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小学音乐教师考试民歌知识点梳理归纳及练习题(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中小学音乐教师考试民歌知识点梳理归纳及练习题(含答案)

‎2020中小学教师音乐知识点梳理归纳及练习题(含答案)‎ 民歌知识点归纳 ‎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流传的特点。一般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 ‎ 民歌的音乐特征: ①音乐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 ②旋律与该民族或得去语言紧密结合 ③民歌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表现出来 ④节奏、节拍形式丰富 ⑤曲式结构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用同一旋律反复 ‎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①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限制,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口头创作 ②民歌歌词和旋律不是固定不变的,在长期流传中会不断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和变化 ③民歌依靠于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借助记谱法或其它方式 ‎ ‎④民歌不体现作者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 ‎ 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如陕北《黄河船夫曲》、四川《打夯歌》、《川江船夫号子》等 ‎ 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 ①歌词多与劳动有关 ②节奏直接受劳动节奏限制,节奏鲜明,具有律动性 ③曲调多样,视工种而异 ④歌唱形式视劳动者多少和劳动是否具有协作性分为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和 ⑤曲式结构受劳动过程和时间影响 ‎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劳作时即兴创作、用以抒发感情的民歌 山歌音乐特征: ①歌词具有即兴性 ②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广泛应用自由演唱音和拖腔 ③歌唱形式多样,以独唱为主 ④曲式结构短小,呈多样化 ‎ ‎ 小调:是人民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中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 ‎ 小调的音乐特征: ①多数为分节歌形式 ②节奏规整,节奏型丰富多变 ③歌唱形式以独唱为主 ④歌词格式多样 ‎ 西北民歌特点:高亢、悠长,嘹亮,真假声相结合 ‎ 陕北:《脚夫调》、《兰花花》‎ ‎ 青海:《上去高山望平川》‎ ‎ 山西:《绣荷包》、《刨洋芋》‎ ‎ 蒙古族民歌:‎ 分为长调(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短调两种。长调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旋律悠长舒缓起伏较大,结构也较长大,具有抒情性(牧歌、赞歌、思乡歌),如《牧歌》、《辽阔的草原》;短调音域较窄,节奏较规整,结构也较短小,具有叙述性,如《森吉德码》、《嘎达梅林》。‎ ‎ 藏族民歌:藏族的民歌常与舞蹈密切结合,常见的歌舞有堆谢(《正月十五那一天》)、囊玛(《阿玛勒火》)。民歌主要有山歌、牧歌、情歌等。《宗巴朗松》(是一首囊玛音调)、《酒歌》等 ‎ 维吾尔族民歌:维吾尔族民歌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风格浓郁,歌词多采用比兴的手法,寓意深刻,衬词有长有短,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牡丹汗》、《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舞曲》等 ‎ 少数民族代表乐器: 蒙古族:马头琴 新疆:冬不拉、弹布尔、手鼓、艾介克、热瓦普 藏族:扎木涅、根卡 ‎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抗日时期曾被填上《打黄沙会》的新词,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这首新民歌。这是一首带有明显山歌风格的小调。运用了“起承转合”、“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相亲相爱》运用了《沂蒙山小调》和《谁不说俺家乡好》的素材)‎ ‎ 《相亲相爱》《王大娘钉缸》:是流行于河南的地花鼓中的一个代表曲目,由一旦一丑两人表演。‎ ‎ 《孟姜女哭长城》:河北民歌 ‎ 南方民歌特点:歌词比较含蓄、内在,善用比兴,旋律表现的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云南:《小河淌水》、《弥渡山歌》 浙江:《对鸟》(采用吴地方言演唱,前两段徵调式,后两段羽调式) 湖北:《龙船调》、《幸福歌》(蒋桂英根据湖北天门的一首小调改编而成,采用领、合的演唱形式) 四川:《康定情歌》‎ ‎ 器乐(合奏包括锣鼓乐、弦索乐、丝竹乐、吹打乐等)‎ ‎ 打溜子:是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通常用马锣、大锣、头钹、二钹四件乐器演奏,由“头子”和“溜子”两部分组成,采用上下句对偶和螺狮结顶的创作手法。代表曲目《锦鸡出山》。‎ ‎ 鼓吹乐:‎ 流行于中国农村,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滚核桃》根据山西绛州鼓乐改编,乐曲包括头、身、尾三个部分。‎ ‎ 吹歌:流行于河北,是鼓吹乐中的一个类别。代表乐曲《童谣》。‎ ‎ 江南丝竹:流行于山海、江浙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乐队有“丝竹板”、“清客串”两种。主奏乐器:二胡、笛,代表乐曲《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又名《薰风曲》)、《慢六板》‎ ‎ 广东音乐:流行于广州、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主奏乐器:高胡、扬琴。乐曲短小精悍,音乐风格轻快活泼、缠绵细腻、流畅动听。代表人物:严老烈、何柳堂、吕文成等。代表乐曲:《娱乐升平》、《雨打芭蕉》‎ 练习题及答案 ‎1、民歌多为群众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常见的民歌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 ‎2、鼓吹乐又称鼓乐是一种在中国农村流创最广的,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 ‎3、广东音乐是流行于广州市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它的前身是(粤剧)的过场和烘托表演的小曲。‎ ‎4、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其一生的舞台生活中,勇于创新,提高、发展了旦角的延长和表演艺术,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梅派”表演风格。‎ ‎5、东亚音乐多采用(五声)音阶,中亚和西亚采用(七声)音阶。‎ ‎6、非洲音乐高度发展的(节奏)是非洲音乐的最主要特点,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7、欧洲民间音乐的音阶呈多样化,主要是(七声)音阶;大部分地区大多采用均分节拍,歌曲多采用(分节歌)结构。‎ ‎8、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9、标题音乐是一种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 ‎10、民族乐派的作品以反映(本民族的历史)和(人民生活)为题材,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11、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其中一个主要特征,是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印象)或感受。‎ ‎12、无调性音乐就是没有调性的音乐,它取消了各音之间的音级功能差别,打破了传统大小调体系的束缚,八度中的(十二个半)音处于平等地位。‎ ‎13、爵士乐是一种(即兴演奏形态),演奏者常是根据某种规定的和声骨架和节奏,将所奏的旋律进行即兴变奏。‎ ‎14、中国民族音乐基本上由(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部分构成。‎ ‎15、学堂中“乐歌”课中教唱的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 ‎16、新音乐运动的代表作曲家有(聂耳)、(冼星海)、张寒晖、贺绿汀、吕骥等。‎ ‎17、歌剧是以(歌唱)为主,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和舞台美术等艺术要素的一种戏剧形式。‎ ‎18、音乐对于社会具有(审美)功能,(认识)、(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