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1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15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15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A1 型题 (总题数:35,score:73 分) 1.正常细胞性贫血首选的检查指标是 【score:2 分】 【A】网织红细胞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血红蛋白 【C】血细胞比容 【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E】骨髓细胞形态 本题思路:[解析] 正常细胞性贫血首选的检查指标 是网织红细胞检查。 2.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是 【score:2 分】 【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 【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C】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降低 【D】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正常 【E】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增高 本题思路:[解析]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储存铁耗 尽而缺乏,又不能得到足够的补充,致使用于合成血 红蛋白的铁不足所引起的贫血。总铁结合力是指血清 (浆)中运铁蛋白全部与铁结合后铁的总量。因此,缺 铁性贫血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 增高。 3.下列哪一项骨髓增生不是明显活跃 【score:2 分】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D】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本题思路:[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增生减 低,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容积比降低。 4.下列哪项不是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score:2 分】 【A】多次妊娠和哺乳的妇女 【B】长期偏食 【C】药物或毒药的作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发育中的婴儿和青少年 【E】慢性失血 本题思路:[解析] 缺铁最主要的原因是铁摄入不足 和铁丢失过多。 5.下列疾病中,哪一种不属于增生性贫血 【score:2 分】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失血性贫血 本题思路:[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因化学、 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所致的造血功能衰竭的综 合征。骨髓象表现为造血增生减退。 6.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发病的原因是 【score:2 分】 【A】红细胞破坏过多 【B】铁缺乏和铁利用障碍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干细胞增殖分化障碍 【D】红细胞酶异常 【E】血红蛋白异常 本题思路:[解析]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发病的机制为 铁缺乏和铁利用障碍。 7.贫血患者血片示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血清 铁饱和度 16%。最可能的诊断是 【score:2 分】 【A】铁幼粒细胞贫血 【B】缺铁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巨幼细胞贫血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本题思路:[解析] 缺铁性贫血血象最主要的变化是 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心浅染区扩 大,甚至呈环形。血清铁值在总铁结合力中所占的百 分比称为运铁蛋白饱和度,缺铁性贫血时运铁蛋白饱 和度降低。 8.下列哪项是造血不需要的因素 【score:2 分】 【A】.铁 【B】维生素 B12 【C】.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叶酸 【E】促红细胞生成素 本题思路:[解析] 铁缺乏和铁利用障碍,叶酸或维 生素 B 12 缺乏都是贫血的发病机制,因此三者都是 造血需要的因素。 9.下列哪项不是溶血的实验诊断依据 【score:2 分】 【A】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 【B】骨髓红系增生明显活跃 【C】血清游离血红蛋白<40mg/L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D】尿胆原增高 【E】间接胆红素升高 本题思路:[解析] 溶血性贫血时血清游离血红蛋白 增高(>40mg/L),血管内溶血明显升高,血管外溶血 轻度增高。 10.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缺铁性贫血的是 【score:2 分】 【A】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15% 【B】铁蛋白<12μg/L 【C】血清铁减低 【D】血清总铁结合力减低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红细胞苍白区扩大 本题思路:[解析] 血清中总转铁蛋白能与铁结合的 能力称为血清总铁结合力,其在缺铁性贫血时增高。 11.红细胞形态偏小,中心淡染区扩大,受色浅淡, 骨髓铁染色发现细胞内、外铁消失,为进一步确定贫 血的病因,宜首选下列何项检查 【score:2 分】 【A】血清叶酸、维生素 B12 测定 【B】Ham 试验 【C】Coomb 试验 【D】铁代谢检查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红细胞寿命测定 本题思路:[解析] 红细胞体积减小,中心淡染区扩 大为缺铁性贫血的血象。铁染色与铁代谢的检查特 点:骨髓铁染色示铁消失,铁粒幼细胞<15%。血清 铁蛋白<14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15%,血清铁< 8.95μmol/L,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红细胞 游离原叶啉>0.9μmol/L。 12.红细胞镰状变形试验用于诊断下列哪种疾病 【score:2 分】 【A】HbF 【B】HbS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HbH 【D】HbE 【E】HbBArts 本题思路:[解析] 镰状细胞贫血是常染色体显性遗 传疾病,HbS 在脱氧状态下,互相聚集,形成多聚 体。纤维状多聚体排列方向与细胞膜平行,并与之紧 密接触,当有足够的多聚体形成时,红细胞即由双面 凹盘状变成镰刀形,此过程称“镰变”。镰状细胞贫 血红细胞镰变形试验阳性。 13.下列会出现大红细胞的疾病是 【score:2 分】 【A】骨髓纤维化 【B】自身免疫性溶血 【C】缺铁性贫血 【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维生素 B12 缺乏症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解析] 维生素 B 12 缺乏症可使患者患巨 幼细胞贫血,血象呈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形 态明显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可见巨红细胞。 14.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 【score:2 分】 【A】叶酸、铁蛋白 【B】铁蛋白、转铁蛋白 【C】叶酸、维生素 B12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维生素 B12、转铁蛋白 【E】叶酸、转铁蛋白 本题思路:[解析]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血象与骨髓象 的特点为叶酸、维生素 B 12 缺乏症。 15.早期缺铁性贫血的形态学多为 【score:2 分】 【A】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 【E】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本题思路:[解析]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慢性渐进性缺 铁的发展结果。缺铁性贫血的早期多为正常细胞性贫 血。 16.下列哪种疾病的外周血无幼稚粒细胞出现,肝脾 不大 【score:2 分】 【A】急性白血病 【B】尼曼-匹克病 【C】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D】骨髓纤维化 【E】巨幼细胞贫血 本题思路:[解析]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征是 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微环境功能障碍,造血红髓被 脂肪替代,导致全血细胞减少,进行性贫血、出血和 感染,而肝、脾、淋巴结不肿大。 17.细胞外铁阴性,铁粒幼红细胞占 12%,此结果符 合 【score:2 分】 【A】正常骨髓铁粒染色 【B】缺铁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地中海贫血 【D】巨细胞性贫血 【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本题思路:[解析] 缺铁性贫血诊断之一:骨髓铁染 色,细胞外铁阴性,细胞内铁含铁粒幼红细胞< 15%。 18.下列哪项不符合叶酸生理 【score:2 分】 【A】人体本身合成部分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不耐热 【C】是 DNA 合成的必需营养素 【D】存在于绿叶蔬菜、水果中 【E】正常人每天需要 200μg 本题思路:[解析] 叶酸的生物活性形式为四氢叶 酸,直接影响核酸的合成及氨基酸代谢,对细胞分 裂、增殖和组织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广泛存在 于动植物类食品中,尤以酵母、肝及绿叶蔬菜中含量 比较多。叶酸作为体内生化反应中一碳单位转移酶系 的辅酶,不耐热;叶酸和维生素 B 12 与 DNA 的合成 及红细胞的生成密切相关。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当 机体缺乏叶酸时,某些氨基酸互变受阻,嘌呤、嘧啶 的形成不能正常进行,造成 DNA 的合成受阻,从而使 细胞核中 DNA 含量减少,血细胞的分裂和成熟发生障 碍,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之 一。 19.下列哪项不是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依据 【score:2 分】 【A】网织红细胞减少 【B】血细胞减少 【C】一般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D】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 【E】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成熟障碍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诊断原发性再障,必须具备下列 标准:①外周全血细胞减少,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 ②无明显的肝、脾及淋巴结肿大;③网织红细胞计数 低于正常数值;④骨髓象呈有核细胞增生低下,涂片 含脂肪滴增多,如骨髓增生良好者,至少显示一部分 造血细胞成分减少,尤其是巨核细胞的减少或消失。 20.原位溶血的场所主要发生在 【score:2 分】 【A】肝脏 【B】脾脏 【C】骨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血管内 【E】卵黄囊 本题思路:[解析]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的破坏 过速、过多,超过造血补偿能力时所发生的一种贫 血。根据溶血发生在主要场所的不同,可相对地分 为:①血管内溶血;②血管外溶血。血管外溶血即由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主要是脾脏破坏红细胞。如果 幼红细胞直接在骨髓内被破坏,称为原位溶血或无效 性红细胞生成,这也是一种血管外溶血,见于巨幼细 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21.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无关的是 【score:2 分】 【A】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增多 【B】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MCV 112~159fl 【D】MCH 32~49pg 【E】MCHC 0.32~0.36 本题思路:[解析] 确定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依据血 细胞形态学特点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周围血象最 突出表现为大卵圆形红细胞增多和中性粒细胞核分叶 过多。MCV 常大于 100fl,MCH 常大于 32pg。中性粒 细胞核分叶过多具有特征性,当血中 5 叶以上的中性 粒细胞超过 3%,或找到 6 叶以上的中性粒细胞,或 计算 100 个中性粒细胞的核叶平均数超过 3.5,或 5 叶以上和 4 叶以下中性粒细胞的比率超过 0.17,均 具有诊断价值。 22.下列哪项缺乏时,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增高 • 【A】Fe2+ • 【B】叶酸 • 【C】维生素 B12 • 【D】氨基酸 • 【E】Fe3+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缺铁性贫血中,由于铁的缺乏, 原卟啉不能与之结合为血红素,因此以游离方式积聚 在红细胞中。红细胞游离原卟啉>0.9μmol/L(全 血)。 23.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最常出现于下列哪种疾病 【score:2 分】 【A】地中海细胞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各种白血病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本题思路:[解析]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常见于各种 急、慢性白血病。 24.诊断急性白血病最有意义的外周血异常是 • 【A】白细胞计数 2×109/L • 【B】白细胞计数 20×109/L • 【C】血小板少见 • 【D】分叶核粒细胞>89% • 【E】原始细胞 27%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大多数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 出现较多的原始及幼稚细胞。 25.下列哪项不是 B 细胞的免疫标志 【score:2 分】 【A】CD10 【B】CD19 【C】CD64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HLA-DR 【E】CD22 本题思路:[解析] B 细胞分化抗原有 CD10、CD19、 CD20、CD21 和 CD22;而 HLA-DR 属非特异性抗原,它 可表达于干细胞、祖细胞各分化阶段的 B 细胞及激活 的 T 细胞。另外 CD11b、CD31-CD36、CD64、CD68 等 是粒-单核细胞共有的标记。 26.以下哪项不符合白血病的特征 【score:2 分】 【A】白细胞有明显的质和量异常 【B】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肝、脾和淋巴结 【C】白血病细胞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D】白血病细胞可进入周围血液中 【E】骨髓象红系增生可受抑制 本题思路:[解析] 白血病可有多种浸润表现,多见 骨关节疼痛,较明显的肝、脾、淋巴结肿大,甚至中 枢神经系统浸润的表现。 27.确诊白血病的最重要手段 【score:2 分】 【A】外周血检查 【B】浆膜腔穿刺 【C】骨髓检查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腰椎穿刺 【E】淋巴活检 本题思路:[解析] 骨髓象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主要 依据。 28.凡遇下列哪些情况可以不行骨髓检查确诊 【score:2 分】 【A】不明原因发热,有恶病质 【B】血友病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血涂片中有幼稚细胞或可疑细胞 【D】血细胞原因不明减少或增多时 【E】不明原因的肝、脾、淋巴结肿大 本题思路:[解析] 血友病是一组因遗传性因子Ⅷ和 Ⅸ基因缺陷、基因突变、基因缺失、基因插入等导致 激活凝血酶原酶的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出血性疾 病。凝血试验是诊断和鉴别本类疾病的重要方法,另 外,血友病患者不易行有创伤性的检查,容易引起出 血。 29.下列哪项不确切 【score:2 分】 【A】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和早 期幼稚细胞显著增多 【B】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比正常人增 高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出现白血病“裂孔”现 象 【D】急性白血病骨髓可见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 减少 【E】急性白血病可有胸骨压痛 本题思路:[解析] 大多数患者的白细胞数增多;部 分患者白细胞数正常或减少。 30.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分类的根据 【score:2 分】 【A】白血病细胞的数量 【B】白血病细胞的类型 【C】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D】血红蛋白的浓度 【E】血小板的数量 本题思路:[解析]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 疾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其特点为白 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成熟障碍,并伴有凋亡减 少。细胞成熟障碍可阻滞在不同阶段,阻滞发生在较 早阶段称为急性白血病,阻滞发生在较晚阶段称为慢 性白血病。即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的分类根据是 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 31.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疑急性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 贫血,下列哪项对白血病诊断最有意义 【score:2 分】 【A】某系原始+早幼(幼稚)细胞≥30%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B】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受抑制 【C】骨髓增生低下 【D】骨髓细胞以成熟淋巴细胞、浆细胞增生为主 【E】以上都不正确 本题思路:[解析] 骨髓象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主要 依据。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骨髓原始细胞 >30%,少数病例骨髓增生低下,但白血病性原始细 胞仍>30%。 32.原始细胞 CD41 阳性的急性白血病属 FAB 分类的哪 一种 【score:2 分】 【A】ALL-L2 【B】AML-M6 【C】AML-M3 【D】AML-M7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AML-M4 本题思路:[解析] CD41 为巨核细胞系分化发育过程 中特异性标记,而根据中国急性白血病分型标准,巨 核细胞白血病归于 M7 亚型。 33.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易并发 DIC,主 要原因为 【score:3 分】 【A】白血病合并感染 【B】白血病合并溶血 【C】白血病细胞浸润 【D】血中存在组织凝血活酶样促凝物质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E】白细胞数太高 本题思路:[解析] 异常的早幼粒细胞的颗粒含有组 织凝血活酶样促凝物质,易并发 DIC,常发生在大剂 量化疗后。 34.Ph 染色体常见于 【score:3 分】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本题思路:[解析] Ph 染色体(费城 1 号染色体): Nowell 及 Hungerford 于 1960 年发现慢性粒细胞性 白血病(CML)血中有一个小于 g 组的染色体,由于首 先在美国费城(Philadelphia)发现,故命名为 Ph 染 色体。Ph 的重要临床意义在于:大约 95%的慢性粒细 胞性白血病病例都是 Ph 阳性,因此它可以作为诊断 的依据,也可以用以区别临床上相似、但 Ph 为阴性 的其他血液病(如骨髓纤维化等)。 35.急性白血病导致出血的原因是 【score:3 分】 【A】白血病细胞侵犯血管,导致血管破裂 【B】血小板生成减少和功能异常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C】血小板破坏增加 【D】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E】纤溶系统活性亢进 本题思路:[解析] 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血小板 减少,功能异常。 二、A2 型题 (总题数:9,score:27 分) 36.男性,30 岁,诊断为慢性骨髓炎半年左右发现贫 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 8.95μmol/L(50μ g/dl),总铁结合力 41.14μmol/L(230μg/dl);骨 髓铁染色,外铁(+++),铁粒幼细胞减少。其贫血诊 断为 【score:3 分】 【A】缺铁性贫血 【B】慢性感染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巨幼细胞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铁粒幼细胞贫血 本题思路:[解析] 此患者虽然存在小细胞低色素性 的血象表现和血清铁减低的情况,但总铁结合力不 高,骨髓铁染色,外铁(+++),不支持缺铁性贫血, 患者慢性骨髓炎半年可考虑慢性感染性贫血。 37.某男,32 岁,油漆工人,因面色苍白、心悸气短 伴下肢反复出现瘀点 2 年就诊。体检肝脾未及,红细 胞 2.0×10 12 /L,血红蛋白 60g/L,白细胞 3.0×10 9 /L,血小板 35×10 9 /L,网织红细胞 0.4%, MCV89fl。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最有帮助 【score:3 分】 【A】Ham 试验 【B】叶酸、维生素 B12 测定 【C】心脏 B 超 【D】肝脏 B 超 【E】骨髓检查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象:正细胞、 正色素贫血,网织红细胞减低,三个细胞系减少,要 确诊需要进一步做骨髓检查。 38.男性,14 岁,检查发现贫血貌。血红蛋白 95g/L,脾肋下 5cm 可及,无自觉症状。网织红细胞 计数 7.8%;周围血片见较多靶形红细胞;血清铁 1250μg/dl,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下列哪些检查在 此病例应异常 【score:3 分】 【A】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 【B】Ham 试验 【C】血红蛋白电泳及抗碱血红蛋白测定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D】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E】Coomb 试验 本题思路:[解析] 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可 考虑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电泳及抗碱血 红蛋白测定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时可出现异常的结果。 39.某患者,面色苍白,鼻出血,皮肤有瘀斑。查 体:中度贫血貌,脾肋下 2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 白 70g/L,白细胞 2.5×10 9 /L,血小板 32×10 9 /L,外周血白细胞涂片有核红细胞 2/100 白细胞。哪 种疾病诊断最不可能 【score:3 分】 【A】骨髓纤维化 【B】MDS 【C】急性白血病 【D】PNH 【E】A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临床体征: 无肝脾淋巴结肿大。血象呈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缺乏 有核红细胞为本病重要特征。三系减少,白细胞常低 于 2×10 9 /L,粒细胞显著减少,多为淋巴细胞。 40.女性,20 岁,头昏、乏力半年,近 2 年来每次月 经持续 7~8d,有血块。门诊检验:红细胞 3.0×10 12 /L,血红蛋白 65g/L,网织红细胞 1.5%(0.015); 血清铁蛋白 10μg/L,血清叶酸 16ng/ml,维生素 B 12 600μg/ml。最可能的诊断是 【score:3 分】 【A】缺铁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溶血性贫血 【C】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本题思路:[解析] 血清铁蛋白(SF)含量也能准确反 映体内储铁情况,与骨髓铁染色结果有良好的相关 性。SF 的减少只发生于铁缺乏症,是诊断缺铁性贫 血敏感可靠的方法。缺铁性贫血时 SF<14μg/L(女 性<10μg/L)。 41.男性,28 岁,农民,头昏乏力半年有余。体检: 除贫血貌外,可见反甲症。检验:外周血涂片示成熟 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央淡染;血清铁 7.70μ mol/L(43μg/dl),总铁结合力 76.97μmol/L(430μ g/dl);粪便检查有钩虫卵。其贫血诊断为 【score:3 分】 【A】珠蛋白生成再生障碍性贫血 【B】慢性肾病 【C】缺铁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慢性感染性贫血 【E】维生素 B6 反应性贫血 本题思路:[解析] 患者因粪便检查有钩虫卵,存在 铁丢失过多的情况,外周血涂片示成熟红细胞大小不 一,中央淡染;血清铁 7.70μmol/L(43μg/dl),总 铁结合力 76.97μmol/L(430μg/dl),符合缺铁性贫 血的特征。 42.女性,45 岁,诊断为子宫肌瘤,缺铁性贫血。给 予铁剂治疗后 Hb 上升至 130g/L。为保证机体有足够 的储存铁,需继续铁剂治疗。期间需选择下列哪项指 标监测体内储存铁的变化 【score:3 分】 【A】血清铁 【B】转铁蛋白 【C】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D】总铁结合力 【E】铁蛋白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血清铁蛋白(SF)含量能准确反映 体内储铁情况。 43.某女,30 岁,乏力,四肢散在瘀斑,肝脾不大, 血红蛋白 45g/L,红细胞 1.06×10 12 /L,白细胞 2.0×10 9 /L,中性粒细胞 32%,淋巴细胞 68%,血 小板 25×10 9 /L,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缺如。可能 诊断为 【score:3 分】 【A】粒细胞减少症 【B】A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巨幼红细胞贫血 【D】急性白血病 【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本题思路:[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如下: ①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②一般无 肝脾大:③骨髓至少有一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如增生活跃,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非 造血细胞增多;④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 病。 44.男性,50 岁,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给予铁剂治 疗,血红蛋白上升达 135g/L。为补充体内应有的铁 储存量,需继续给予小剂量铁剂。下列何项实验室检 查最能反映体内储存铁 【score:3 分】 【A】血清铁 【B】血清铁蛋白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血清总铁结合力 【D】骨髓内铁粒幼细胞计数 【E】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测定 本题思路:[解析] 血清铁蛋白含量能准确反映体内 储铁情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