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7 发布 |
- 37.5 KB |
- 4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级放射医学技师基础知识-23
初级放射医学技师基础知识-23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 score:100 分) 1.下列骨骼中不属于长骨的是 • 【A】肱骨 • 【B】尺骨 • 【C】胸骨 • 【D】桡骨 • 【E】腓骨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胸骨是扁骨。 2.下列肋骨中可称为假肋的是 • 【A】第 5 肋 • 【B】第 7 肋 • 【C】第 9 肋 • 【D】第 11 肋 • 【E】第 12 肋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第 8—12 肋前端不直接与胸骨相连接,为 假肋。第 11、12 肋又称为浮肋。 3.肱骨上端与肱骨体交界处稍缩细的部分称 • 【A】解剖颈 • 【B】外科颈 • 【C】肱骨头 • 【D】大结节 • 【E】小结节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肱骨上端与肱骨体交界处稍缩细的部分称 外科颈,是骨折的易发部位。 4.输尿管的第 3 处狭窄位于 • 【A】输尿管的起始处 • 【B】与髂血管交叉处 • 【C】跨小骨盆入口处 • 【D】与腰大肌交叉处 • 【E】膀胱入口处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输尿管有 3 个狭窄部:①肾盏与输尿管移 行部;②与髂总动脉交叉处;③膀胱入口处,即膀胱 壁内段。所以应选 E。 5.体循环起始于 • 【A】左心房 • 【B】右心房 • 【C】右心室 • 【D】左心室 • 【E】冠状窦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体循环又称大循环,起自左心室。 6.生长素的分泌部位在 • 【A】甲状腺 • 【B】肾上腺 • 【C】垂体 • 【D】胸腺 • 【E】唾液腺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垂体分泌的激素有 4 种:生长激素、催乳 素、黑色细胞刺激素和促激素。所以 C 正确。 7.下述能生成和分泌胆汁的器官是 • 【A】唾液腺 • 【B】胃腺 • 【C】肝脏 • 【D】胆囊 • 【E】小肠腺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肝脏的功能复杂,激素、药物等物质的转 化和解毒,抗体的生成以及胆汁的生成与分泌均在肝 内进行。所以 C 正确。 8.透视检查的优点不包括 • 【A】可进行动态观察 • 【B】可观察细微结构 • 【C】多角度进行观察 • 【D】检查价格较低廉 • 【E】可立即进行诊断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透视不可观察细微结构。 9.I/I0 所表示的是 • 【A】阻光率 • 【B】增感率 • 【C】透光率 • 【D】放大率 • 【E】吸收率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照片的透明度亦称透光率,用字母“O” 表示,O—I/I0。其中,I 表示透过光强度,I0 表示入 射光强度。 10.入射光强度为透射光的 10 倍时,照片密度值应为 • 【A】0.1 • 【B】0.2 • 【C】1.0 • 【D】1.1 • 【E】1.2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根据公式:D=lg(I0/I)得出, D=lg10=1.0。 11.X 线对比度是指 • 【A】透过物体两部分的 X 线强度之比 • 【B】透过物体两部分的 X 线强度之和 • 【C】透过物体两部分的 X 线强度之差 • 【D】透过物体两部分的 X 线强度之积 • 【E】透过物体两部分的 X 线强度平方和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X 线对比度是指 X 线照射物体时,如果透 过物体两部分的 X 线强度不同,就产生了 X 线对比度 (KX),也称射线对比度。 12.适当的 X 线量可改善照片对比度是因为把组织的 密度值移到了胶片特性曲线的 • 【A】趾部 • 【B】直线部 • 【C】肩部 • 【D】顶点 • 【E】反转部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原因是当 X 限量低时,组织(如骨骼)的密 度值仅达到胶片特性曲线的趾部,但当 X 线量增加 时,该组织的密度值移到了胶片特性曲线的直线部 分。但 X 线量不可过分增加,否则一些组织的密度值 就移到特性曲线的肩部,使这些组织的对比度就不充 分。具体应视观察的对象而定。 13.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标称有效焦点尺寸表 示方法是 • 【A】0.5mm2 • 【B】0.5mm • 【C】0.5cm • 【D】0.5cm2 • 【E】0.5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336 号出版物 (1982 年)规定,标称有效焦点的尺寸用无量纲数字 来表示。 14.X 线管发出的射线束形状为 • 【A】平行线束 • 【B】锥形线束 • 【C】交叉线束 • 【D】垂直线束 • 【E】不规则线束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X 线管发出的射线束形状为锥形线束。 15.散射线产生的量与下列哪项无关 • 【A】被照体厚度 • 【B】被照体密度 • 【C】被照体体积 • 【D】被照体颤动 • 【E】照射野面积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散射线量与被照射组织的多少成正比,被 照体厚度越大,被照面积越大,被照体体积越大,被 照体组织密度越大,散射线的产生量越大。而与照射 体的位移和固定无关系。 16.减小运动模糊的最有效方法是 • 【A】应用过滤板 • 【B】应用滤线栅 • 【C】应用增感屏 • 【D】小曝光条件 • 【E】缩短时间曝光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常见的运动模糊是被照体的移动,诸如肢 体固定不良、患者不配合等。尽可能缩短时间曝光, 会减少曝光时肢体位移,是减少运动模糊的最有效办 法之一。 17.应增加摄影管电压值的病理因素有 • 【A】肺大泡 • 【B】肺气肿 • 【C】骨质破坏 • 【D】骨质疏松 • 【E】骨质硬化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骨质硬化,密度增高,应增加管电压。 18.本身无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分布的结缔组织是 • 【A】黏液性结缔组织 • 【B】骨组织 • 【C】关节组织 • 【D】蜂窝组织 • 【E】软骨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软骨本身无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分布。软 骨细胞的营养依赖软骨基质的可渗透性,从软骨外的 血管取得。 19.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卵圆孔-上颌神经 • 【B】圆孔-下颌神经 • 【C】破裂孔-大、小椎体神经 • 【D】枕骨大孔-颈动脉 • 【E】眶上裂-眼动脉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上颌神经经圆孔入颅,下颌神经经卵圆孔 入颅,颈内动脉经颈动脉管入颅,眼动脉经视神经管 入眶。 20.以下消化道组合中,错误的是 • 【A】喉咽——软腭与会厌上缘之间 • 【B】胃体下界——角切迹与胃下极连线 • 【C】十二指肠——小肠中最宽的部分 • 【D】结肠脾曲——横结肠左端与降结肠的移行 部 • 【E】肝外胆道——包括胆囊和胆总管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咽腔分别以软腭与会厌上缘为界,分为鼻 咽、口咽和喉咽 3 个部分,软腭与会厌上缘之间应为 口咽。 21.参与脑干组成的是 • 【A】中脑 • 【B】间脑 • 【C】脑池 • 【D】脊髓 • 【E】大脑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中脑、脑桥、延髓 3 个部分合称为脑干。 22.以下关于内分泌激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素分泌过多——脱发 • 【B】甲状旁腺激素——维持血钙平衡 • 【C】褪黑激素——影响性腺发育 • 【D】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体内糖类代谢 • 【E】垂体激素——影响其他内分泌腺活动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甲状腺分泌过剩时,可引起消瘦、怕热、 心跳加速、烦躁、失眠等。 23.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是 • 【A】血浆 • 【B】组织液 • 【C】脑脊液 • 【D】唾液 • 【E】淋巴液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和脑脊 液等组成,而唾液不属于细胞外液。 24.关于消化液分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对口腔的刺激引起条件反射性唾液分 泌 • 【B】刺激副交感神经可抑制大肠液分泌 • 【C】交感神经的反射可促进胃液分泌 • 【D】胆汁的生成量与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关 • 【E】胰液仅参与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胆汁的生成量与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关。高 蛋白质食物可使机体生成较多胆汁。 25.构成照片影像的几何因素是 • 【A】密度 • 【B】对比度 • 【C】锐利度 • 【D】颗粒度 • 【E】失真度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构成照片影像的几何因素是失真度,而密 度、对比度、锐利度和颗粒度为物理因素。 26.与 X 线对比度有关的因素是 • 【A】胶片感光度 • 【B】胶片种类 • 【C】被照体组织密度 • 【D】增感屏增感因子 • 【E】显影液的显影活性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X 线对比度是 X 线透过被照体时,由于被 照体组织密度的不同,对 X 线的吸收就不同,形成了 X 线信息影像,所以,只有 C 是正确的。 27.软组织间产生对比度最好的组织是 • 【A】肌肉 • 【B】血液 • 【C】淋巴 • 【D】脂肪 • 【E】活体肺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活体肺是个充气组织,气体与血液、肌肉 的组织密度差别很大,对 X 线的吸收差别也就很大, 产生 X 线对比度最好。 28.影像与实物不相似,称为 • 【A】影像放大 • 【B】影像失真 • 【C】影像重叠 • 【D】放大变形 • 【E】影像失真度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影像与实物不相似称为影像失真。 29.与原发 X 线比较,对散射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与原发 X 线方向不同 • 【B】与原发 X 线反向 • 【C】与原发 X 线成角 • 【D】比原发 X 线波长短 • 【E】比原发 X 线能量低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因为散射线的能量不比原发射线的能量 大,所以也就不会比原发 X 线波长短。 30.滤线栅表面平均 1cm2 中铅的体积(cm3)称 • 【A】栅比 • 【B】栅焦距 • 【C】栅密度 • 【D】铅容积 • 【E】聚焦栅距离界限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此为铅容积的表示法。只有 D 正确。 31.在影像总模糊的因素中,最大模糊是 • 【A】几何模糊 • 【B】移动模糊 • 【C】颗粒性模糊 • 【D】冲洗加工模糊 • 【E】屏-片组合模糊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在影像总模糊的因素中,最大模糊是移动 模糊,其次是几何模糊,屏-片组合模糊等。 32.X 线产生效率最低的整流方式是 • 【A】逆频式 • 【B】高频式 • 【C】中频式 • 【D】单相全波整流式 • 【E】三相十二脉冲整流式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其他均不适合。 33.光子能量在 100keV 时,康普顿吸收所占比例为 • 【A】5%以下 • 【B】20%~40% • 【C】50%~70% • 【D】80%~90% • 【E】95%以上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光子能量在 100keV 时,康普顿吸收所占 比例为 95%以上。 34.与桡骨头关节凹相关节的是 • 【A】尺骨桡切迹 • 【B】尺骨头 • 【C】肱骨小头 • 【D】肱骨滑车 • 【E】滑车切迹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桡骨头关节凹与肱骨小头形成肱桡关节。 35.呼吸道中由左右板合成的软骨是 • 【A】杓状软骨 • 【B】会厌软骨 • 【C】环状软骨 • 【D】甲状软骨 • 【E】气管软骨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甲状软骨由 2 块甲状软骨板合成。 36.下列不属于中空性器官的是 • 【A】食管 • 【B】空肠 • 【C】结肠 • 【D】胃 • 【E】胰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消化道从口腔到肛门,一直为中空性器 官。 37.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 • 【A】房室结 • 【B】房室束 • 【C】窦房结 • 【D】冠状窦 • 【E】浦肯野纤维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38.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是 • 【A】三叉神经 • 【B】动眼神经 • 【C】舌咽神经 • 【D】展神经 • 【E】面神经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舌咽神经与延髓相连,其他都不连。 39.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 【A】10% • 【B】20% • 【C】40% • 【D】60% • 【E】80%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正常成人,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60%。 40.关于 X 线影像信息的传递及影像形成的叙述,错 误的是 • 【A】被照体的信息分布于三维空间 • 【B】被照体信息须经转换介质转换 • 【C】X 线诊断的信息来源于被照体 • 【D】X 线为传递被照体信息的载体 • 【E】X 线影像表现形式均为三维图像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X 线影像表现形式均为二维图像。 41.有效焦点在摄影时增涨的变化规律为 • 【A】管电压越大,焦点越大 • 【B】照射野越小,焦点越小 • 【C】管电流越大,焦点越大 • 【D】曝光时间越长,焦点越大 • 【E】摄影距离越大,焦点越小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电流越大,焦点越大。 42.减少放大的正确手段是 • 【A】垂直投射 • 【B】使用小焦点 • 【C】增加照射量 • 【D】缩小肢-片距 • 【E】使用微粒胶片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减少放大的正确手段是缩小肢-片距。 43.下列影响照片密度值的因素中,能增大照片密度 的是 • 【A】使用增感屏 • 【B】增加照射距离 • 【C】增加滤线栅比 • 【D】增加肢-片距 • 【E】增加焦点面积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增感屏的增感率高者所获得的影像密度 大。 44.照片密度值为 2.0 时对应的阻光率是 • 【A】1 • 【B】10 • 【C】100 • 【D】1000 • 【E】10000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根据 D=lg(I0/I)得出应是 C。 45.影响 X 线对比度的最重要因素是 • 【A】焦-片距 • 【B】焦-物距 • 【C】管电压值 • 【D】焦点大小 • 【E】显影时间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焦点大小是影响 X 线对比度的最重要因 素。 46.滤线栅的特性不包括 • 【A】栅比 • 【B】栅密度 • 【C】栅焦距 • 【D】栅面积 • 【E】铅容积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滤线栅的特性不包括栅面积。 47.增感屏产生模糊的根本原因是 • 【A】余晖现象 • 【B】荧光颜色 • 【C】光扩散 • 【D】光吸收 • 【E】增感剂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增感屏产生模糊的根本原因是光扩散。 48.关于照片斑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斑点增多可使影像模糊 • 【B】荧光颗粒可致结构斑点 • 【C】照片斑点可经定影消除 • 【D】分结构斑点和量子斑点 • 【E】X 线量子越少斑点越多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照片斑点经定影不能消除。 49.同一患者选用摄影条件最大的部位是 • 【A】上臂正位 • 【B】鼻骨侧位 • 【C】腰椎侧位 • 【D】膝关节侧位 • 【E】肩关节正位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腰椎侧位是同一患者选用摄影条件最大的 部位。 50.组成肌腱的主要组织是 • 【A】疏松结缔组织 • 【B】致密结缔组织 • 【C】网状组织 • 【D】脂肪组织 • 【E】肌组织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致密结缔组织主要特征是纤维丰富致密, 以胶原纤维为主体(如肌腱、韧带、真皮及一些器官 的被膜),只有极少数是以弹性纤维为主体(如椎弓间 黄韧带)。所以选 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