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类比思想学案(全国通用)
“中学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微视频 8.类比思想 内容概述 类比思想就是由已知两个(类)事物具有某些相似性质,从而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可能相似的推理思想(由特殊到特殊)。类比思想是串联新旧知识的纽带,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力工具.类比往往是猜想的前提,猜想又往往是发现的前兆,类比是数学发现的重要源泉,数学中许多定理、公式和法则都是用类比推理提出的。在高中数学中,类比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它不仅能由已知解决未知,由简单问题解决复杂问题,更能体现数学思想方法之奇妙.恰当的运用类比思想,可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解题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索获取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类比思想存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是帮助我们寻找解题思路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数学问题时,如果有现成的解法,自不必说.否则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寻找合适的解题策略,看能否想办法将之转化到曾经做过的、熟悉的、类似的问题上去思考。通过联系已有知识给我们的启发,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问题中来,把解决已有问题的方法移植过来,为所要解决的问题指引了方向. 例题示范 例1:等差数列{}中,若,则有 成立,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中,若=1,则_______. 解:在等差数列中,,那么以为中心,前后间隔相等的项和为0,即,…所以有成立. 类比过来:同样在等比数列{}中,若=1,则以为中心,前后间隔相等的项的积为1,即,所以有下列结论成立: 评析: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类比中,常见的运算类比有:和类比为积,差类比为商,算术平均类比几何平均等等。当然此题中已知等式的左右式子各项特征,特别是下标变化规律是类比的关注点。 例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有,类比在空间平行六面体中,类似的结论是_______。 解:如图,平行四边形中,设向量, ,则,, 有…①同理,…② ①+②得,,即 . 类似地,在平行六面体中,可设, 则,,, 同上面方法可计算出下列结论成立: 评析:在解决空间几何问题时,有很多可以类比平面几何问题求解,美国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指出:“类比是一个伟大的引路人,求解立体几何问题往往有赖于平面几何中的类比问题” 平面与空间类比的例子还有很多,如: 1、在Rt△ABC中,∠C=900,CD⊥AB于点D,则成立,类比此性质,在四面体P-ABC中,PA、PB、PC两两垂直,PD⊥平面ABC于点D,则可得到的结论是:. 2、已知△ABC中,内切圆半径为r,三边长为a,b,c,则△ABC的面积为,若一个四面体内切球的半径为R,四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则这个四面体的体积是:. 3、如图,在平面几何中△ABC的内角平分线AD分BC所成的线段比BD:DC=AB:AC,把这个结论类比空间有: 在三棱锥中中,平面DCE平分二面角A-CD-B,且与棱相交于点E,则有. 例3: .已知正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解:由得, ∴,,由,得, 设,,在处理时可以类比:是表示直线的下方区域,所以表示曲线下方区域,这就是线性与非线性的类比. 则满足,可先求的取值范围. 作出()所在平面区域(如图): 利用的几何意义:可行域内的任一点和点所在直线的斜率, 由图像可知分别在点和切点分别取得最小值和最大值. 设过点的直线与相切于点, ∴,解得,, ∴,,即的取值范围是. 评析:此题求解中充分利用条件和结论的形式特征,将不等条件与线性规划中约束条件类比,将所求分式与斜率类比,将求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与非线性的方法进行类比。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把不熟悉的问题类比到熟悉的问题中,降低思维难度。 例4:(2017年浙江21)如图,已知抛物线,点,,抛物线上的点 ,过点B作直线AP的垂线,垂足为Q. (1)求直线AP斜率的取值范围 (2)求的最大值 。 解:(1)设直线AP的斜率为K. ,因为,所以直线AP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2)常规解法:设直线AP的方程:,则由消得:,则.由于,则。由题 意得,所以直线:,联立方程,解得, 因为 , ,所 以 。 令,因为 ,所以在区间上单调递增,上单调递减,因此当时,取得最大值。 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直接求解: ,当时等号成立。 有没有其他的解决途径呢?重新审视已知条件,直线AP的垂线及所求的量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垂足与已知点之间有没有特殊的关系呢?如果我们能发现就是在直线AP上的射影的话,那么就可直接转化为,于是问题转化为向量的坐标运算。 解法2:两线段积类比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设,则 ( * ) 对于(*)式 我们可以直接展开得 ,下面可求导计算(过程同上)。 解法3:类比于已解决的问题 已知直线AB 与抛物线交于点A,B,点M为AB 的中点,C为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若满足,则下列一定成立的是( B ) ,其中是抛物线过 的切线 分析:设AB的中点为M,由于 若线段AB为定值,则当以M为圆心的圆与抛物线相切时(切点为) 满足,此时圆与抛物线在处有共同的切线。 如果在考场上我们能够回忆起这样一个解题经历,或者能深层地发现本问题中蕴含的几何位置关系,那么下面的解法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设AB的中点为D,则, 由于 ,如图当圆D与抛物线相切于点P时值最小,此时DP与过P的抛物线的切线垂直。 设 则 化简得 即, 。故时最大值为。 评析:上面的多维度解析让我们感受了数学问题的解决是多方面的,类比思想体现在数算,形态,及解题策略方面的互通。 配套练习: 1、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则S4,S8-S4,S12-S8,S16-S12成等差数列.类比以上结论有设等比数列{bn}的前n项积为Tn,则T4,________,________,成等比数列. 2、把一个直角三角形以两直角边为邻边补成一个矩形,则矩形的对角线长即为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直径,以此可求得外接圆半径r=(其中a,b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 类比此方法可得三条侧棱长分别为a,b,c且两两垂直的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R=________. 3、已知圆的半径为,为圆周上一点,现将如图放置的边长为的正方形(实线所示 ,正方形的顶点和点重合)沿着圆周顺时针滚动,经过若干次滚动,点第一次回到点的位置,则点走过的路径的长度为 4、对于三次函数f(x)=ax3+bx2+cx+d(a≠0),给出定义:设f′(x)是函数y=f(x)的导数,f″(x)是f′(x)的导数,若方程f″(x)=0有实数解x0,则称点(x0,f(x0))为函数y=f(x)的“拐点”.某同学经过探究发现: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拐点”;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对称中心,且“拐点”就是对称中心.若f(x)=x3-x2+3x-,请你根据这一发现, (1)求函数f(x)=x3-x2+3x-的对称中心; (2)计算f()+f()+f()+f()+…+f(). 答案: 1、 解析 对于等比数列,通过类比,有等比数列{bn}的前n项积为Tn,则T4=a1a2a3a4,T8=a1a2…a8,T12=a1a2…a12,T16=a1a2…a16,因此=a5a6a7a8,=a9a10a11a12,=a13a14a15a16, 而T4,,,的公比为q16,因此T4,,,成等比数列. 2 、 解析: 由平面类比到空间,把矩形类比为长方体,从而得出外接球半径. 3、 图1 图2 解析:类比题(2010北京理科(14))如图放置的边长为1的正方形PABC沿轴滚动 .设顶点P(,y)的轨迹方程是,则的最小正周期为 ;在其两个相邻零点间的图像与轴所围区域的面积为 .说明:“正方形PABC沿轴滚动”包括沿轴正方向和沿轴负方向滚动 .沿轴正方向滚动指的是先以顶点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当顶点B落在轴上时,再以顶点B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如此继续 .类似地,正方形PABC可以沿轴负方向滚动 . 分析:此题若想直接求出P点运动的轨迹方程是有点困难的,但我们可以根据题意画出点P的轨迹,然后根据图形的特征求出周期和所围成的面积 . 通过动手操作点P的轨迹是如图2中周期为4的图像,在其两个相邻零点间的图像与轴所围区域是由两个半径为1的圆及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和一个半径为的弓形组成 .其面积 在解决原题时我们可以类比操作: 如果我们将六边形从A点处剪开依次重复地平铺在直线上(如图)问题可直接类比转化为上面的高考试题 . 在直线上正方形的顶点A转动的轨迹是以半径1,,1,0,弧所对的圆心角为,交替进行的 . 而在正六边形内转动时,半径变化一致,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 . 于是A的轨迹是以半径为1, ,1,0 为重复呈现的一段弧(圆心角为),正方形纸片在圆形盖内转了三圈后(即正方形顶点第12次与圆周相碰)回到初始点P, 故点走过的路径的长度为 . 4、解 (1)f′(x)=x2-x+3,f″(x)=2x-1,由f″(x)=0,即2x-1=0,解得x=. f()=×()3-×()2+3×-=1. 由题中给出的结论,可知函数f(x)=x3-x2+3x-的对称中心为(,1). (2)由(1),知函数f(x)=x3-x2+3x-的对称中心为(,1),所以f(+x)+f(-x)=2,即f(x)+f(1-x)=2. 故f()+f()=2, f()+f()=2, f()+f()=2,…f()+f()=2. 所以f()+f()+f()+f()+…+f()=×2×2 012=2 01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