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7 发布 |
- 37.5 KB |
- 4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放射科主治医师-1-6
放射科主治医师-1-6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A 型题 (总题数:50,score:100 分) 1.关于 X 线的产生应具备的条件,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电子云 B.高真空 C.电子的高速运动 D.阳极靶 E.电子的骤然加速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X 线的发生过程:由降压变压器 向 X 线管灯丝供电加热,在阴极附近产生自由电子, 当升压变压器向 X 线管两极提供高压电时,阴极与阳 极之间的电势差陡增,自由电子受到吸引,成束以高 速由阴极向阳极行进,撞击阳极而发生能量转换,其 中约 1%的能量转换成 X 线,其余 99%以上转换为热 能,由散热设施散发。 2.X 线产生中,电子从阴极射向阳极所获的能量,决 定于下面的哪个因素 A.X 线管灯丝加热电压 B.两极间的管电压 C.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D.管电流 E.阴极灯丝的焦点大小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电子从阴极射向阳极所获的能 量,决定于两极间的管电压。电压的高低决定 X 线的 穿透力,电压愈高,所产生的 X 线愈短,穿透力也愈 强。 3.腹内实质性脏器病变宜先采用何种检查 A.透视 B.摄片 C.CT D.B 超 E.脑血管造影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B 超为腹内实质性脏器病变的首 选检查方法,简单、经济、快捷。 4.X 线有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生物特性,下面哪一 项属于化学特性 A.穿透作用 B.荧光作用 C.电离作用 D.干涉与衍射、反射与折射作用 E.感光作用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X 线与临床医学成像有关的主要 特性包括:①穿透性;②荧光作用;③感光作用;④ 电离作用;⑤生物效应。其中感光作用属于化学特 性,它是将涂有溴化银的胶片经 X 线照射后感光而产 生潜影,经显定影处理,感光的溴化银离子(Ag+)被 还原为金属银,并沉淀于胶片的胶膜内,在胶片上呈 黑色。而未感光的溴化银在定影及洗涤过程中,从 X 线胶片上被洗掉,露出胶片片基的透明本色。由于金 属银沉淀的不同,产生黑白不同的图像。 5.下列脏器或组织,哪个不能在平片摄影中显示出来 A.肾脏 B.籽骨 C.心脏 D.甲状软骨 E.胆囊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胆囊与其周围组织缺乏自然对 比,用普通检查方法无法显示其内部结构或与周围组 织的关系。A、B、C、D 均可在平片摄影中显示出 来。 6.X 线检查程序可以简化为 A.X 线→被照物→信号→检测→图像形成 B.被照物→X 线→信号→检测→图像形成 C.X 线→被照物→检测→图箱像成→信号 D.被照物→X 线→检测→信号→图像形成 E.X 线→被照物→检测→信号→图像形成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X 线成像的过程。 7.不影响 X 线对比度的因素是 A.X 线源与人体间的距离 B.人体组织的原子序数 C.物质的线吸收系数 D.人体组织的密度 E.X 线波长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影响 X 线对比度的因素是:(1)X 线吸收系数 μ;(2)物体厚度 d;(3)人体组织的原子 序数 Z;(4)人体组织的密度 p;(5)X 线波长 λ。 8.照片影像密度、对比度、锐利度的关系,错误的是 A.密度是对比度、锐利度的基础 B.对比度可随密度的改变而改变 C.锐利度与对比度无直接关系 D.观片灯的亮度影响照片对比度的视觉效果 E.高密度下对比度小的物体影像难以辨认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胶片的照相性能包括感光特性、 物理特性与成像性能,而感光的特性又取决于感光材 料,对比度、宽容度与锐利度是不可缺少的;通常对 比度用反差系数表示,宽容度指产生诊断密度所对应 的曝光量范围;反差系数越大,宽容度越小,而不同 组织间的影像锐力度越高;反之则相反。 9.X 线信息影像转换成可见密度影像的介质不含 A.荧光屏 B.电影胶片 C.观片灯 D.屏-片系统 E.影像增强系统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观片灯是观察影像胶片上的图像 所用。 10.关于光学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个对数值,取决于 I0/I B.其值由照片吸收光能的黑色银粒子数决定 C.无量纲 D.其值与看片灯的强弱有关 E.又称黑化度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人们把照片的入射光线强度 I0 与 透过光线强度 I 之比的对数值称为照片的光学密度 值,这个值的大小实际上是由照片吸收光能的黑色银 粒子的多少来决定的,与外来光源的强弱无关。 11.X 线照片产生灰雾的原因主要有 A.胶片本底灰雾 B.胶片分辨率 C.被检体产生的散射线 D.显影处理 E.焦点外 X 线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胶片主要由保护层、乳剂层、底 层、防光晕层和片基构成,防光晕层的作用是防止强 烈光线从片基反射回去,再次使乳剂层感光,造成影 像的灰雾模糊。胶片本底灰雾由乳剂、片基和化学灰 雾组成。 12.不能直接产生 X 线对比度的组织与器官包括 A.消化道、血管、生殖系统 B.泌尿系统、血管、脂肪 C.消化道、血管、脂肪 D.血管、生殖系统、脂肪 E.生殖系统、泌尿系统、脂肪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人体各种软组织和液体的比重大 致相同,在它们之间缺乏天然对比,所以不能直接产 生 X 线对比度。 13.心脏测量时,为缩小放大率,焦一片距离应为 A.240cm B.220cm C.200cm D.180cm E.160cm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因为焦一片距离为 200cm 时,可 大为减少心脏投影的放大,使心脏接近真实的大小。 14.骨骼摄影距离最佳选择是 A.150cm B.100cm C.80cm D.60cm E.50cm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骨骼的密度高,比重大,吸收的 X 线多,天然对比极为明显,摄影距离选取 100cm 最 好。 15.高千伏摄影,主要用于哪个部位的检查 A.骨骼 B.胸部 C.乳腺 D.四肢软组织 E.腹部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高千伏摄影是用 120kV 以上管电 压产生穿透力较强的 X 线,获得在较小的密度值范围 内能显示层次丰富的光密度影像照片的一种检查方 法。常用于胸部,能较好地显示气管、主支气管、肺 门区支气管和被骨骼及纵隔重叠的结构和病灶。 16.胸部摄影管电压的最佳选择是 A.60kV B.70kV C.80kV D.100kV E.120kV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胸部常用 120kV 以上的高千伏摄 影,能较好地显示气管、主支气管、肺门区支气管和 被骨骼及纵隔重叠的结构和病灶。 17.软 X 线摄影所用管电压是 A.25kV 以下 B.30kV 以下 C.35kV 以下 D.40kV 以下 E.45kV 以下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40kV 以下管电压产生的 X 线,能 量低,穿透力较弱,故称“软 X 线”,通常由钼靶产 生,故又称钼靶摄影。软 X 线摄影常用于乳腺、阴 茎、咽喉侧位等的检查。 18.下列人体哪个部位具有较高的物体对比度 A.腹部 B.胸部 C.头颅 D.骨盆 E.足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人体组织结构密度可概括分为骨 骼、软组织、脂肪以及存在于人体内的气体四类。在 曝射条件和组织厚度相等的条件下,X 线穿透上述四 种密度不同的组织时,由于吸收程度不同,剩余的 X 线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显影物体上,则形成黑白不同 的影像。这种人体组织自然存在的密度差别称为自然 对比。在人体各部位中,胸部的自然对比最为明显。 在 X 线照片上,肋骨、锁骨密度高,呈白影。胸壁周 围软组织密度中等,呈灰白影。肺部因含气体,密度 最低,呈黑影。心脏虽为软组织密度,但因厚度大, 又含血液,故为高密度,呈白影。 19.下列各部位的造影,哪个不能用阴性对比剂 A.关节 B.膀胱 C.脑室 D.脑血管 E.纵隔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阴性对比剂常用的有空气、氧 气、二氧化碳等,X 线照片上显示为密度低或黑色的 影像。脑血管内注入气体,可导致气体栓塞,引起严 重后果。 20.CR 的图像处理功能,不包括 A.灰阶处理 B.窗位处理 C.时间减影处理 D.能量减影处理 E.磁信号处理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CR 可采用计算机技术实施各种图 像后处理功能,增加显示信息的层次,降低 X 线摄影 的辐射剂量,有利于实现 X 线摄影信息的数字化储 存、再现及传输。CR 是利用 X 线成像,无磁信号。 21.CR 的缺点是 A.常规 X 线摄影数字化 B.图像的密度分辨率低 C.X 线的辐射量 D.实现 X 线信息数字化储存、再现及传输 E.时间、空间分辨率低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CR 的主要不足是时间分辨率较 差,不能满足动态器官及结构的显示,另外,CR 的 空间分辨率,即显示微细结构(如肺纹理等)方面,低 于传统 X 线屏片系统,但基本上可满足诊断要求,且 通过调节对比度可适当弥补。 22.CR 摄影和常规 X 线摄影不同之处在于 A.使用影像板代替胶片 B.X 线发生器不同 C.人体 X 线吸收系数不同 D.对 CR 图像的观察与分析不同 E.将已摄取的 X 线胶片数字化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常规 X 线摄影是用 X 线胶片作为 记录和显示信息的载体,而 CR 是使用可记录并由激 光读出 X 线影像信息的成像板(IP)作为载体,经 X 线 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 23.DR 与 CR 相比 A.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均较高 B.时间分辨率好,空间分辨率不足 C.时间分辨率不足,空间分辨率好 D.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均不足 E.均可进行透视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DR 图像具有较高分辨率,图像锐 利度好,细节显示清楚;放射剂量小,曝光宽容度 大;也可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各种图像后处理,直接进 入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 24.使用 CR 摄影,对哪些信息的显示优于常规 X 线胸 片 A.肺间质纤维化 B.间质性肺炎 C.肺结节性病变 D.肺泡病变 E.以上都不是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CR 对肺部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及 显示纵隔结构如血管和气管等方面优于传统 X 线片, 但在间质性病变和肺泡病变的显示上则不如传统 X 线 片。 25.放射线工作人员的定期健康检查,应每年检查一 次,其中血液检查项中,不包括哪一项 A.红细胞计数 B.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 C.血红蛋白 D.血压测定 E.全血比重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血压不属于血液检查项目。 26.下列组织哪项不是上皮组织 A.口腔黏膜 B.胃黏膜 C.生殖上皮 D.感觉上皮 E.横纹肌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横纹肌属于肌肉组织。 27.关于血小板的功能,错误的是 A.正常成人血小板数为(100~300)×109/L B.具有止血作用 C.对毛细血管营养作用 D.溶解纤维蛋白作用 E.携带营养物质作用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血小板不具有携带营养物质的作 用。 28.根据 CT 的工作原理,X 线穿透人体后首先被下列 哪部分接受 A.计算机 B.阵列处理机 C.探测器 D.磁盘 E.照相机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穿过人体后剩余的 X 线首先被探 测器接收,转换成电信号。 29.HRCT 扫描主要优点是 A.图像边缘模糊 B.相对密度分辨力提高 C.噪声小 D.相对空间分辨力提高 E.以上都是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HRCT 为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良好 空间分辨力 CT 图像的技术。它可以提高图像的空问 分辨力。 30.螺旋 CT 扫描和传统 CT 扫描相比最重要的优势是 A.扫描速度快 B.二维或三维成像效果好 C.重建速度快 D.体积扫描 E.单层或多层连续扫描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螺旋 CT 扫描与传统 CT 扫描相比 最重要的优势就在于快速容积扫描。容积扫描是指在 计划检查范围内,行连续的一边曝光一边进床,并进 行该部位容积性数据采集的检查方法。 31.CT 值定标为 O 的组织是 A.骨 B.脂肪 C.空气 D.水 E.脑组织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规定水的 CT 值为 0HU,骨皮质最 高,为 1000HU,空气最低,为-1000HU,人体中密度 不同的各种组织的 CT 值居于-1000~+1000 的 2000 个分度之间。 32.新鲜出血的 CT 值范围应为 A.20~40HU B.30~50HU C.40~60HU D.40~80HU E.60~80HU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新鲜出血的 CT 值在 60~80HU。 33.CT 显示器所表现的亮度信号的等级差别称为 A.CT 值标度 B.矩阵 C.窗宽 D.窗位 E.灰阶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CT 图像将重建后矩阵中每一像素 的 CT 值,以数字/模拟转换成相应的不同亮暗程度的 信号,并显示在显示器上。显示器所表现的亮度信号 的等级称为灰阶。 34.碘对比剂可发生过敏反应,除哪项外属于轻度反 应 A.恶心、呕吐 B.气喘、呼吸困难 C.面色潮红 D.头晕、头痛 E.荨麻疹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碘对比剂副作用反应的分类及处 理:①轻度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轻度呕 吐、轻度荨麻疹等。②中度反应:表现为中度呕吐, 轻度的荨麻疹和面部水肿,以及轻度喉头水肿和支气 管痉挛等,血压也可呈暂时性下降。③重度反应:表 现危急,可有惊厥、昏迷、中度喉头水肿和支气管痉 挛、以及休克等,上述反应的出现,往往危及生命, 必须迅速通知急救组、麻醉师、急诊科医师,就地急 救处理。④急重副反应(死亡):表现呼吸循环停止。 立即行心肺复苏术,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 35.CT 图像的质量参数不包括 A.扫描视野 B.部分容积效应 C.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 D.噪声与伪影 E.周围间隙现象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CT 图像的质量除与 CT 机的性能 等固有因素有关外,还与许多参数有关。①算法的选 择:包括标准、软组织和骨算法。②分辨率:包括对 比度和空间分辨率。③噪声:均匀物体的影像中因出 现像素的 CT 值参差不齐,图像呈颗粒性,这种现象 称 CT 的噪声,它可以使图像的质量下降。④部分容 积效应:它与 CT 扫描层厚和被检组织周围的密度有 关,减少部分容积效应需要薄层扫描、小扫描视野及 大矩阵等。周围间隙现象是扫描 X 线束在两种组织的 相邻交界处其测量值相互重叠造成的物理现象,实质 上也是一种容积效应。⑤伪影:指 CT 图像中与被扫 描组织结构无关的异常影像,它可以减低图像质量, 甚至影响病变的分析诊断。⑥窗口技术:是将 CT 值 进行适当的灰阶图像表达,提供给医师诊断信息的技 术,包括窗宽与窗位。⑦扫描技术参数:包括曝光剂 量、层厚、层距与视野。 36.CT 图像显示技术中,应用多而且最重要的技术是 A.放大 B.黑白反转 C.窗口 D.图像方向旋转 E.三维图像重建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窗宽是指 CT 图像上所包括的 CT 值范围。窗位是指窗宽的中心 CT 值。在实际操作 中,窗口技术是应用多且最重要的技术,根据计划显 示结构 CT 值的变化范围来确定合适的窗宽、窗位。 37.与平片相比,下列哪一项不是 CT 的优势 A.密度分辨率高 B.空间分辨率高 C.解剖分辨率高 D.增强扫描有利于病变定性 E.可进行多方位重建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CT 的空间分辨率比平片低,其他 均为 CT 的优势。 38.与 MRI 相比,下列哪一项是 CT 的优势 A.直接多轴面成像 B.化学成像,信息量大 C.密度分辨率高 D.空间分辨率高 E.无碘过敏危险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CT 的空间分辨率比 MR 要高。 39.与 MRI 相比,下列哪一项是 CT 的优势 A.无射线损伤 B.对比剂安全系数较大 C.对钙化和骨质结构敏感 D.直接多轴面成像 E.化学成像,信息量大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MRI 对钙化和骨质结构不敏感, 显示不如 CT。其余均为 MRI 的优势。 40.下述螺旋 CT 扫描优点,哪项不对 A.缩短扫描时间 B.明显提高空间分辨率 C.减少患者接受 X 线剂量 D.容积扫描 E.减少图像的运动伪影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同常规 CT 扫描相比,螺旋 CT 并 不提高空间分辨率,它的主要缺点是纵向分辨率下 降。其余各项均为螺旋 CT 优点。 41.在扫描过程中,扫描部位随意和不随意的运动可 产生 A.杯状伪影 B.移动条纹伪影 C.帽状伪影 D.环状伪影 E.以上都可以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随意或不随意运动产生的伪影称 为运动伪影,表现为条纹伪影。 42.CT 图像的放射状伪影通常产生于 A.患者的自主或不自主运动 B.X 射线剂量不足 C.计算机处理故障 D.电路不稳定 E.被检者身体上的高密度结构或异物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放射状伪影是由于扫描区域内密 度差异较大所致,如金属异物、钡剂、碘油、枕骨内 外隆凸周围等。 43.CT 的优点是 A.密度分辨率高 B.空间分辨率高 C.时间分辨率高 D.空间分辨率低而时间分辨率高 E.密度分辨率低而空间分辨率高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CT 的密度分辨率比普通 X 线高 10~20 倍。CT 的空间分辨率不如 X 线图像高。 44.CT 扫描使影像诊断的范围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A.密度分辨力高 B.显示的范围大 C.可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图像 D.患者接受 X 线少 E.空间分辨力高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CT 的密度分辨率比普通 X 线高 10~20 倍,图像更清晰,无断层以外组织结构干 扰,显著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 45.消化道常用对比剂是 A.碘化油 B.泛影葡胺 C.优维显 D.硫酸钡 E.阿米培克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碘化油常用于支气管、瘘管与子 宫输卵管的造影等;泛影葡胺、优维显多用于血管造 影:硫酸钡主要用于食管及胃肠造影。 46.关于对比剂的使用,哪项是错误的 A.胆影葡胺——胆道造影 B.医用硫酸钡——消化道造影 C.碘化油——心血管造影 D.空气——脑室造影 E.泛影葡胺——尿路造影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碘化油常用于支气管、瘘管与子 宫输卵管的造影等。心血管造影多选用非离子型碘对 比剂。 47.下列碘过敏试验方法哪项是错误的 A.皮下试验 B.眼结膜试验 C.舌下试验 D.口服法试验 E.静脉注射法试验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碘过敏试验方法①口服法:口服 5%~10%碘化钾 5ml,每日 3 次,共 3 天,观察结 果。②皮内注射法:取碘对比剂 0.1ml 做皮内注射, 观察 20 分钟后判断试验结果。③静脉注射法:取碘 对比剂 1ml(30%泛影葡胺 1ml),于静脉内缓慢注射, 观察 5~10 分钟后判断试验结果。④眼结膜试验:碘 对比剂滴入眼内,5 分钟后观察眼结膜有无充血,有 充血者为阳性。⑤舌下试验:将 2~3 滴碘对比剂滴 于舌下,5~10 分钟观察。在静脉注射对比剂前,必 须先行皮内注射法,然后再行静脉注射法,如为阴 性,方可进行碘剂造影。 48.MRI 的成像基础是 A.组织间吸收系数的差别 B.组织间密度高低的差别 C.组织间形态的差别 D.组织间弛豫时间上的差别 E.组织间大小的差别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用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进行激 发,则氢原子核吸收一定量的能量而共振,即发生了 磁共振现象。停止发射射频脉冲,被激发的氢原子把 所吸收的能量逐步释放出来,并恢复原来按磁场磁力 线排列的状态。这一恢复过程称为弛豫过程。而恢复 到原来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称为弛豫时间。人体不 同器官的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的弛豫时间是相对固定 的,而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差别。这种组织间弛豫时 间上的差别,是 MRI 的成像基础。 49.下列哪一种情况可形成 T1 加权像 A.长 TR,短 TE B.长 TR,长 TE C.短 TR,短 TE D.长 TE E.短 TE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选用短 TR(通常小于 500ms)、短 TE(通常小于 30ms)所获图像的影像对比主要由 T1 信 号对比决定,称 T1WI。 50.下列哪一种情况可形成 T2 加权像 A.长 TR,短 TE B.长 TR,长 TE C.短 TR,短 TE D.长 TR E.短 TR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选用长 TR(通常大于 1500ms)、长 TE(通常大于 80ms)所获图像的影像对比主要由 T2 信 号对比决定,称 T2WI。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