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2020届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版4-8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2020届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版4-8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作业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一、题点全面练 ‎1.如图,两座灯塔A和B与河岸观察站C的距离相等,灯塔A在观察站南偏西40°,灯塔B在观察站南偏东60°,则灯塔A在灯塔B的(  )‎ A.北偏东10°       B.北偏西10°‎ C.南偏东80° D.南偏西80°‎ 解析:选D 由条件及题图可知,∠A=∠B=40°,又∠BCD=60°,所以∠CBD=30°,所以∠DBA=10°,因此灯塔A在灯塔B南偏西80°.‎ ‎2.如图,从气球A上测得正前方的河流的两岸B,C的俯角分别为75°,30°,此时气球的高是60 m,则河流的宽度BC等于(  )‎ A.240(-1)m B.180(-1)m C.120(-1)m D.30(+1)m 解析:选C ∵tan 15°=tan(60°-45°)==2-,∴BC=60tan 60°-60tan 15°=120(-1)(m).‎ ‎3.一个大型喷水池的中央有一个强大喷水柱,为了测量喷水柱喷出的水柱的高度,某人在喷水柱正西方向的点A测得水柱顶端的仰角为45°,沿点A向北偏东30°前进100 m到达点B,在B点测得水柱顶端的仰角为30°,则水柱的高度是(  )‎ A.50 m B.100 m C.120 m D.150 m 解析:选A 作出示意图如图所示,设水柱高度是h m,水柱底端为C,则在Rt△BCD中,BC=h,在△ABC中,A=60°,AC=h,AB=100,根据余弦定理得,(h)2=h2+1002-2·h·100·cos 60°,即h2+50h-5 000=0,即(h-50)(h+100)=0,即h=50,故水柱的高度是50 m.‎ ‎4.地面上有两座相距120 m的塔,在矮塔塔底望高塔塔顶的仰角为α,在高塔塔底望矮塔塔顶的仰角为,且在两塔底连线的中点O处望两塔塔顶的仰角互为余角,则两塔的高度分别为(  )‎ A.50 m,100 m B.40 m,90 m C.40 m,50 m D.30 m,40 m 解析:选B 设高塔高H m,矮塔高h m,在O点望高塔塔顶的仰角为β.‎ 则tan α=,tan=,‎ 根据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有=.①‎ 因为在两塔底连线的中点O望两塔塔顶的仰角互为余角,所以在O点望矮塔塔顶的仰角为-β,‎ 由tan β=,tan=,‎ 得=.②‎ 联立①②解得H=90,h=40.‎ 即两座塔的高度分别为40 m,90 m.‎ ‎5.如图,某住宅小区的平面图呈圆心角为120°的扇形AOB,C是该小区的一个出入口,且小区里有一条平行于AO的小路CD.已知某人从O沿OD走到D用了2 min,从D沿着DC走到C用了3 min.若此人步行的速度为50 m/min,则该扇形的半径的长度为(  )‎ A.50 m B.50 m C.50 m D.50 m 解析:选B 设该扇形的半径为r(m),连接CO,如图所示.‎ 由题意,得CD=150(m),OD=100(m),∠CDO=60°,‎ 在△CDO中,由余弦定理,得CD2+OD2-2CD·OD·cos 60°=OC2,‎ 即1502+1002-2×150×100×=r2,‎ 解得r=50(m).‎ ‎6.如图,为了测量河对岸电视塔CD的高度,小王在点A处测得塔顶D的仰角为30°,塔底C与A的连线同河岸成15°角,小王向前走了1 200 m到达M处,测得塔底C与M的连线同河岸成60°角,则电视塔CD的高度为________m.‎ 解析:在△ACM中,∠MCA=60°-15°=45°,∠AMC=180°-60°=120°,由正弦定理得=,即=,解得AC=600.‎ 在△ACD中,∵tan∠DAC==,‎ ‎∴DC=600×=600.‎ 答案:600 ‎7.如图,为了测量河对岸A,B两点之间的距离,观察者找到一个点C,从C点可以观察到点A,B;找到一个点D,从D点可以观察到点A,C;找到一个点E,从E点可以观察到点B,C.测量得到:CD=2,CE=2,∠D=45°,∠ACD=105°,∠ACB=48.19°,∠BCE=75°,∠E=60°,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解析:依题意知,在△ACD中,∠DAC=30°,由正弦定理得AC==2,在△BCE中,∠CBE=45°,由正弦定理得BC==3.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B2=AC2+BC2-2AC·BC·cos∠ACB=10,解得AB=.‎ 答案: ‎8.如图所示,在一个坡度一定的山坡AC的顶上有一高度为25 m的建筑物CD,为了测量该山坡相对于水平地面的坡角θ,在山坡的A处测得∠DAC=15°,沿山坡前进50 m到达B处,又测得∠DBC=45°,根据以上数据可得cos θ=________.‎ 解析:由∠DAC=15°,∠DBC=45°,可得∠DBA=135°,∠ADB=30°.‎ 在△ABD中,根据正弦定理可得=,‎ 即=,‎ 所以BD=100sin 15°=100×sin(45°-30°)=25(-).‎ 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得=,‎ 即=,‎ 解得sin∠BCD=-1.‎ 所以cos θ=cos(∠BCD-90°)=sin∠BCD=-1.‎ 答案:-1‎ ‎9.如图所示,在一条海防警戒线上的点A,B,C处各有一个水声监测点,B,C两点到点A的距离分别为20 km和50 km.某时刻,B收到发自静止目标P的一个声波信号,8 s后A,C 同时接收到该声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 km/s.‎ ‎(1)设A到P的距离为x km,用x表示B,C到P的距离,并求x的值;‎ ‎(2)求静止目标P到海防警戒线AC的距离.‎ 解:(1)依题意,有PA=PC=x,‎ PB=x-1.5×8=x-12.‎ 在△PAB中,AB=20,cos∠PAB===.‎ 同理,在△PAC中,AC=50,‎ cos∠PAC===.‎ 因为cos∠PAB=cos∠PAC,‎ 所以=,解得x=31.‎ ‎(2)作PD⊥AC于点D(图略),在△ADP中,‎ 由cos∠PAD=,‎ 得sin∠PAD==,‎ 所以PD=PAsin∠PAD=31×=4(km).‎ 故静止目标P到海防警戒线AC的距离为4 km.‎ ‎10.已知在东西方向上有M,N两座小山,山顶各有一座发射塔A,B,塔顶A,B的海拔高度分别为AM=100 m和BN=200 m,一测量车在小山M的正南方向的点P处测得发射塔顶A的仰角为30°,该测量车向北偏西60°方向行驶了100 m后到达点Q,在点Q处测得发射塔顶B处的仰角为θ,且∠BQA=θ,经测量tan θ=2,求两发射塔顶A,B之间的距离.‎ 解:在Rt△AMP中,∠APM=30°,AM=100,∴PM=100.‎ 连接QM(图略),在△PQM中,∠QPM=60°,PQ=100,‎ ‎∴△PQM为等边三角形,∴QM=100.‎ 在Rt△AMQ中,由AQ2=AM2+QM2,得AQ=200.‎ 在Rt△BNQ中,tan θ=2,BN=200,‎ ‎∴BQ=100,cos θ=.‎ 在△BQA中,BA2=BQ2+AQ2-2BQ·AQ·cos θ ‎=(100)2,‎ ‎∴BA=100.‎ 即两发射塔顶A,B之间的距离是100 m.‎ 二、专项培优练 ‎(一)易错专练——不丢怨枉分 ‎1.一船自西向东匀速航行,上午10时到达灯塔P的南偏西75°,距灯塔68 n mile的M处,下午2时到达这座灯塔的东南方向的N处,则此船航行的速度为________n mile/h.‎ 解析:如图,由题意知∠MPN=75°+45°=120°,∠PNM=45°.‎ 在△PMN中,=,‎ ‎∴MN=68×=34 n mile.‎ 又由M到N所用的时间为14-10=4小时,‎ ‎∴此船的航行速度v== n mile/h.‎ 答案: ‎2.如图,一位同学从P1处观测塔顶B及旗杆顶A,得仰角分别为α和90°-α.后退l m至点P2处再观测塔顶B,仰角变为原来的一半,设塔CB和旗杆BA都垂直于地面,且C,P1,P2三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则塔BC的高为________m;旗杆BA的高为________m.(用含有l和α的式子表示)‎ 解析:在Rt△BCP1中,∠BP1C=α,‎ 在Rt△P2BC中,∠P2=.‎ ‎∵∠BP1C=∠P1BP2+∠P2,‎ ‎∴∠P1BP2=,即△P1BP2为等腰三角形,BP1=P1P2=l,‎ ‎∴BC=lsin α.‎ 在Rt△ACP1中,==tan(90°-α),∴AC=,则BA=AC-BC=-lsin α==.‎ 答案:lsin α  ‎(二)素养专练——学会更学通 ‎3.[直观想象、数学建模]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问题,某气象仪器科研单位研究出一种新的“弹射型”‎ 气象仪器,这种仪器可以弹射到空中进行气象观测.如图所示,A,B,C三地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这种仪器在C地进行弹射实验,观测点A,B两地相距100米,∠BAC=60°.在A地听到弹射声音的时间比B地晚秒.在A地测得该仪器至最高点H处的仰角为30°(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求A,C两地的距离;‎ ‎(2)求这种仪器的垂直弹射高度HC.‎ 解:(1)由题意,设AC=x,因为在A地听到弹射声音的时间比B地晚秒,‎ 所以BC=x-×340=x-40,‎ 在△ABC内,由余弦定理得BC2=AC2+BA2-2BA·AC·cos∠BAC,‎ 即(x-40)2=x2+10 000-100x,解得x=420.‎ 故A,C两地的距离为420米.‎ ‎(2)在Rt△ACH中,AC=420,∠CAH=30°,‎ 所以CH=AC·tan∠CAH=140米.‎ 故该仪器的垂直弹射高度CH为140米.‎ ‎4.[数学建模]如图所示,经过村庄A有两条夹角为60°的公路AB,AC,根据规划要在两条公路之间的区域内建一工厂P,分别在两条公路边上建两个仓库M,N(异于村庄A),要求PM=PN=MN=2(单位:千米).记∠AMN=θ.‎ ‎(1)将AN,AM用含θ的关系式表示出来;‎ ‎(2)如何设计(即AN,AM为多长时),使得工厂产生的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最小(即工厂与村庄的距离AP最大)?‎ 解:(1)∠AMN=θ,‎ 在△AMN中,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AN=sin θ,AM=sin(120°-θ).‎ ‎(2)在△APM中,由余弦定理,‎ 得AP2=AM2+PM2-2AM·PM·cos∠AMP ‎=sin2(θ+60°)+4-sin(θ+60°)cos(θ+60°)‎ ‎=[1-cos(2θ+120°)]-sin(2θ+120°)+4‎ ‎=-[sin(2θ+120°)+cos(2θ+120°)]+ ‎=-sin(2θ+150°),0°<θ<120°(其中利用诱导公式可知sin(120°-θ)=sin(θ+60°)),‎ 当且仅当2θ+150°=270°,即θ=60°时,工厂产生的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最小,此时AN=AM=2千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