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一模数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6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一模数学

2016 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一模数学 一.填空题(本大题满分 56 分)本大题共有 14 题,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 结果,每个空格填对得 4 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方程组 3 5 6 0 4 3 7 0 xy xy      = = 的增广矩阵是 . 解析:方程组 的增广矩阵是: 3 5 6 4 3 7      . 答案: 3 5 6 4 3 7      . 2.已知 32i  是关于 x 的方程 220x p x q   的一个根,则实数 p+q= . 解析:∵ 32i  是关于 x 的方程 220x px q   的一个根, ∴ 32i也是关于 x 的方程 220xpxq 的一个根, ∴32323232 22 pqiiii  ( ) ,( )( ) , 解得 p=8,q=26. ∴p+q=34. 答案:34 3.设函数 1 102 1 ( ()0 )xx fx xx     ( ) < 若 f(a)>a,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当 a≥0 时,   1 12faaa = > ,解得 a<-2, 矛盾,无解 当 a<0 时,   1faa a= > ,a<-1. 综上:a<-1 ∴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1). 答案:(-∞,-1) 4. 已知函数 f(x)=sin(2x+φ),0<φ≤π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直线 8x = ,则φ= . 解析:∵函数 f(x)=sin(2x+φ),0<φ≤π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直线 8x = , ∴ 20824 kkkZ ,即 , ,又 < , ∴φ= 4  , 答案: 4  . 5.函数 23xxf x lg( ) ( )的定义域为 . 解析:要使函数有意义,则 23xx >0, 即 23xx> >0, ∴ 22133 x x x ( )> , 解得 x<0, ∴函数的定义域为(-∞,0), 答案:(-∞,0). 6.已知函数 2 2f x x( ) ,若 f(a)=f(b),且 0<a<b,则 ab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 2 2 2 2222 22 = 2 xxxfxx xx       , 或( ) , < < , 作出函数的图象如图: 若 f(a)=f(b),且 0<a<b, 则 2 02ba> ,< < ,则 ab>0, 则由 f(a)=f(b), 得 2 2 2 22 2 4a b a b    ,即 , ∵0<a<b, ∴ 2242a b ab> , 则 ab<2, 综上 0<ab<2, 即 ab 的取值范围是(0,2), 答案:(0,2) 7. 设集合 2{ | } { | 34 }M x y y x b N x y y x x      ( , ) , ( , ) ,当 M∩N≠  时, 则实数 b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集合 ,M∩N≠ , ∴直线 y=x+b 与半圆 22234 13xyy( ) ( ) ( )有交点, 半圆 222 3 4 1 3x y y     ( ) ( ) ( )表示: 圆心在(2,3),半径为 2 的圆的下半部分, y=x+b 表示斜率为 1 的平行线, 其中 b 是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 当直线与圆相切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 即圆心(2,3)到直线 y=x+b 的距离 23 2 2 bd , 解得 122122bb 或 (舍), 由图知 b 的取值范围是[1223 ] , . ∴实数 b 的取值范围是[122 3 ] , . 答案:[1 2 2 3] , . 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结果为 . 解 析 : 由 已 知 中 的 程 序 框 图 可 知 : 该 程 序 的 功 能 是 计 算 并 输 出 1111 13355720152017S  的值. 20161008111111111111 1211 33 55 72015 20173355720152017220172017S  ( ) . 答案: 1008 2017 . 9.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方程|x|+|y|=1 的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绕 y 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 体的体积为 . 解析:方程|x|+|y|=1 的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是一个以(0,1),(1,0),(0,-1),(-1,0)为顶 点的正方形, 绕 y 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是两个圆锥形成的组合体, 如下图所示: 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1,高为 1, 故几何体的体积为: 122133    , 答案: 2 3 . 10.将两颗质地均匀的骰子抛掷一次,记第一颗骰子出现的点数是 m,记第二颗骰子出现的 点数是 n,向量 22()a m n = , ,向量 1 )1(b= , ,则向量 ab 的概率是 . 解析:将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先后抛掷 2 次出现的点数情况共 6×6=36 种, 由 22()a m n = , ,向量 1 )1(b= , , 由于向量 ab , 所以 m-2+2-n=0,即 m-n=0, 上述满足 m-n=0 的有(1,1),(2,2),(3,3),(4,4),(5,5),(6,6)共 6 种, 故所求概率为 6 1 3 6 6P  答案: 1 6 11. 已知平面向量 0 1 3OA OB OC OA OB OA OC OB CA CB、 、 足 = ,且 = =, = ,满 则 的最大值是 . 解析:∵ 01 00 3OA OBOAOBABC cossin = , , (,), (, ), ( , )设 , ∴ 13CAcossinCBcossin( , ), ( , ), ∴ 221331 2 6CA CBcos cossinsinsincoscossinsin    ( ) ( ) ( ). ∴当 16sinCACB  ( ) ,时 取得最大值 3. 答案:3. 12.如图,将自然数按如下规则“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其满足条件:①每个自然 数“放置”在一个“整点”(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上;②0 在原点,1 在(0,1)点,2 在(1, 1)点,3 在(1,0)点,4 在(1,-1)点,5 在(0,-1)点,…,即所有自然数按顺时针“缠绕”在 以“0”为中心的“桩”上,则放置数字(2n+1)2,n∈N*的整点坐标是 . 解析:观察已知中点(0,1)处标 1,即 21 , 点(-1,2)处标 9,即 23 , 点(-2,3)处标 25,即 25 , … 由此推断 点(-n,n+1)处标 221n ( ), 故放置数字 221n ( ) ,n∈N*的整点坐标是(-n,n+1). 答案:(-n,n+1) 13.设△ABC 的内角 A、B、C 所对的边 a、b、c 成等比数列,则 ba ab 的取值范围 . 解析:∵△ABC 的内角 A、B、C 所对的边 a、b、c 成等比数列, ∴ 2b a c ,a>0,b>0,c>0, ∴ 22baba abab , ∵ 2 220babcabaabb a< , < , < , ∴ 2 151510 22 baa abb  < , < < . ∵a>0,b>0. ∴ 150 2 a b < < ,① 又∵b-a<c,∴ 2bba a < ,∴ 220aabb> , ∴ 2 10aa bb> ,不等式恒成立 ②. ∵①②同时成立. ∴ 1 5 5 120 2215 ab ba   < < , < = , ∴ 1551 522 ba ab < . ∴ ba ab 的取值范围是[25, ). 答案:[25, ). 14.已知函数 f(x)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当 x≥0 时, 2221 232fxxaxaa( ) ( ), 若 1xRfxfx ,( ) (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 . 解析:当 x≥0 时, . ∴ 2222 10 23 2[]xafxxaxaax ,( ) ( )当 时 ; 222 2axafxa< ,( )当 时 ; 2223xafxxa > ,( )当 时 . 由于函数 f(x)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 即可画出 f(x)在 R 上的图象,如图所示: 当 x>0 时,f(x)的最小值为 2a ,当 x<0 时, f(x)的最大值为 2a , 由于 , 故函数 f(x-1)的图象不能在函数 f(x)的图象的上方, 结合下图可得 22133 aa,即 261a  ,求得 66 66a , 答案: [ 6 66]6 , . 二.选择题(本大题满分 20 分)本大题共有 4 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应在答题 纸的相应编号上,将代表答案的小方格涂黑,选对得 5 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5. 1 4a= 是“直线(a+1)x+3ay+1=0 与直线(a-1)x+(a+1)y-3=0 相互垂直”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对于:直线(a+1)x+3ay+1=0 与直线(a-1)x+(a+1)y-3=0, 当 a=0 时,分别化为:x+1=0,-x+y-3=0,此时两条直线不垂直,舍去; 当 a=-1 时,分别化为:-3y+1=0,-2x-3=0,此时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因此 a=-1 满足条件; 当 a≠-1,0 时,两条直线的斜率分别为: 11 31 aa aa  , ,由于两条直线垂直,可得 11 131 aa aa   ,解得 或-1(舍去). 综上可得: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充要条件为: 或-1. ∴ 是“直线(a+1)x+3ay+1=0 与直线(a-1)x+(a+1)y-3=0 相互垂直”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答案:A. 16. 复数 1 aiz i  = (a∈R,i 是虚数单位)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不可能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解析:∵        1 1 1 11 1 2 2 211 a i i a a ia i a azii ii         = = = , ∴z 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11 22 aa( , ), 若 a-1>0,则 a>1,∴a+1<0. ∴z 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不可能位于第一象限. 答案:A. 17. 已知 na 是等比数列,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 312 na  是等比数列;② 1nnaa 是 等比数列;③ 1nnaa 是等比数列;④ ||nlga 是等比数列,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解析: na 是等比数列可得 1 n n a qa   (q 是定值) ① 331 34 2 2 n n a qa    是定值,故①正确; ②比如 1 n na ( ) ,故②不正确; ③ 21 1 nn nn aa qaa    是定值,故③正确; ④ 1 n n lg a lg a  不一定为常数,故④错误. 答案 B. 18. 已知抛物线 2 20y p x p ( > )与双曲线 22 221 () 00yx abab = > , > 有相同的焦点 F,点 A 是两曲线的一个交点,且 AF⊥x 轴,若 l 为双曲线一、三象限的一条渐近线,则 l 的倾斜角 所在的区间可能是( ) A.(0, 6  ) B. ( 64), C. ( 43), D. ( 32), 解析:∵抛物线的焦点和双曲线的焦点相同, ∴p=2c ∵A 是它们的一个公共点,且 AF 垂直 x 轴, 设 A 点的纵坐标大于 0, ∴|AF|=p, ∴ 2 pAp( , ), ∵点 A 在双曲线上, ∴ 22 2214 pp ab, ∵ 2 2 22p c b c a  , , ∴ 22 222 4 1cc a c a , 化简得: 4224 60ccaa , ∴ 426 1 0ee   , ∵ 2 1e > , ∴ 2 3 2 2e  , ∴ 21322b a( ) ∴ 2 2223b a ( ) > ∴l 的倾斜角所在的区间可能是( 32), , 答案:D. 三.解答题(本大题满分 74 分)本大题共有 5 题,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规 定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步骤. 19.如图所示,在四棱锥 P-ABCD 中,AB⊥平面 PAD,AB∥CD 且 2AB=CD,PD=PA,点 H 为线 段 AD 的中点,若 PH=1, 2AD= ,PB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的大小为 45°. (1)证明:PH⊥平面 ABCD; (2)求四棱锥 P-ABCD 的体积. 解析:(1)由 AB⊥平面 PAD,可得平面 PAD⊥平面 ABCD,再由已知求得 PH⊥AD,由面面垂 直的性质得到 PH⊥平面 ABCD; (2)由(1)可得∠PBH 为 PB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等于 45°,求解直角三角形 BAH 得到 AB,进 一步得到 CD,求得底面直角梯形的面积,代入棱锥体积公式得答案. 答案:(1)证明:如图,∵AB⊥平面 PAD,AB?平面 ABCD, ∴平面 PAD⊥平面 ABCD,且平面 PAD∩平面 ABCD=AD, 又 PD=PA,点 H 为线段 AD 的中点, ∴PH⊥AD,则 PH⊥平面 ABCD; (2)解:在△PAD 中,∵H 为线段 AD 的中点, , ∴ 2 2AH  , 由(1)知,PH⊥平面 ABCD, 连接 BH,则∠PBH 为 PB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等于 45°, 在 Rt△PHB 中,由∠PBH=45°,得 PH=BH=1, 在 Rt△BAH 中,有 2 22 221 22AB BH AH     = = , 则 22CD AB, ∴ 2 31 222 2 2ABCDS     = = , ∴ 3111 13322P ABCDABCDVSPH = = . 20.已知椭圆 M 的对称轴为坐标轴,且抛物线 2 4yx 的焦点 F 是椭圆 M 的一个焦点,以 F 为圆心,以椭圆 M 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 l: 2 2 2 0xy= 相切. (1)求椭圆 M 的方程; (2)已知直线 y=x+m 与椭圆 M 交于 A、B 两点,且椭圆 M 上存在点 P 满足OPOAOB= 求 m 的值. 解析:(1)利用以 F 为圆心,以椭圆 M 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 l: 2220xy= 相 切,求出 b,a,即可求椭圆 M 的方程; (2)直线 l:y=x+m 与椭圆 M 联立,利用 ,求出 P 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即 可求 m 的值. 答案:(1)因为抛物线 的焦点 F 是椭圆 M 的一个焦点,即 F(1,0), 又椭圆 M 的对称轴为坐标轴,所以设椭圆方程为 22 221 () 0 0yx abab = > , > ,且 221ab, 又以 F 为圆心,以椭圆 M 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 l: 2 2 2 0xy= 相切, 即   2 102 1 122 b   = = ,所以椭圆 M 的方程是 2 2 12 x y = ; (2)设 22 1122 22 34220 22 yxmAxyBxyxmxm xy    =( , ), ( , ) = = , 222412 22824033mmmm   ( ) ( ) > < < , ∵OP OA OB= ,∴ 1 2 1 2P x x y y( , ), 2 2 1 2 1 2 4 2 4 2( 13 3 3 3 2) xx x m y y m P m m y    又 = , = ,即 , 在 = 上椭圆 , 即    22 34222332mmm = = . 21.如图,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绿地 ABCD,经测量 BC=2 百米,CD=1 百米,∠BCD=120°,拟 过线段 BC 上一点 E 设计一条直路 EF(点 F 在四边形 ABCD 的边上,不计路的宽度),将绿地 分为面积之比为 1:3 的左右两部分,分别种植不同的花卉,设 EC=x 百米,EF=y 百米. (1)当点 F 与点 D 重合时,试确定点 E 的位置; (2)试求 x 的值,使路 EF 的长度 y 最短. 解析:(1) 当点 F 与点 D 重 合 时 , 33311120144244CDECDE ABCDSSSCE CD sinxx平行四 形= = ,即 = = = =边 ,从而 确定点 E 的位置; (2)分类讨论,确定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利用配方法求最值. 答案:(1)∵ 121 2 12032ABCDSsin   平行四 形 = =边 当点 F 与点 D 重合时,由已知 31 44CDE ABCDSS 平行四 形= =边 , 又∵ 331 120 12 4 4CDES CE CD sin x x    = = = = ,E 是 BC 的中点 (2)①当点 F 在 CD 上,即 1≤x≤2 时,利用面积关系可得 1CF x= , 再由余弦定理可得 2 2 1 13yxx  = ;当且仅当 x=1 时取等号 ②当点 F 在 DA 上时,即 0≤x<1 时,利用面积关系可得 DF=1-x, (ⅰ)当 CE<DF 时,过 E 作 EG∥CD 交 DA 于 G,在△EGF 中,EG=1,GF=1-2x,∠EGF=60°, 利用余弦定理得 24 2 1y x x = (ⅱ)同理当 CE≥DF,过 E 作 EG∥CD 交 DA 于 G,在△EGF 中,EG=1,GF=2x-1,∠ EGF=120°, 利用余弦定理得 24 2 1y x x= 由(ⅰ)、(ⅱ)可得 24 2 1y x x = ,0≤x<1 ∴   2 2 314214 44yxxx = , ∵0≤x<1,∴ 3 2m iny = ,当且仅当 1 4x= 时取等号, 由①②可知当 1 4x= 时,路 EF 的长度最短为 3 2 . 22.设数列{an} 的所有项都是不等于 1 的正数,  na 的前 n 项 和 为 Sn,已知点 ) *(n n nP a S n N, , 在直线 y=kx+b 上(其中常数 k≠0,且 k≠1)数列,又 1 2 nbnloga= . (1)求证数列  na 是等比数列; (2)如果 bn=3-n,求实数 k、b 的值; (3)若果存在 t,s∈N*,s≠t 使得点(t,bs)和(s,bt)都在直线在 y=2x+1 上,是否存在自然数 M,当 n>M(n∈N*)时, 1na > 恒成立?若存在,求出 M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1)由题意把点 111( *)nnnnnnPaSPaSnN  ( , )、 , , 代入直线 y=kx+b,整理后得 到 1 1 n n a k ak  = ,由此说明数列{an}是等比数列; (2) 把 化 为 指 数 式 , 结 合 数 列 {an} 是 等 比 数 列 可 求 k 值 , 再 由 ) *(nnnPaSnN , , 在直线 y=kx+b 上,取 n=1 求得 b 值; (3)由 ,知 1na > 恒成立等价于 bn<0 恒成立.结合存在 t,s∈N*,s≠t 使得点 stt b s b( , )和( , )都在直线在 y=2x+1 上,推得  nb 是首项为正,公差为-2 的等差数列.再 由一定存在自然数 M,使 1 0 0 M M b b     < 求解自然数 M 的最小值. 答案:(1)证明:∵ 都在直线 y=kx+b 上, ∴ 1 1 nn nn SSkaa     = , 即 11 nnkaka ( ) ,又 k≠0,且 k≠1, ∴ 1 1 n n a k ak  = 为非零常数,即数列  na 是等比数列; (2)解:由 1 2 nb n l o g a= ,得   31 2221 n nn kab k  = = ,即 = ,得 k=2. 由 ) *(nnnPaSnN , , 在直线 y=kx+b 上,得 nnS k a b, 令 n=1 得, 111 12 4bSaa = = = ; (3)解:由 ,知 an>1 恒成立等价于 bn<0 恒成立. ∵存在 t,s∈N*,s≠t 使得点 sttbsb( , )和( , )都在直线在 y=2x+1 上, ∴ 21212sttsbtbsbbst, ,即 ( ), 又 s=t-1,t≥2,可得 1 212ttbbtt  ( ) , 又 111 2 2 1 2 1 0sb b s t b t s         ( )( ) , ( ) > , 即{bn}是首项为正,公差为-2 的等差数列. ∴一定存在自然数 M,使 1 0 0 M M b b     < , 即          2 1 1 2 0 11 222 1 2 0 t s M t s M t s t s M                ,解得 < < , ∵M∈N*,∴M=t+s. ∴存在自然数 M,其最小值为 t+s,使得当 n>M(n∈N*)时, 1na > 恒成立. 23. 已知函数 f(x),g(x)满足关系 g x f x f x   ( ) ( ) ( ),其中α是常数. (1)设 2f x cosx sinx ( ) , = ,求 g(x)的解析式; (2)设计一个函数 f(x)及一个α的值,使得    23g x cosx cosx sinx= ; (3) 当 2f x sinx cosx ( ) , = 时 , 存 在 12x x R, , 对 任 意 12x R g x g x g x  ,( ) ( ) ( )恒成立,求 12xx 的最小值. 解析:(1)求出 f(x+α),代入 gxfxfx ( ) ( ) ( )化简得出. (2) 对 g(x) 化 简 得    2342 33gxcosx cosxsinxcosx cos xfxcosx  = ( ),故( ) , . (3)求出 g(x)的解析式,判断 g(x)在何时取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1)∵ 2fxcosxsinx ( ) , = ∴ 22fxcosxsinxcosxsinx ( ) ( ) ( ) ; ∴ 22 2gxcosxsinxcosxsinxcosxsin xcosx( ) ( )( ) . (2)∵    234 3gxcosxcosxsinxcosxcosx = ( ), ∴ 2 3f x cosx   ( ) , . (3)∵ fxsinxcosxgxfxfxsinxcosxcosxsinx ( ) , ( ) ( ) ( ) ( )( ) 222 2 2122 2 3222 2 312 (] (] (] (]2222 2 cos xxkk sin xxkk cos xxkk sin xxk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为存在 12xxR , ,对任意 x∈R, 12gxgxgx( ) ( ) ( )恒成立, 所以当 111 221 2xkxkkZg xg x  或 = , ,( ) ( )时 当 22 7224x k k Z g x g x    = , ,( ) ( )时 所以 1 2 1 2 1 2| ( ) |7224x x k k k k Z      = , 、 或 12121 2 |() | 72224x xkkk k Z = , 、 所以 12xx 的最小值是 3 4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