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黄骅中学 2017-2018 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数学试卷(理科) 命题人:刘中辉 审定人:王丽英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2 页,第Ⅱ卷 3 至 4 页。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另附加题 20 分 第Ⅰ卷(客观题 共 60 分) 注意事项: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及准考证号等分别写在试卷相 应位置和涂在答题卡上;不能将题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 焦点为 0 6, ,且与双曲线 2 2 12 x y  有相同的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是( ) A. 2 2 112 24 x y  B. 2 2 112 24 y x  C. 2 2 124 12 y x  D. 2 2 124 12 x y  2. 已知命题 1 1 2 3 x x p x R             : , ;命题 2 0 0 0 1 0q x R x x    : , ,则下列命题为真 命题的是( ) A. p q B. p q  C. p q  D. p q   3.一支田径队共有运动员 98 人,其中女运动员 42 人,用分层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样本,每 名运动员被抽到的概率都是 2 7 ,则男运动员应抽取( )人 A. 12 B. 14 C. 16 D. 18 4. 若曲线 2y x mx n   在点 (0, )n 处的切线方程是 1 0x y   ,则( ) A. 1, 1m n   B. 1, 1m n  C. 1, 1m n   D. 1, 1m n    5.已知向量    2, 1,2 , 2,2,1a b   ,以a b 、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A. 65 B. 65 2 C. 4 D. 8 6. 公元 263 年左右,我国数学家刘徽发现当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多边形面积 可无限逼近圆的面积,并创立了“割圆术”.利用“割圆术”刘徽得到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 后面两位的近似值 3.14,这就是著名的“徽率”.如图是利用刘徽的“割圆术”思想设计的一 个程序框图,则输出 n 的值为( ) (参考数据: 732.13  , ,2588.015sin  1305.05.7sin  ) A.12 B.24 C.36 D.48 7. 从某高中随机选取 5 名高二男生,其身高和体重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表可得回归直线方程  0.56y x a  ,据此模型预报身高为 172 cm 的高二男生的体 重为( ) A.70.09 B.70.12 C.70.55 D.71.05 8. 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点 P 在 1AC 上运动(包括端点),则 BP 与 1AD 所成角的 取值范围是( ) A. ,6 3       B. ,6 2       C. ,4 2       D. ,4 3       9. 已知正数 ,a b 满足 4a b  ,则曲线   ln xf x x b   在点   ,a f a 处的切线的倾斜角 的取值范围为( ) A. ,4    B. 5,4 12      C. ,4 3      D. ,4 2      10.在抛物线 2y x 与直线 2y  围成的封闭图形内任取一点 A ,O 为坐标原点,则直线 OA被 该封闭图形截得的线段长小于 2 的概率是( ) A. 3 15 B. 3 16 C. 2 16 D. 2 14 11. 已知双曲线 2 2 2 2 1( 0, 0)x y a ba b     的左、右焦点为 1F 、 2F ,在双曲线上存在 点 P 满足 1 2 1 23 2PF PF F F   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斜率 b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0 2 b a   B. 3 2 b a  C. 50 2 b a   D. 5 2 b a  12. 定义在 R 上的函数 ( )f x 满足: ( ) 1 ( )f x f x   , (0) 6f  , ( )f x 是 ( )f x 的导函数, 则不等式 ( ) 5x xe f x e  (其中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解集为( ) A. 0, B.   ,0 3, U C.   ,0 1, U D. 3, 第Ⅱ卷(主观题 共 90 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 20 分,每小题 5 分) 13. 已知样本数据 1x , 2x , , nx 的平均数 5为 ,则样本数据 12 1x  , 22 1x  , ,2 1nx  的平均数为 . 14. 1 1 ( )xe x dx  的值为 . 15.已知 A B、 是过抛物线  2 2 0y px p  焦点 F 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O是坐标原点, 且满足 FBAB 3 , ABS OAB 3 2 ,则 p 的值为 . 1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O 为正八边形 821 AAA  的 中心,  0,11A .任取不同的两点 ji AA , ,点 P 满足 0i jOP OA OA      ,则点 P 落在第一象限的概率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 70 分,写出必要的解题步骤、文字说明) 17. (本小题满分 10 分)设命题 Rxp : ,使等式 012  axx 成立;命题 :q 函数 1)( 3  axxxf 在区间 1,1 上单调递减,如果命题 p 或 q 为真命题, p 且 q 为假命题, 求 a 的取值范围。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设    2 ,f x x bx c b c R    . (1)若b 和c 分别是先后投掷一枚骰子得到的点数,求方程   0f x  有实根的概率; (2)若  1,4b ,  2,4c ,求  2 0f   成立时的概率. 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斜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中,侧面 1 1AA B B 为菱形,底面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0 1 190 ,BAC A B B C   . (1)求证:直线 AC  直线 1BB ; (2)若直线 1BB 与底面 ABC 成的角为 60°,求二面角 1A BB C  的余弦 值. 20. (本小题满分 12 分) 设    25 6lnf x a x x   ,其中 a R ,曲线  y f x 在点   1, 1f 处的切线与 y 轴相交于点 0,6 .(1)确定 a 的值;(2)求函数  f x 的单调区 间与极值. 21.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已知 6 ,12P       为椭圆   2 2 2 2: 1 0x yE a ba b     上的点, 且 2 2 5a b  ,过点 P 的动直线与圆 2 2 2: 1F x y a   相交于 A B、 两点,过点 P 作直线 AB 的垂线与椭圆 E 相交于点Q . (1)求椭圆 E 的离心率;(2)若 32AB ,求 PQ . 22. (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   2xf x e ax  ,  g x 是  f x 的导 函数. (1)求  g x 的极值; (2)证明:对任意实数 x R ,都有   2 1f x x ax   恒成立; 四、附加题(共 20 分) 23. (本小题满分 5 分) .函数  y f x 图象上不同两点    1 1 2 2, , ,A x y B x y 处的切线的斜 率分别是 ,A Bk k ,规定  , A Bk kA B AB   叫曲线  y f x 在点 A 与点 B 之间的“弯曲度”, 以下命题:(1)函数 3 2 1y x x   图象上两点 A、B 的横坐标分别为 1,2,则  , 3A B  ; (2)存在这样的函数,图象上任意两点之间的“弯曲度”为常数; (3)设点 A、B 是抛物线 2 1y x  上不同的两点,则  , 2A B  ; (4)设曲线 xy e 上不同两点    1 1 2 2 1 2, , , , 1A x y B x y x x 且 ,若  , 1t A B  恒成立, 则实数 t 的取值范围是  ,1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的). 24.(本小题满分 15 分)定圆  2 2: 3 16M x y   ,动圆 N 过点  3,0F 且与圆 M 相 切,记圆心 N 的轨迹为 E . (1)求轨迹 E 的方程; (2)设点 , ,A B C 在 E 上运动, A 与 B 关于原点对称,且 AC BC ,当 ABC 的面积最 小时,求直线 AB 的方程 黄骅中学 2017-2018 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 BCCBAB BADCDA 二、填空题 13. 11 14. 1e e  15. 2 16. 5 28 三、解答题 17. 解: 2 4 0 2 2p a a       真 = a 或 ……………………3 分  2(x) 0 1,1f a x    q真 = 3x 在 恒成立 3a  ……………… 6 分 由“ p q ”为真, p q 为假, ,p q 一真一假 ……………… 7 分 当 p 真 q 假时,  2 2 3 2 2 3a a a a a        或 或 ……8 分 当 p 假 q 真时, 无解aa a       3 22 …………………9 分 2 2 3a a   综上得 或 …………………… 10 分 18. .解:解:(1) ,b c 的所有可能的取值有: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共 36 种. …………………3 分 要使方程 2 0x bx c   有实根,必须满足 2 4 0b c    ,符合条件的有:  2,1 , 3,1 , 3,2 , 4,1 , 4,2 , 4,3 , 4,4 , 5,1 , 5,2 , 5,3 , 5,4 ,  5,5 , 5,6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共 19 种. ……………5 分 ∴方程 2 0x bx c   有实根的概率为 19 36P  .…………………6 分 (2)试验的全部结束所构成的区域为:   , |1 4,2 4 b c b c    . 构成事件 A 的区域为:   , |1 4,2 4,4 2 0 b c b c b c       .…………………10 分 所以所求的概率为: 13 2 1 2 52 3 2 6P       .…………………12 分 19. (1)证明:连接 1AB ,因为,侧面 1 1AA B B 为菱形, 所以 1 1AB A B , 又 1AB 与 1BC 相互垂直, 1 1 1AB B C B , ∴ 1A B  平面 1AB C ,…………………2 分 ∴ 1A B AC ,又 1,AC AB AB A B B  , ∴ AC  平面 1 1AA B B ,…………………4 分 ∵ 1BB  平面 1 1AA B B ,所以直线 AC  直线 1BB .…………………6 分 (2)由(1)知,平面 ABC  平面 1 1AA B B ,由 1B 作 AB 的垂线,垂足为 D ,则 DB1 平 面 ABC , ∴ 0 1 60B BA  , ∴ D 为 AB 的中点, 过 A 作 1DB 的平行线,交 1 1A B 于 E 点,则 AE  平面 ABC ,…………………8 分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2AB  , 则  0,2,0AC  为平面 1AB B 的一个法向量, 则    2,0,0 , 0,2,0B C ,    12,2,0 , 0, 1, 3BC BB     , 设平面 1AB B 的法向量  , ,n x y z , 2 2 0BC n x y      , 1 3 0BB n y z      , 取  3, 3,1n  ,…………………10 分 3 21cos , 77 AC nAC n AC n         , 二面角 1A BB C  的余弦值为 7 7 .…………………12 分 20. 解(1)因    25 6lnf x a x x   ,故     62 5f x a x x    , 令 1x  ,得  1 16f a ,  1 6 8f a   ,所以曲线  y f x 在点   1, 1f 处的切线方 程为   16 6 8 1y a a x    ,…………………4 分 由点 0,6 在切线上可得6 16 8 6a a   ,故 1 2a  ;…………………6 分 (2)由(1)知,    21 5 6ln ( 0)2f x x x x    ,     2 365 x xf x x x x      , 令   0f x  ,解得 1 22, 3x x  .…………………8 分 当0 2x  或 3x  时,   0f x  ,故  f x 在   0,2 , 3, 上为增函数;当2 3x  时,   0f x  ,故  f x 在 2,3 上为减函数.…………………10 分 由此可知,  f x 在 2x  处取得极大值   92 6ln22f   ,在 3x  处取得极小值  3 2 6ln3f   .…………………12 分 21. 解:(1)依题知 2 2 2 2 6 1 1, 5, 04 a b a ba b       , 解得 2 23, 2a b  ,…………………2 分 所以椭圆 E 的离心率 2 2 2 3 2 3 3 3 a be a     ;…………………4 分 (2)依题知圆 F 的圆心为原点,半径为 2, 2 3r AB  , 所以原点到直线 AB 的距离为 22 2 2 2 32 12 2 ABd r               ,…………………6 分 因为点 P 坐标为 6 ,12       ,所以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设为 k . 所以直线 AB 的方程为 61 2y k x        ,即 6 1 02kx y k    , 所以 2 61 2 1 1 k d k     ,解得 0k  或 2 6k  .…………………8 分 当 0k  时,此时直线 PQ 的方程为 6 2x  , 所以 PQ 的值为点 P 纵坐标的两倍,即 2 1 2PQ    ;…………………10 分 ②当 2 6k  时,直线 PQ 的方程为 1 61 22 6 y x         , 将它代入椭圆 E 的方程 2 13 2 x y   ,消去 y 并整理,得 234 10 6 21 0x x   , 设Q 点坐标为 1 1,x y ,所以 1 6 10 6 2 34x  ,解得 1 7 6 34x   , 所以 2 1 1 6 301 2 172 6 PQ x        .…………………12 分 22. 解析: (Ⅰ)   x 2f x e ax  ,     xg x f' x e 2ax   ,   xg' x e 2a  , 当a 0 时,  g' x 0 恒成立,  g x 无极值;………………… 2 分 当a 0 时,  g' x 0 ,即  x ln 2a , 由  g' x 0 ,得  x ln 2a ;由  g' x 0 ,得  x ln 2a , 所以当  x ln 2a 时,有极小值  2a 2aln 2a .…………………6 分 (Ⅱ)因为   xf' x e 2ax  ,所以,要证  f' x x 2ax 1   ,只需证 xe x 1  . 令   xk x e 1 x   ,则   xk' x e 1  ,且  k' x 0 ,得 x 0 ;  k' x 0 ,得 x 0 , ∴  k x 在 ,0 上单调递减,在 0,  上单调递增, …………………10 分 ∴    k x k 0 0  ,即 xe 1 x  恒成立, ∴对任意实数 x R ,都有  f' x x 2ax 1   恒成立. …………………12 分 23. (2) (3)…………………5 分 24.解析:(1)  3,0F 在圆  2 2: 3 16M x y   内, 所以圆 N 内切于圆 M . 4 ,NM NF FM    点 N 的轨迹 E 为椭圆,……………3 分 且 2 4, 3, 1,a c b    轨迹 E 的方程为 2 2 14 x y  .…………………6 分 (2)①当 AB 为长轴(或短轴)时,此时 1 22ABCS OC AB     .…………………8 分 ②当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 时,设直线 AB 方程为 y kx , 联立方程 2 2 1{ 4 x y y kx    得  22 22 2 2 2 2 2 2 4 14 4, ,1 4 1 4 1 4A A A A kkx y OA x yk k k          . 将上式中的k 替换为 1 k  ,得            2 2 2 2 2 2 2 2 2 2 4 1 4 1 4 1 4 1 , 2 ·4 1 4 4 1 4 4 ABC AOC k k k k OC S S OA OCk k k k k                 .………… ………10 分        2 2 2 2 2 1 4 4 5 1 81 4 4 ,2 2 5ABC k k k k k S          ,…………………12 分 当且仅当 2 21 4 4k k   , 即 1k   时等号成立,此时 ABC 面积最小值是 8 5 .…………………14 分 82 ,5 ABC  面积最小值是 8 5 ,此时直线 AB 的方程为 y x 或 y x  .…………15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