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1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三校联考数学试题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中三校联考 高一数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可解 【详解】,,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知弦求弦、切或知切求弦时要注意判断角所在的象限,不要弄错切、弦的符号. 2.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对平方可得,则 【详解】 即 故选:D 【点睛】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方程思想 对于这三个式子,知一可求二, 若令,则 (注意根据的范围选取正、负号),体现了方程思想的应用. 3.等差数列中,,则数列的公差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可知,结合可求出 【详解】, 即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中项、等差数列通项 解决等差数列基本量计算问题利用方程的思想.等差数列中有五个量一般可以“知三求二”,通过列方程(组)求关键量和;成等差数列. 4. 的值(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诱导公式代入,即可求解. 【详解】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两角差的正弦公式. 熟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 5.△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则b= A. B. C. 2 D. 3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余弦定理得, 解得(舍去),故选D. 【考点】余弦定理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内容单一,根据余弦定理整理出关于b的一元二次方程,再通过解方程求b.运算失误是基础题失分的主要原因,请考生切记! 6.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且成等差数列,则数列的公比是( ) A. B. 2 C. D. 或 【答案】C 【解析】 【分析】 成等差数列,得,利用基本量,求出. 【详解】成等差数列, , ,即, , 故.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即等差中项的性质. 等解决等比数列基本量计算问题利用方程的思想.等比数列中有五个量一般可以“知三求二”,通过列方程(组)求关键量和;成等差数列. 7.已知 ,,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两式平方相加可得. 【详解】, 两边平方相加得, , ,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及两角和的正弦公式. 熟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本身是恒等式,也可以看作是方程,对于一些题,可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列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8.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辅助角公式把三角函数关系式化成,根据相应的正弦曲线求值域即可 【详解】 , 函数值域为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求三角函数值域问题. (1)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及辅助角公式把三角函数关系式化成或 的形式; (2)根据自变量的范围确定的范围,根据相应的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求值域或最值或参数范围. 9.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求出,利用,可解. 【详解】,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 给值求值问题的求解思路:(1)化简所求式子.(2)观察已知条件与所求式子之间的联系(从三角函数名及角入手).(3)将已知条件代入所求式子,化简求值. 10.已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求出的单调递增区间,利用得不等式可解. 【详解】由正弦函数的性质令 解得, 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因为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解得则的最大值为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三角函数单调区间求参数的值.求三角函数单调区间的方法步骤: (1)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及辅助角公式把三角函数关系式化成或的形式;(2)根据正、余弦函数的单调区间列不等式求函数或的单调区间. 11.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 A. -2019 B. − C. − D. -2018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则代入已知化简,两边同时除以得到等差数列,得解. 根据题目已知条件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问题得解. 【详解】 , 是首项为 ,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与的关系求前项和. 已知求的三个步骤: (1)先利用求出. (2)用替换中的得到一个新的关系,利用便可求出当时的表达式. (3)对时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时 的表达式,如果符合,则可以把数列的通项公式合写;如果不符合,则应该分与两段来写. . 12.已知锐角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因为,,,所以 , , 由正弦定理得,可化简为 ,由 得 从而得 , ,故选A. 【方法点睛】以三角形载体,三角恒等变换为手段,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为工具,对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进行考查是近几年高考考查一类热点问题,一般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解答这类问题,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诱导公式以及二倍角公一定要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特别是二倍角公式的各种变化形式要熟记于心.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则=_________________. 【答案】63 【解析】 【分析】 由可得,再由可求出 【详解】,则, 故答案为: 【点睛】等比数列基本量计算问题的思路:主要围绕着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在两个公式中共涉及五个量:,已知其中三个量,选用恰当的公式,利用方程(组)可求出剩余的两个量. 14.已知,且为第一象限角,则的值为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且为第一象限角,可得,,再由二倍角正切公式得的值. 【详解】,且为第一象限角, ,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恒等变换、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本身是恒等式,也可以看作是方程,对于一些题,可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列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熟记二倍角公式: ; 15.有一个数阵排列如下: 1 2 3 4 5 6 7 8 …… 2 4 6 8 10 12 14…… 4 8 12 16 20…… 8 16 24 32…… 16 32 48 64…… 32 64 96…… 64…… 则第9行从左至右第3个数字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768 【解析】 【分析】 数阵排列第一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可求出第9行首项;每行按公差为 排列,可解 【详解】数阵排列第一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所以第9行首项为,第9行公差为, 所以第9行从左至右第3个数字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基本量运算及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解决等差、等比数列基本量计算问题利用方程的思想.等差、等比数列中有五个量一般可以“知三求二”,通过列方程(组)求关键量. 16.=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解析】 【分析】 括号内通分,利用辅助角公式化简分子,再利用正弦二倍角公式和诱导公式可解. 【详解】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辅助角公式、二倍角公式、诱导公式运用. 对给定的式子进行化简或求值问题.要注意给定的角之间存在的特定关系,充分利用给定的关系结合诱导公式将角进行转化.特别要注意每一个角所在的象限,防止符号及三角函数名出错.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17.已知,且 (1)求的值; (2)求的值. 【答案】(1) ,(2) 【解析】 【分析】 (1) 求出,再由两角差的正切公式可得 (2) 由求出 得解. 【详解】(1),且 (2),, 又,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恒等变换、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诱导公式运用. 对给定的式子进行化简或求值问题.要注意给定的角之间存在的特定关系,充分利用给定的关系结合诱导公式将角进行转化.特别要注意每一个角所在的象限,防止符号及三角函数名出错. 18.已知等差数列中,是数列的前项和,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 由可求得,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 由第一问可求出,所以,再由裂项相消法可得解. 【详解】(1) 解得 (2)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及用裂项法求和. 用裂项法求和的裂项原则及规律: (1)裂项原则:一般是前边裂几项,后边就裂几项直到发现被消去项的规律为止. (2)消项规律:消项后前边剩几项,后边就剩几项,前边剩第几项,后边就剩倒数第几项. 19.已知函数,,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若,且,求的值. 【答案】(1) ;(2) 【解析】 【分析】 (1)由图,图上已知两点之间长度为个周期,求出,利用求出 得解. (2)利用求出,, 化简展开可求. 【详解】(1)由图知: , , (2), 【点睛】由图象求函数的解析式 确定的步骤和方法 (1)求:确定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则, ; (2)求:确定函数的周期,则可得; (3)求:常用的方法有代入法和五点法. ①代入法:把图象上的一个已知点代入(此时已知)或代入图象与直线的交点求解(此时要注意交点是在上升区间上还是在下降区间上). ②五点法:确定值时,往往以寻找“五点法”中的某一个点为突破口. 20.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1)求角的大小; (2)若 ,且的面积为,求的值. 【答案】(1);(2)4 【解析】 【分析】 (1)根据正弦定理,将中的边转化为角,得 ,根据将转换为,再用正弦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进行转化,化简得角B的大小; (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即可求得的值. 【详解】(1) 根据正弦定理,得 , ,可得 代入上式,得 , 化简得, , ,解得, , . (2)根据题意得,,,由(1)得, ,得①, 由余弦定理,得 ②, 由①②得. 【点睛】本题考查解三角形,运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转化:;三角形中任意一角正弦可转换. 21.设为数列的前项和,,且 (1)证明:数列为等差数列; (2)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根据,代入,整理得,两边同时除以,得,即证得数列为等差数列; (2)根据(1)通过与的关系整理,得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整理为“等差等比”的形式,求和可用错位相减法. 【详解】(1), , 整理得, 两边同时除以得,,首项, 是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由(1)得,即, 当时,, 当时,也满足上式,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令数列的前n项和为, 则①, 两边同时乘以2,得 ②, ①②得 ,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定义证明等差数列、与的关系及错位相减法求和. 与的关系: 错位相减法求和的方法:如果数列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求数列的前项和时,可采用错位相减法,一般是和式两边同乘以等比数列的公比,然后作差求解; 在写“”与“”的表达式时应特别注意将两式“错项对齐”以便下一步准确写出“”的表达式. 22.在如图所示的四边形中,已知, , , (1)若,求的面积 (2)求的最大值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在中用正弦定理求出,得到,用面积公式可得. (2)设,分别在和用正弦定理表示出,从而可得 最大值 【详解】(1) 中,, 由正弦定理得: , , (2) 设 ,则 在中 在中 【点睛】本题考查余弦定理在平面几何中应用. 解决这类问题要抓住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把所提供的平面图形拆分成三角形,然后在三角形内利用正弦、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求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