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数学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6章6.2 平面向量的运算 6.2.1 向量的加法运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高中数学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6章6.2 平面向量的运算 6.2.1 向量的加法运算

6.2 平面向量的运算 6.2.1 向量的加法运算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向量加法的概念.2.掌握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 则,并能熟练地运用这两个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加法运算.3.了解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并能作图解释向量加法运算律的合理性. 知识点一 向量加法的定义及其运算法则 1.向量加法的定义 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2.向量求和的法则 向量求和 的法则 三角形法则 已知非零向量 a,b,在平面内任取一点 A,作AB→=a,BC→= b,则向量AC→叫做 a 与 b 的和,记作 a+b,即 a+b=AB→+ BC→=AC→ . 这种求向量和的方法,称为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对于零向量与任意向量 a,规定 a+0=0+a=a 平行四边形 法则 以同一点 O为起点的两个已知向量 a,b 为邻边作▱OACB, 则以 O为起点的对角线OC→就是 a 与 b 的和.把这种作两个 向量和的方法叫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位移的合成可以看作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的物理模型,力的合成可以看作向量加法的平行 四边形法则的物理模型. 思考 |a+b|与|a|,|b|有什么关系? 答案 (1)当向量 a 与 b 不共线时,a+b 的方向与 a,b 不同,且|a+b|<|a|+|b|.(2)当 a 与 b 同向时,a+b,a,b 同向,且|a+b|=|a|+|b|.(3)当 a 与 b 反向时,若|a|>|b|,则 a+b 的方向 与 a 相同,且|a+b|=|a|-|b|;若|a|<|b|,则 a+b 的方向与 b 相同,且|a+b|=|b|-|a|. 知识点二 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 a+b=b+a 结合律 (a+b)+c=a+(b+c) 1.0+a=a+0=a.( √ ) 2.AB→+BC→=AC→ .( √ ) 3.AB→+BA→=0.( √ ) 4.AB→+BC→>AC→ .( × ) 5.|AB→ |+|BC→ |=|AC→ |.( × ) 一、向量加法法则 例 1 (1)如图①所示,求作向量 a+b. (2)如图②所示,求作向量 a+b+c. 解 (1)首先作向量OA→=a,然后作向量AB→=b,则向量OB→=a+b.如图③所示. (2)方法一 (三角形法则)如图④所示, 首先在平面内任取一点 O,作向量OA→=a,再作向量AB→=b,则得向量OB→=a+b,然后作向 量BC→=c,则向量OC→=(a+b)+c=a+b+c 即为所求. 方法二 (平行四边形法则)如图⑤所示, 首先在平面内任取一点 O,作向量OA→=a,OB→=b,OC→=c, 以 OA,OB为邻边作▱OADB,连接 OD, 则OD→=OA→+OB→=a+b. 再以 OD,OC为邻边作▱ODEC,连接 OE, 则OE→=OD→+OC→=a+b+c 即为所求. 反思感悟 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联系 三角形法则 (1)首尾相接 (2)适用于任何向量求和 三角形法则作出的图形 是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 图形的一半平行四边形法则 (1)共起点 (2)仅适用于不共线的两个 向量求和 跟踪训练 1 如图所示,O为正六边形 ABCDEF的中心,化简下列向量. (1)OA→+OC→=________;(2)BC→+FE→=________;(3)OA→+FE→=________. 答案 (1)OB→ (2)AD→ (3)0 解析 (1)因为四边形 OABC是以 OA,OC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OB是其对角线,故OA→+OC→ =OB→ . (2)因为BC→=FE→,故BC→+FE→与BC→方向相同,长度为BC→的长度的 2倍,故BC→+FE→=AD→ . (3)因为OD→=FE→,故OA→+FE→=OA→+OD→=0. 二、向量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例 2 化简: (1)BC→+AB→;(2)DB→+CD→+BC→;(3)AB→+DF→+CD→+BC→+FA→. 解 (1)BC→+AB→=AB→+BC→=AC→ . (2)DB→+CD→+BC→=BC→+CD→+DB→ =(BC→+CD→ )+DB→=BD→+DB→=0. (3)AB→+DF→+CD→+BC→+FA→ =AB→+BC→+CD→+DF→+FA→ =AC→+CD→+DF→+FA→ =AD→+DF→+FA→ =AF→+FA→=0. 反思感悟 向量加法运算律的意义和应用原则 (1)意义:向量加法的运算律为向量加法提供了变形的依据,实现恰当利用向量加法法则运 算的目的.实际上,由于向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故多个向量的加法运算可以按照 任意的次序、任意的组合来进行. (2)应用原则:通过向量加法的交换律,使各向量“首尾相连”,通过向量加法的结合律调 整向量相加的顺序. 跟踪训练 2 已知正方形 ABCD的边长等于 1,则|AB→+AD→+BC→+DC→ |=________. 答案 2 2 解析 |AB→+AD→+BC→+DC→ |=|AB→+BC→+AD→+DC→ |=|AC→+AC→ |=2|AC→ |=2 2. 三、向量加法的实际应用 例 3 河水自西向东流动的速度为 10 km/h,小船自南岸沿正北方向航行,小船在静水中的 速度为 10 3 km/h,求小船的实际航行速度. 解 设 a,b 分别表示水流的速度和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过平面内一点 O作OA→=a,OB→= b,以OA→,OB→为邻边作矩形 OACB,连接OC→,如图,则OC→=a+b,并且OC→即为小船的实 际航行速度. ∴|OC→ |= |a+b|2= |a|2+|b|2=20(km/h), tan∠AOC=10 3 10 = 3,∴∠AOC=60°, ∴小船的实际航行速度为 20 km/h,沿北偏东 30°的方向航行. 反思感悟 应用向量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1)表示:用向量表示有关量,将所要解答的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2)运算:应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将有关向量进行运算,解答向量 问题. (3)还原:根据向量的运算结果,结合向量共线、相等等概念回答原问题. 跟踪训练 3 如图,用两根绳子把重 10 N的物体 W吊在水平杆子 AB上,∠ACW=150°, ∠BCW=120°,求 A和 B处所受力的大小.(绳子的重量忽略不计) 解 如图所示,设CE→,CF→分别表示 A,B所受的力,10 N的重力用CG→表示,则CE→+CF→=CG→ . 由题意可得∠ECG=180°-150°=30°,∠FCG=180°-120°=60°. ∴|CE→ |=|CG→ |cos 30° =10× 3 2 =5 3(N), |CF→ |=|CG→ |cos 60° =10×1 2 =5(N). ∴A处所受的力为 5 3 N,B处所受的力为 5 N. 1.化简CB→+AD→+BA→等于( ) A.DB→ B.CA→ C.CD→ D.DC→ 答案 C 解析 根据平面向量的加法运算, 得CB→+AD→+BA→=(CB→+BA→ )+AD→=CA→+AD→=CD→ . 2.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 ①a+(b+c)=(a+c)+b; ②AB→+BA→=0; ③AC→=DC→+AB→+BD→ . A.②③ B.② C.① D.③ 答案 B 解析 ②错误,AB→+BA→=0,①③正确. 3.在四边形 ABCD中,AC→=AB→+AD→,则( ) A.四边形 ABCD一定是矩形 B.四边形 ABCD一定是菱形 C.四边形 ABCD一定是正方形 D.四边形 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 D 解析 由AC→=AB→+AD→知,A,B,C,D构成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4.如图,四边形 ABCD是梯形,AD∥BC,对角线 AC与 BD相交于点 O,则OA→+BC→+AB→+ DO→等于( ) A.CD→ B.DC→ C.DA→ D.DO→ 答案 B 解析 OA→+BC→+AB→+DO→=DO→+OA→+AB→+BC→=DA→+AB→+BC→=DB→+BC→=DC→ . 5.已知向量 a 表示“向东航行 3 km”,b 表示“向南航行 3 km”,则 a+b 表示_________. 答案 向东南航行 3 2 km 解析 根据题意由于向量 a 表示“向东航行 3 km”,向量 b 表示“向南航行 3 km”,那么 可知 a+b 表示向东南航行 3 2 km. 1.知识清单: (1)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2)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3)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2.方法归纳:数形结合. 3.常见误区: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要注意向量首尾相接,平行四边形法则要注意把向量移 到共同起点. 1.化简AE→+EB→+BC→等于( ) A.AB→ B.BA→ C.0 D.AC→ 答案 D 解析 AE→+EB→+BC→=AB→+BC→=AC→ . 2.如图,在正六边形 ABCDEF中,BA→+CD→+EF→等于( ) A.0 B.BE→ C.AD→ D.CF→ 答案 D 解析 BA→+CD→+EF→=DE→+CD→+EF→=CE→+EF→=CF→ . 3.若正方形 ABCD的边长为 1,则|AB→+AD→ |等于( ) A.1 B. 2 C.3 D.2 2 答案 B 解析 在正方形 ABCD中,AB=1,可知 AC= 2, 所以|AB→+AD→ |=|AC→ |=AC= 2. 4.已知四边形 ABCD为菱形,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 A.AB→+BC→=CA→ B.AB→+AC→=BC→ C.AC→+BA→=AD→ D.AC→+AD→=DC→ 答案 C 5.(多选)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如果非零向量 a 与 b 的方向相同或相反,那么 a+b 的方向必与 a 或 b 的方向相同 B.在△ABC中,必有AB→+BC→+CA→=0 C.若AB→+BC→+CA→=0,则 A,B,C一定为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D.若 a,b 均为非零向量,则|a+b|=|a|+|b| 答案 ACD 解析 A错,若 a+b=0,则 a+b 的方向是任意的; B正确;C错,当 A,B,C三点共线时,也满足AB→+BC→+CA→=0;D错,|a+b|≤|a|+|b|. 6.已知AB→=a,BC→=b,CD→=c,DE→=d,AE→=e,则 a+b+c+d=________. 答案 e 解析 a+b+c+d=AB→+BC→+CD→+DE→=AE→=e. 7.在菱形 ABCD中,∠BAD=60°,|AB→ |=1,则|BC→+CD→ |=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如图,由题意知△ABD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BC→+CD→ |=|BD→ |=|AB→ |=1.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O是 AC和 BD的交点. (1)AB→+AD→+CD→=________; (2)AC→+BA→+DA→=________. 答案 (1)AD→ (2)0 9.如图,已知在▱ABCD中,O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E是 CD的一个三等分点(靠近 D点), 求作: (1)AO→+AC→;(2)DE→+BA→ . 解 (1)延长 AC,在延长线上截取 CF=AO,则向量AF→即为所求. (2)在 AB上取点 G,使 AG=1 3 AB,则向量BG→即为所求. 10.在静水中船的速度为 20 m/min,水流的速度为 10 m/min,如果船从岸边出发沿垂直于水 流的航线到达对岸,求船行进的方向. 解 作出图形,如图所示. 设船速 v 船与岸的方向成α角, 由图可知 v 水+v 船=v 实际, 结合已知条件,四边形 ABCD为平行四边形, 在 Rt△ACD中, |CD→ |=|AB→ |=|v 水|=10 m/min, |AD→ |=|v 船|=20 m/min, ∴cos α= |CD→ | |AD→ | = 10 20 = 1 2 , ∴α=60°,从而船行进的方向与水流方向成 120°角. ∴船是沿与水流方向成 120°角的方向行进. 11.在矩形 ABCD中,|AB→ |=4,|BC→ |=2,则向量AB→+AD→+AC→的长度为( ) A.2 5 B.4 5 C.12 D.6 答案 B 解析 因为AB→+AD→=AC→, 所以AB→+AD→+AC→的长度为AC→的模的 2倍. 又|AC→ |= 42+22=2 5, 所以向量AB→+AD→+AC→的长度为 4 5. 12.若在△ABC中,AB=AC=1,|AB→+AC→ |= 2,则△ABC的形状是( ) A.正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斜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 D 解析 以 AB,A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ABDC,∵AB=AC=1,AD= 2,∴∠ABD为直角, 该四边形为正方形,∴∠BAC=90°,△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13.已知点 G是△ABC的重心,则GA→+GB→+GC→=______. 答案 0 解析 如图所示,连接 AG并延长交 BC于点 E,点 E为 BC的中点,延长 AE到点 D,使 GE=ED, 则GB→+GC→=GD→,GD→+GA→=0,∴GA→+GB→+GC→=0. 14.如图所示,已知电线 AO与天花板的夹角为 60°,电线 AO所受拉力|F1|=24 N,绳 BO与 墙壁垂直,所受拉力|F2|=12 N.则 F1和 F2的合力为________ N. 答案 12 3 解析 如图,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到合力F=F1+F2=OC → . 在△OCA中,|OA→ |=24, |AC→ |=12,∠OAC=60°, ∴∠OCA=90°,∴|OC→ |=12 3. ∴F1与 F2的合力大小为 12 3 N,方向为与 F2成 90°角,竖直向上. 15.如图所示,P,Q是△ABC的边 BC上两点,且 BP=QC.求证:AB→+AC→=AP→+AQ→ . 证明 AB→=AP→+PB→,AC→=AQ→+QC→, ∴AB→+AC→=AP→+PB→+AQ→+QC→ . ∵PB→与Q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PB→+QC→=0, 故AB→+AC→=AP→+AQ→+0=AP→+AQ→ . 16.如图,已知 D,E,F分别为△ABC的三边 BC,AC,AB的中点,求证:AD→+BE→+CF→= 0. 证明 由题意知,AD→=AC→+CD→, BE→=BC→+CE→,CF→=CB→+BF→ . 由平面几何知识可知,EF→=CD→,BF→=FA→, 所以AD→+BE→+CF→=(AC→+CD→ )+(BC→+CE→ )+(CB→+BF→ ) =(AC→+CD→+CE→+BF→ )+(BC→+CB→ ) =(AE→+EC→+CD→+CE→+BF→ )+0 =AE→+CD→+BF→=AE→+EF→+FA→=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