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文科数学(全国通用)二轮教师文档讲义:专题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届高考文科数学(全国通用)二轮教师文档讲义:专题5

第 3 讲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与定值、最值与范围问题 高考定位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与定值、最值与范围问题是高考必考的问题之一, 主要以解答题形式考查,往往作为试卷的压轴题之一,一般以椭圆或抛物线为背 景,试题难度较大,对考生的代数恒等变形能力、计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真 题 感 悟 (2016·全国Ⅱ卷)已知 A 是椭圆 E:x2 4 +y2 3 =1 的左顶点,斜率为 k(k>0)的直线交 E 于 A,M 两点,点 N 在 E 上,MA⊥NA. (1)当|AM|=|AN|时,求△AMN 的面积. (2)当 2|AM|=|AN|时,证明: 30,由|AM|=|AN|及椭圆的对称性知,直线 AM 的倾斜角为π 4. 又 A(-2,0),因此直线 AM 的方程为 y=x+2.将 x=y-2 代入x2 4 +y2 3 =1 得 7y2 -12y=0,解得 y=0 或 y=12 7 ,所以 y1=12 7 . 因此△AMN 的面积 S△AMN=2×1 2 ×12 7 ×12 7 =144 49 . (2)证明 将直线 AM 的方程 y=k(x+2)(k>0)代入x2 4 +y2 3 =1 得(3+4k2)x2+16k2x+ 16k2-12=0, 由 x1·(-2)=16k2-12 3+4k2 得 x1=2(3-4k2) 3+4k2 , 故|AM|=|x1+2| 1+k2=12 1+k2 3+4k2 . 由题设,直线 AN 的方程为 y=-1 k(x+2), 故同理可得|AN|=12k 1+k2 3k2+4 . 由 2|AM|=|AN|,得 2 3+4k2 = k 3k2+4 ,即 4k3-6k2+3k-8=0, 设 f(t)=4t3-6t2+3t-8,则 k 是 f(t)的零点,f′(t)=12t2-12t+3=3(2t-1)2≥0, 所以 f(t)在(0,+∞)上单调递增,又 f( 3)=15 3-26<0,f(2)=6>0,因此 f(t)在 (0,+∞)上有唯一的零点,且零点 k 在( 3,2)内,所以 3b>0)的离 心率为 3 2 ,F 是椭圆 E 的右焦点,直线 AF 的斜率为2 3 3 ,O 为坐标原点. (1)求 E 的方程; (2)设过点 A 的动直线 l 与 E 相交于 P,Q 两点.当△OPQ 的面积最大时,求 l 的 方程. 解 (1)设 F(c,0),由条件知2 c =2 3 3 ,得 c= 3. 又c a = 3 2 ,所以 a=2,b2=a2-c2=1. 故 E 的方程为x2 4 +y2=1. (2)当 l⊥x 轴时不合题意, 故设 l:y=kx-2,P(x1,y1),Q(x2,y2). 将 y=kx-2 代入x2 4 +y2=1, 得(1+4k2)x2-16kx+12=0. 当Δ=16(4k2-3)>0, 即 k2>3 4 时,x1,2=8k±2 4k2-3 4k2+1 . 从而|PQ|= k2+1|x1-x2|=4 k2+1· 4k2-3 4k2+1 . 又点 O 到直线 PQ 的距离 d= 2 k2+1 . 所以△OPQ 的面积 S△OPQ=1 2d·|PQ|=4 4k2-3 4k2+1 . 设 4k2-3=t,则 t>0,S△OPQ= 4t t2+4 = 4 t+4 t . 因为 t+4 t ≥4,当且仅当 t=2,即 k=± 7 2 时等号成立,且满足Δ>0. 所以当△OPQ 的面积最大时,l 的方程为 y= 7 2 x-2 或 y=- 7 2 x-2. 探究提高 若得到的式子是分式形式,解题思路通常是将分式变形,转化为利用 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若分式函数的分子次数不低于分母时,可利用分离法求最值; 若分子次数低于分母,则可分子、分母同除分子,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注意 出现复杂的式子时可用换元法. 【训练 2-1】 (2016·武汉三模)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椭圆 C:x2 a2 +y2 b2 = 1(a>b>0)的离心率为 3 2 ,且点 3,1 2 在椭圆 C 上.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设椭圆 E: x2 4a2 + y2 4b2 =1,P 为椭圆 C 上任意一点,过点 P 的直线 y=kx+m 交 椭圆 E 于 A,B 两点,射线 PO 交椭圆 E 于点 Q. (ⅰ)求|OQ| |OP| 的值; (ⅱ)求△ABQ 面积的最大值. 解 (1)由题意知 3 a2 + 1 4b2 =1.又 a2-b2 a = 3 2 , 解得 a2=4,b2=1. 所以椭圆 C 的方程为x2 4 +y2=1. (2)由(1)知椭圆 E 的方程为x2 16 +y2 4 =1. (ⅰ)设 P(x0,y0),|OQ| |OP| =λ,由题意知 Q(-λx0,-λy0). 因为x20 4 +y20=1, 又(-λx0)2 16 +(-λy0)2 4 =1,即λ2 4 x20 4 +y20 =1, 所以λ=2,即|OQ| |OP| =2. (ⅱ)设 A(x1,y1),B(x2,y2). 将 y=kx+m 代入椭圆 E 的方程,可得(1+4k2)x2+8kmx+4m2-16=0,由Δ>0, 可得 m2<4+16k2,① 则有 x1+x2=- 8km 1+4k2 ,x1x2=4m2-16 1+4k2 . 所以|x1-x2|=4 16k2+4-m2 1+4k2 . 因为直线 y=kx+m 与 y 轴交点的坐标为(0,m), 所以△OAB 的面积 S=1 2|m||x1-x2| =2 16k2+4-m2|m| 1+4k2 =2 (16k2+4-m2)m2 1+4k2 =2 4- m2 1+4k2 m2 1+4k2. 设 m2 1+4k2 =t,将 y=kx+m 代入椭圆 C 的方程, 可得(1+4k2)x2+8kmx+4m2-4=0, 由Δ≥0,可得 m2≤1+4k2.② 由①②可知 0<t≤1, 因此 S=2 (4-t)t=2 -t2+4t,故 S≤2 3, 当且仅当 t=1,即 m2=1+4k2 时取得最大值 2 3. 由(ⅰ)知,△ABQ 面积为 3S, 所以△ABQ 面积的最大值为 6 3. [微题型 2] 求几何量、某个参数的取值范围 【例 2-2】 (2016·浙江卷)如图,设抛物线 y2=2px(p>0)的焦 点为 F,抛物线上的点 A 到 y 轴的距离等于|AF|-1. (1)求 p 的值; (2)若直线 AF 交抛物线于另一点 B,过 B 与 x 轴平行的直线和 过 F 与 AB 垂直的直线交于点 N,AN 与 x 轴交于点 M,求 M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 围. 解 (1)由题意可得,抛物线上点 A 到焦点 F 的距离等于点 A 到直线 x=-1 的距 离,由抛物线的定义得p 2 =1,即 p=2. (2)由(1)得,抛物线方程为 y2=4x,F(1,0), 可设 A(t2,2t),t≠0,t≠±1. 因为 AF 不垂直于 y 轴,可设直线 AF:x=sy+1(s≠0),由 y2=4x, x=sy+1, 消去 x 得 y2-4sy-4=0. 故 y1y2=-4,所以 B 1 t2 ,-2 t . 又直线 AB 的斜率为 2t t2-1 , 故直线 FN 的斜率为-t2-1 2t , 从而得直线 FN:y=-t2-1 2t (x-1),直线 BN:y=-2 t. 所以 N t2+3 t2-1 ,-2 t . 设 M(m,0),由 A,M,N 三点共线得 2t t2-m = 2t+2 t t2-t2+3 t2-1 , 于是 m= 2t2 t2-1 ,所以 m<0 或 m>2. 经检验,m<0 或 m>2 满足题意. 综上,点 M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0)∪(2,+∞). 探究提高 解决范围问题的常用方法:(1)构建不等式法:利用已知或隐含的不 等关系,构建以待求量为元的不等式求解. (2)构建函数法:先引入变量构建以待求量为因变量的函数,再求其值域. (3)数形结合法:利用待求量的几何意义,确定出极端位置后数形结合求解. 【训练 2-2】 (2016·东北三校联考)已知椭圆 C:x2 a2 +y2 b2 =1(a>b>0)经过点 M 1,3 2 ,其离心率为1 2.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设直线 l:y=kx+m( |k|≤1 2 与椭圆 C 相交于 A,B 两点,以线段 OA,OB 为 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OAPB,其中顶点 P 在椭圆 C 上,O 为坐标原点,求|OP|的取 值范围. 解 (1)由已知可得 e2=a2-b2 a2 =1 4 ,所以 3a2=4b2.又点 M 1,3 2 在椭圆 C 上,所 以 1 a2 + 9 4b2 =1.由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a2=4,b2=3.故椭圆 C 的方程为x2 4 +y2 3 =1. (2)当 k=0 时,P(0,2m)在椭圆 C 上,解得 m=± 3 2 ,所以|OP|= 3. 当 k≠0 时,由 y=kx+m, x2 4 +y2 3 =1,消去 y 并化简整理,得(3+4k2)x2+8kmx+4m2-12= 0, Δ=64k2m2-4(3+4k2)(4m2-12)=48(3+4k2-m2)>0,设 A,B,P 点的坐标分别 为(x1,y1),(x2,y2),(x0,y0),则 x0=x1+x2=- 8km 3+4k2 ,y0=y1+y2=k(x1+x2)+2m= 6m 3+4k2.由于点 P 在椭圆 C 上, 所以x20 4 +y20 3 =1. 从而 16k2m2 (3+4k2)2 + 12m2 (3+4k2)2 =1,化简得 4m2=3+4k2. 所 以 |OP| = x20+y20 = 64k2m2 (3+4k2)2 + 36m2 (3+4k2)2 = 4m2(16k2+9) (3+4k2)2 = 16k2+9 4k2+3 = 4- 3 4k2+3. 因为 0<|k|≤1 2 ,所以 3<4k2+3≤4,即3 4 ≤ 3 4k2+3 <1. 故 3<|OP|≤ 13 2 . 综上,所求|OP|的取值范围是 3, 13 2 . 1.解答圆锥曲线的定值、定点问题,从三个方面把握: (1)从特殊开始,求出定值,再证明该值与变量无关:(2)直接推理、计算,在整 个过程中消去变量,得定值;(3)在含有参数的曲线方程里面,把参数从含有参 数的项里面分离出来,并令其系数为零,可以解出定点坐标. 2.圆锥曲线的范围问题的常见求法 (1)几何法: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明显体现几何特征和意义,则考虑利用图形 性质来解决; (2)代数法: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体现一种明确的函数关系,则可首先建立起 目标函数,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在利用代数法解决范围问题时常从以下五个方 面考虑: ①利用判别式来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②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新参数的范围,解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在两个参数之间 建立等量关系; ③利用隐含或已知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④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⑤利用函数的值域的求法,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一、选择题 1.(2016·衡水中学模拟)已知椭圆x2 25 +y2 16 =1 内有两点 A(1,3),B(3,0),P 为椭 圆上一点,则|PA|+|PB|的最大值为( ) A.3 B.4 C.5 D.15 解析 在椭圆中,由 a=5,b=4,得 c=3,故焦点为(-3,0)和(3,0),点 B 是 右焦点,记左焦点为 C(-3,0),由椭圆的定义得|PB|+|PC|=10,所以|PA|+|PB| =10+|PA|-|PC|, 因为||PA|-|PC||≤|AC|=5,所以当点 P,A,C 三点共线时,|PA|+|PB|取得最大 值 15. 答案 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经过点(0, 2)且斜率为 k 的直线 l 与椭圆x2 2 +y2=1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 k 的取值范围为( ) A. -∞,- 2 2 B. 2 2 ,+∞ C. 2 2 ,+∞ D. -∞,- 2 2 ∪ 2 2 ,+∞ 解析 由已知可得直线 l 的方程为 y=kx+ 2,与椭圆的方程联立,整理得 1 2 +k2 x2+2 2kx+1=0, 因为直线 l 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所以Δ=8k2-4 1 2 +k2 =4k2-2>0,解得 k<- 2 2 或 k> 2 2 ,即 k 的取值范围为 -∞,- 2 2 ∪ 2 2 ,+∞ . 答案 D 3.(2016·榆林模拟)若双曲线x2 a2 -y2 b2 =1(a>0,b>0)与直线 y= 3x 无交点,则离心 率 e 的取值范围是( ) A.(1,2) B.(1,2] C.(1, 5) D.(1, 5] 解析 因为双曲线的渐近线为 y=±b ax,要使直线 y= 3x 与双曲线无交点,则直 线 y= 3x 应在两渐近线之间,所以有b a ≤ 3,即 b≤ 3a,所以 b2≤3a2,c2- a2≤3a2,即 c2≤4a2,e2≤4,所以 1<e≤2. 答案 B 4.已知椭圆x2 4 +y2 b2 =1(0<b<2)与 y 轴交于 A,B 两点,点 F 为该椭圆的一个焦点, 则△ABF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 A.1 B.2 C.4 D.8 解析 不妨设点 F 的坐标为( 4-b2,0),而|AB|=2b, ∴S△ABF=1 2 ×2b× 4-b2=b 4-b2= b2(4-b2)≤b2+4-b2 2 =2(当且仅当 b2 =4-b2,即 b2=2 时取等号),故△ABF 面积的最大值为 2. 答案 B 5.抛物线 y2=8x 的焦点为 F,点 P(x,y)为该抛物线上的动点,又点 A(-2,0), 则|PA| |PF| 的最大值为( ) A.1 B. 2 C. 3 D.2 解析 由点 P(x,y)在抛物线 y2=8x 上,得 y2=8x(x≥0).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PF|=x+2, 又|PA|= (x+2)2+y2= (x+2)2+8x, 所以|PA| |PF| = (x+2)2+8x x+2 = (x+2)2+8x (x+2)2 = 1+ 8x x2+4x+4. 当 x=0 时,|PA| |PF| =1; 当 x≠0 时,|PA| |PF| = 1+ 8 x+4 x +4 , 因为 x+4 x ≥2 x·4 x =4,当且仅当 x=4 x ,即 x=2 时取等号, 故 x+4 x +4≥8,0< 8 x+4 x +4 ≤1, 所以 1+ 8 x+4 x +4 ∈(1, 2]. 综上,|PA| |PF| ∈[1, 2].所以|PA| |PF| 的最大值为 2. 答案 B 二、填空题 6.(2016·平顶山模拟)若双曲线 x2-y2 b2 =1(b>0)的一条渐近线与圆 x2+(y-2)2=1 至多有一个公共点,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y=±bx,则有 |0-2| 1+b2 ≥1,解得 b2≤3,则 e2=1+ b2≤4,得 1<e≤2. 答案 (1,2] 7.若椭圆x2 a2 +y2 b2 =1(a>b>0)与双曲线x2 a2 -y2 b2 =1 的离心率分别为 e1,e2,则 e1e2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 可知 e21=a2-b2 a2 =1-b2 a2 ,e22=a2+b2 a2 =1+b2 a2 , 所以 e21+e22=2>2e1e2 ⇒ 0<e1e2<1. 答案 (0,1) 8.(2016·合肥模拟)已知椭圆x2 a2 +y2 b2 =1(a>b>0)的离心率为 6 3 ,过椭圆上一点 M 作直线 MA,MB 分别交椭圆于 A,B 两点,且斜率分别为 k1,k2,若点 A,B 关 于原点对称,则 k1·k2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由 e2=1-b2 a2 =2 3 ,得b2 a2 =1 3 ,设 M(x,y),A(m,n),B(-m,-n),则 k1·k2 =y-n x-m ·y+n x+m =y2-n2 x2-m2 ,① 把 y2=b2 1-x2 a2 ,n2=b2 1-m2 a2 代入①式并化简,可得 k1·k2=-1 3. 答案 -1 3 三、解答题 9.已知椭圆 M 的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是(0, 2),(0,- 2),又点 A(1, 2) 在椭圆 M 上. (1)求椭圆 M 的方程; (2)已知直线 l 的斜率为 2,若直线 l 与椭圆 M 交于 B、C 两点,求△ABC 面积的 最大值. 解 (1)由已知椭圆的焦点为(0,- 2),故设椭圆方程为y2 a2 + x2 a2-2 =1, 将点 A(1, 2)代入方程得 2 a2 + 1 a2-2 =1, 整理得 a4-5a2+4=0,解得 a2=4 或 a2=1(舍), 故所求椭圆方程为y2 4 +x2 2 =1. (2)设直线 BC 的方程为 y= 2x+m,设 B(x1,y1),C(x2,y2), 代入椭圆方程并化简得 4x2+2 2mx+m2-4=0, 由Δ=8m2-16(m2-4)=8(8-m2)>0,可得 m2<8,① 由 x1+x2=- 2 2 m,x1x2=m2-4 4 ,故|BC|= 3|x1-x2|= 3· 16-2m2 2 又点 A 到 BC 的距离为 d=|m| 3. 故 S△ABC=1 2|BC|·d= m2(16-2m2) 4 ≤ 1 4 2·2m2+(16-2m2) 2 = 2. 当且仅当 2m2=16-2m2,即 m=±2 时取等号(满足①式),所以△ABC 面积的最 大值为 2. 10.(2016·江苏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直线 l: x-y-2=0,抛物线 C:y2=2px(p>0). (1)若直线 l 过抛物线 C 的焦点,求抛物线 C 的方程; (2)已知抛物线 C 上存在关于直线 l 对称的相异两点 P 和 Q. ①求证:线段 PQ 的中点坐标为(2-p,-p); ②求 p 的取值范围. (1)解 ∵l:x-y-2=0,∴l 与 x 轴的交点坐标为(2,0). 即抛物线的焦点为(2,0),∴p 2 =2,p=4. ∴抛物线 C 的方程为 y2=8x. (2)①证明 设点 P(x1,y1),Q(x2,y2). 则 y21=2px1, y22=2px2, 则 x1=y21 2p , x2=y22 2p , ∴kPQ= y1-y2 y21 2p -y22 2p = 2p y1+y2 , 又∵P、Q 关于 l 对称.∴kPQ=-1,即 y1+y2=-2p, ∴y1+y2 2 =-p,又∵PQ 的中点一定在 l 上, ∴x1+x2 2 =y1+y2 2 +2=2-p. ∴线段 PQ 的中点坐标为(2-p,-p). ②解 ∵PQ 的中点为(2-p,-p), ∴ y1+y2=-2p, x1+x2=y21+y22 2p =4-2p,即 y1+y2=-2p, y21+y22=8p-4p2, ∴ y1+y2=-2p, y1y2=4p2-4p, 即关于 y 的方程 y2+2py+4p2-4p=0,有两个不等实根.∴Δ >0.即(2p)2-4(4p2-4p)>0,解得 0<p<4 3 , 故所求 p 的范围为 0,4 3 . 11.(2016·山东卷)已知椭圆 C:x2 a2 +y2 b2 =1(a>b>0)的长轴长为 4,焦距为 2 2.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过动点 M(0,m)(m>0)的直线交 x 轴于点 N,交 C 于点 A,P(P 在第一象限), 且 M 是线段 PN 的中点.过点 P 作 x 轴的垂线交 C 于另一点 Q,延长 QM 交 C 于 点 B. ①设直线 PM、QM 的斜率分别为 k、k′,证明k′ k 为定值. ②求直线 AB 的斜率的最小值. 解 (1)设椭圆的半焦距为 c. 由题意知 2a=4,2c=2 2. 所以 a=2,b= a2-c2= 2. 所以椭圆 C 的方程为x2 4 +y2 2 =1. (2)①证明 设 P(x0,y0)(x0>0,y0>0). 由 M(0,m),可得 P(x0,2m),Q(x0,-2m). 所以直线 PM 的斜率 k=2m-m x0 =m x0 . 直线 QM 的斜率 k′=-2m-m x0 =-3m x0 . 此时k′ k =-3.所以k′ k 为定值-3. ②设 A(x1,y1),B(x2,y2). 直线 PA 的方程为 y=kx+m. 直线 QB 的方程为 y=-3kx+m.联立 y=kx+m, x2 4 +y2 2 =1, 整理得(2k2+1)x2+4mkx+2m2-4=0, 由 x0x1=2m2-4 2k2+1 ,可得 x1= 2(m2-2) (2k2+1)x0 , 所以 y1=kx1+m=2k(m2-2) (2k2+1)x0 +m. 同理 x2= 2(m2-2) (18k2+1)x0 ,y2=-6k(m2-2) (18k2+1)x0 +m. 所以 x2-x1= 2(m2-2) (18k2+1)x0 - 2(m2-2) (2k2+1)x0 = -32k2(m2-2) (18k2+1)(2k2+1)x0 , y2-y1=-6k(m2-2) (18k2+1)x0 +m-2k(m2-2) (2k2+1)x0 -m =-8k(6k2+1)(m2-2) (18k2+1)(2k2+1)x0 , 所以 kAB=y2-y1 x2-x1 =6k2+1 4k =1 4 6k+1 k , 由 m>0,x0>0,可知 k>0, 所以 6k+1 k ≥2 6, 当且仅当 k= 6 6 时取“=”. ∵P(x0,2m)在椭圆x2 4 +y2 2 =1 上, ∴x0= 4-8m2, 故此时 2m-m 4-8m2-0 = 6 6 , 即 m= 14 7 ,符合题意. 所以直线 AB 的斜率的最小值为 6 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