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01-06网考试题及答案模板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最新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01-06网考试题及答案模板

最新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 01-06 网考 试题及答案模板 100%通过 考试说明:《西方经济学》形考共有 5 个任务, 任务 1、任务 2、任务 4、任务 5 是固定答案(已附),任务 3 和 6 是客观题,本人对任务 3 和 6 给出了三套题答案(03 任务 _0001、03 任务_0002、03 任务_0003、06 任务_0001、06 任 务_0002)。在考试中,可以多次抽取任务 3 和 6 试卷,直到出 现这几套试卷中的任意一套,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做 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 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 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 任务 一、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 题目: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 目的: 通过对比相关经济范畴,准确理解经济范畴的经济含义及深刻理 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要求: 1.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的相关内容,深 刻理解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的基本原理; 2.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 3.阐述关系和区别要清晰并画图说明; 4.字数控制在 600 字左右。 时间安排:完成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教学内容 后实施。 答: 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 的关系 总产量(TP)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 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AP)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 边际产量(MP)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先分析一下总产量(TP)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即总 产量(TP)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 某一点后,总产量(TP)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 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总产量(TP) 的变化与边际产量(MP)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 化过程。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量(TP)以递增的速率增加, 当边际产量(MP)下降时,总产量(TP)以递减的方式增加, 当边际产量(MP)为负值时,总产量(TP)开始绝对的减少。 接下来分析一下边际产量(MP)和平均产量(AP)之间的 关系。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都是先上升后下降, 但是边际产量(MP)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 (AP)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 所引起总产量(TP)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 产量(AP),那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AP)就大于 原来的平均产量(AP); 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AP)等于边际产量。 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 答:在 于边际报酬递减中,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产 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减的。而规模报酬递减中,同种生产 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 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 答:产的产 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 了。 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市场一般均衡的结果。是厂商在所生产产 品的市场可能价格以及要素可能价格这些约束条件下所能达到 的利润最大化。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来决定产量(当然,产品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此决定产品定价,要 素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此决定要素价格) 。 成本最小化,则是给定了产量和要素价格,厂商应该用什么 样的要素组合来进行生产以达到成本最小。是不需考虑市场产品 需求的厂商供给方局部均衡的结果。 利润最大是成本最小的充分条件,而成本最小只是利润最大 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一般均衡中的利润最大化一定 是满足了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了的,否则不可能是利润最大化的。 但是成本最小化却可以在任何产量处得到满足和实现,并不一定 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 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 答:第一,短期边际成本 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SMC 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SAC 相交于平均 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N,在交点 N 上,SMC=SAC,即边际成本等 于平均成本。 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 一直递减; 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增。平 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 N 点称为收支相抵点。 如图所示: 第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关 系(与上相近)。 5.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总成本曲线(LTC)、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短期 总成本曲线(STC)、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的关系 长 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之相切的切点的 轨迹,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 的每一点都表示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 长期总成 本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随着产量的增加 而增加,产量为零,总成本也为零。长期总成本是生产扩展线上 各点所表示的总成本。长期总成本曲线表示长期中与每一特定产 量对应的最低成本点的轨迹。它由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与之相 切,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只有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LAC 最低点处,LAC=SAC=LMC=SMC,并同时有长期总成本 曲线 LTC 与短期总成本曲线 STC 相切,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LAC 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SAC 相切。至于其它各点处,长期边际成 本与短期边际成本分别遵循各自的规律,沿着各自的轨迹先下降 后上升,二者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 短期总成本曲线不从原点 出发,而是从变动成本出发,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一条从 变动成本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产量为零时,总成 本也不为零,总成本最小也等于固定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 U 形曲线。所 不同的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陡峭,而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平坦;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而长期平均成 本曲线是由规模经济决定的 。 6.用脊线和生产扩展线确定最有要素投入的区别 答: 假定企 业用于购买这两种要素的全部成本 C 是既定的,企业所用的技 术是不变的,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并且要素价格 Pl 和 Pk 是已知的。在既定的成本约束下,企业应选择要素的投 入组合以获得最高的产量。 等产量曲线任意点的切线斜率代 表的是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的斜率是要素价格之比的相反 数,因此,可以得到公式,。 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企业必须选择最优的 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 之比。可以进一步得到公式: 企业可以通过对两种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最后一单位的 成本支出无论用来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都相 等,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最大产量。 02 任务 一、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 题目: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2005 年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 对社会的公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2006 年 3 月,两会提出了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由引起对公平与效率的大讨 论。许多学者忧虑,如果不采取措施,中国会步拉丁美洲一些国家 收入分配不公、差距较大、贫富两头极端化的后尘。代表性的看 法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口号现在可以开始淡出,逐渐向“公 平与效率并重”或“公平与效率优化组合”过渡。并且提出了从税收 调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设社会保障、消除政府和强势集团 侵犯农民和城市居民利益等方面控制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思 路和政策建议。对于城乡、居民、地区等三大收入和发展差距拉 大问题的解决,除了上述措施外,还有许多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讨论。有的认为,要重点发展农村,推进城 市化快速发展,来控制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 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而解决经济和社会中 的公平问题。针对上述讨论,结合学习的相关理论回答以下问题。 目的:这是一道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效率和公平的现实问题。 让学生理清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理解效率与公平的理论,理解我 国实施经济发展政策的背景和时机,增加理解经济发展理论的同 时,加深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理解,在工作中宣传党和国家的路 线、方针、政策。 要求: 1.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五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相关内容, 深刻理解相关理论; 2.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 3.认真查找资料,联系我国和世界各国收入分配的实际阐述; 4.字数控制在 600 字左右。 时间安排:完成微观经济学第五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教学内 容后实施。 答: 经过讨论,本小组讨论意见总结如下: 1. 什么是效率和公平?谈谈你的理解。 本小组同学认为,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 类的愿望和需要。效率: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没 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做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程度的利 用,也是配置效率的一个简化表达。就一项经济活动而言,最重 要的事情当然就是最好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具体地说,效率就 是人的生产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成本不变,产出 越大,效率越高; 同样,产出不变,成本越低,效率越高。从管理学角度来讲,效 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种收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 效率与投入成反比,与产出成正比。公共部门的效率包括两方面: 一是生产效率,它指生产或者提供服务的平均成本; 二是配置效率它指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利害 关系人的不同偏好。 公平,公平一般有两种含义:在社会学上,公平是一种道德 规范的要求,是指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以避免社 会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涉及到要把富者的 一部分财富无偿地匀给贫者,因此它有时会和效率发生冲突,影 响效率的提高。在经济学上,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 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这种意义上的公 平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一般说来是和效率相一致的,相促 进的。但是,这种意义上的公平只是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内容 和结果上的公平。如果只强调这种意义上的公平,而对社会产品 的分配不加以调节的话,贫富悬殊和大量贫困现象的存在也会对 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产生严重的负作用。因此,对效率和公平的 问题应当辩证地动态地来认识。 2. 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 (1)洛伦兹曲线 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 国统计学家 M.O.洛伦兹提出的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它先将一 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 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 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它反映了收 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 亦然。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 一无所获时,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 OHL.另一方面,若任一人口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 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 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 45 度线 OHL。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不平等,也不 是完全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相应的洛伦兹曲线,既不是折 线 OHL,也不是 45 度线 OL,二十项途中这样向横轴突出的弧线 OL,尽管突出的程度有所不同。 将洛伦兹曲线与 45 度线之间的部分 A 叫做“不平等面积”,当 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 OHL,OHL 与 45 度线之间的面积 A+B 叫做“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 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成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国贫富差距的 标准。基尼系数 G=A/(A+B).显然,基尼系数不会大于意,也不 会小于零 (2)基尼系数 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 1922 年提出 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 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 0,表 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最大等于 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 0 和 1 之间。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 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 0.2 表示收入高度平均; 0.2~0.3 表示比较平均; 0.3~0.4 表示相对合理; 0.4~0.5 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 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3)奥肯定理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 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 GDP 增长相 对于潜在 GDP 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 3%)下降 2%时,失 业率上升大约 1%; 当实际 GDP 增长相对于潜在 GDP 增长上升 2%时,失业率下降 大约 1%,这条经验法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之为奥肯定理。潜 在 GDP 这个概念是奥肯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保持价格相对稳 定情况下,一国经济所生产的最大产值。潜在 GDP 也称充分就 业 GDP。 3. 吴敬琏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你是否同意他的上述观 点?请说明理由。 我个人同意他的观点。吴敬琏的观点认为:收入差距的不正 常扩大,归咎于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和 80 年代提出的“效 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是缺乏依据,有些片面。我认为, 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一种自然规律的作用,是经济发展中不 可调和的产物。 回顾人类历史,在所有对立的生产方式中,都不可能有真正 意义的社会公平。真正的社会公平在于社会成员对生产条件的共 同占有和联合劳动,在于消除等价交换、消灭阶级和实现自由全 面发展。但是,这一切都取决于生产力条件,只有在生产力高度 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现在所讲的社 会公平,都只是一定生产方式中的、历史性的、相对的公平。在 我国现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合同劳动的普 遍存在是既定的前提,因此,不可能完全实现上述意义的社会公 平。所谓社会公平,主要是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 配公平。就分配公平来说,只要是坚持了按劳取酬和按要素分配 原则,只要是没有出现贫富过分悬殊的情况,都不能说是不公平。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如果我们按照科 学发展观来理解发展,那么,发展本身就包含着矛盾和问题的解 决,包含着缩小过大的贫富差距。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公平就变 成普遍的贫穷,就只能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马克思认为,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同人类发展的利益始终是一致的,就像动物的生 存斗争同种的繁衍是一致的一样。历史上所有的对立关系,都谈 不上真正的公平,但是,只要它们还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同人类 发展的利益就是一致的,都是为实现社会公平创造物质前提的。 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过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条 件的改善允许国家加大调节力度。因此,必须努力缓解地区之间 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但是,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是由 各种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巨大差异; 市场经济的竞争和优胜劣汰; 国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实施的某些倾斜政策; 不合理的战略思维和经济政策; 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的某些漏洞; 国家和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不力; 等等。以历史的观点看分配关系,贫富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既有 联系,又有区别。不能认为,贫富差距的任何扩大都是分配不公 的表现。从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到市场经济的适当拉 开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和合理的,更加体现了现实的公平性。只 有体制的不完善、政策的不合理和政府的不作为造成贫富差距的 过大,才属于分配不公。 4. 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 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本小组同学认为有以下 3 点: ①政策上的误区 我国城乡差距之所以显著,这与政府长期的认 识和采用的政策有较大的关系。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支撑 工业的发展,国家采用人为的方式使资源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同 时政府不允许农民“进城”,认为如果允许农民“进城”的话,可能导 致现有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引发许多社会问题,而且,政府要给城 市居民各种补贴,大量农民“进城”,政府将不堪负担。事实上,这种 政策将城乡割裂开来,导致大量的劳力挤在土地上谋生,使农业生 产效率低下,反过来又束缚了工业的发展。当前农村消费市场启 动不了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其它国家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现代 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过程,政府如果限制城市化,经济将永远停 留在二元结构上。 ②制度转型中的不合理收入。政府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 政策是对的,也极大的激励了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在于许多人似乎 忘了先富的前提条件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1984 年,我国开 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但同时伴生的竟是国有资产流失,损了国 家而肥了一小撮“内部人”,特别是股份制改造,在一些地方竟成了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后一次“免费午餐”。这些年,因为监督机制缺 位,甚至是权力的介入,产生大量黑色收入,导致一部分人暴富,为 广大人民深恶痛绝。另外,还有一些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 收入”。西方把这种因享有特权而获得的额外利益的现象称为寻 租行为。寻租泛滥,很多人产生严重的不平等。这些不合理收入, 使一些人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在新一轮的角逐中,进一步扩大了贫 富差距。 ③改革中的一些正常因素也加快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分配体 制的改革,首先要破除的就是平均主义,这必然会带来收入差距的 变化。尤其是要建立市场经济,每个经济主体都根据在市场中的 贡献获取相应的报酬,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各主 体的市场参与能力不同,所得的收入当然有区别。 5. 解决分配不公的对策思路。 本小组同学认为,目前各国大多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 原则方针来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我国也应坚持这一原则方针 进行处理。为有效地解决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政府应当切 实解决好社会再分配的问题。从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出发, 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社会性公共服务中的角色。按照公共利益和公 共服务的要求,推进公共政策的转型和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 供制度性公共服务。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公共政 策的基本目标和本质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在初分配 特别是再分配中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初分配要注重效 率,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要不断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加强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调节,特别注意提高劳动收入在国 民收入中的比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收 入水平。 参考文献: 基尼系数和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关联性分析 庄健 张永光 《数 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第 4 期 - 万方数据 基于对数正态分布的洛伦兹曲线与基 尼系数 成邦文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第 2 期 - 万方数据 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经济理论与政 策--统筹城乡发展的洛伦兹分析 李陈华 柳思维 《中国软科学》 2006 第 3 期 - 万方数据 李海涛,商如斌,翟琪;洛仑兹曲线与基 尼系数的应用[J];甘肃科学学报;2003 年 01 期 欧阳植,于维生;分 组数据的收入分布拟合及洛仑兹曲线与基尼系数[J];数量经济技 术经济研究;1994 年 06 期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对策 王晓 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第 16 期 - 维普资讯网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原因与 对策 范昌年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9 第 2 期 - 维普资讯网 应重视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周 口师专学报》1996 年 S3 期-中国知网 12(秋)讨论五组 小组 组长: 附小组成员名单: 、: 、: 03 任务 03 任务_0001 一、单 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某个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对其他厂商产生的有利影响,我们 把这种行为称作( ) A.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B.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C. 生产的外部经 济 D. 消费的外部经济 2.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整个市场 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 A. 水平线 B. 垂直线 C.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D. 向右上方倾 斜的曲线 3. 反映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称作 ( ) A. 总成本曲线 B. 生产函数 C. 生产可能性曲线 D. 成本函数 4.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 A. 产品有差别 B. 产品无差别 C. 有的有差别,有的无差别 D. 以上说法都对 5.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 ),基尼系数 越大,收入分配越( ) A. 不平均,平均 B. 平均,不平均 C. 不平均,不平均 D. 平 均,平均 6.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 ) A.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 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 平均 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 D.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 7. 如图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 ) A. 3<L<8 B. 5<L<8 C. 3<L<5 D. 0<L<5 8. 对于一个不 吃猪肉的人来说,猪肉的需求量和牛肉价格之间的交叉弹性是() A. 0 B. 负值 C. 非弹性 D. 弹性大小不一定 9. 假定某企业全 部成本函数为 TC=30000+5Q-Q2,Q 为产出数量。那么 AVC 为 ( ) A. 30000 B. 5Q-Q2 C. 5-Q D. 30000/Q 10. 需求曲线是一条倾 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 A. 右下方 B. 右上方 C. 左下方 D. 左上方 11. 假定总成本 函数为 TC=16+5Q+Q2,说明这是一条( ) A. 短期成本曲线 B. 长期成本曲线 C. A、B 都对 D. 无法确定 12. 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 A. AVC >SMC 中的那部分 AVC 曲线 B. AC > SMC 中的那部分 AC 曲线 C. SMC≥AVC 那部分 SMC 曲线 D. SMC≥AC 那部分 SMC 曲线 13.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市场上的边际产品价值 的公式是( ) A. △Q/△L B. MP·P C. △TR/△Q D. MP·MR 14. 当边际成本曲 线达到最低点时( ) A. 平均成本曲线呈现递减状态 B.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呈现递增 状态 C. 平均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 D. 总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 15.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是在下列情况下起作用( ) A. 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按同一比例变化 B. 生产函数中只 有一种投入要素 C. 生产函数中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 是不变 D. 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诸变量的指数之和小 于 1 16.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是(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没有关系 17. 价格等于平均成 本时,此时存在( ) A. 正常利润 B. 超额利润 C. 贡献利润 D. 亏损 18. 在完全 竞争市场上,土地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分别是( ) A. 水平 垂直 B. 向左下方倾斜,向右下方倾斜 C. 向右下方倾 斜,向左下方倾斜 D. 向右下方倾斜,垂直于数量轴 19. 固定 成本是指( ) A. 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B. 厂 商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费用 C. 厂商购进生产要素时所要支 付的费用 D. 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可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 费用 20. 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 TC=30000+5Q-Q2,Q 为 产出数量。那么 TFC 为( ) A. 30000 B. 5Q-Q2 C. 5-Q D. 30000/Q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 A.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上升 B. 边际成本小于平 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C.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 升 D.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E. 边际成本小于 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下降 2. 厂商的停止生产点是( ) A. P = AVC B. TR = TVC C. TR = TC D. 企业总亏损等于 TFC E. P = AFC 3. 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 ) A. 竞争性 B. 非竞争性 C. 排他性 D. 非排他性 E. 竞争性与 非竞争性 4. 关于交叉弹性,正确的是() A. 交叉弹性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B. 如果交叉弹性是正 值,说明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C. 如果交叉弹性是正值,说明这 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D. 如果交叉弹性是负值,说明这两种商品是 互补品 E. 如果交叉弹性是负值,说明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5. 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 ) A. 派生需求 B. 直接需求 C. 直接产品的需求 D. 终产品的需 求 E. 引致需求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随着成本的增加,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倾斜。 A. 错误 B. 正确 2.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 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3. 在垄断存在的情况下,政府必须进行控 制,其目标是实现帕累托最优,同时兼顾公平。 A. 错误 B. 正确 4.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所获得的边际效 用最大。 A. 错误 B. 正确 5.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家厂商就是一个 行业。 A. 错误 B. 正确 6. 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条件下,可变 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 AP>MP>0 的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7. 垄断竞争市场就是指产品没有差别的市 场。 A. 错误 B. 正确 8. 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 0.1 和 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国平等。 A. 错误 B. 正确 9. 实际的基尼系数总是大于零而小于一。 A. 错误 B. 正确 10. AP 曲线与 MP 曲线交于 MP 曲线的最 高点。 A. 错误 B. 正确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边际技术替代率:( ) A.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 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B. 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 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C. 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 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D. 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 线。 E. 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F. 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G. 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2. 平均产量:( ) A.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 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 系。 B.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 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C. 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 成本的差额。 D. 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E. 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F.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3. 非对称信息:( ) A. 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 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B. 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 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C. 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厂商内 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 目标,于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D. 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 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 E.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 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4. 一级价格歧视:( ) A. 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B. 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C. 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 不同的价格。 D. 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 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 5. 完全垄断:( ) A. 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B. 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C. 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 不同的价格。 D. 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 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 6. 价格歧视:( ) A. 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B. 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C. 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 不同的价格。 D. 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 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 7. 边际产品价值:( ) A.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 B. 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 MP 和产品价值 P 的乘积。 C. 是指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 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闲暇。 D. 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 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 8. 生产扩展线:( ) A.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 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B. 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 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C. 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 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D. 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 线。 E. 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F. 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G. 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9. 效用:( ) A.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 是指按 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 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C.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 效用总和。 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 效用增加量。 E.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 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F.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 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10. 私人物品:( ) A.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 来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 益。 B. 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 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 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C. 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是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能 够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D. 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 效配置的产品。 03 任务_0002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商品 X 和 Y 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 ( ) A.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 向左下方或右 上方平行移动 D. 不变动 2. 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 A. 需求增加 B. 需求减少 C. 价格提高 D. 价格下降 3. 边际 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 A.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B. 边际成本小于平 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C.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 升 D.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4. 完全垄断厂商 定价的原则是( ) A. 利润最大化 B. 社会福利最大化 C. 消费者均衡 D. 随心所 欲 5. 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照科斯定理,( ) 问题可妥善解决 A. 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B. 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 C. 只要产权明确,且交 易成本为零 D. 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6. 反映生 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称作( ) A. 总成本曲线 B. 生产函数 C. 生产可能性曲线 D. 成本函数 7. 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 A. AVC >SMC 中的那部分 AVC 曲线 B. AC > SMC 中的那部分 AC 曲线 C. SMC≥AVC 那部分 SMC 曲线 D. SMC≥AC 那部分 SMC 曲线 8. 对于一个不吃猪肉的人来说,猪肉的需求量和牛 肉价格之间的交叉弹性是() A. 0 B. 负值 C. 非弹性 D. 弹性大小不一定 9. 在完全竞争条 件下,企业达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 A. P = MC B. P =MC = AC C. P =MR=MC D. P=MR=AC 10. 在 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 A. 固定成本 B. 机会成本 C. 平均成本 D. 隐成本 11. 无数 条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是( ) A. 无差异曲线 B. 消费可能线 C. 收入消费曲线 D. 生产扩展 路线 12. 假定 A 为自变量,B 为因变量,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 () A. E=(ΔB/ΔA)·(A/B) B. E=(ΔA/ΔB)·(B/A) C. E=(ΔB/B)·(ΔA/A) D. E=(B/ΔB)·(A/ΔA) 13. 一种商品的价格弹性最大() A. 面粉 B. 大白菜 C. 手表 D. 化妆品 14. 什么情况下应采 取薄利多销政策() A. 价格弹性小于 1 时 B. 价格弹性大于 1 时 C. 收入弹性大于 1 时 D. 任何时候都应薄利多销 15.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 ) A. 两种要素投入的比率 B. 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 的比率 C. 一种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边 际产品的比率 D. 在保持原有产出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要素投 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 16. 供给的变动引起() A.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B. 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C.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D. 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17. 边际效用随着 消费量的增加而( ) A. 递减 B. 递增 C. 不变 D. 先增后减 18. 在生产技术水平 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不同的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 构成的曲线是( ) A. 无差异曲线 B. 等成本曲线 C. 等产量曲线 D. 生产可能线 19. 政府为了扶植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为 此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增加农产品的税收 B. 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 收购过剩的农 产品 D. 对农产品生产者给予补贴 20. 完全垄断厂商在长期时 均衡条件是( ) A. MR=MC B. MR=SMC=LMC C. MR=SMC=LMC=SAC D. MR=SMC=LMC=SAC=LAC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 共 20 分。) 1.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包括( ) A.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可以相交 B. 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 负斜率 C. 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正斜率 D. 任意两条无差 异曲线不能相交 E. 在坐标图上有许多条无差异曲线 2. 洛伦 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关系是( ) A. 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B. 洛伦兹曲线的弯度 越大基尼系数越小 C. 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小基尼系数越小 D. 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小基尼系数越大 E.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 数没关系 3. 价格歧视分为( ) A. 一级价格歧视 B. 二级价格歧视 C. 五级价格歧视 D. 三级 价格歧视 E. 四级价格歧视 4.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 A. 是正的 B. 是负的 C. 具有递减的趋势 D. 等于该两种商品 的边际效用之比 E. 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 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 一种商品消费数量 5.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条件是( ) A. 生产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B. 扩大固定资本的存量 C. 保持其 他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不变,只改变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D. 边际产量递减发生在可变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 E. 以上说 法都对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家厂商就是一个行业。 A. 错误 B. 正确 2. 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 分。 A. 错误 B. 正确 3. 生产者预期某商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就 会减少该商品当前的供给。 A. 错误 B. 正确 4. 外部不经济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A. 错误 B. 正确 5. 生产扩展路线是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生 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A. 错误 B. 正确 6. 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都是 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 A. 错误 B. 正确 7. 长期供应曲线是长期边际成本线的一部 分,并且比短期供应曲线平坦。 A. 错误 B. 正确 8. 短期中的供给曲线就是整条 MC 线。 A. 错误 B. 正确 9. 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不平等的面 积也就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A. 错误 B. 正确 10. 供给曲线右移表示生产者在每一种价 格上提供更多的产品。 A. 错误 B. 正确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完全垄断:( ) A. 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B. 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C. 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 不同的价格。 D. 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 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 2. 委托代理问题:( ) A. 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 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B. 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 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C. 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厂商内 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 目标,于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D. 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 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 E.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 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3. 限制价格:( ) A. 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 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B. 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 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 C. 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 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 百分比。 D. 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 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 分比。 E. 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 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 A 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 时,引起对商品 B 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F. 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 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 比。 G. 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 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 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4. 边际效用:() A.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 是指按 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 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C.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 效用总和。 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 效用增加量。 E.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 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F.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 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5. 短期成本:( ) A.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 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B. 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 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C. 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 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D. 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 线。 E. 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F. 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G. 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6. 总效用:( ) A.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 是指按 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 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C.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 效用总和。 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 效用增加量。 E.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 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F.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 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7. 逆向选择:( ) A. 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 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B. 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 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C. 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厂商内 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 目标,于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D. 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 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 E.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 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8. 二级价格歧视:( ) A.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 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 。 B. 是指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 到不同的价格。 C. 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 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D. 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 场结构。 9. 公共物品:( ) A.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 来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 益。 B. 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 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 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C. 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是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能 够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D. 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 效配置的产品。 10. 需求:( ) A. 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 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B. 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 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 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C. 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 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D. 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 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 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E.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 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F. 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 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 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03 任务_0003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 ) A.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 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 平均 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 D.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 2.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整个市场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 A. 水平线 B. 垂直线 C.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D. 向右上方倾 斜的曲线 3. 政府为了扶植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 价格。为此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增加农产品的税收 B. 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 收购过剩的农 产品 D. 对农产品生产者给予补贴 4. 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 数为 TC=30000+5Q-Q2,Q 为产出数量。那么 TVC 为( ) A. 30000 B. 5Q-Q2 C. 5-Q D. 30000/Q 5. 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的分配就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这种观点称 为( ) A. 有效市场理论 B. 看不见的手 C. 科斯定理 D. 逆向选择 6. 如图所示的无差异曲线表明 X 和 Y 的关系为( ) A. 完全互补品 B. 完全替代品 C. 没有关系 D. 互不上关 7.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之间的关系是 ( ) A. 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B. 边际收益大于平均收益 C. 边际 收益等于平均收益 D. 边际收益曲线交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最低 点 8. 一种商品的价格弹性最大() A. 面粉 B. 大白菜 C. 手表 D. 化妆品 9. 供给的变动引起() A.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B. 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C.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D. 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10. 在完全竞争条 件下,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 A. 与横轴平行的线 B.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 向右上方倾斜 的曲线 D. 与横轴垂直的线 11. 在同一个平面图上有( ) A. 三条无差异曲线 B. 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C. 许多但数量有限 的无差异曲线 D. 二条无差异曲线 1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 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 A. MR = SAC B. MR = STC C. MR = SMC D. AR=MC 13. 若某 商品价格上升 2%,其需求量下降 10%,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 弹性是() A. 缺乏弹性 B. 富有弹性 C. 单位弹性 D. 无限弹性 14. 生 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是( ) A. MPA/PA < MPB/PB B. MPA/PA > MPB/PB C. MP A/PA = MPB/PB D. MPA=MPB 15. 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时,基尼系数( ) A. 等于零 B. 等于一 C. 大于零小于一 D. 小于一 16. 在完 全垄断市场上,对于任何产量,厂商的平均收益总等于( ) A. 边际收益 B. 边际成本 C. 市场价格 D. 平均成本 17. 由 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均衡点的连线,称为( ) A. 需求曲线 B. 价格——消费曲线 C. 恩格尔曲线 D. 收入 ——消费曲线 18. 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三个国家中 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 ) A. 甲国的基尼系数为 0.1 B. 乙国的基尼系数为 0.15 C. 丙国的 基尼系数为 0.2 D. 丁国的基尼系数为 0.18 19. 假定总成本函数 为 TC=16+5Q+Q2,说明这是一条( ) A. 短期成本曲线 B. 长期成本曲线 C. A、B 都对 D. 无法确定 20. 在经济学中,短期是指( ) A. 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 B. 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 固定不变的 C. 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可以变动的 D. 在这一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 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 题,共 20 分。) 1. 需求收入弹性的种类有() A. Em>1 B. Em=1 C. Em=0 D. Em<1 E. Em<0 2. 效用是( ) A. 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 一种主观感受 C. 客观存在的 D. 使用价值 E. 价值 3. 利息是( ) A. 资本的报酬 B. 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价格 C. 由资本市场的 供求双方决定的 D. 由劳动市场的供求双方决定的 E. 劳动的 报酬 4.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 A. 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大 B. 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 效用递增 C. 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递减 D. 当边际效用为 负时,总效用不变 E. 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递增 5. 供给 定理是指() A. 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B. 商品价格提高, 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C. 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 加 D. 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E. 商品与价格成 同向变化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如果要扩大销售收入,则要提高价格。 A. 错误 B. 正确 2. 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条件下,可变 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 AP>MP>0 的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3.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个人,供 给来自厂商。 A. 错误 B. 正确 4.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无论是产品市场还 是要素市场,其价格都是一个常数。 A. 错误 B. 正确 5. 供给曲线右移表示生产者在每一种价格 上提供更多的产品。 A. 错误 B. 正确 6. 垄断行业由于有规模经济存在,可以比 竞争行业产量更高,价格更低。 A. 错误 B. 正确 7. 垄断竞争市场就是指产品没有差别的市 场。 A. 错误 B. 正确 8. 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 0.1 和 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国平等。 A. 错误 B. 正确 9. 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也递减。 A. 错误 B. 正确 10. 在市场经济中,完全垄断是普遍存在 的。 A. 错误 B. 正确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供求规律:( ) A. 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 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B. 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 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 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C. 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 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D. 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 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 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E.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 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F. 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 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 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2. 科斯定理:( ) A.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 来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 益。 B. 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 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 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C. 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是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能 够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D. 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 效配置的产品。 3. 三级价格歧视:( ) A. 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 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 。 B. 是指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 到不同的价格。 C. 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 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D. 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 场结构。 4. 边际技术替代率:( ) A.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 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B. 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 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C. 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 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D. 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 线。 E. 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F. 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G. 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5. 边际产品价值:( ) A.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 B. 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 MP 和产品价值 P 的乘积。 C. 是指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 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闲暇。 D. 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 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 6. 边际效用:() A.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 是指按 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 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C.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 效用总和。 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 效用增加量。 E.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 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F.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 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7. 生产扩展线:( ) A.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 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B. 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 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C. 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 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D. 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 线。 E. 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F. 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G. 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8. 需求价格弹性:( ) A. 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 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B. 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 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 C. 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 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 百分比。 D. 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 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 分比。 E. 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 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 A 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 时,引起对商品 B 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F. 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 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 比。 G. 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 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 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9. 需求收入弹性:( ) A. 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 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B. 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 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 C. 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 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 百分比。 D. 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 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 分比。 E. 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 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 A 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 时,引起对商品 B 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F. 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 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 比。 G. 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 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 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10. 需求的交叉弹性:( ) A. 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 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B. 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 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 C. 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 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 百分比。 D. 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 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 分比 E. 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 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 A 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 时,引起对商品 B 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F. 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 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 比。 G. 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 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 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04 任务 一、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 题目:综合分析三部门条件下国民收入水平取决于什么因 素?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怎样使国民收入更快更好的增长? 目 的: 居民消费和政府购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本题目的 训练,增强学生对消费与政府购买等行为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的认 识,加深对政府经济实施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要求: 1.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八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相关内 容,深刻理解国民收入决定的相关原理; 2.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 3.注意相关的计算公式; 4.字数控制在 600 字左右。 时间安排:完成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教 学内容后实施。 答: 三部门经济是指存在于居民、企业和政府的经济。它是在去掉两 部门经济中的第一个假定,既增加了政府部门后的情况。三部门 经济中,政府的主要作用是以征税(T)形成政府收入和通过预 算进行的政府支出(G)。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是两 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加上政府供给和政府需求。 从总供给角度来看:国名收入(Y)=总供给(As) =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的供给 =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政 府的收入 =工资+利润+地租+利息+税收 =消费(C)+投资(I) +政府支出(G) 即 Y=As=C+S+T 从总需求角度看:国民收入(Y)=总需求(Ad)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 出 =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 即 Y=Ad=C+I+G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仍然是: 总供给(As)=总需求(Ad) 即:C+S+T=C+I+G 则三部门经济均衡条件是:I=S+(T-G) MPC 是宏观经济学凯恩斯消费理论之一,它代表的意义是:每 增减 1 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 MPC= △c/△ y 特别是,当 c 和 y 极小时,MPC= dc/dy MPC 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 不论 MPC 是常数还是变数,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小于 1 的正 数。有:1 > MPC > 0 这表明,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的, 但消费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 减的。 边际税率是指再增加一些收入时,增加这部分收入所纳税额 同增加收入之间的比例。在这里,平均税率是相对于边际税率而 言的,它是指全部税额与全部收入之比。在比例税率条件下,边 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在累进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往往要大于 平均税率。边际税率的提高还会带动平均税率的上升。边际税率 上升的幅度越大,平均税率提高就越多,调节收入的能力也就越 强,但对纳税人的反激励作用也就越大。因此。通过两者的比较 易于表明税率的累进程度和税负的变化情况。 05 任务 一、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 题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目的: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是两个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理清二者理论的内容及其 相互关系,明确二者调节经济运行的基本目标,协调裕兴才能更 好的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十二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清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 2.完整准确阐述两个政策的基本内容; 3.分析比较时既要分析比较二者对经济运行相同作用,也要分析 比较不同作用。 时间安排:学习第十二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内容后做本次 作业(约第十五周左右) 答: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 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得措施。 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和国 债政策。 财政政策的目标就是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期望值,主要有以 下几点: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3、经济增长 4、公平分配 5、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的工具是 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主要 有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财政乘数是政府 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的统称。 政府支出乘数:GDP 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变 动量之间的比率。政府支出对 GDP 起扩张作用。增加(减少) 政府支出可扩大(缩减)总需求,增加(减少)GDP,其增减规 模取决于乘数的大小。 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扩展性的。 其公式表达式为; Kg=△Y/△G 式中:Kg 代表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G 代表政府购买支出增加额; △Y 代表由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 税收乘数:GDP 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 的比率。税收对 GDP 起收缩作用。增加(减少)税收收入可缩 减(扩大)总需求,减少(增加)GDP,其增减规模取决于该乘 数的大小。政府税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收缩性的。 税收乘数的公式为: Kf=ΔY/ΔT 其中 Kf 表示税收乘数,ΔY 表 示收入数量,ΔT 表示税收变动额。 根据投资乘数理论,并把消费支出看成投资,则ΔY/ΔC=1/ (1-b) ,ΔY=ΔC/ (1-b) ,其中ΔC 表示消费增量,ΔC/ΔY 表示边 际消费倾向。由消费增量和税收增量的关系可知,征税额变动 ——消费变动额之绝对值应为征税变动额乘以边际消费倾向, 即: ΔC=-b•ΔT, ΔT=ΔC/(-b), 因此,Kf=ΔY/ΔT=[ΔC/(1- b)]/[ΔC/(-b)]=-b/(1-b) 平衡预算乘数:GDP 的变动量与引起 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额变动量之间的比率。该乘 数的数值永远是 1。设第一部门增加的支出为 A,并且设各部门 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则第一部门增加的支出会使消费需求增 加 * A,从而又引起第二部门的收入增加了 * A,并且第二部 门中的收入又要增加 * A 的消费,于是,第三部门的收入又增 加了 * A,第三部门的收入中又要增加* A 的消费。这种收入增 加带动消费增加,消费增加又带动收入增加将国民经济各部门中 不断地循环消费下去直到国民经济再一次达到平衡,此时整个国 民经济部门所增加的总支出 AE 和国民收入 Y 则 为 Y= A+ * A+ * A+* A+...,因为边际消费倾向 0< <1,所 以 AE= Y= * A,其中, 即为乘数,表示均衡时国民收入的增 加量 Y 是自发支出增加 A 的 倍,并且在这里乘数的大小取决 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 边际消费倾向越小,乘数越小。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 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相应的措施。它是由信贷政策、利率 政策、汇率政策等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简单地说, 货币乘数是一单位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 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Rc+1) /(Rd+Re+Rc)。其中 Rd、Re、Rc 分别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 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而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 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 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 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系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国 家的需求管理政策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大体一 致。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1、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 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货币 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或利率来调节社会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2、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个人消费需求的 形成则受财政、信贷两方面的影响。 3、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 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的能力。银行自身还可以通过信贷规 模的扩张和收缩来起到扩张和紧缩需求的作用。 4、财政政策可以由政府直接调控来实现,其政策工具有税收、 预算、国债、转移支付和财政投资等,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较为直 接,弹性差。货币政策通常是通过利率或货币供应的传导来实现 最终目标,其政策工具主要是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 场业务,这些政策工具弹性好,灵活性强。 5、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和执行时滞较长,货币政策的决定时 滞和执行时滞则相对较短。但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调节一般立竿 见影,而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比较间接。 06 任务 06 任务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周期性失业是指( ) A. 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B. 由于劳动力 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 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 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D. 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 业 2. 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 ) A. 消费需求 B. 投资需求 C. 政府需求 D. 国外的需求 3. 要 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 ) A. 卖出国债 B. 提高准备金率 C. 降低再贴现率 D. 减少货币 供应 4. 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 ) A. 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 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 下降 C.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 水平下降 5. 当存在生产能力过剩时( ) A. 总需求增加对产出无影响 B. 总供给增加对价格产生抬升作 用 C. 总供给减少对价格产生抬升作用 D. 总需求增加将提高 产出,而对价格影响很少 6.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 A.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 通常用于 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 表示经济制度已 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D. 以上均不是 7. 属于扩张性财政 政策工具的是( ) 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 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8. 在 LM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 曲线的弹性小,则( ) A. 财政政策效果差 B. 财政政策效果好 C.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效果一样好 D. 无法确定 9. 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 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 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D.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0. 下 列因素中不是经济中内在稳定器的是() A. 政府投资 B. 个人所得税 C. 社会保障金和失业保险 D. 农 产品支持价格 11. 不会增加预算赤字的因素是() A. 政府债务的利息增加 B. 政府购买的物品与劳务增加 C. 政 府转移支付增加 D. 间接税增加 12. 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 的是( ) A. 边际储蓄倾向为 0.2 B. 边际储蓄倾向为 0.4 C. 边际储蓄倾 向为 0.3 D. 边际储蓄倾向为 0.1 13. 下列的财政政策中将导致 国民收入水平增长最大的是() A. 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 B. 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 同时增加税收 50 亿元 C. 税收减少 50 亿元 D. 政府支出增加 50 亿元,其中 30 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 14. 在总需求——总 供给模型中,若总需求的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 收入的变动,那么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是( ) A. 长期总供给曲线 B. 短期总供给曲线 C. 都有可能 D. 都不 可能 15. 如果商业银行没有保留超额存款准备金,在中央银行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商业银行的储备( ) A. 变得不足 B. 变得过多 C. 正好符合中央银行的要求 D. 没 有变化 16. 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 A. 总需求 B. 公债 C. 税收 D.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17. 边际 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 A. 大于 1 B. 等于 1 C. 小于 1 D. 与 1 无关 18. 平均消费倾向 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 ) A. 大于 1 B. 等于 1 C. 小于 1 D. 与 1 无关 19. 一般来说,外 贸乘数比投资乘数要( ) A. 大 B. 小 C. 相等 D. 无法比较 20. 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 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增加贴现的目的一般是( ) A. 购买设备 B. 偿还贷款 C. 增加贷款 D. 增加库存现金 二、 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要提高国民收入增长率,就要( ) A. 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B. 降低边际消费倾向 C. 提高边际进口 倾向 D. 降低边际进口倾向 E. 提高边际储蓄倾向 2. 总需求 和总供给决定的均衡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产品市场处于均衡 B. 货币市场处于均衡 C. 人才市场处于 均衡 D.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而劳动市场处于非均衡 E. 劳动市场处于均衡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 3. 通 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有( ) A. 需求的过度增长 B. 工资的大幅度上升 C. 利润的大幅提升 D. 经济部门发展失衡 E. 个别关键性商品供求比例失调 4. 按 失业产生的原因,可将失业分为( )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 自愿性失业 E. 季节性失业 5.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 ) A. 增加政府支出 B. 减少政府支出 C. 增加税收 D. 减少税收 E. 调节货币供给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周期性失业就是由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A. 错误 B. 正确 2.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A. 错误 B. 正确 3. 自然失业率是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 业造成的失业率。 A. 错误 B. 正确 4.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公债的 负担在通货膨胀时期比萧条时期更重。 A. 错误 B. 正确 5. 一般来说,外贸乘数要大于投资乘数。 A. 错误 B. 正确 6.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 向变化,与边际税收倾向反方向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7. 支票和信用卡实际上都不是严格意义上 的货币。 A. 错误 B. 正确 8. 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 系的曲线 A. 错误 B. 正确 9. 公共财政具有非盈利的特点,因 此不必讲究效益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10. 乘数理论是一把“双刃的剑”,增加需求 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减少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 A. 错误 B. 正确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总供给曲线:( ) A.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 求总量。 B.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 总产出或总产量。 D. 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 的曲线。 E. 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 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2.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 A. 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 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 间的比例。 B. 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 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 C. 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 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 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D. 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 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E. 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 差额。 3. 基础货币:( ) A. 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B. 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 拥有的货币数量。 C. 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 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D. 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4. 自然失业率:( ) A. 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B.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C.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 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D.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E. 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5. 税收:( ) A. 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 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B. 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 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C. 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D.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 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 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E. 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 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 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6. 失业率:( ) A. 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B.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C.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 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D.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E. 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7. 财政政策:( ) A. 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 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B. 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 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C. 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D.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 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 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E. 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 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 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8. 摩擦性失业:( ) A. 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B.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C.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 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D.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E. 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9. 平均消费倾向:( ) A. 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B. 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C. 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D. 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E. 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10. 投资乘数:( ) A. 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B. 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C. 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D. 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 比例。 E. 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06 任务_0002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 ( ) A. 利率上升 B. 利率下降 C. 利率为零 D. 利率为负数 2. 今 年的物价指数是 180,通货膨胀率为 20%,去年的物价指数是 ( ) A. 144 B. 150 C. 160 D. 216 3. 在国民收入决定中,如果均衡收 入大于潜在收入则会出现 ( ) A. 紧缩缺口 B. 通胀缺口 C. 失业减少 D. 收入增加 4. 根据 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 A. 减少货币供给量 B. 降低失业率 C. 提高失业率 D. 增加工 资 5. 引致消费取决于( ) A. 自发消费 B. 平均储蓄倾向 C. 收入 D. 收入和边际消费倾 向 6. 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增加可以( ) A. 增加投资 B. 减少投资 C. 增加消费 D. 减少消费 7. 在 IS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 曲线的弹性大,则( ) A. 财政政策的效果好 B. 货币政策效果差 C. 财政政策和货币 政策的效果一样差 D. 无法确定 8. 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 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 增加政府支出 B. 提高个人所得税 C. 提高公司所得税 D. 增加货币发行量 9. 在下列情况下,乘数最大的是( ) A. 封闭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 0.6 B. 封闭型国家的边际储蓄 倾向是 0.3 C. 开放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 0.8,边际进口倾向 是 0.2 D. 开放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 0.3,边际进口倾向是 0.2 10.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 ) A. 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B. 中央银行增减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C. 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 D. 中央银行增减货币发行量 11. “滞胀”理论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即:( ) A. 一条垂直于横轴的菲利普斯曲线 B. 一条长期存在的斜率为 正的直线 C.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不断外移 D. 一条不规则曲 线 12. 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 ) A. 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 B. 价格总 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 C. 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 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 D. 物价总水平下降而且持续一 定时期 13. 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 A. 边际储蓄倾向为 0.2 B. 边际储蓄倾向为 0.4 C. 边际储蓄倾 向为 0.3 D. 边际储蓄倾向为 0.1 14. 由于工资提高而引起的通 货膨胀( ) A.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B.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C. 需求拉动 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D. 结构性通货膨胀 15. 失业率是指 ( ) A. 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B. 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 C. 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 D. 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 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16. 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 ) A. I=S B. I+G=S+T C. I+G+X=S+T+M D. AD=AS 17. 总需求曲 线 AD 是一条( ) A.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C. 水平的直 线 D. 与横轴垂直的线 18. 通货膨胀是( ) A. 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B.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 的黄金量 C.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 以上都 不是 19. 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 关系是(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无关 D. 不能确定 20. 当经济中存 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 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D.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二、多 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下列关于短期总供给曲线命题正确的有( ) A. 短期总供给曲线就是正常的总供给曲线 B. 短期总供给曲线 是一条水平线 C. 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是 同方向变化的 D.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 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大 E.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 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小 2. 三 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一般规律是( ) A. 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国民收入增加 B. 边际税率倾向降低, 国民收入增加 C. 初始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D. 投资增加, 国民收入增加 E. 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3. 短期总供给 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 A. 表明价格水平越高,投资的效率就越低 B. 表明价格水平越 高,国民收入水平越高 C. 表明利率水平越高,投资的效率就越 高 D. 表明价格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 E. 表明价格与国民收 入反方向变动 4. 影响总需求的因素有( ) A. 价格水平 B. 收入水平 C. 预期 D. 财政政策 E. 货币政策 5. 国民收入变动的一般规律是( ) A. 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B. 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C. 政 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D. 政府支出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E. 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减少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滞胀只是一种理论分析。 A. 错误 B. 正确 2. 肯定理适用于所有国家。 A. 错误 B. 正确 3. 乘数的大小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同方 向变动。 A. 错误 B. 正确 4. 只要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就一定成倍的增 加,这就是乘数理论所揭示的一般原理。 A. 错误 B. 正确 5. 如果进口大于出口(逆差),说明漏出 大于注入,会使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减少。 A. 错误 B. 正确 6.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在必要时对企 业发放贷款。 A. 错误 B. 正确 7. 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政府的购买性 支出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大。 A. 错误 B. 正确 8. 围绕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不同的经济 学派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 A. 错误 B. 正确 9. 总需求曲线的两个决定因素是国民收入 和价格水平。 A. 错误 B. 正确 10. 国际收支平衡表不设错误和遗漏项目 也是平衡的。 A. 错误 B. 正确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失业率:( ) A. 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B.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C.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 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D.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E. 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2. 平均储蓄倾向:( ) A. 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B. 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C. 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D. 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E. 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3. 税收:( ) A. 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 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B. 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 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C. 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D.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 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 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E. 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 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 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4. 国际收支平衡表:() A.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 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B. 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 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C. 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 制度。 D. 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 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5. 消费函数:( ) A. 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B. 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C. 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D. 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E. 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6. 公开市场业务:( ) A. 是指把派生存款 D 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B. 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 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 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D. 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 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 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7. 货币需求:( ) A. 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B. 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 拥有的货币数量。 C. 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 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D. 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8. 派生存款:( ) A. 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B. 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 拥有的货币数量。 C. 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 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D. 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9. 对外贸易乘数:() A. 是指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花成本绝对地低于别国,就具有绝 对优势。 B. 是指一国与他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的相对成本不同,仍可 以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以换取其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 商品,从而得到比较利益。 C.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出口变化 量的倍数关系。 10. 汇率:() A.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 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B. 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 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C. 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 制度。 D. 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 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