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30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师面试技巧之教师语言篇:教师语言艺术表达要求
教师面试技巧之教师语言篇:教师语言艺术表达要求 内容提示:由于教师的语言是开启童稚智慧的神奇咒语,是照亮学生心灵的五彩阳光,更是指点学子遨游知识的海洋,更是搏击人生赛场的风向标和助跑器,一句话,教师的语言可称得上是艺术语言中最美的语言,而内容的美又是这种语言区别于其他语言的根本标志。一、教师语言的内容要求美,不但是艺术之光耀眼的聚焦点,而且是艺术之树上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没有美,艺术之光将黯然失色,艺术之树也呈枯枝败叶。如果说教师的语言应该而且也必须是艺术的话,那么,美——就是这种语言所烙上的标记、企及的境界和追求的效果。由于教师的语言是开启童稚智慧的神奇咒语,是照亮学生心灵的五彩阳光,更是指点学子遨游知识的海洋,更是搏击人生赛场的风向标和助跑器,一句话,教师的语言可称得上是艺术语言中最美的语言,而内容的美又是这种语言区别于其他语言的根本标志。(一)内容美的要素构成教师语言内容美的要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教学内容和教师个人。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看教师的语言不外乎承担着三项最基本的职责∶(1)真。传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这三方面的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即传授人类迄今为止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并引导学生不断充实知识、不懈追求真理。(2)善。教导学生怎样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自然和认识自我,并且有崇高的理想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社会公德。(3)美。在品德教学中,尤其是在艺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懂得如何用一颗爱美的心灵去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和充实人生。其实,教师是教学语言的主体,即使用者和创造者,同样一句教学语言,不同的老师能表达不同的意思,产生差异悬殊的效果。如“你怎么啦”这句看来简单的疑问句,据教学法专家测定验证它能表达十几种不同的含义。同样是对一个迟到的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老师说出来时包含着关切和爱护。不了解学生、方法简单的老师说出来时充斥着责备和愤懑。教学严谨的老师说出来时显得严肃而宽容。教学松驰的老师说出来时显得敷衍而随意。受学生尊敬的老师用理解和告诫的口吻说,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用冷嘲热讽的语气说。2.教师个人教师语言的内容美不仅与教学内容有关,而且还与教师的个人素质有关。教师的个人素质主要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要素∶(二)如何做到教师语言内容美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教师语言内容美呢?‘主要是从教师个人的“三热爱”和教学内容的“三美好”去理解。1.教师个人的“三热爱”从教师本身看,应做到“三热爱”∶ (1)热爱真理。哥白尼曾说“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作为人类文明的延续人更应视真理为最高的追求目标。在黑暗的旧时代,鲁迅、闻一多、李公朴等人敢于坚持真言,为捍卫真理而准备随时献身。在十年动乱期间许多教师尽管被打人牛棚,剥夺了上讲台的权利,但是他们不向恶势力低头的一身正气保持了教师“传道”者的凛然正气。同样也正是这热爱真理的一腔赤诚、捍卫真理的一身正气,使教师在很多危机的场合留下了自己的豪言壮语和慷慨之辞。(2)热爱事业。“教师的天职在于奉献”,这是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经常说的一句格言。朴实无华的语言折射出了一代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品质。一个老师当他把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时候,他才能使他的语言饱含哲理美、注满情感美、染上品德美,那么即使是一句极普通的教育语言,也能良言一句胜三春;即使是一句常用的教学语言,也能睿语一言启心智;甚至是一句批评语,也能给学生的春天般的温暖和夏天一样的火热之感。(3)热爱学生。不论是真理的热爱,还是对事业的热爱,最终都要溶化在学生身上,可以说热爱学生就是热爱真理和事业的体现,就是热爱祖国和民族的具体化。凡是真正热爱学生的老师不但他的教学语言有如诗情画意之美,而且他的教育语言也有思辨哲理之美,甚至他的辅导语言、谈心语言、家访语言也有如坐春风、如饮甘泉的美感。相反,一个不爱学生的教师的语言,要么会像和尚念经,枯燥无味,要么照本宣科,晦涩难懂,即便是一件生动、感人的故事,也要被他说得平淡如水。2.教学内容的“三美好”从教学内容看,应突出“三美好”∶(1)美好的思想。毫无疑问,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语言的基本内容,但其中必须不时闪射出理想的光芒。否则,教师语言便缺少了美的内容。如政治、历史、语文等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老师必须向学生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歌颂历史上一切为美好的理想而奋斗的先进人物的事迹;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老师又得为学生指明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登堂人室的路径,激发学生献身科学的美好理想。(2)美好的情感。教师的语言的情感美是不可或缺的,是艺术体现的重要指标。不论是融情于事,还是寓情于理、寄情于景,都离不开情的作用。尤其是老师真诚执着,美好的情感更能产生神奇的感染力,使学生在美好情感气氛中净化思想、获得知识、陶冶情操,使你的“话语像永恒的星辰那样光辉灿烂,永不熄灭,为人类指路。努力使你的话语成为指路的明星吧!”(苏霍姆林斯基语).可谓“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因此,优秀的教师总是恰当地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之情表露出来,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美好的智慧。教师语言的智慧美是由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肩负着塑造学生灵魂、增长学生知识、开启学生智力的重任。教师的语言不仅传递着知识的信息,而且还要闪烁出智慧的光茫,这样才能更加吸引学生、增强教学效果,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总得在流畅生动、抑扬顿挫的语言表述中,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道出人生意义的真谛,阐明各种知识的关系。展示教师的才华,吐露教师的灼见,抒发教师的豪气,甚至是高谈阔论、妙语连珠,以展示出教师的智慧美。来源:考 二、教师语言的形式要求在现实教学中,所有的老师都能运用语言的形式表达他们的内容。但是,是否每一个教师都注重这种表达形式的美呢?有的教师总是哀叹“好心讨不到好报”,埋怨学生“不理解老师的意思”,甚至训斥学生“你的耳朵是做什么用的”……究其原因,还是老师自己没把话说好,不注意语言表达的形式美。“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从中可以看出教师语言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师语言的形式美是通过语法手段和修辞手段,做到准确、鲜明、生动,从而将具有内容美的语言用优美的“包装”展示给学生。换言之,准确、鲜明、生动是教师语言形式美的标准。为此就得讲究词语的推敲,选择适当的句式,考虑各种修辞方式的运用。(一)教师语言形式的标准1.准确性教师语言要求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现实、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教师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他使用的一切语言都必须准确,尤其是教学语言。试想,一个物理教师向学生解释“电”这一概念时,不是说“有电荷存在和电荷变化的现象”,而是说“摸起麻手,甚至要打死人的东西”。一个数学教师解释“什么是数”这一概念时,不是说“数学上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表示事物的基本数学概念”,而是把“1,2,3,4,5,6……”自然数说成是数。再如文科中望文生义地说,“语法就是语言的法则”、“法人就是负有法律责任的人”等,都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解释。如果把这样的知识教给学生将贻害无穷。2.鲜明性教师用语言反映社会现实时要明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要明朗,态度鲜明,爱憎分明,是非不能含糊。在不同的学科类中鲜明具有不同的表现,在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教学中,鲜明就是明朗。如讲社会发展史就是要有理有据,言之凿凿地讲明“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阶段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讲自然科学类课时,鲜明就是明白,如生物课讲蛋白质,通过大量的生物现象,再归纳为它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物质之一,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最后点明“这是一种由多种氨基酸结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由此可见,鲜明就是在准确性的基础上明白晓畅,深入浅出地把讲解内容表达出来。3.生动性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努力做到绘声绘色,感情丰富,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经其事。要做到生动性,就要注意讲课语速的缓急、音量的高低、音重的强弱和语调的升降,在运用语言表达手段方面,叙述能跌荡起伏,描写能形象传神,抒情能催人泪下,议论能振聋发聩,说明能深入浅出。如小学课文《小蝌蚪找妈妈》,老师不但用了几幅图画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展现出来,而且还同学生一道模拟小蝌蚪、小乌龟和青蛙说话的声音。更有趣的是在讲完课后,还叫上几个同学戴上头饰,装扮不同的角色,用课本剧的形式把课文演一遍。在这堂课中如果老师语言干巴巴的,既不能生动地讲述课文,也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二)怎样使教师语言做到形式美 从狭义语言定义来讲,教师语言基本上是一种口头语,因此要做到像书面语一样尽善尽美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教师的职业又决定了他的语言必须像书面化一样准确、生动、富有吸引力。要做到上述要求,需要做到以下三点∶1.讲究词语的推敲这当然不是说教师每说一句都要反复斟酌后才能讲出口,而是说教师的话,特别是一些关键的、重要的话语,用词造句一定要严谨。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格外注意用语的标准和严密。如有的老师讲苏轼的《石钟山记》,对“余固笑而不信也”、“因笑谓迈日”、“而笑李渤之陋也”三句中的“笑”进行了仔细的分辨,分别得出了“不以为然的笑”、“兴奋得意的笑”、“嘲讽轻蔑的笑”。而不是仅描绘笑的神态,重要的是揭示出笑的含意。又如生物课中同是“生命延续”的意思,老师则应区分生育、繁殖、繁衍、育种、生产等词的不同用法。2.选择适当的句式选择适当的句式关键是对句子的组织和调配。实践证明,有了准确的词语还不一定能表达完整的意思,而没有完整意义的句子是不能构成语言的形式美的,所以选择恰当的句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语言在组成句子时,首先要层次清楚,上下衔接,前后照应,观点一致;其次,还要注意长句和短句的交互配置,整句和短句的搭配运用,乃至主动句和被动句的恰当使用。如一位教师在讲《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导人语时,是这样讲的∶同学们到过东北的小兴安岭吗?那可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啊!你看,它春天生机勃勃,夏天草木繁茂,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雪景壮丽。你听∶松涛澎湃,泉水叮咚,更有伐木工人的欢歌笑语和林间小火车的汽笛长呜。现在就让我们到美丽的小兴安岭畅游一番吧!3.运用常见的修辞格各种修辞手法是构成语言美的重要手段,具有良好的语言艺术修养的教师几乎都能运用修辞格来美化自己语言,因为他们深知比喻的形象具体,借代的意味深长,拟人的生机盎然,排比的气势酣畅,对偶的整齐工稳。已故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中学时代的数学老师就是运用了一串生动、形象、优美的比喻讲解“哥德巴赫猜想”与数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关系的。他说∶“自然科学的皇冠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一席话语激起了陈景润对数学的兴趣,更成了他勇摘皇冠上明珠的最初的力量源泉。三、教师语言的音色要求(一)说话要甜美、亲切教师语言要亲切,尤其是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更应注意这点,只有“甜美”才有儿童情趣,才会符合儿童感知觉的规律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教师语言的“甜”不是花前柳下温言细语的甜,不是故作娇嫩的甜,而是充满教师的爱心,放松学生的心理,和谐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语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舒畅、自然的情绪体验的课堂氛围中,集中精力,开拓思路,认真学习的语言。这就要求教师的普通话必须标准、流畅。如果教师语言的音色,离开了对全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要求,那么音色质量再好,也是讲的是“方言普通话”,或者声、韵、调明显不准确,又讲得结结巴巴,是谈不上甜美的。 (二)语调要丰富、生动语调是指一句话里声音高低升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配置。如果说音色是先生的、变化不大的,那么要使音色具有美感,还得作必要的调谐,而语调则是一种较好的调谐方式。所以,一个教师如果有较优越的先天音色条件,又能使语调丰富,则锦上添花,整个语言表达的效果就会更理想。诚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个教师如不能用二十种不同语调说‘从这边来”那就不算是一个教育行家。”我国特级教师斯霞总结过自己如何正确运用语调的经验∶“讲到主要的地方,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就变得很低沉。”语调的变化与情感的起伏统一起来,音色的悦耳与语调的丰富结合起来,四种语调的运用具体讲就是∶高升调前低后高,语气上扬,多用在疑问句,反诘句和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的句子上。降抑调,由高逐渐低,末字低而短,常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上,或者是表示坚决、自然、悲愤的感情。平直调,平直舒缓,无明显的高低变化,一般的叙述、说明,表示迟疑、思索、冷淡、追忆、悼念的句子,多用这种语调。.曲折调,由高而低后又高,故意加重加高或拖长某些音节,用于表示讽刺、嘲笑、夸张、强调、双关、惊异等感情。语言的音色要求教师有一副金嗓子,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嗓音如何,直接关系到他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吐词清楚,发音响亮,圆润悦耳,能给学生美的享受,让学生在优美的听觉中心旷神怡地上课学习。反之,如果一个教师声音嘶哑、语言干涩、低浊或尖利又特别费劲,除了自己吃力、不舒服外,学生听起来也不舒服。由于学生对音色不美的老师讲课在听觉上有一种本能的斥拒,因此,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做教师的就得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1.用本色音自如地发声有些初上讲台的教师为了使自己的声音能震动学生,讲课时大气粗声,一味地发高音;有的教了一段时间的书,把教师的教学语言当成“拉家常”式的语言,讲课有气无力,声音平淡而松软;甚至个别奢望在语言上别具一格来吸引学生注意,哗众取宠的教师故意压喉卡嗓,挤气出声,实际上这些都是大可不必的。教师说话应选择自己声区中的最佳音域或最佳音量,并注意自我监听调节,切忌生硬做作,养成不良的发声习惯,人为破坏自己固有的音色美。教师应该学会扬长避短,正确使用本色音,从而达到声情并茂。2.会呼吸,会运用气息表演艺术家李默然说过∶“练声先练气,气足声故亮。”没有足够的气息就不能发出明亮的声音,以“声音”为职业的教师平时就要注意训练自己的肺活量,调节自己的呼吸状态。为了使说话时气息处于自如调节状态,教师可以掌握一些调节气息的方法,如“胸腹联合呼吸法”,其要领如下∶姿势∶说话时肩平颈正,全身放松。吸气∶努力下降横隔膜的同时,尽力收缩小腹,口鼻并用吸气,以避免“喝”气声。用腹肌控制气息的输出,做到均匀平缓,尽量延长一口气使用时间。 用这种方法呼吸,吸气深、气量足,横隔膜下压后成为“气柱”的支撑点,发声轻松,而且声音有立体感,动听悦耳。3.要适当地运用共鸣技巧教师的讲课为了使整个教室每个学生都听得清楚,其说话音量必然比平时要高些,为了避免那种仅靠提高声带颤动的频率来增加音量的现象出现,就有必要在发声时适当地运用共鸣技巧,以提高音量、减少疲劳,从而长期保持嗓音洪亮、音色优美。运用共鸣技巧主要应掌握好“口张”、“喉松”、“鼻松”三个环节。口张,即发音时口腔的空音要扩张开,使发声部位后移,声音有了较大的空间,就响亮而浑厚。喉松,喉部放松,声音自然颤动,让声音在喉腔与鼻腔之间产生共鸣。。鼻松,旨在发出音节时,软胯下垂,舌根放松,让气流从鼻腔中流出,同时声音也能在鼻腔中产生充分的共鸣。总之,掌握了共鸣发声的初步技巧,就能使声音响亮、丰厚、圆润。四、教师语言的情感要求诗人说∶教师的语言,似热情在燃烧,如激情在澎湃,更是真情在流淌。教师职业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能够动人心弦、令人神往、催人奋进、教人求真。教师的语言是人类最美好语言的化身、是古今中外一切职业语言的集大成者,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教师的语言能传达出人类一切最美好的情感。(一)教师语言情感的特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言为心声”。在情感一语言的系统中,先有情感体验,然后才有相应的语言表达。或者说,语言的运用是受一定情感支配或影响的,什么样的语言反映什么样的情感。所谓“良言一句暖三冬”是肯定性情感的表征,“恶语伤人六月寒”是否定性情感的说明。由此可见,在情感一语言系统中,情感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情感的形式。教师在运用教学语言时,要融入自己的情感,真情去打动学生。教师语言情感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情感的现实性不可否认,教师语言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具有明显的现实性,它是在与学生交流中产生的。教师对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的喜怒哀乐之情几乎全部都是通过他的讲授语、置疑语、诱导语、教育语表现出来的。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中刻画出藤野先生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同情和爱护中国留学生的语言、动作、神情,尤其是先生那简朴、准确、生动的语言,展示出了藤野先生朴素、正直、严谨的思想感情。2.情感的广泛性教师情感的喜、怒、哀、乐要表之于语言,教师教育教学的传、道、启要表之于语言,也就是说教师要运用语言传达他教育、教学、管理、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一切方面中,不论是讲理、言事、还是评入、论物,他所用的语言必须内容正确、语法规范、音色优美、情感丰富,所以教师语言情感的广泛性就不仅仅是指教学,而是指与学生接触的方面。这里有两种倾向应当注意克服∶一是教学语言情感丰富,可以讲得眉飞色舞,生动传神,甚至进入教学内容的一个角色,时而开怀大笑,时而豪情奔放,时而声泪俱下,确实给学生以感染和熏陶, 而下课后与学生的交往中则不苟言笑,虚与委蛇,甚至冷若冰霜,形同路人。二是教学语言情绪不饱满、情感不丰富,不会随着教学的变化而调节自己相应的情感,从头至尾都是一种腔调,丝毫看不出教师对所教内容、对教育工作的感情表露,但是下课后则不一样,要么对学生置之不理,要么对学生过分亲密,要么动辄训人,要么一味迁就。这些教师语言情感领域便十分狭窄了。正确的是喜怒有了,宽严有度,亲疏有别。3.情感的深度性情感的深度是随着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水平的增长而增长的,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逐渐认识到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热爱之情也逐渐加深,以至于立志终身从教。情感的深度性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有了这种思想境界,才有对工作的一往情深,才说得上是一种美的情感。例如,魏巍、钱小惠等人著的《邓中夏传》一书就写了青年邓中夏在北京大学时∶李大钊先生的“亲切、关怀的语气,讲到了学习的目的,讲到了国家、民族的危亡,讲到了青年生活的方向。他的情绪越来越兴奋,表情越来越激昂,他大声疾呼”,“李大钊坚定、热情的声音,在耳边更有力地震响起来”。不难看出,李大钊语言情感的深度表现得是何等的淋漓尽致,对邓中夏的情感鼓励与激发是何等的深刻、强烈。(二)教师语言情感的功效教师语言的情感在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语言是否饱含一种对事业、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情感,学生是最能直接感受到的,并且是衡量一个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教师的“以知育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说“以情感人”应始终贯穿于前两者之中。1.让话语负载丰富情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性的话语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自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活跃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优秀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满面春风的语态,带有浓郁情味的话语,饱含激情的语气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在情感共鸣的语境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学案例如下∶学生小王因病请了三天假,今天刚来上课。班主任老师微笑着迎了上去∶“嗬!小王来了!你的病好了吗?高烧退了吧?以后可要当心,天气冷了要多穿衣服。”然后,班主任转向全班∶“同学们,小王恢复健康了。瞧!他今天来上课了,让我们欢迎他!”说完带头鼓起掌来。在掌声中,小王感动得流泪了。学生请假好几天,回到学校上课。你对他说的头一句话会是怎样的呢?你可能会说∶“小王,你已经缺了不少课,要加倍努力呀!”或者会说∶“有医院的病假条吗?那么家长证明呢?……没带?!回去拿!”让学生离开教室。但是这位班主任老师却是用爱护关切的询问,饱含感情的话语使学生深受感动,这也教育了全班同学。在话语中注入丰富的感情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2.让微笑温暖学习心灵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让学生感到亲切,尤其是要经常面带微笑。有人甚至把微笑看做是教师的“职业表情”。日本一个教育调查机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认为“最温暖的”是“教师的微笑”。微笑体现教师的自信和值得信赖,绝大多数优秀教师都会用微笑着说话的艺术来吸引学生,学生会感到如坐春风的愉悦,这正是教育情境中的移情作用。3.让幽默发挥教育功能.教学幽默,既是一种教学的艺术,也是一种教学机智、教育风格。教学幽默语是教师聪明才智的表现。教学中的幽默语具有多种功能∶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益智明理,能引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动机;能改善课堂气氛;有助于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等等。正因为这样,许多优秀教师都具有这种幽默的话语风格。教师幽默语的艺术,包括∶教师设计的情节幽默,讲笑话、趣事,机敏的妙语、警句,生动有趣的描述或评论,超想象夸张,旧语换新义,巧妙换言,以及教师的肢体幽默、表情幽默等。教学案例如下∶一位教师由于不够了解情况,错误地批评了一位学生,这位学生当场辩解,教师也立即觉察到了自己的失误。面对教室里较为紧张的气氛,这位老师立即冷静下来,说∶“经调查,我们认为对某同学的指控不能成立。经本人慎重考虑后决定∶接受该同学的上诉,撤销原判,为某同学彻底平反昭雪。”然后,这位教师把目光转向其他同学,认真而诚恳地说∶“今天我批评了某同学是因为自己不够了解情况,错怪了他。为此,我向某同学表示歉意。”这位教师通过使用法律公文式的夸张语言营造了幽默的氛围,避免了困窘场面的出现,从而又顺利地过渡到了和谐的师生沟通的情境。幽默有时还可以用来给教师自我解嘲,以弥补自身一些本来无法改变的缺陷。教学案例如下∶一位头发谢顶的老师第一次走进教室,下面就产生了一阵骚动。几个学生夸张地用手遮住了眼睛,还有人轻轻地说∶“真亮啊。”教师走上讲台,先朝着大家宽容地笑了一.笑,然后以轻松的口吻说∶“虽然今天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以后的日子还很长。但我想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真的是一个‘绝顶聪明,的老师!这一点大家以后一定会体会到。”聪明的学生马上理解了老师这番话的含义,大家用会心、和善的微笑接纳了这位新教师,并对这位教师产生了好感。五、教师语言的节奏要求节奏一词本是指音乐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借用到教师语言是指语速的快慢与停止,语调的抑扬与顿挫,语气的轻重与缓急,不过这一切又必须根据语言的内容来确定。如语文课文体不同则语言的节奏不同。不论什么学科,新课与复习课应有不同的节奏,与学生个别谈话与向全班学生讲话应有不同的节奏。否则,那种不分课型、对象、场合都用一样的节奏,或讲课和讲话的节奏始终如一,节奏是不美的。从共性上或宏观上看,一次讲课或讲演,由于是面对众多的听众,因此,必有共同的节奏要求∶开端时,引人人胜或巧设悬念、或提出问题、或铺陈渲染、或凸现高潮,用语亲切;过渡时自然巧妙、或铺垫入题、或承上启下、或解答疑难、或借题发挥,用语平缓;高潮时激昂共鸣、或推波助澜,或出奇制胜、或悬疑冰释、或点明主题、用语明快;结尾时耐人寻味、或小结内容、或深化主题、或含意无尽、或异峰突起、用语深长。总之,教师教学时要把握语言的节奏,做到时间的合理安排、内容的准确把握和语言技巧的巧妙运用。(一)语速的快慢与停止 语言节奏给别人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语速,有的教师语速过快,学生还没听清楚上一句,下旬接着又来了;有的教师语速过慢,学生的思维处于疲散状态,形成不了兴奋的优势;有的教师语速始终不快不慢,给人一种四平八稳的感觉,学生久而久之注意力就分散了。很明显,如果讲课从头至尾都是这种语速,那么语言的节奏便无从说起,实际上,快、慢、中三种语速本身并没过错。它们是构成语速节奏的三种基本语速,关键是这三种基本语速在根据教育教学内容的配置,恰当运用。一般来说,对重点要反复讲,以期学生加深印象;对难点要缓慢地讲,让学生有味地咀嚼;对一般内容要简明地讲,让学生了解概要。如教育学生要爱护公物,当有学生损坏公物时,动之以情,语速略快,以立即制止下来;事后对他教育时,晓之以理,语速略慢,以使学生明白错误的根源和危害。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后,应停顿片刻,让学生思考。教学案例如下∶一位语文特级教师讲《武松打虎》一课,根据武松性格的勇猛过人和打虎情节的生动,过景阳岗打虎前用不快不慢的一般语速讲连喝十八碗酒,不顾酒保的劝阻,执意夜过景阳岗,突出“便有虎,我也不怕”的沉着和自信。从武松上了岗到醉眠青石用较慢的语速,还可稍停顿一下,为下面打虎制造悬念气氛。紧接着,狂风过后,老虎扑来,武松慎密防守,奋力猛打等内容用急速的语言去渲染浓烈紧张而惊险的气氛,有力表现武松的大智大勇,最后,用中等的语速交待武松做了清河县衙的都头的故事结局。(二)语调的抑扬与顿挫“语调不是字调,更不是一个框框,语调同语句的词语序列、特别是同具体思想感情不应该有什么现成的、一成不变的公式。语气的丰富多彩决定了它的声音形式——语调的千变万化。如果硬把丰富多彩的语气纳入某种简单、刻板的语调公式中,那就无异于削足适履。”张颂说的这段话揭示出了语言表达中内容决定语调形式,由于内容的丰富多彩,因而形式也是千变万化的,并且语言表述时受着说话人的思想认识、感情个性、情绪心境、说话环境、听话对象等因素的影响。凡是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也会以不同的语调说出来,由此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语调特征。还有,作为教师,他的一次语言运用,如教育学生、讲授学生、解答疑难、布置作业,都是一次内容完整的讲述。相应地,这个过程中语调抑扬顿挫的变化成语流,加上语调的个性特征和语流的变化特征,最终形成具有一种音乐旋律般的抑扬顿挫的节奏。此外,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对于汉语而言,字调的四声还是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字调阴阳上的语强变化与语调抑扬顿挫的语流变化,共同形成一次语言运用的节奏美。教学案例如下∶讲小学数学第五册“角”一节时,老师可这样讲∶同学们(扬),今天,我讲教室发现了一个秘密(顿)。你们看(挫),黑板上的横边沿同竖边沿是怎样相交的(抑),桌子横边同竖边是怎样相交的(抑),你们的书呀、本呀、文具盒呀,这些的横边同竖边又是怎样相交的(扬)?对了,这就是角(挫)。现在我们翻开书,看上面画的钟、扇、剪(一字一顿),它们的角在什么地方(扬)?这样就较好地避免了用单一的语言节奏平铺直叙,给人一种起伏曲折、生动活动的美感。(三)语气的轻重与缓急 说话人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语气就不同。根据讲述内容的需要,情感表达的需要和学生接受的需要,相应地有说话语气的轻舒与凝重、平缓与焦急之差别。按照这种语气的差别,人们说话的句子又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陈述句语气不轻不重、不缓不急,有时句末稍降;疑问句对其中的疑问代词、宾语宜用较重与较急的语气说,一般句末上扬;祈使句表示命令、禁止的,多用重而急的语气说,而表示希望、号召的宜用次重、舒缓的语气说;感叹句多用较重和缓急交替的语气说。当然这仅就一般要求而言的,不过,如果我们能将语气的轻重缓急与四种基本句式的语气要求,在说话实践中结合起来,那么,就将使教师语言的节奏显得内涵广博、丰富多彩,而又摇曳多姿。教学案例如下∶如小学生《思想品德》第十册有这样一篇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就可根据四种语气句式的表达特点,交替运用,使整个教师语言多变而不呆板、丰富而不单调。先问,同学们知道周恩来是谁吗?接着陈述周恩来光辉而伟大的革命业绩,再赞叹周恩来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进入课堂先问∶“读书是为什么?”再陈述三个学生的不同回答,紧接着用激昂的语气说出周恩来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又叙述少年周恩来是怎样努力学习的。最后,号召和希望同学们向周恩来学习,做祖国建设的合格人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