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及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下半年-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9年下半年国考教师资格证考试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 (科目代码:202)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字母按照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中的 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2.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 ①强制性 ②普遍性 ③公共性 ④选择性 ⑤终身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3.小学教师经常采用贴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为班级做好事,这种德育方法是 ( )。 A.奖惩评价 B.榜样示范 C.情感陶冶 D.实际锻炼 4.从课外活动的内容看,学校举办的法治教育报告会属于( )。 A.学科活动 B.社会活动 C.主题活动 D.文体活动 5.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4 年教师节讲话中提出了“四有好老师”标准,其主要内容是 ( )。 ①有理想信念 ②有道德情操 ③有扎实学识 ④有实践能力 ⑤有仁爱之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6.教育实验中,控制其它条件,考察不同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教学方式在这项实 验中属于( )。 A.因变量 B.自变量 C.干扰变量 D.无关变量 7.小学生在课件玩耍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踝,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揉一揉受伤的脚踝 B.抬高受伤的脚踝 C.在受伤处进行热敷 D.给学生吃止痛药 8.在学习成败的归因影响学习动机的诸因素中,激励作用最大的是( )。 A.运气好坏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努力程度 9.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受学校、教师、同伴等影响显著。这表明其自我意识发展处 于( )。 A.生理自我时期 B.社会自我时期 C.心理自我时期 D.精神自我时期 10.小学生背诵课文时,为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学习程度最好达到( )。 A.200% B.150% C.100% D.50% 11.小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路程=速度 X 时间”这一公式。这种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 B.辨别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12.教师表扬小明坚持每天背诵 20 个单词之后,班上更多同学表现出坚持完成学习任务的行 为。这属于( )。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13.在小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挖掘和利用的民风民俗、传说故事、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等 资源属于 A.自然资源 B.校内资源 C.社会资源 D.个体资源 14.倡导经验课程,并主张以主动作业形式实施这种课程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杜威 C.泰勒 D.布鲁纳 15.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了解了水具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进而知道在一定条 件下物质状态可以改变。按照三维目标的分类,这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认知与实践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6.我国现行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属于( )。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边缘课程 D.隐性课程 17.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张老师展示了大量动物脚印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课文内容。他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参观法 18.课程实施中,不适合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度的方法是( )。 A.课堂观察 B.活动记录 C.标准化测验 D.课后访谈 19.布置作业时李老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了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作业,这一做法所遵循的 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0.为了让学生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教师组织学生到附近的路口进行观察,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 )。 A.复式教学 B.现场教学 C.个别教学 D.课堂教学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21.简述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22.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步骤。 23.简述实施榜样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材料一: 课前,我一走进教室,几个学生便围着我有说有笑。“咦,许老师的水杯怎么还在这儿?”我 笑着说,“谁帮许老师送回办公室呀?”话音刚落,离我最近的小璇同学便伸手端水杯。当我看到 她脏兮兮的小手时,竟鬼使神差地制止了她:“不用了,让课代表去吧,”课代表从教室后面跑 来,高兴地端着水杯走了,上课时,我发现小璇的情绪明显低落。下课后,我便问她是不是有什么 心事,她只是摇头不语,从那以后,我感觉小璇与我的关系明显疏远了。 问题: 24.分析小璇与“我”关系疏远的原因。(8 分) 25.结合材料谈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12 分) 材料二 王老师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通过播放海底奇妙风光的视频,让学生在色、光、音的美 妙组合下,对海底世界有整体的感知;通过演示课件,展示海面图景,启发学生理解“波涛澎湃” 的含义,播放“海底听音器”,模拟海底的声音,帮助学生理解“窃窃私语”的含义;通过鼓励学 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海底世界。深化学生对海洋知识的理解。 26.对材料中王老师使用的教学媒体的情况进行评析。(8 分) 27.阐述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12 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 6 小题,任选 1 题作答,40 分,考生可根据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 答。26 为中文与社会,27 为数学与科学,28 为英语,29 为音乐,30 为体育,31 为美术)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属,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一)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火烧云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 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站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 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 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 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 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 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一条马尾巴可不见 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就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面跑着,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 着,小狗不知跑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是那么大,也是那么蹲着,很威 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想要再看到那头大狮子,怎么也看不到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 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 下去了。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28.简析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及教学价值。(10 分) 29.如指导三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8 分) 30.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第 3~6 自然段的教学。(22 分) (二)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31.什么是分类(4 分)?请对三角形进行分类。(6 分) 32.如指导四年级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并简明说明理由。(20 分) (三)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34.简述帮助学生正确学习和记忆单词的方法。(10 分) 35.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6.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 分) (四)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37.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 分) 38.如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9.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难点乐句(划框部分)”的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 分) (五)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正面下手双手垫球 动作方法:正对来球,成准备姿势。垫球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并拢,两拇指平行,两小臂 尽量靠近;垫球时,用两脚蹬地,两臂稍内收,利用仲膝含胸、提肩、压腕的全身协调动作迎向来 球,将球准确地垫击在前臂的击球部位上。击球瞬间,两臂要保持平稳,身体重心向抬臂的方向移 动伴送球击出。 双手下手垫球的击球手型一般分为叠指法和包拳法两种。 叠指法:将两手手指上下相叠,两拇指对齐平行靠压在上面手的中指第指节上,掌根靠紧,两 臂伸直相夹,手掌部位不能相叠。 包拳法:将两手抱拳互握,两拇指平行放于上面,两掌根和两小臂靠紧手腕下压,使前臂形成 一个垫击平面。 双手下手垫球的部位:一般是用手腕向上 10 厘米左右的平面。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40.简要说明“正面下手双手垫球”的教学重点、难点。(10 分) 41.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42.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并说明理由。(20 分) (六)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43.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空间设计各自满足人类的什么需求?(10 分) 44.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45.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什么是好的设计”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10 分) 46.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身边用品设计的欣赏和评述方法”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 明理由。(10 分) 2019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参考答案及解析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及考点解析 1. 【答案】C。 考点解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学记》,意思是治国安民,第一要务就是推行道德 教化,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故本题选 C。 2. 【答案】A。 考点解析: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公共性。强制性是义务教育的最本质的特 征,义务教育由法律保证教育活动的实施。普及性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强调义务教育的全民 性。义务教育属于公益性质的事业,具有公共性。故本题选 A。 3. 【答案】A。 考点解析:奖惩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 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逐步培养良好品德的方法。“贴小红花、插小红旗”是对学生 行为的奖励,属于奖惩评价法。故本题选 A。 4. 【答案】C。 考点解析:主题活动是就特定专题而展开短期或长期的专门活动。法治教育报告针对法律主题 进行教育活动。故本题选 C。 5. 【答案】B。 考点解析:2014 年第 30 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勉 励广大师生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故本题选 B。 6. 【答案】B。 考点解析:自变量是另一变量变化的原因,因变量是自变量作用的结果,它们是最重要的两种 变量。题干中“考察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教学方式是自变量,学习效果是因变量。 故本题选 B。 7. 【答案】B。 考点解析:脚腕扭伤后首先要检查伤势,揉一揉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排除 A;受伤后 48 小 时内进行冰敷,48 小时后进行热敷,排除 C;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抬高脚,而不是吃止 痛药。故本题选 B。。 8. 【答案】D。 考点解析:韦纳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 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其中,激励作用最大的是努力程度, 因为努力程度是唯——个可以控制的因素。故本题选 D。 9. 【答案】B。 考点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儿童在 3 岁 之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题目描述属于社会自我阶 段。故本题选 B。 10.【答案】B。 考点解析: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的程度达到 50%,即学习的 熟练程度达到 150%时,记忆效果最好。故本题选 B。 11. 【答案】D。 考点解析: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实际上是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 间关系的判断。题干中的公式涉及到路程、速度和时间三个概念的关系,因此对它的学习属于命题 学习。故本题选 D。 12. 【答案】B。 考点解析: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 化。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老师表扬小明后,班上的同学表现更好, 这是属于替代强化。故本题选 B。 13. 【答案】C。 考点解析:按照空间分布,课程资源分为校内和校外资源。学校范围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 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故本题选 C。 14. 【答案】B。 考点解析:杜威主张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即活动课程(又 称为经验课程),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强调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利用儿童游戏的 本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题干关键词“经验课程主动作业”可以判断属于杜威的观 点。A 项卢梭主张自然主义教育,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而不是培养公民。C 项泰勒是美国课 程评价专家。D 项布鲁纳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必须使学生学习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倡 导发现式学习。故本题选 B。 15. 【答案】A。 考点解析:新课程倡导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基本要素包括: (1)理解和掌握适应社会进步和个性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初步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知识的应用范围和应用价值。 (3)注重综合化的学习,认识到各门学科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理 解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逐步扩大知识范围。题干中学生对水的三种状态及物质状态转变的了解, 属于基础知议即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目标。故本题选 A。 16. 【答案】B。 考点解析: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领域构成的课 程。《道德与法治》是道德领域与法治领域内容的融合,因此是综合课程。故本题选 B。 17. 【答案】C。 考点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 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通过题干关键信息“教师展示动物脚印图片”可以判断 属于演示法。故本题选 C。 18. 【答案】C。 考点解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考查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情感态度状况及变 化,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有课堂观察、活动记录、课后访谈等。C 项属于适合评价“知识与技能” 目标的方法。故本题选 C。 19. 【答案】D。 考点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 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题干中李老师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数量 和难度的作业,正是对因材施教的运用。故本题选 D。 20. 【答案】B。 考点解析: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有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其中,现场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 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 织形式。利用题干中教师正是采用了现场教学的形式组织学生到路口进行实地观察。故本题选 B。 二、简答题参考答案 21.【参考答案】 理论:维果斯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由于 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 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 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由于教学,而在别人的帮助下消除这种差异,这就是“最 近发展区”。教育启示: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 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为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 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22. 【参考答案】 (1)确定活动主题; (2)指出活动依据(指导思想); (3)确定活动目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确定活动时间; (5)确定活动内容; (6)确定活动过程(分阶段进行); (7)明确活动要求(切入点:对老师要求、对学生要求、对家长要求)。 23.【参考答案】 实施榜样教育的基本要求有: (1)选好学习的榜样; (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3)引导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三、材料分析题参考答案 24.【参考答案】 小璇与“我”关系疏远的原因: ①“我”没有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让课代表给许老师送杯子,打击小璇的主动性。 ②“我”没有看到小璇的主动性。小璇主动要给许老师送杯子,我”因为她手脏不让她送。 ③“我”的学生观不正确。没有看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应该帮助小璇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④“我”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没有给小璇起到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 25.【参考答案】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三个方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硏究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应该全面了解小璇,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②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树立新型师生观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我”应该对学生 一视同仁,不应该因为小璇手脏就对她的主动性视而不见。 ③树立教师威信。“我”需要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注 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④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 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需要。 ⑤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 也是教师提高教育影响力的保证。 26.【参考答案】 材料中王老师的教学做法是正确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①王老师有效运用了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王老师通过视频呈现出的色、光、音, 调动学生的多感官(视觉、听觉)参与,提高学生的观察效果,形成对海底世界的整体感知。 ②王老师灵活选用直观方式,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果。王老师主要采用了模象直 观。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材料中的教学视频、演 示课件都属于该形式。 ③王老师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王老师让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 生上黑板画出自己对海洋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④王老师对教学媒体的选择遵循了人身发展的规律及认知发展特点等。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 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感性 为主。王老师正抓住该特点及该学段所体现出的阶段性规律,采用了直观教学为主的形式,进行针 对性教学。 27.【参考答案】 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师要综合权衡以下内容: ①依据教学目标。每个知识点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需要使用不同的 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 ②依据教学内容。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适用的教学媒体会有所区别;同一学科内容各章节内 容不同,对教学媒体的使用也有不同要求。 ③依据教学对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时必须顾及他 们的年龄特征。 ④依据教学条件。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 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 四、教学设计题参考答案及设计范例 (一) 28. 【参考答案】 写作特点:《火烧云》这篇课文描写了火烧云上来和下去的全过程。作者以多个不同构词形式 的词语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和各种奇妙的形态,向我们勾勒出三幅动态的画面:跪着的马、凶 猛的狗、威武的狮子,而且十分传神地写出瞬息之间火烧云的变幻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象 的赞美之情。 教学价值: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想象火烧云的奇 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同时,学生通过体会作者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态变化的方 法,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 29.【参考答案】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檀、盈、凶、庙、惚”等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 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课文、想象画画和小组讨论,学会作者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态变化 的方法,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朗读感悟能力、想象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0. 【参考答案】 教学设计: 一、展示图片并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火烧云”的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的内容。学生 观察后踊跃发言,教师接着追问:“谁知道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学生简单交流后举手发言。教 师简单总结,随即教师发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火烧云》来一探究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探究:学生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查找不懂的生字、生词,并在旁边做标记。 2.检查反馈:重点分析“檀、盈”等词。 3.初步交流:这篇课文作者按照什么顺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明确:这篇课文作者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的时间顺序,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 去的全过程。 三、研读课文,体会写法 提问:火烧云上来时,作者从那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 要求:自由读 3~6 自然段,边度边思考。 明确:写了火烧云的颜色,还写了它的形状。 (一)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1.提问: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明确:火烧云颜色变化特别快。 2.提问: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明确:从四个“一会儿”体会到的。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不仅快,而且还很多。 3.提问:都有哪些颜色呢? 明确: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还有红彤彤、金灿灿、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教师发言:你们看,这些颜色多漂亮啊!(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的图片。) 4.教师发言:这么多的颜色,大家可以把它们分类吗?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明确:ABB 重叠式:红彤彤、金灿灿 半—半—并列式: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 形象感偏正词语: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教师总结:这就是不同的构词形式。 5.提问:天空中还有那些颜色? 明确: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教师发言: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用“葡萄灰”“梨黄” “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你还能用其它几种形式来说说天空中的颜色吗?(学生自由发 言) 6.提问:天空中这么多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么美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 变化多呢?(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五颜六色、绚丽多彩、五彩缤纷。 7.想象画面: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画面。 8.朗读指导:请学生朗读第 3 自然段,读出作者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 (二)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教师过渡:火烧云色彩如此缤纷,那它的形状变化又是怎样的呢? 1.提问:朗读 4~6 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 明确: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很多。 2.提问:火烧云的形状像什么? 明确:像马、狗、狮子。 3.提问:形状变化除了多以外,还有什么特点? 明确:特别快。 4.提问: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明确:从“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正在”“忽然”“接着”“一转眼”等词语体会到 的。 5.教师发言:你们知道吗?作者在描写马的样子时,描绘得很精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 出示)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马是跪着的。 (1)提问: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二句话中少了“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2)提问:再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书上为什么选用第一句?(学生自由读) 明确:“马是跪着的”是看到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是作者想象到的。 (3)提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教师总结: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 变化美。再来读 4~6 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的写作方法。(学生自 由读) 6.提问: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我们先读第四自然段,怎样读 呢?我来提问题,你们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咱们一起读书。 教师引读: 教师: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什么?(板书:出现) 学生: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一匹马。 教师:它是什么样貌的?(板书:样貌) 学生:马头向南,……它才站起来似的。 教师:它是怎样变化的?(板书:变化) 学生:过了两三秒钟,……尾巴可不见了。 教师:消失了吗?(板书:消失) 学生:看的人……变模糊了。 (写狗和狮子的两个自然段,教师也这样引读。) 7.提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 明确:按“出现、样貌、变化、消失”的顺序来写的。 教师总结:作者按“出现、样貌、变化、消失”这个顺序描写,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 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这种写法很值得大家学习啊! 8.提问:想象一下,火烧云还像些什么呢?想象它的形状,并按照它的“出现、样貌、变化、 消失”这一顺序与同桌一起练习说话,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学生自由练习) 9.想象画面: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画面。 10.朗读指导:请学生朗读第 4~6 自然段,读出作者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 四、学生配音,巩固练习 播放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录像,请三位同学分别为“马”“狗”“狮子”这三部分资料配音。 五、归纳总结,情感升华 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起领略了火烧云绚丽缤纷的色彩和千姿 百态的形状,相信火烧云那美丽的景色,作者那优美的文字都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们的脑海中了。 是呀,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们留心观 察,就会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奇丽景象,就会发觉我们的世界原先是这样美丽。下面就请大家欣赏 我们身边的美景(出示图片)。同学们,愿你们用明亮的眼睛、完美的心灵不断地去发现美、享受 美、创造美。 六、开放作业,拓展延伸 课后搜集火烧云或者其他自然景象的图片资料,下节课和大家分享。 (二) 31.【参考答案】 分类是指按照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等作为区分的标准,将符合同一标准的事物聚类,不同 的分开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三角形分类: ①按边的关系分类; ②按角的关系分类。 32.【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操作活动,学生在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的过程 中,培养了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热爱数学,培养其创新精神。 33.【参考答案】 导入: (课件出示动画片;一个大三角形和一个小三角形在争论,大的三角形对小的三角形说,“我 的内角和比你大。”小的三角形对大的三角形说,“我的内角和比你大。”两个三角形争论不休, 学生小声议论着,争论着。)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助大三角形和小三角形解决这个问题啊? 生:可以把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比一比。 生:它们不是一个角在比较,可怎么比呀? 生:我们先画出一个大三角形,再画一个小三角形。分别量一量这两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 数,这样就知道谁的内角和大,谁的内角和小啦。 师:那好,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 理由:设计意图以创设情境播放动画片的形式引入课题,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符合 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生活经验,这样的导入更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探索三角形内角 和的热情。 (三) 34.【参考答案】 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单词的时候要讲究词汇呈现策略: ①采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模拟动作表演、手势等方式呈现词汇,避免翻译; ②提供上下文的情景或定义,即从语境中学习词汇; ③用同义词或反义词解释新词; ④利用词根、词干、前缀、后缀、转化、合成等学习记忆扩充新单词; ⑤在语词组块中教学英语单词。 教师还要注意提供好的办法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①分散记忆比集中记忆更有效。教师可以将一列单词分做六次记忆,每次十分钟,其记忆效果 将比一次学习六十分钟更佳; 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越是活跃越是有效。即学习者有必要行动起来。教师可引导学生参与 “全身反应法”的课堂活动会有助于词汇的学习和记忆; ③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在单词的学习和记忆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感兴趣的 场景。 35.【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a.学生能够认读、听懂与图形相关的五个词汇; circle,square,triangle, star, rectangle。 b.学生能够使用“ have…”的句型来描述本课所呈现的图形。 ②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在单词以及句型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听说技能。 ③情感目标: 创设竞赛场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竞争意识,同时加深对图形的理解。 36.【参考答案】 教学环节 ①导入: Free-talk 教师询问学生“What can you do?”,“Can you draw pictures?”,“Do you want to draw some shapes?”来引导学生回答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 Free-talk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做铺垫。 ②新授: a.教师创设“识图大赛”的游戏,分别呈现“circle, square, triangle,star, rectangle”这五 个单词的图片。 b.教师任意呈现一个“star”的图片,教师自己说“I have a star.”并引导学生复述;教师再任 意呈现其他图形,引导学生用“have”句型进行回答,回答过程中 c.学生听录音并跟读,进一步完成“Look and learn”的任务。 【设计意图】教师选取图形的图片,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材料,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 创设“识图比赛”的情境并借助图片,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单词及句型;听录音以及纠正发音方 式训练了学生的语音语调,很好地完成了讲授单词及句型的任务。可领读并纠正学生单词的发音。 (四) 37.【参考答案】 《小纸船的梦》是选自于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中的一首歌曲,这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儿童 抒情歌曲。它以优美委婉的旋律和质朴坦诚的语言,展示了一颗纯真的童心,寄寓了孩子美好的憧 憬。歌曲分为主题与副歌。这两个部分在音乐上都有共同的特点旋律线条在乐句之中和乐句之间不 断有规律地上下流动,有如波浪的缓缓起伏。这一贯穿全曲的进行方式与条拍相结合,使人感觉到 小纸船随波漂荡的韵律。主歌部分有四个乐句,各为 4 小节构成一个方整的乐段。第一乐句旋律先 作上行,后作下行,第二乐句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只是在旋律上提高了音区。第三乐句句首和第一 乐句相同。后半乐句在节奏上加密,增强了动感。第四乐句出现了分裂的节奏,打破了前面三个乐 句的平稳节奏,流露出殷切期待的心情。歌曲的副歌为二声部合唱。因歌词的需要,旋律句幅扩大 为 8 小节。高声部的旋律取材于前乐段的第二乐句,音区的提高和八度大跳进行,使得感情变得比 较激动。结束句的两声区从高音区作平行三度下行。和声上因运用了变化音而形成了大、小三度的 色彩变化,使音乐显得柔和、朦胧,歌声载着孩子的梦想,飘向远方,飞向未来。 38.【参考答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这首合唱曲,学生能够感受歌曲优美的情绪,抒发对未来美 好的憧憬,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形式体 会歌曲的和声美;在合唱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合作能力。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柔和的声音、 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并能进行二声部合唱。 39.【参考答案】 设计: 合唱练习解决难点: ①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聆听难点旋律。同时,提出问题:这条旋律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有什 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回答,为二声部合唱旋律。 ②(出示课件)教师弹琴,引导两组学生分别演唱高、低两个声部旋律,然后交换声部演唱。 师生合作:教师弹一个声部的旋律,该声部学生演唱,同时,老师演唱另一个声部旋律。再交 换声部合作演唱。 ③教师邀请两组选出代表进行合唱,教师和其他同学探究:达到良好合唱效果的要点。 (及时进拍、音量平衡、音色、气息等) 同时带领学生们一起练习感受“声断气连”的演唱技巧。 ④教师弹琴伴奏,全体同学合唱歌曲,注意声部统一。 ⑤带入齐唱旋律,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理由:这是一首合唱课,在合唱教学中,听觉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通过听辨多声部 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多声部感觉,同时,在学唱过程中解决了学生的音准问题,为唱好二声部旋律打 下基础。之后,在两个声部的交替练习,以及老师的参与指导中二声部容易出现的“带跑音”、不 和谐等问题明显减少。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一首合唱歌曲颇有难度。学生在难点之前已经初步体会到歌曲 的情绪,但是气息控制、带入情绪等要点仍未解决,想要在合唱中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一定的步骤 性。因此,我考虑以学习齐唱部分——合唱部分——完整演唱来完成本节课。循序渐进地解决合唱 难点。 (五) 40.【参考答案】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夹臂、提肩、压腕,垫球的部位准确; 教学难点:判断准确,上下肢协调用力。 41.【参考答案】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知识,掌握排球击球的手型、击球部位, 90%的学生可以正确的做出垫球动作;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及下肢力量,提高跳跃 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对排球运动的热爱之情。 42.【参考答案】 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设计: ①教师做完整的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示范,让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表象。 ②组织学生按要求进行如下练习: A.原地徒手模仿练习,注意听教师口令,做好“插”、“夹”“提”和上下肢的协调用力; B.两人一组固定球练习,一人持球固定于腹前,一人原地做垫球动作,体会击球部位; C.两人一组,间隔 2 米的一抛一垫练习,注意抛球稳,击球点在腹前一臂; D.两人一组,间隔 3~4 米的一抛一垫的练习。 ③教师在每个小练习前要做该练习的动作示范,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纠正学生 的错误动作,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④组织学生进行垫球的竞赛: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看哪组垫球过线的人数多/自垫的 球多。 ⑤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总结游戏/竞赛中的表现,再次强调垫球的要点。 (六) 43.【参考答案】 平面设计:能满足人类在视觉上的直观感受,用眼睛去发现美的、感受美的色彩。 立体设计:能满足人类对各种形状及造型的需求,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去创造美。 空间设计:能满足人类在色彩(平面设计)和形状(立体设计)的基础上,实现某种物质的用 途和精神的需求。 44.【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了解到身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设计的世界,认识设计的基本知识, 即造型、色彩、材质、功能,并能设计一幅生活用品的作品。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直观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 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学生创造能 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识到美妙的多彩世界来自人们精心的设计,只有怀着一颗热 爱生活的心,才能体会生活的美好、生活的乐趣,才会有好的设计。养成用美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的 习惯,培养艺术直觉。 45.【参考答案】 “好的设计”一定是指在外在形状上美观大方,内容上又实用的设计。 理由:我们身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设计艺术,它服务于我们的衣,食、住、行。只有了既实用 又美观的设计,我们的生活才会更轻松、快捷和舒适,也更加五彩缤纷。 46.【参考答案】 ①魔术变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变个魔术(出示手中的两个橙子,经过加工后变成“可爱的笑脸” 的形象。)你们看,老师把这两个橙子变成什么了啊?(可爱的笑脸) 教师总结:只要你善于观察,你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是设计艺术品,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小魔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认识到身边的设计艺术无处不 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②联系生活、讲授新课: a.初步感知: 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身边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设计艺术作品,并带领他们从造型、色 彩、材质功能上描述欣赏这件艺术作品,让他们认识到身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设计的世界。 教师实物展示衣服和餐具:(教师带领学生从造型、色彩、材质、功能上描述欣赏设计艺术作 品。)教师展示开关贴和布老虎鞋:(学生自己尝试从造型、色彩、材质、功能上描述欣赏设计艺 术作品,教师发放自己绘制的亚运会吉祥物图片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抓住“身边”,老师引导学生直观的从造型、色彩、材质、功能上欣赏分析衣、 食、住、行四个方面的设计艺术作品,让学生学会欣赏。 b.交流讨论: 以小组的形式,发放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从造型、色彩、材质、功能上描述这 些身边的设计艺术作品。描述精彩的组别教师发放自已绘制的亚运会吉祥物图片给予鼓励。请学生 当回小小评论家,来看一看,评-评。 【设计意图】小组内合作探究,并派组内代表上讲台来描述自己对这些身边的设计艺术的理 解,让学生学会描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c.动手实践: 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请学生当回小小设计师,动动小手做一做: 根据你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制作-个身边的设计艺术作品吧。 【设计意图】小组竞赛合作,在分工明确同时,又培养的竞争意识,在共同体验设计制作快乐 的同时,利用所学知识去创造美,达到眼、脑、手的协调并用,完成从观察到思维直至表达的创作 全过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