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1月月考数学(文)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1月月考数学(文)试卷

数学(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复数(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设,则“”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周期为的奇函数,且当时,,‎ 则的值为( )‎ A. B. C. D. ‎ ‎4.已知向量,若,则实数( )‎ A. B. C. D. ‎ ‎5.已知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则为( )‎ A. B.1 C.2 D.4‎ ‎6.己知,则 A. B・ C.. D.‎ ‎7.已知正数项等比数列中,,且与的等差中项是,则( )‎ A.2 B. C.4 D.2或4‎ ‎8.将函数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像,则函数的图像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 A. B. C. D. ‎ ‎9.若A、B为圆上任意两点,为轴上的一个动点,则 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10.双曲线的离心率是,过右焦点作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若的面积是1,则双曲线的实轴长是( )‎ A. 1 B. 2 C. D. ‎ 图1‎ ‎1‎ ‎1‎ 图2‎ ‎11.如图1,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为棱的中点,分别是线段,,上的点,若三棱锥的俯视图如图2,则点到平面距离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12.已知函数,若(),则的最大值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则__________.‎ ‎14. ‎ ‎15.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6.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若在时所求函数值中没有最小值,则实数的范围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正项数列的前项和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求数列的前项和.‎ ‎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高校在2016年的自主招生考试成绩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的笔试成绩,按成绩分组,得到的频率分布表如下表所示.‎ 组号 分组 频数 频率 第1组 ‎5‎ ‎0.050‎ 第2组 n ‎0.350‎ 第3组 ‎30‎ p 第4组 ‎20‎ ‎0.200‎ 第5组 ‎10‎ ‎0.100‎ 合计 ‎100‎ ‎1.000‎ ‎(1)求频率分布表中n,p的值,并估计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保留l位小数);‎ ‎(2)为了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高校决定在笔试成绩高的第3、4、5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 法抽取6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则第3、4、5组每组各抽取多少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 试?‎ ‎(3)在(2)的前提下,学校决定从6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接受甲考官的面试,求第 ‎4组至少有1名学生被甲考官面试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三棱柱中,面,,是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平面. ‎ ‎(Ⅱ)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且不 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且经过点.‎ ‎(Ⅰ)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Ⅱ)过点作一条斜率不为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记点关于轴 对称的点为.证明:直线经过轴上一定点,并求出定点的坐标.‎ ‎22.(本小题满分12分)在直角坐标系中,过点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Ⅰ)求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若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两点,求的最小值.‎ ‎22.(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 ‎(1)若的最小值是,求的值;‎ ‎(2)若对于任意的实数,总存在,使得 成立,求实 数的取值范围.‎ 数学(文科)答案 ‎1答案】D【详解】复数 对应的点坐标为在第四象限 ‎2【答案】A【分析】分别判断充分性和必要性,得到答案.‎ ‎【详解】当,可以得到,反过来若,至少有或,所以为充分不必要条件 ‎3【答案】B 由题意,函数是定义在上周期为的奇函数,所以,‎ 又时,,则,所以,故选B.‎ ‎4【答案】D【分析】根据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与共线定理,列方程求出λ的值.‎ ‎【详解】向量(2,﹣1),(1,λ),则(4,﹣1+2λ),(3,﹣2﹣λ),‎ 又()∥(),所以4(﹣2﹣λ)﹣3(﹣1+2λ)=0,解得λ.故选:D.‎ ‎5【答案】B【解析】由题意得,选B.‎ ‎6‎ ‎7.与的等差中项是,所以,即,‎ 负值舍去,故选B.‎ ‎8【答案】D【解析】将函数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则 ,由题可得当时,.即函数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故选D ‎10【解析】由于双曲线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故 ‎,根据面积公式有,而,解得,故实轴长,选B ‎11解:由俯视图知,为的中点, 为的中点,平面平面,平面,当与重合,点到平面的距离最大,最大值为,故选D.‎ ‎12解:当时,单调递减,且,当时,单调递增,且,可设(),其中,则,,‎ ‎(),令,,由,‎ 得,由,得,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即的最大值为,故选C.‎ ‎13 ‎ ‎14‎ ‎【解析】∵,由于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有在上恒成立,即,也即在上恒成立,因为在上单调递增,所以,‎ ‎16.【详解】因为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所以,‎ 当时,,因为时所求函数值中没有最小值,‎ 所以,解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17【答案】(1);(2)‎ ‎【试题解析】(1)由已知,可得 当时,,可解得,或,由是正项数列,故.‎ 当时,由已知可得,,两式相减得,.化简得,‎ ‎∴数列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代入化简得,显然是等差数列,‎ ‎∴其前项和.‎ ‎【答案】(1),,中位数估计值为171.7(2)第3、4、5组每组各抽学生人数为3、2、1(3)‎ ‎【分析】(1)由频率分布表可得:,,由中位数的求法可得中位数估计值为171.7;‎ ‎(2)因为笔试成绩高的第3、4、5组的人数之比为,由分层抽样的方法选6名学生,三个小组分别选的人数为3、2、1;‎ ‎(3)先列举出从6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的不同取法,再列举出第4组至少有1名学生被甲考官面试的取法,再结合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即可得解.‎ ‎【详解】解:(1)由已知:,,‎ ‎,,中位数为171.7,即中位数估计值为171.7,‎ ‎(2)由已知,笔试成绩高的第3、4、5组的人数之比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6名学生。故第3、4、5组每组各抽学生人数为3、2、1。‎ ‎(3)在(2)的前提下,记第3组的3名学生为,,,‎ 第4组的2名学生为,,第5组的1名学生为 ‎,且“第4组至少有1名学生被甲考官面试”为事件A。‎ 则所有的基本事件有:,,,,,,,,,,,,,,,一共15种。‎ A事件有:,,,,,,,,,一共9种。,答:第4组至少有1名学生被甲考官面试的概率为。‎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证:(Ⅰ)由A1A⊥平面ABC,CM平面ABC,则A1A⊥CM.‎ 由AC=CB,M是AB的中点,则AB⊥CM.‎ 又A1A∩AB=A,则CM⊥平面ABB1A1,‎ 又CM平面A1CM,所以平面A1CM⊥平面ABB1A1.…………6分 ‎(Ⅱ)设点M到平面A1CB1的距离为h,‎ 由题意可知A1C=CB1=A1B1=2MC=2,S△A1CB1=2,S△A1MB1=2.‎ 由(Ⅰ)可知CM⊥平面ABB1A1,得,VC-A1MB1=MC·S△A1MB1‎ ‎=VM-A1CB1=h·S△A1CB1,‎ 所以,点M到平面A1CB1的距离h==. …………12分 ‎21.(1)因为,所以, …………1分 所以,又,故所求的切线方程为,即 …………4分 ‎(2)因为 所以, …………5分 由题意有两个不同的正根,即有两个不同的正根,‎ 则, …………7分 不等式恒成立等价于恒成立 又 ‎ ‎ 所以, …………10分 令(),则,‎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 …………11分 所以,所以 …………12分 ‎21【答案】(Ⅰ)(Ⅱ)证明见解析,直线经过轴上定点,其坐标为 ‎【分析】(Ⅰ)由已知结合椭圆定义求得,再求得,则椭圆方程可求;(Ⅱ)由题意,设直线的方程为,再设,,,,则,.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化为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求出所在直线方程,取求得值,即可证明直线经过轴上一定点,并求出定点的坐标.‎ ‎【详解】解:(Ⅰ)由椭圆的定义,可知. 解得.‎ 又,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Ⅱ)由题意,设直线的方程为.‎ 设,,则. 由,消去,可得 ‎.‎ ‎,. ,.‎ ‎,直线的方程为.‎ 令,可得. ..‎ 直线经过轴上定点,其坐标为.‎ ‎【答案】(Ⅰ)(Ⅱ)‎ ‎【详解】解:(Ⅰ),.‎ 由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互化关系,. 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Ⅱ)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的方程,并整理得 ‎.,‎ 可设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 ‎,‎ 当时,等号成立. 的最小值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之间的转换,一元二次方程根和系数关系式的应用,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恒等变换,考查直线参数方程t的几何意义,主要考察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换能力,属于基础题型.‎ ‎22【答案】(1);(2)‎ 详解:(Ⅰ),‎ 由已知,知,解得.‎ ‎(Ⅱ)由题知,又是存在的,∴.‎ 即,变形得,∴,∴.‎ 点睛:(1)利用和可对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进行放缩,从而求得最值(注意验证取等号的条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