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急危重症主治医师-1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科急危重症主治医师-15

内科急危重症主治医师-15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问答题(总题数:30,score:100 分) 1.乳酸酸中毒的治疗应注意哪些?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病因治疗和对症处理,积极寻找乳酸 性酸中毒的诱因:停用双胍类药物,胰岛素不足诱发 者应采用胰岛素治疗,缺氧的患者应立即予以吸氧, 休克者应积极纠正休克等。 (2)纠正酸中毒:目前主张给予小剂量:NaHCO 3 持 续静脉滴注的方式,使:HCO 3 - 上升 4~6 mmol/L,维持在 14~16 mmol/L,动脉血 pH 值高于 7.2。 (3)预防酸中毒发生: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尽量避 免使用双胍类药物。 2.甲状腺危象的概念及常见诱因有哪些?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甲状腺危象为甲亢症状突然加重而产生的 严重表现,其发生可能与单位时间内甲状腺激素分泌 增多、交感神经兴奋性或应激性增高以及应激时肾上 腺皮质储备功能不足等因素有关。可危及生命,死亡 率很高,死亡原因多为高热虚脱、心力衰竭、肺水 肿、电解质紊乱等。常见诱因如下: (1)感染:最常见的诱因,多由呼吸道、泌尿道等急 性感染所致。 (2)术前准备不足:如术前甲亢症状未得到充分的控 制、术中挤压甲状腺及手术应激均可诱发甲状腺危 象。 (3)其他原因:严重的精神刺激、过度挤压甲状腺、 放射性碘治疗、过度劳累均可诱发甲状腺危象。 (4)无诱因:有少部分患者可无诱因,但因甲亢一直 未得到治疗,病情长期未得到控制,无诱因也可出现 甲状腺危象。 3.甲状腺危象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原有的甲亢症状突然加重。 (2)危象前期: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在 38~39℃, 多汗,心率可达 120~160 次/分,可出现心律失常, 食欲减退,伴恶心、呕吐,腹泻,体重短期内下降明 显,患者烦躁,焦虑不安,全身疲乏无力等。 (3)危象期:患者高热,体温达到 39℃以上;大汗淋 漓,皮肤潮红,继而汗闭,可出现高热性脱水;心动 过速,心率可达 160 次/分,可伴有心律失常,并可 发生心力衰竭;患者烦躁不安、恐惧感、谵妄,直至 昏迷。病情进展迅速,常危及生命。 4.甲状腺危象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迅速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首选丙 基硫氧嘧啶(PTU),其可迅速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 成,并能在外周组织中抑制 T 4 转变为 T 3 ;口服每 6 小时 200~300 mg;他巴唑每 6 小时 20~30 mg。 昏迷者或不能经口服药者,可插胃管给药。 (2)迅速减少甲状腺激素的释放:给予抗甲状腺药物 1~2 小时后,静脉或口服大量碘溶液,阻断激素分 泌。给予复方碘溶液口服,每天 30 滴;或碘化钠 0.25 g 加入 10%葡萄糖液 500 ml 中静脉滴注,8~12 小时 1 次。 (3)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肾上腺素能 受体拮抗药如普萘洛尔,其不仅可使心率减慢,且还 可抑制 T 4 在外周组织中转变为 T 3 ,如无心功能不 全者和哮喘病,可给 20~80 mg,每 6~8 小时服 1 次,或 1 mg 在 1 分钟内静脉注射;青年人对普萘洛 尔的反应较差,剂量可偏大,而对老年或合并心脏病 者应慎用。利血平可消耗组织储存的儿茶酚胺并阻止 其作用,可 1 mg 每 6~8 小时肌内注射 1 次,监测血 压及心率。 (4)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拮抗应激:甲亢患者尤其是 甲亢危象时,常有肾上腺皮质功能相对不足,故使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纠正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不足及拮抗 应激。可给予氢化可的松 100 mg 静脉滴注,每 6~8 小时 1 次,或相当量的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病情好转 后减量,逐步停用。 (5)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热者物理降 温,有感染者给予抗生素、吸氧、镇静,监测心肾功 能等。 (6)加强预防措施:避免精神刺激,预防和尽快控制 感染,不任意停药,手术或放射性核素碘治疗前做好 准备工作。 5.垂体危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和 甲状腺激素缺乏,机体应激能力下降,在感染、呕 吐、腹泻、脱水、寒冷、饥饿等情况下及应用安眠药 或麻醉剂等可引起本病。也可见于大垂体腺瘤瘤体内 梗死、出血,又称垂体卒中时,常危及生命。垂体卒 中也可发生于正常垂体,如产后大出血、DIC 时。 6.垂体危象及垂体卒中的临床类型有哪些?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低血糖昏迷:最为多见,主要表现为 低血糖综合征及高血压,血糖测定值过低可以确诊。 (2)感染诱发昏迷:表现高热、昏迷和低血压。常可 找到感染病灶。 (3)低体温昏迷:表现为体温过低和昏迷,多于冬季 寒冷诱发。 (4)失钠性昏迷:主要表现为脱水、外周循环衰竭; 多于手术或胃肠功能紊乱引起失钠脱水所致。 (5)水中毒昏迷:主要表现为水潴留、低血钠和血细 胞比容降低,是不恰当进水过多所致。 (6)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本病对镇静剂和麻醉 药甚为敏感,一般剂量即可使患者陷入长期昏睡甚至 昏迷,根据病史不难诊断。 (7)垂体卒中尚有颅内压突然增高和蝶鞍邻近组织受 压症状。 7.垂体危象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对于具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病史 者,凡出现表情淡漠、嗜睡、定向力障碍、昏迷、高 体温、低体温、低血压或低血钠等症状或体征时即可 诊断。 (2)有生育史的妇女,均应了解其有无产后大出血、 产后月经及泌乳情况,并仔细检查女性体征有无明显 减退,警惕席汉综合征。男性患者的阳萎、性功能衰 退、泌乳等表现,要考虑西蒙综合征致垂体危象。 (3)部分患者既往史不清楚,症状又缺乏明显特征, 临床诊断比较困难,需要有足够的实验室检查依据, 并借助 CT 检查,证实垂体前叶和相应靶腺激素、下 丘脑激素缺乏,再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4)具有上述危象的症状和体征,但病史不详,又缺 乏实验室资料者,若试验性激素替代治疗,效果显著 者应考虑本症。 (5)垂体卒中诊断标准(Weisberg 提出):①突然出现 头痛、颈强直、视力损害、眼肌瘫痪、意识障碍和低 血压;②头颅影像学检查显示蝶鞍异常;③脑血管和 气脑造影见鞍内肿块有向鞍外扩展征象;④手术或尸 检发现垂体有明显出血、坏死和囊变。 8.垂体危险的抢救治疗方法有哪些?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50%葡萄糖液 40~60 ml 静脉注射,继 以静脉滴注 5%葡萄糖液,每分钟 20~30 滴,不可骤 停,以防止继发性低血糖。 (2)补液时需加氢化可的松,每天 300 mg 以上,或用 地塞米松 2~5 mg 静脉或肌内注射,每天 2~3 次。 (3)如有周围循环衰竭、感染者,给予抗感染等对症 支持治疗。 (4)低温者,可用电热毯将患者的体温回升至 35%以 上,并开始应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制剂。 (5)高热者,用物理和化学降温法,及时去除诱发因 素。 (6)水中毒者,记出入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严格控 制入液量,每天水平衡保持在 1 L 内。 9.什么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简称甲减危象,是甲 状腺功能减退引起明显黏液性水肿,又未能得到合理 治疗昏迷者,故又称黏液性水肿昏迷。大多发生在寒 冷的冬季,受寒及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其他如创 伤、手术、麻醉、使用镇静剂等均可诱发。如未能及 时治疗,预后极差,死亡率达 50%。 10.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临床表现: 1)多数患者有甲减病史:临床有黏液性水肿的特征性 表现。 2)低体温,畏寒。 3)神经精神障碍症状:多数患者昏迷逐渐形成,开始 呈嗜睡状态,异常安静,不说话,严重时呈木僵状 态,数日内即可出现深昏迷,呼吸微弱,无自主运 动,肌张力松弛,腱反射消失,约 1/4 的患者昏迷前 可有癫痫样发作。 (2)实验室检查: 1)血清 T 3 、T 4 降低和(或)TSH 明显增高为最敏感 和特异性指标。 2)血清钠、氯降低;血钾降低,正常或稍高。 3)血气分析:PaCO 2 增高,PaO 2 降低。 4)心电图:可有窦性心动过缓、肢导低电压、T 波低 平或倒置等改变。 11.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如何治疗?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甲状腺制剂:首选静脉注射制剂(D, 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首剂 40~120 μg,以 T 3 每 6 小时静脉注射 5~15 μg,直至患者清醒改为口 服。 (2)给氧。 (3)保暖。 (4)肾上腺皮质激素:每 4~6 小时,氢化可的松 50~100 mg,清醒后递减或撤去。 (5)积极控制感染。 (6)升压药。 (7)补充葡萄糖液及复合 B 族维生素,但补液量不能 过多,以免诱发心力衰竭。 12.肾上腺危象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应激:感染、过劳、大量出汗、呕 吐、腹泻、手术、创伤、分娩、变态反应或骤停皮质 激素类治疗。 (2)双侧肾上腺全部切除或一侧全切、另一侧切除 90%以上,或单侧肿瘤切除而对侧萎缩者,如术前准 备不充分而术后糖皮质激素补充不足或停药过早者。 (3)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骤然停药,而垂体、肾上腺 因长期受抑制而萎缩者。 13.肾上腺危象有哪些临床表现?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肾上腺危象:以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患 者可出现畏食、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 泻。因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可出现皮肤松弛,眼 球下陷、口干、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呼吸加速等外 周循环衰竭表现。患者极度衰竭,常有高热、精神失 常,严重者出现木僵。常出现低血糖、低血钠、低血 钾,如不及时去抢救,可发展至休克、昏迷,甚至死 亡。 14.肾上腺危象如何预防?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急性肾上腺危象的死亡率较高。为了避免 危象的发生,对已明确诊断的患者,应教育终生用药 的必要性;在发生各种应激的情况下,应及时增加激 素用量或改变用药途径。对较轻的应激,如感染、拔 牙等,皮质醇可增加至每日 60~80 mg,24~48 小时 后症状好转,恢复原有的治疗剂量;若无好转或病情 加重,可继续应用增大的剂量。如发生呕吐、腹泻, 可影响药物的服用与吸收,还可诱发肾上腺危象,应 立即住院,激素改为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发生严重 感染时按危象处理。 15.肾上腺危象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一旦发生肾上腺危象,治疗措施为立即补 充肾上腺皮质激素、补液、控制感染及对其他诱因的 治疗,纠正低血容量和电解质紊乱。 (1)糖皮质激素:首选药物为氢化可的松 100 mg 静脉 注射,使血皮质醇迅速达到正常人在发生应激时的水 平,以后每 6 小时静脉滴注 100 mg,最初 24 小时总 量可达 400 mg,12 小时内可见病情明显改善。第 2~3 日可减量至 300 mg,分次静脉滴注。病情好 转,继续减量,每日 200 mg。继而每日 100 mg、50 mg。呕吐停止,可进食改为口服。使用皮质醇应注意 以下几点: 1)病情严重者,尤其有较重的并发症,如败血症等, 大剂量皮质醇治疗持续时间应相对长一些,直至病情 稳定。 2)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当每天皮质醇口 服剂量减至 50~60 mg 时,应加用 9α-氟氢可的 松。 3)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并发危象者,若有水 钠潴留,可改为相当量的泼尼松或地塞米松。 (2)补液:静脉滴注葡萄糖液及氯化钠溶液,以纠正 低血容量、低血压及低血糖。危象患者液体损失量可 达细胞外液的 20%。初治的 24 小时内可补充液体 2000~3000 ml,按患者失水、失钠程度及血压、尿 量适当调节剂量。补液时应注意电解质平衡。有酸中 毒时可酌情补给碱性药物。随着低血容量和酸中毒的 纠正,钾离子可转入细胞内液,有发生低血钾的倾 向。 (3)积极治疗感染或其他诱因。 16.什么是低血糖危象?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低血糖症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血中 葡萄糖液浓度过低为特点的综合征。一般以血浆葡萄 糖液浓度低于 2.8 mmoL/L 作为低血糖的标准。由于 血糖下降速度过快、血葡萄糖水平过低或个体对低血 糖的耐受性较差,患者可有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血 管和神经系统障碍,严重者可造成昏迷、永久性脑损 伤,甚至死亡。低血糖危象是指严重低血糖引起广泛 神经损害的危重症,见于多种病因。 17.成人低血糖症根据病因如何分类?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空腹低血糖症: 1)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①胰岛 B 细胞异常:胰岛 素瘤、增生、促胰岛素分泌剂;②自身免疫性低血 糖: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抗体、B 细胞抗体;③ 异位胰岛素分泌。 2)药物性:外源性胰岛素、磺酰脲类、乙醇、水杨酸 等。 3)系统病变:①肝脏疾患:肝淤血、重症肝炎、肝硬 化、肝癌晚期;②肾脏疾病;③心脏疾病;④败血 症;⑤营养不良。 4)胰岛素拮抗激素缺乏:腺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 质功能减退、胰高血糖素不足等。 5)胰外肿瘤。 (2)餐后低血糖: 1)胃大部切除术后。 2)糖尿病早期反应性低血糖。 3)特发性低血糖。 4)糖代谢酶遗传性缺陷:遗传性果糖不耐受,半乳糖 血症。 18.低血糖症有哪些治疗要点?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及时给予葡萄糖液。 (2)胰高糖素。 (3)其他:神志不清可给予甘露醇、糖皮质激素。 (4)病因治疗。 19.什么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由于某种因素造成的脑动脉一过性或 短暂性供血障碍,导致相应脑供血区的局灶性神经功 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症状持续时间为数分钟到 数小时,24 小时内完全恢复,可反复发作,不遗留 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和体征。 2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特点是什么?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呈局灶性、短暂性和反 复性,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局灶性缺血是与短暂 性全脑缺血发作引起晕厥的主要鉴别;短暂性是每次 发作通常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通常的定义是欧美 国家采用的 24 小时;反复性是指反复发作趋势。 2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微栓塞:来源于颈部和颅内大动脉, 尤其是动脉分叉处的粥样硬化斑块、附壁血栓或心脏 的微栓子脱落,随血液流入脑中,引起颅内动脉的闭 塞,产生缺血症状,当微栓子崩解或向远处移动,局 部血流恢复,症状便消失。 (2)脑血管痉挛、狭窄: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 狭窄,或脑血管受各种刺激出现血管痉挛时,可引起 脑缺血发作。 (4)脑血管受压:颈椎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可导致 椎基底动脉的缺血发作。 (5)血流动力学改变:在脑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或管 腔狭窄的基础上,当出现低血压或血压波动时,引起 病变血管的血流减少,发生一过性脑缺血症状,当血 压回升后,局部脑血流恢复正常,TIA 的症状消失。 血液成分改变,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中有形成 分在脑部微血管中淤积,阻塞微血管,导致 TIA。其 他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贫血、血小板增多症、 血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和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高凝状 态等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异常都可引起 TIA。 (6)其他:颅内动脉炎,脑溢血综合征等。 2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缺血性卒中的最重要 的危险因素或临床前期,近期频繁发作的 TIA 是脑梗 死的特级警报,每年有 4%~8%完全性卒中患者发生 于 TIA 后。有人认为颈内动脉系统 TIA 和表现为一过 性两眼视力障碍的椎基底动脉系统 TIA 最易发生脑梗 死。心房颤动所致 TIA 发生栓塞性脑梗死的概率较 高。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的 TIA 病例,约 1/3 发展为 脑梗死,1/3 继续发作,1/3 可自行缓解。因此,对 TIA 患者,特别是上述特殊表现的 TIA 应充分重视, 并给予治疗。 2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诊断存在哪些问题?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目前 TlA 的临床诊断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化 倾向,已引起国内外的关注。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 中研究所脑血管病分类(第 3 版)中提出,TIA 的临床 表现最常见的为运动障碍,仅出现一侧肢体或面部感 觉障碍、视觉丧失或失语发作,诊断应慎重;麻木、 头昏等症状不一定是 TIA。 24.确定不属于和可能不属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 状包括哪些?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确定不属于 TIA 的症状:①不伴循环 (椎基底动脉系统)障碍其他体征的意识丧失。②强直 性及(或)阵发性痉挛。③躯体多部位持续进展性症 状。④闪光暗点。 (2)可能不属于 TIA 的症状:①进展性感觉障碍。② 单纯性眩晕或头晕眼花。③单纯性吞咽障碍和构音障 碍。④单纯的复视。⑤单纯的猝倒发作。⑥单纯的精 神错乱。⑦单纯的遗忘症。⑧伴意识障碍的视觉丧 失。⑨伴头痛的局灶性症状。⑩大小便失禁。 25.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常见症状、特 征性症状和可能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出现的症状是什么? (1)颈内动脉系统 TIA 的常见症状:对侧无力、笨拙 或轻偏瘫,可伴面部轻瘫。 (2)颈内动脉系统 TIA 的特征性症状:①眼动脉交叉 瘫:同侧单眼盲,对侧偏瘫及(或)感觉障碍。② Homer 征交叉瘫:病侧 Horner 征,对侧偏瘫。③外 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包括 Broca 失语、Wernicke 失语及传导性失语。 (3)颈内动脉系统 TIA 可能出现的症状:①对侧偏身 麻木或感觉减退。②对侧同向性偏盲。 26.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常见症状、 特征性症状和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可能出现的症状有哪些? (1)椎基底动脉系统 TIA 的常见症状:眩晕、平衡障 碍,多不伴耳鸣。 (2)椎基底动脉系统 TIA 的特征性症状:①跌倒发 作:转头或仰头时下肢突发失张力,跌倒,无意识丧 失,可自行站起。②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记忆丧失 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自知力正常,谈话、书写及 计算力正常。③双眼视力障碍。 (3)椎基底动脉系统 TIA 可能出现的症状:①小脑性 共济失调、平衡障碍或不稳。②迅速发生的吞咽困 难、饮水呛咳及构音障碍。③意识障碍伴或不伴瞳孔 缩小。④一侧、双侧或交替性面、口周麻木及交叉性 感觉缺失,包括感觉异常。⑤眼外肌麻痹及复视。⑥ 交叉性瘫。 2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哪些要点?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多数 TIA 患者就诊时临床症状已经消失, 故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中老年人突然出现局灶性脑损 害症状,符合颈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及其分支 缺血后的表现,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24 小时内完 全恢复,应高度怀疑 TIA 的诊断。头 CT 和 MRI 可以 正常,在排除其他发作性疾病,如癫痫的部分发作、 梅尼埃病、偏头痛等,可以诊断 TIA。 28.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原则与方法是怎样的?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TIA 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减少及预防复 发,短时间内反复发作的病例应采取有效治疗终止发 作,防止发生脑梗死。TIA 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病因治疗:病因明确者应针对病因治疗,控制脑 卒中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颈椎病等。消除微栓子来源和血 流动力学障碍。戒除烟酒,坚持活动和锻炼等。 (2)药物治疗:预防进展或复发,防治 TIA 后再灌注 损伤,保护脑组织。 1)抗血小板治疗:可减少微栓子及 TIA 复发。①阿司 匹林:75~150 mg/d,晚餐后服用,通过抑制环氧化 酶而抑制血小板聚集。TIA 发作时可加大剂量。不良 反应有胃酸、恶心、腹痛、腹泻、皮疹、消化性溃 疡、胃炎和胃肠出血等。②氯吡格雷:75 mg/d 口 服,通过结合血小板表面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抑制 血小板聚集,减少缺血性卒中。不良反应:腹泻、皮 疹等。③盐酸噻氯匹定:125~250 mg,口服,1~2 次/日。可抑制 ADP、胶原蛋白、花生四烯酸和凝血 酶原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不良反应有皮疹、腹泻, 中性粒细胞减少,注意定期检查血象。④双嘧达莫或 潘生丁:25~50 mg,3 次/日,抑制血小板磷酸二酯 酶活性和花生四烯酸生成。 2)抗凝药物:可预防 TIA 复发。肝素 100 mg 静脉滴 注,快速肝素化,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至 治疗前的 1.5~2.5 倍。 3)扩容药: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 ml 静脉滴注,可扩 充血容量、稀释血液和改善微循环。 4)血管扩张药:如麦全冬定或烟酸占替诺 600~900 mg,静脉滴注。 5)溶栓药:尿激酶 50 万~100 万 U 加入生理盐水 100 ml 静脉滴注,1 次/日,连用 2~3 日。用于近期频 繁发作的 TIA。 6)降纤药:如巴曲酶、安克洛和蚓激酶等。巴曲酶 10 BU、5 BU、5 BU 静脉滴注,隔日 1 次,连用 3 次。用于改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血液高凝状态。 7)脑保护治疗:缺血再灌注使钙离子大量内流引起细 胞内钙超载,加重脑组织损伤,可用钙离子通道阻滞 药(如尼莫平地、氟桂利嗪等)。 (3)手术治疗:脑血管造影证实为中重度(50%~99%) 狭窄病变,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减少 TIA 或发生卒中 的风险。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对颈动脉狭 窄的疗效正在评价中。 (4)预防 TIA 复发:①应重视高血压、糖尿病、高胆 固醇血症和心脏病等原发病的治疗。纠正不良生活习 惯,戒烟和限酒,适当运动。②阿司匹林目前仍是预 防 TIA 和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用药,有 TIA 病史的患者 或高危人群可长期服用。美国 FDA 推荐阿司匹林预防 卒中及 TIA 剂量为 50~325 mg,我国建议用 75~150 mg,也可用氯吡格雷 75 mg/d 口服,疗效颇佳。 29.什么是脑血栓形成?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通 常指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炎导致 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血栓形成导致局部脑组织因血 液供应中断而发生缺血、缺氧、软化及坏死等,引起 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 30.脑血栓的病因是什么?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脑血栓的常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 是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较少见的病因有脑 动脉炎、高半胱氨酸血症、颈动脉或椎动脉剥离、药 物滥用、烟雾样血管病、血液学异常造成血液处于高 凝状态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