ,2)a t  ,则1 x a  时, ( ) 0h x  ,不合题意. 综上可知: 1t ≤ 满足题意.…………………………………………………………………………12 分 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 22、23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选,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 2 2 1 : ( 3) 9C x y   , A 是曲线 1C 上的动点,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 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 极坐标系,以极点O 为中心,将点 A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 得到点 B ,设点 B 的轨迹方程为曲线 2C . (Ⅰ)求曲线 1C , 2C 的极坐标方程; (Ⅱ)射线 5 ( 0)6    与曲线 1C , 2C 分别交于 P ,Q 两点,定点 ( 4,0)M  ,求 MPQ△ 的面积. 22.解析:(Ⅰ)曲线 2 2 1 : ( 3) 9C x y   ,把公式 cos sin x y        代入可得: 曲线 1C 的极坐标方程为 6sin  . 设 ( , )B   ,则 ( , )2A    ,则有 6sin( ) 6cos2       . 所以,曲线 2C 的极坐标方程为 6cos   .…………………………………………………………5 分 (Ⅱ) M 到射线 5 6   的距离为 54sin 26d   , 射线 5 6   与曲线 1C 交点为 5(3, )6P  ,射线 5 6   与曲线 2C 交点为 5(3 3, )6Q  ∴ 3 3 3PQ   故 1 3 3 32S PQ d     .………………………………………………10 分 23.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 ) 3 2 2 2 ( )f x x a x a R     . (Ⅰ)当 1 2a  时,解不等式 ( ) 6f x  ; (Ⅱ)若对任意 0x R ,不等式 0 0 0( ) 3 4 2 2f x x x    都成立,求 a 的取值范围. 23.解析:(Ⅰ)当 1 2a  时,不等式 ( ) 6f x  可化为 3 1 2 2 6x x    , 当 1 3x  时,不等式即1 3 2 2 6x x    ,∴ 3 5x   ; 当 1 13 x≤ ≤ 时,不等式即3 1 2 2 6x x    ,∴ x ; 当 1x  时,不等式即3 1 2 2 6x x    ,∴ 9 5x  . 综上所述不等式的解集为 3 9 5 5x x x       或 .………………………………………………5 分 (Ⅱ)不等式 0 0 0( ) 3 4 2 2f x x x    可化为 0 03 2 3 4x a x   . 令 ( ) 3 2 3g x x a x    26 2 , 3 22 , 3 ax a x aa x     ≥ ,所以函数 ( )g x 的最小值为 2a , 根据题意可得 2 4a  ,即 2a  ,所以 a 的取值范围为(2, ) .……………………………………10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