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7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谈一谈如何认识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本质的理论?
谈一谈如何认识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本质的理论? 提示:利用 Ctrl+C (复制)Ctrl+V (粘贴)来完成终结性期末考试文字输入任务。 终结性试卷三 论述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不是说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 初级阶 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请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认识邓小平社 会主义初级阶 段及其本质的理论?(100 分)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 判断。深 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需要与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新特 点、深刻理解分 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将这些方而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准 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起点和逻辑前提。 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到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 时代是表述特定社会历史阶段的范畴,不同时代有不同内涵。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的最大国 情是我 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时期,其特点不可能不发生某 些阶段性变化。 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长历史过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必然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与时 俱进地对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清醒判断,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而的必 然要求,也是党的创造力、领 导力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准确反映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在长期建设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准确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全方位、 开创性成就 和深层次、根木性变革。这些成就和变革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 “三个意味着”: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 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 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 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 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三个意味着",从 中华民族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和世界发展的命运三个维度,勾画出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参照坐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中国的发展站到一个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从这个历史方位往前看,新时代 的内涵, 在国家层而是决胜全而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人民层而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逐步实现全体 人民共同富裕;在中华民族层而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层而是中国日益走 近世界舞台中央、不 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显然,这些内涵和使命是紧扣中国梦包括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 幸福具体目标来说的。也就 是说,新时代是通过努力奋斗更真切地贴近实现中国梦的时代。 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的非凡能力。习近平同志去年在 “七 一”重要讲话中讲了一句非常深刻的话,他说:“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 软弱者。 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 时期之所以能 不断取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能够在时代变化的关头准确判断历史方向、正确把握形势发展的趋势和时 代大潮的走向。作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从新的历史起点和时代条件出发谋划发展,必将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局面。 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主要表现为主要矛盾的变化或矛盾主要方而的变化。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最关键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要同 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 盾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也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社会主要矛盾这一提法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理论创新。1956 年,在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 会主 义时期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的八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并阐释“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 和国家事 业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反映在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上,就是重回党的八大的有关表述。邓小平同志 1979 年 3 月在中央 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明确把什么是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提了出来,他说:“我们 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 我们的中心任务。”这个 社会主要矛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 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依据和前 提。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对社会主要矛盾作了概括:“社 会 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从那 以后,我们党一再强调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并旦都是将其同国情、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联系起来 讲。党的十 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也是 同国情问题、同解 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问题紧密联系的。 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从两个方而来看。一是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 活提 出更高要求,而旦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而进步的角度提出更多要求,比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 环境等方而 的需要日益增长起来。也就是说,人民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领域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 明、生态文明全面 拓展。二是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比如,期待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 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 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而的特 点。 关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是指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已经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那样 一种 局而了。但而对新的社会需要,我们的供给还有许多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新时代凸显出来,成为满 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所谓发展不平衡,有区域发展不平衡,比如东部和西部发展不平衡; 有城乡发展不平 衡;有供需结构不平衡,比如既存在落后产能过剩的情况,又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也有群体发 展不平衡,比如收入分 配差距依然较大。所谓发展不充分,主要指创新能力不够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质量和效益 还需要提高,转变发展方式还 处于攻坚阶段,等等。这就要求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 发展。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成为我国制定各方而政 策的重 要依据。但是这个变化还不足以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不足以改变 我国仍是世界 最大发展中国家这个最大的实际。因此,应把对最大国情的清醍认识和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分析有机 统一起来,这样才能 在与时代同行中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 进入新时代要朝全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前进 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是和确立分两步走全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紧 密联系 在一起的。 制定、调整和实现发展战略目标,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一以贯之的领导方法,也是体现我国发展时代 性的重 要标志。毛泽东同志在 1962 年就明确提出,如果从新中国成立算起,“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 要花一百多 年 o" 1987 年,邓小平同志考虑我国发展目标的时候,正式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在解决人民温饱问 题、人民生活总体 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的情况下,我们党又把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作为 发展战略目标的两个时间 节点。党的十八大明确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从现在算起,再有 3 年便可全而建成小 康社会,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由此便出现一个新问题:怎样规划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此,习近平 同志在党的十九 大报告中创造性地提出分两步走全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一步,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第二步,从 2035 年到木世纪中叶,再奋斗 15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 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个战略安排提升了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一是把原来确立的基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前到 2035 年完成。这是因为中国的发展超乎预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迸发出来的巨大创造力已经并将继续深刻而快速 地改变中国 的面貌,我们有把握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二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能够提前完成,第二个百年奋 斗目标自然也要 升级。于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与 党的十八大报告相比,这个目标增加了 “美丽”的要求和“强国”的表述,意味着我们的新目 标不是建成一般意义上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是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将全而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 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木实现, 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