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7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输血技术初级(师)基础知识-试卷11
输血技术初级【师】基础知识-试卷 11 (总分:6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A2 型题(总题数:30,score:60 分) 1.细菌 L 型是下列哪种结构缺陷 【score:2 分】 【A】中介体 【B】细胞膜 【C】细胞壁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细胞质 【E】核质 本题思路: 2.下列描述中对细菌 L 型描述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细胞壁缺陷,在高渗环境中难以存活 【B】L 型细菌的形态单一 【C】革兰染色阳性 【D】在 L 型细菌专用培养基上典型菌落可呈荷包 蛋样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由于细胞壁缺陷,细菌 L 型无致病力 本题思路:本题是对细菌 L 型概念的理解。细胞壁缺 陷,但在高渗环境中仍可存活的细菌称为细菌 L 型。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缺失后,原生质仅被一层细胞膜包 住,称为原生质体;革兰阴性菌肽聚糖层受损后尚有 外膜保护,称为原生质球。L 型细菌形态多样,革兰 染色阴性,在 L 型细菌专用培养基上典型菌落可呈荷 包蛋样。某些细菌 L 型仍有一定的致病力。 3.在国际细菌拉丁文双命名法中,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属名在前,种名在后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种名在前,属名在后 【C】科名在前,属名在后 【D】科名在前,种名在后 【E】属名在前,科名在后 本题思路: 4.“菌落”是指 【score:2 分】 【A】不同种的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 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B】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 细菌集团 【C】单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 见的细菌集团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单个细菌 【E】从培养基上脱落的细菌 本题思路: 5.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化学成分或抗生素以抑制某些 细菌的生长,而有助于需要的细菌生长,此培养基称 为 【score:2 分】 【A】基础培养基 【B】营养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鉴别培养基 【E】厌氧培养基 本题思路: 6.巧克力培养基是 【score:2 分】 【A】一种鉴别培养基 【B】含有 5%巧克力的培养基 【C】一种选择培养基 【D】含有血液的培养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一种特殊培养基 本题思路: 7.单个细菌在个体培养基上生长可形成 【score:2 分】 【A】菌苔 【B】菌丝 【C】菌团 【D】菌膜 【E】菌落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8.液体培养基的主要用途是 【score:2 分】 【A】分离单个细菌 【B】增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检测细菌毒素 【D】观察细菌的运动能力 【E】保存菌种 本题思路: 9.培养基的用途不包括 【score:2 分】 【A】细菌的分离、纯化、培养 【B】细菌的传代 【C】细菌菌种的保存 【D】研究细菌的生化特性 【E】研究细菌的致病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 10.制备固体培养基时所使用的凝固物质丕包括 【score:2 分】 【A】琼脂 【B】明胶 【C】卵清蛋白 【D】血清 【E】淀粉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11.一般不用作培养基抑制剂的是 【score:2 分】 【A】胆盐 【B】煌绿 【C】亚硫酸钠 【D】氯化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染料 本题思路:培养基中添加抑制剂和指示剂是选择、鉴 定及判断结果的需要。①抑制剂:具有选择抑制作 用,可抑制非检出菌(非病原菌)的生长,利于检出菌 (病原菌)的生长。常用的有胆盐、煌绿、亚硫酸钠、 亚硒酸钠及一些染料和抗生素等。②培养基中加入一 定种类的指示剂,观察细菌是否利用和分解培养基中 的糖、醇类。常用的有酚红、甲基红、中性红、溴甲 酚紫、溴麝香草酚蓝和中国蓝等酸碱指示剂。亚甲蓝 常用作氧化还原指示剂。 12.一般用于细菌培养、分离的培养基是 【score:2 分】 【A】血平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中国蓝平板 【C】巧克力平板 【D】营养肉汤 【E】麦康凯平板 本题思路: 13.下列不属于选择性培养基的是 【score:2 分】 【A】巧克力平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SS 平板 【C】麦康凯平板 【D】碱性蛋白胨水 【E】伊红-亚甲蓝琼脂 本题思路: 14.下列对细菌染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常用碱性染料如亚甲蓝、结晶紫、碱性复红 等,用于细菌染色 【B】通常用酸性染料如伊红、酸性复红、刚果红 等作细胞浆染色 【C】单纯染料大多数为偶氯化合物,化学亲和力 低,不溶于水,可溶于脂溶剂。如苏丹染料,常用于 脂肪组织的染色 【D】革兰染色法不被乙醇脱色仍保留紫色者为革 兰阳性菌,被乙醇脱色后复染成红色者为革兰阴性菌 【E】以上答案都对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15.大肠菌素属于 【score:2 分】 【A】色素 【B】抗生素 【C】内毒素 【D】外毒素 【E】细菌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16.下列对细菌素描述中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具有窄谱抗菌作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C】可由放线菌产生 【D】可杀死肿瘤细胞 【E】属抗生素范畴中的一种 本题思路: 17.下列对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意义描述不正 确的是 【score:2 分】 【A】热原质也称致热原,产生热原质的细菌大多 是革兰阴性菌,即为其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注入人体 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 【B】外毒素由 G + 菌和少数 G - 菌产生、释放到 菌体外的蛋白质,毒性强且有高度选择性 【C】内毒素为 G - 菌细胞壁脂多糖,菌体死亡崩 解后游离出来 【D】卵磷脂酶、透明质酸酶是细菌合成的侵袭性 酶,能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在机体内生存和扩散 【E】抗生素只能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细菌不能 产生抗生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抗生素为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 类能杀死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多数由放线 菌和真菌产生,细菌产生的少,只有多黏菌素、杆菌 肽等。 18.细菌主要的繁殖方式是 【score:2 分】 【A】复制方式 【B】二分裂方式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出芽方式 【D】孢子生成 【E】有丝分裂 本题思路: 19.下列对细菌的生长繁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以有丝分裂方式繁殖 【B】根据细菌的生长曲线,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可分为三期 【C】对数期是研究细菌的最佳时期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D】稳定期时细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染 色特征等都很典型 【E】衰亡期的细菌繁殖减慢,死亡数逐渐增多, 生成芽胞、外毒素、抗生素等代谢产物 本题思路: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以二分裂方式繁 殖,多数细菌 20~30min 繁殖一代。根据细菌的生长 曲线,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可分为四期:①迟缓期: 细菌适应时期,菌体增大,代谢活跃,准备分裂繁 殖。②对数期:细菌繁殖速度快,生长曲线呈直线上 升,此期细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染色特征等 都很典型,是研究细菌的最佳时期。③稳定期:此期 细菌繁殖减慢,死亡数逐渐增多,生成芽胞、外毒 素、抗生素等代谢产物。④衰亡期:死菌数量大于活 菌数量,细菌形态显著改变,生理代谢活动趋于停 滞。 20.下列哪种培养基可用于观察细菌动力 【score:2 分】 【A】固体培养基 【B】液体培养基 【C】半固体培养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三糖铁培养基 【E】厌氧培养基 本题思路:考生需要对培养基的分类及用途做一了 解。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的不同分为液体、固体和 半固体三大类。液体培养基可用于大量繁殖细菌,但 必须种入纯种细菌;固体培养基常用于细菌的分离和 纯化;半固体培养基则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 21.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 【score:2 分】 【A】消毒 【B】灭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无菌 【D】防腐 【E】无菌操作 本题思路: 22.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不包括芽胞的方法称为 【score:2 分】 【A】消毒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灭菌 【C】无菌 【D】防腐 【E】无菌操作 本题思路: 23.无菌的含义是 【score:2 分】 【A】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杀死含芽胞的细菌 【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本题思路: 24.下列对消毒灭菌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 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 【B】杀菌是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 杀灭细菌芽胞 【C】防腐是指体外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 方法 【D】抑菌是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生长繁殖 【E】无菌是指不存在活菌(包括细菌、病毒、真菌 等)的状态,是消毒的结果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 25.适用于空气灭菌的方法是 【score:2 分】 【A】干热灭菌法 【B】湿热灭菌法 【C】紫外线灭菌法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电离辐射灭菌法 【E】超声波灭菌法 本题思路: 26.下列液体一般丕塑滤过除菌法进行处理的是 【score:2 分】 【A】血清 【B】细胞培养液 【C】抗毒素 【D】生理盐水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抗生素 本题思路:滤过除菌法主要适用于不适合加热灭菌的 液体,如血清、细胞培养液、毒素、抗毒素、抗生素 等除菌。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敷料等耐高 温、耐湿物品的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在 103.4kPa(1.05kg/cm 2 )蒸汽压下,温度可达 121.3℃,维持 15~20 分钟,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 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27.下列描述不是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的是 【score:2 分】 【A】与菌体蛋白结合使之变性失活 【B】干扰 DNA 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变异或死 亡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能损害细胞膜或增加其通透性 【D】使菌体蛋白脱水凝固 【E】干扰、破坏细菌酶系统 本题思路:该题还是针对灭菌法的考点,B 是紫外线 的灭菌原理。波长 240~300nm 的紫外线有杀菌作 用,其中以 260~266nm 最强。杀菌机制是作用于 DNA,形成胸腺嘧啶双聚体,干扰 DNA 的复制与转 录,导致细菌变异或死亡。紫外线作用的特点是穿透 力弱,一般常用于空气消毒,或不耐热塑料器皿等物 品的表面消毒。 28.下列对消毒剂杀菌效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所有消毒剂在高浓度时杀菌作用大,当降至 一定浓度时只有抑菌作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70%乙醇或 50%~80%异丙醇的消毒效果最 好 【C】消毒剂在一定浓度下,对细菌的作用时间愈 长,消毒效果也愈好 【D】温度升高可提高消毒效果 【E】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受酸碱度的影响 本题思路: 29.下列对内毒素描述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 【B】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C】性质稳定、耐热 【D】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 【E】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本题思路: 30.外毒素的特点之一是 【score:2 分】 【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 【C】化学组成是脂多糖 【D】可制备成类毒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耐热 本题思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