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防震减灾网络知识竞赛题库(问题与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防震减灾网络知识竞赛题库(问题与答案)

云南省防震减灾网络知识竞赛题库(问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73题)‎ 据统计,全球(B)以上的地震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 A.90%‎ B.80%‎ C.70%‎ D.60%‎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A)的一种表现形式。‎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 B.气候变暖 C.天气突然变化 D.森林过度采伐 每年地球上的有感地震,仅占该年度地震总数的约(A)。‎ A.1%‎ B.2%‎ C.3%‎ D.4%‎ 地球上发生的绝大多数地震属于构造地震,构造地震形成的原因是(D)。‎ A.火山爆发 B.地下的鳌鱼翻身 C.天气剧烈变化 D.地下岩石在构造力的作用下破裂或沿断层错动 从人类历史记载和地震仪器记录看,世界上最不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是(C)。‎ A.南回归线附近 B.北回归线附近 C.南、北极 D.赤道 环太平洋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地震释放总能量的(C)。‎ A.四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四分之三 D.三分之二 我国大陆地区受(A)两大地震带作用,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 A.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台湾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D.欧亚地震带和台湾地震带 我国大陆地区有约(B)的国土处于基本烈度Ⅶ度区。‎ A. 50%‎ B. 60%‎ C. 70%‎ D.80%‎ 我国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验地震的仪器,它出现在距今 ‎(C)。‎ A.两千多年前 B.五百多年前 C.一千八百多年前 D.一千二百多年前 是衡量地震破坏程度“尺子”。(D)‎ A.震中位置 B.震源深度 C.震级 D.地震烈度 地震发生时,距离震中10千米的人最先感受到的地震波是(A)。‎ A.纵波 B.横波 C.瑞利波 D.勒夫波 天然地震中对社会经济造成损失最大是(A)。‎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陷落地震 D.诱发地震 青藏高原是由(C)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A.大西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 以下关于地震预警的说法,(B)是正确的。‎ A.地震预警就是地震预报 B.利用了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 C.可以不用担心地震的发生 D.利用了横波比纵波快的原理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烈度达到(D)。‎ A.Ⅷ度 B.Ⅸ度 C.Ⅹ度 D.XI度 地震震级的大小,是根据(C)确定的。‎ A.人的感觉 B.造成的伤亡人数 C.仪器测定结果 D.房屋的破坏程度 从我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中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地震密集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强烈地震,被称为(D)。‎ A.东西地震带 B.华北地震带 C.西南地震带 D.南北地震带 ‎(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A.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 B.2001年青海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C.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 D.1966年河北邢台7.2级地震 以下哪些地震都是8级以上地震?(D)‎ A.1411年西藏当雄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大地震、1668年山东郯城大地震 B.1679年河北三河—平谷大地震、1920年宁夏海原大地震、1927年甘肃古浪大地震、1950年西藏察隅大地震 C.1951年西藏当雄大地震、2001年青海昆仑山口西大地震、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 D.以上都是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预报的地震基本参数十分准确,可以相信 B.听某大专家说今晚有地震,可以相信 C.预报的地震基本参数十分准确,一定是地震谣言 D.据地震局内部专家说明天有大地震,可以相信 下列关于地震预警说法正确的是(A)。‎ A. 地震预警是在某地发生强烈地震时,向该地震可能影响到的地区发出警报 B. 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前向社会公众发出的地震警报 C. 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是一回事儿 D. 地震预警由计算机根据专家意见向社会推送 下列哪些可以判定为地震传言?(D)‎ A.地震三要素十分“精确”的地震预测意见,如传闻中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非常具体,甚至发震时间精确到“上午”、“晚上”‎ B.传说地震是由外国专家预报的及跨国地震预报 C.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预言“某个地方将要下陷”、“某个地方要遭水淹”等传言 D.以上都是 当你听说某日某时某分,某地将发生几点几级大地震,你应该(C)。‎ A.尽快告诉亲戚 B.立即组织家人到开阔地,同时做好地震应急物资的准备 C.判断为谣言,不信不传,必要时向地震部门报告或询问 D.在网上发布信息,广而告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只要掌握了防震减灾知识,有没有地震应急预案都可以 B.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掌握应急避险技能,做到有备无患 C.经常关注和传播网上的地震预报消息 D.任何地震预报公告都不要相信 地震时,(A)使人们感到颠簸。‎ A.纵波 B.横波 C.电磁波 D.勒夫波 以下灾害属于地震直接灾害的是(A)。‎ A.房倒屋塌 B.瘟疫 C.火灾 D.水灾 孙某想建一个抗震的房屋,选址应避开(B)。‎ A.远离活动断层的坚硬场地 B.饱含水的松砂层、软弱的淤泥层、松软的人工填土层 C.不容易产生开裂、沉陷的平地 D.基岩完整且稳定的地方 城市各种建筑和房屋,都是按照抗震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的,任意改变结构,特别是改变(B)部分,将改变其抗震能力,后患无穷,十分危险。‎ A.窗 B.承重墙 C.门 D.花园 对房屋进行装修时,以下(A)是正确的。‎ A.不改变房屋结构 B.在承重墙上开窗 C.去掉房梁 D.切割构造柱 修建民居时,以下(C)是错误的。‎ A.只做底梁,不做圈梁 B.有圈梁和构造柱 C.使用卯榫结构 D.地基用灰土夯实 在选择建筑物建设场地时,应避开(D)。‎ A.坚硬的土地 B.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 C.开阔地带 D.活断层 建筑物的地基应选在(B)。‎ A.旧沙滩上 B.基岩完整且稳定的地方 C.活动断裂带上 D.古河道上 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性措施包括(C)。‎ A.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B.制定防震减灾规划 C.按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施工 D.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世界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地震海啸是由(C)引发的。‎ A.1960年智利地震 B.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 C.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地震 D.2011年东日本地震 ‎1985年,在离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约400千米的海域连续发生了8.1级和7.5级强烈地震,给远离震中的墨西哥城造成了严重的震害和经济损失,其原因是墨西哥城(C)。‎ A.没按抗震设防要求设计 B.建在活断层上 C.建于软弱地基上 D.建筑施工质量差 没加圈梁和(C)的多层砌体房屋,在地震时易遭到破坏。‎ A.钢筋 B.水泥 C.构造柱 D.女儿墙 自建房时,(D)措施比较利于抗震。‎ A.搭建高门脸 B.外贴马赛克 C.装修注重环保 D.屋顶采用轻质材料 从抗震角度考虑,(D)地基比较适于盖房子。‎ A. 河滩附近的松软砂石 B. 陡峭山坡脚下 C. 孤立高耸的山包顶上 D. 平坦空旷的坚硬土层 住在城市高楼中的人遭遇地震时,最好的自救方式是(C)。‎ A. 迅速跳出窗外 B. 迅速从楼梯跑到楼外 C. 按家庭地震预案选取的位置就地避险 D. 迅速从楼梯跑到楼下 在高层楼房内遇到地震时应(C)。‎ A.躲在窗户底下 B.用毛巾护住口、鼻 C.护住头部且躲开悬挂重物及易倒物 D.进入大衣柜避险 当你正在学校教学楼三楼上课时发生了地震,此时最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B)。‎ A.半蹲下,用书包等物品护住头颈部 B.从窗口跳出去逃生 C.在老师的指挥下,按照地震应急演练的疏散方式有序地撤离 D.躲避在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B)或趴在排椅下(旁)。‎ A.站立 B.蹲下 C.快跑 D.躺下 当你在电影院看电影时,突然遇到地震,应采取(A)避震措施。‎ A.保持冷静,保护头颈部,躲在坚固座椅下(旁)‎ B.立即越过座椅,快速冲向逃生通道 C.寻找影院管理人员,问问看该怎么做 D.冲向食品柜台取食品 在户外避震应就近选择(B)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A.江河 B.开阔地 C.广告牌下 D.建筑物旁 户外避震时,(C)做法是错误的。‎ A.远离高大建筑 B.避开路灯、广告牌等悬挂物 C.尽快跑回屋内 D.选择开阔地避险 当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B)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 A.布 B.湿毛巾 C.纸 D.手 地震发生时,(A)能有效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A.切断电源、燃气源、火源 B.切断水源 C.关好门窗 D.高铁加速 地震时,人员疏散应避开(A)。‎ A. 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陡山坡、河岸边 B. 开阔地 C. 广场、公园 D. 应急避难场所 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护的身体部位是(A)。‎ A.头颈部 B.胸部 C.双手 D.双脚 地震的震感停止后,从高层撤离时应当(A)。‎ A.走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地震发生后,你很幸运,没有被压埋,也没有受伤,但你知道附近有很多人被压埋,需要救助。此时,你该(A)。‎ A.按“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原则逐一施救 B.先救老年人 C.先救熟悉的人,再救陌生人 在地震废墟中发现一个受伤且能够交流的被困者,你应该首先(A)。‎ A.询问他哪里受伤以及是否被重物压迫 B.破拆营救 C.替他疗伤 当在废墟中发现有人被压埋得较深,难以独自施救,此时最正确的施救措施是:(D)。‎ A.不怕困难,继续施救 B.立即去找人帮忙 C.暂时放弃,先去救容易救出的人再说 D.在人员压埋处做好标记,然后设法找专业人员前来施救 震后救人的原则是(D)。‎ A.不管远近,先救家人 B.先救老、弱、病、残 C.不管难易,见人就救 D.先救近处的人、年轻的和容易救的人 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D)。‎ A.不停地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途径 在地震现场抢救脊柱骨折的伤员时,(C)的做法是错误的。‎ A.使用专用担架进行运送 B.保持脊柱稳定 C.使用软担架运送 地震时,假如你被埋压,最好的求救方法是(B)。‎ A.拼命呼唤 B.敲击等候 C.安静等候 以下室内避震的注意事项中,(A)的做法比较正确。‎ A.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B.试着打开煤气 C.挺直身体,尽全力呼救 D.在地上躺平,保持不动 在室内躲避地震时,最安全的身体姿势是(D)。‎ A.站立 B.趴卧 C.侧卧 D.蹲伏 在家遇到地震时,关闭燃气火源的原因是(B)。‎ A.为了节约能源 B.防止发生火灾 C.避免锅中的饭菜糊了 D.为了灶具的安全 在野外避震时,待在(D)不容易受到伤害。‎ A.陡坡旁 B.山崖下 C.湖边或河边 D.空旷处 地震后万一被埋压,(A)不利于延长生存时间。‎ A.持续地大声喊叫,引起外界注意 B.寻找可以维持生命的食物和水 C.设法包扎伤口 D.以吹哨、敲击金属物等节省体力的方式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 家庭应急包中的应急物品不应包括(B)。‎ A.饮用水、高热量耐储放的食物 B.拖鞋、高跟鞋 C.收音机、手电筒 D.常用药物和急救用品 最适宜做地震应急包的包装物是(A)。‎ A.双肩包 B.小皮箱 C.拉杆箱 D.手提包 手指出血,压迫止血的位置是(D)。‎ A.手腕处 B.手指的伤口上 C.手指的前后 D.手指的两侧 下面(D)是灾害现场急救呼吸道通畅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A.气管切开 B.气管插管 C.环甲膜穿刺或切开 D.手指掏出口腔异物,并抬起下颌 ‎(B)部位严重损伤,容易发生挤压综合症,必须谨慎处理,确保伤者生命安全。‎ A.手和前臂 B.臀部和大腿 C.脊柱 D.胸部 灾后为了预防食源性疾病,饮用取自江、河、湖泊的水时必须严 格消毒,最为简单高效的办法是:(D)。‎ A.加含氯消毒剂 B.过滤 C.明矾澄清 D.煮沸 如果发现受灾者口咽内有可见异物阻塞气道,徒手解除异物气道阻塞的方法有(D)。‎ A.手指掏出法 B.击背法 C.腹部按压 D.以上都是 地震废墟中解救出受困者,发现其腿部伤口出血,裤子部分卡在伤口中,地震现场急救包扎时应(B)。‎ A.轻轻地将嵌入部分从伤口中取出 B.剪掉嵌入周围的部分,不取出嵌入部分 C.直接消毒后包扎 D.直接冲洗后包扎 在心理急救过程中,开始接触受灾人员最好的方法是(C)。‎ 耐心的询问 给与精神的陪伴 提供实用性的帮助 鼓励受灾者说出内心感受 以下哪一次地震是我国历史上首次邀请外国紧急救援队实施紧急救援任务的地震? (C)‎ A.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7.4、7.2级 B.1996年云南丽江7.0级地震 C.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 我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唯一对大地震做出过成功短临预报的国家。1975年 2月4日,我们成功地预报了(D)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做出的有减灾实效的预报。‎ A.四川松潘7.2级 B.河北邢台6.8级 C.云南龙陵7.4级 D.辽宁海城7.3级 二、多选题(53题)‎ 城乡规划应当根据地震应急避难的需要,合理确定(CD)。‎ A.绿地 B.公共活动场地 C.应急疏散通道 D.应急避难场所 火山活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益处是(ABC)。‎ A.提供了地热资源 B.生成了矿产 C.形成了肥沃的土地 D.清洁了环境 火山爆发后往往通过哪些方式致灾?(BCD)。‎ A.地面运动 B.有毒气体逸散 C.熔岩流灾害 D.水汽爆炸 我国地震活动具有(ABCD)的特点。‎ A.频度高 B.强度大 C.震源浅 D.分布广 下面哪些可以判定为地震谣言?(ABCD)‎ A.“×× 地震局”专家发布了地震预报意见 B.近期天气太异常了,一定要发生地震 C.我在地震部门的亲戚说近期要发生大地震 D.据内部消息,近期要发生大地震,保密呀 当地发生一次有感地震之后,网上发布通知:“据 ×× 地震局发布,明天 16 点 17 分将发生 7.0 级地震,请大家不要待在室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D)。‎ A.这是正式预报意见,应该立即照做 B.这是地震谣言 C.这个参考有一定的可靠性,还是相信为好 D.赶紧到外地避震 有人告诉小明:“明天晚上12点25分要发生大地震,震中就在你们住的这个大院!”,小明马上判断出这是谣言。小明的根据是(AD)。‎ A.凡是将发震时间“预报”到一天以内,甚至“精确”到几点几分者,肯定都是谣言。因为目前全世界的地震预报水平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精度 B.因为那个人不是地震专家 C.因为地震不可能在夜晚发生 D.凡是将发震地点“预报”得十分具体的,肯定都是谣言 地震引发的原生灾害包括(AC)。‎ A.断层错动导致房屋倒塌 B.海啸 C.地面破坏 D.瘟疫 汶川地震时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ABCD)。‎ A.崩塌 B.滑坡 C.泥石流 D.堰塞湖 破坏性地震可能会造成的灾害有(ABCD)。A.崩塌 B.地裂 C.火灾 D.列车脱轨 破坏性地震可能会造成的灾害有(ABCD)。‎ 瘟疫 山河改观 有毒气体泄漏 房屋倒塌 破坏性地震可能会造成的灾害有(ABCD)。‎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社会不稳定 桥梁断裂 下列哪些工程属于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ABCD)。‎ A.核电站、核反应堆、核供热装置、核废料处理工程 B.易燃、易爆、易腐蚀、易污染物质的大中型实验、检验和仓储等工程 C.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生物制品和天然人工细菌与病毒(如鼠疫、霍乱、非典等)建筑 D.大中型炼油、化工及石油化工、化纤等工程 以下哪些属于生命线工程之基础设施(AB)。‎ A.燃气工程 B.环卫工程 C.卫生院 D.养老院 建筑物抗震能力低下主要原因可能是(ABCD)。‎ A.结构不合理 B.建筑材料质量低劣 C.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 D.地基失效 建筑物抗震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BCD)。‎ 没有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 设计上没有考虑圈梁和构造柱 建设在活断层上 建设在河滩上 建筑物抗震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BC)。‎ A.装修时拆除了原有的墙体 B.工程建设达不到当地的抗震设防要求 C.使用脆性建筑材料 D.使用钢结构 房屋容易在地震中倒塌或者损害的原因有(ABCD)。‎ A.地基不牢、结构布局不合理 B.砌体强度不够 C.房屋整体性能差 D.建筑材料不合格、施工质量差 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减少人员伤亡的方法有(ABCD)。‎ 建设抗震性能好的建筑物 控制可能的危险源 制定家庭预案并经常演练 掌握自救互救方法 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减少人员伤亡的方法有(ABC)。‎ A.编制科学、可操作的应急预案,且经常演练 B.组建社区自救互救团队 C.对房屋进行健康诊断,消除隐患 选择房屋建设场地应当避开(ABCD)等地段。‎ A.条状突出的山嘴 B.高耸孤立的山丘 C.非岩石的陡坡 D.池塘、河流岸边 在选择建筑物的地基时,应避开(ABCD)、古河道、旧池塘或沙滩及其填充地带。‎ A.软弱的土层 B.地下水位较浅的地方 C.山坡或山脚 D.活断层通过的部位及附近 国内外震害经验表明,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危险来自(ABCD)等方面。‎ A.房屋倒塌 B.室内悬挂物掉落 C.外逃过程中被倒塌的女儿墙、高门脸、装饰物砸压 D.外逃过程中发生踩踏事故 在近年来发生的中等强度的地震灾害中,倒塌房屋很多属于抗震设防不足的工程,其主要原因有(ABCD)。‎ A.房屋建设过早,还没有强制执行抗震设防标准 B.房屋过老 C.房屋没有进行抗震加固 D.地基不利于抗震 采取以下(ABD)环节,可提升已有农村住房的抗震能力。‎ A.加圈梁 B.加构造柱 C.把门开大点 D.做好地基 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有以下哪些基础设施(ABCD)。‎ A.供水设施 B.卫生设施 C.供电设施 D.排污系统 社区平时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宣传教育与培训 B.居民家庭避险服务 C.应急疏散准备 D.物资准备 地震前,家庭应急准备工作主要是(ABD),开一次家庭防震会讨论、约定避震方案,并准备好地震应急包。‎ A.加固抗震性能不达标但仍要使用的老旧房屋 B.妥善保管或转移有毒、易燃、易爆物品 C.将卧床移离窗户旁、大梁下 D.将高大家具与墙体锚固一起,按“轻在上、重在下”的原则整理柜中物品 地震后,学校抗震救灾的内容包括(ABCD)、开展心理帮助。‎ A.震情灾情报告与告知 B.应急处置 C.组织疏散 D.组织救援 汶川地震时,桑枣中学与灾区很多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老师之所以能迅速带领学生有序撤离,是因为(ABCD)。‎ A.学校制定了地震应急预案 B.平时注重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C.开展经常性地震应急演练 D.房屋抗震能力强,紧急疏散通道保持完好 地震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的救援主要靠(AB)。‎ A.自救 B.互救 C.专业救援队救援 D.部队的救援 ‎(ABCD)属于家庭防震准备。‎ A.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B.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C.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D.准备一个家庭地震应急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家庭防震的主要措施包括(ABC)。‎ A.将坚固的写字台、床或低矮的家具下腾空B.保持室内外通道的畅通C.固牢容易坠落的悬挂物D.把家具清走 地震时应该(AB)防止火灾的发生。A.迅速切断电源 B.迅速切断气源 C.迅速切断水源 D.迅速逃离建筑物 正确防止家具物品震时倾倒或坠落的方法是(ABC)。A.固定悬挂物 B.固定高大家具C.柜内重的东西放下边 D.使用带轮子的家具 地震发生时,你在户外如何避震(ABD)。A.就地选择开阔地 B.避开高大建筑物 C.迅速返回室内 D.避开过街桥、立交桥 地震时如果在室外,应迅速离开(ABD)。‎ A.高楼旁 B.立交桥 C.空旷地带 D.化工厂 在野外,如遇到地震应尽快躲开(ABC)。‎ A.陡峭的山崖边 B.江河湖海等水边沿岸 C.山谷陡坡处 D.开阔的平地 当你在海滩游玩时,遇到下述情况,应尽快转移到远离海岸的高处,防止海啸袭击?(ABC)。‎ A.听到海啸警报 B.感觉到地震 C.海水不符合正常潮汐规律的涨潮或退潮 D.海面上突然起风 假如地震时你正在野外郊游,以下避险措施正确的有(AB)。‎ A.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环境 B.选择开阔、稳定的地方就地避震C.如果附近有化工厂等,前往躲避 D.迅速返回汽车里面 地震时如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要尽量(CD),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A.垂直于风的方向往两侧跑 B.朝顺风方向跑 C.朝逆风方向跑 D.绕到上风方向去 室内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是(BCD)。‎ A.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 B.内墙墙根、墙角 C.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 D.经过鉴定的避震房间 地震时一旦被埋压,应保持镇静,设法(BCD),以免再次被砸伤和因倒塌建筑物的灰尘所窒息。‎ A.清洁身体 B.清除胸前的杂物和口、鼻附近的灰土 C.寻找食品和水 D. 用周围可搬运的物品支撑自己生存的空间 地震中被埋压的人员通常应当采取(ABCD)进行自救。‎ A.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 B.尽量活动手和脚,用周围可搬运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 C.在周围安静时或能听到上面(外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信息 D.无力脱险时,尽量节省力气,要静卧,保持体力,等待求援 震后救援被埋压人员过程中应注意(ABCD)等事项。‎ A.灰尘太大时,可喷水降尘,以免被救者和救人者窒息 B.要特别注意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一般的埋压物,不可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以免对埋压人员造成新的伤害 C.可先将水、食品或药物等递给被埋压者使用,以增强其生命力 D.对于不能自行出来者,应使其尽量充分暴露全身再抬救出来,不可强拉硬拽 在室内,不利避震的场所是(ABC)。‎ A.外墙边、窗户旁 B.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 C.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 D.内墙墙根、墙角 下列哪些室内避震的注意事项是正确的(ACD)。‎ A.应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B.应点燃蜡烛照明 C.离开易倒、易掉物品 D.应注意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以下保护身体重要部位的措施中,正确的有(ABCD)。‎ A.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 B.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颈部C.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D.有可能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震后自行脱险后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BCD)。A.尽快从家中的危房撤出 B.尽快到外面开阔的地方去C.临走前灭掉明火,关闭煤气开关 D.切断电源、水源 对于震后在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必要的护理包括(ABCD)。‎ A.用黑布条蒙住眼睛,使其避免强光的刺激 B.不可使其突然进食、进水过多C.要避免被救人情绪过于冲动 D.对于受伤者,要就地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特点,因此,每个家庭要在平时准备一个地震应急包,地震应急包所装物品数量不能太多,以方便携带。一般必须存放的主要物品应该有(ABCD)。‎ A.食品和水 B.收音机 C.手电筒 D.急救药物 地震时为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居民首先要做的是(BC)。 A.切断水源 B.切断燃气源 C.切断电源 D.关好门窗 如果你正在街上,突然遇到了强烈地震,你应该(AC)。‎ A.避开高压电线 B.立即拨打110电话报警 C.避开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那些有玻璃幕墙或大型广告牌的楼房 D.躲到过街天桥下面 三、判断题(150题)‎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2009年5月12日是我国的第一个“防震减灾日”。(×)‎ ‎12322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是全国地震系统面向社会开展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的统一专用号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地球上平均每年发生 5 万余次地震。(×)‎ 根据历史地震数据统计,地球上平均每年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20 余次。(×)‎ 地震发生与构造运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地震断层一般在中上地壳最为明显,有的直接出露地表,有的则隐伏在地下。(√)‎ 天然地震是地球内部活动引发的地震。(√)‎ 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 历史地震统计结果显示,地震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是无规律的。(×)‎ 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和澳大利亚板块、南极州板块。(√)‎ 在全球已发生的天然地震中,约 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 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地区,今后也不会发生强烈地震。(×)‎ 地震分布集中的地带称为地震带。(√)‎ 全球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我国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影响,地震活动频繁。(√)‎ 我国是全球地震最活跃的国家之一。(√)‎ 我国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特点。(√)‎ 地震灾害会对人类生态环境造成持续的影响。(√)‎ 地震活动频度相对较高的时段称为地震活跃期。(×)‎ 地震造成的没有明显错动的地面裂缝称为地震断层。(×)‎ 对于一次地震而言,只能有一个震级。(√)‎ 震级相差一级,释放的能量相差约 32 倍。(√)‎ 地震基本参数是指发震时刻、震源位置和震级。(√)‎ 震中的地理位置用经纬度表示。(√)‎ 发生大的浅源地震后,离震中越近,受到的破坏或影响越轻。(×)‎ 同一地震,震源越深,所造成的影响或破坏越重。(×)‎ 一般来说,地震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地震横波引起地面水平晃动。(√)‎ 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程度叫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大小仅与震级大小有关。(×)‎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都是用来描述地震破坏程度的量。(×)‎ 根据地震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烈度区。(√)‎ 我国采用13度的地震烈度表。(×)‎ 地震烈度与地震的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因素无关。(×)‎ 一般而言,地震横波先于地震纵波到达地表。(×)‎ 纵波是指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 震级较大的地震发生后,位于震中附近的人们一般先感觉到上下震动,然后才感到左右摇晃。(√)‎ 通常,地震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递。(√)‎ 地震纵波能够在地球的各个圈层内传播。(√)‎ 地震序列是指某一个时间段内,连续发生在同一震源体内的一组按时间次序排列的地震。(√)‎ 震源深度大于100千米的地震称为深源地震。(×)‎ 河北唐山大地震属于城市直下型地震。(√)‎ 主震前的地震称为余震。(×)‎ 在主震—余震型序列中,主震是地震序列中最大的地震。(√)‎ 从地震成因看,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都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 地震通常发生在距地面 100千米以下的地方。(×)‎ 海底地震是引发海啸的最主要原因。(√)‎ 只要海底发生地震,就一定会产生海啸。(×)‎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0级特大地震造成近9万人死亡或失踪。(√)‎ ‎2011年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9.0 级大地震,造成近2万人死亡或失踪,其中近95%的死亡与失踪人员是海啸造成的。(√)‎ ‎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发生在南美智利的8.5级地震,是20世纪记录到的最大震级的地震。(×)‎ ‎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我国陕西华县的8.0级地震,造成约83万人死亡,是全球有文字记载以来造成人员死亡最多的一次地震。(√)‎ 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34年6月29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的地震,震源深度720千米,震级为6.9级。(√)‎ ‎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是我国历史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候风地动仪是我国著名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验震器。(√)‎ 北京鹫峰地震台是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建造的地震台。(√)‎ 地震监测台(站)是地震观测点或开展地震观测和地震科学研究的基层机构。(√)‎ 一台测震仪的记录就可以精确定出地震基本参数。(×)‎ 地震烈度速报与地震速报的内容都是地震三要素。(×)‎ 地震预报与地震预警都是对未发生的地震进行预报。(×)‎ 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预报意见和中期预报意见,由国务院发布。(√)‎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及评审结果。(√)‎ 地震速报三要素是指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烈度。(×)‎ 我国的地震工作者成功预报了1975年2月4日发生在辽宁海城的7.3级地震。(√)‎ ‎3 级及以下地震发生的频率很高,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不产生影响。(√)‎ 井水翻花冒泡一定与地震有关。(×)‎ 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地震预警是指强震发生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预警地区之前,提前向预警目标发出警报,以减小或避免灾害损失。(√)‎ 地震预警技术系统一般包括地震检测、通信、控制与处置、警报发布等组成部分。(√)‎ ‎“预报”的地震震级,发震时间、地点都很具体的传闻一般是谣传。(√)‎ 新闻媒体刊登或播发地震预报消息,必须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地震预报为准。(√)‎ 活断层是指10万年以来有活动的断层。(√)‎ 统计表明,地震造成的建筑物倒塌是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 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有可能引起水灾。(√)‎ 地震次生灾害包括火灾、煤气泄漏、房屋倒塌、水灾等。(×)‎ 地震烈度为Ⅵ度时,部分房屋受到破坏,多数人站不稳。(√)‎ 抗震设防简单地说,就是为了达到抗震效果,在工程建设时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抗震措施。(√)‎ 某同学在谈到本校的抗震设防时说:“我们学校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很强,它们都是按抗8级地震进行设计建造的。”他的说法对吗?(×)‎ 建造抗震房屋的关键环节是:避开建设不利地段、进行抗震设计、选择合适材料、保证施工质量、加强工程监理。(√)‎ 城市中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如果防御工作做不好,就容易发生地震次生灾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在云南、新疆等地,通过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能力明显提升。(√)‎ 遭遇强震时,位于活断层上的建筑物破坏最严重。(√)‎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地震烈度区划图是指以地震烈度(以等级表示的地震影响强弱程度)为指标,将全国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区域的图件。(√)‎ 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指以地震动参数(以加速度表示地震作用强弱程度)为指标,将全国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区域的图件。(√)‎ 为了提高地震时民居的安全性,应拆除女儿墙、高门脸等地震时易发生危险的装饰。(√)‎ 在砌体结构中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可以有效防止结构在地震中被破坏。(√)‎ 隔震建筑 是指利用隔震技术,在建筑物的基底部或某个位置设置隔震装置,形成隔震层,把上部结构和下部基础或结构隔离开来,以此来消耗地震能量,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传输,从而能够更有效地保障上部结构与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 家中应该合理地放置和固定家具,防止地震时家具倾倒伤人。(√)‎ 为了防止地震时悬挂物伤人,应对悬挂在墙上的重物或饰品进行固定。(√)‎ 家具物品摆放“重在下、轻在上”可减轻地震时的危险。(√)‎ 为了减轻地震带来的伤害,应制订家庭防震计划,检查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发生强震时,围墙很容易倒塌伤人。(√)‎ 自救互救是震后减少人员伤亡的有效方法。(√)‎ 震后从废墟中救人时,应尽量避免生拉硬拽被埋压者。(√)‎ 感觉到地震时,不要在海边、河堤或水库大坝上驻留。(√)‎ 住楼房的人,不要在阳台围栏或较高花架上摆放花盆,以防发生强震时掉落伤人。(√)‎ 在室外避震,应就近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 在人员密集场所,地震应急避险时不要乱挤乱拥。(√)‎ 搬运脊椎损伤人员时,应使用门板或硬担架。(√)‎ 在商场、展览馆、地铁等处遇到地震时,可以选择在广告牌下躲避。(×)‎ 地震被埋压时应拼命呼唤求救。(×)‎ 在室外遇到地震时,应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广告牌、危险物。(√)‎ 为防地震发生时通道堵塞,影响撤离,应保持门口、楼道畅通。(√)‎ 单位在进行地震应急准备时,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应放在安全的地方或妥善保管。(√)‎ 发生强震时,应避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及存放危险品、易燃易爆品的仓库等危险场所。(√)‎ 强震发生时,如果人在江河湖海边,可以不离开所在位置。(×)‎ 地震后,如遇到化工厂等着火,并有毒气泄漏的情况,不要朝顺风的方向跑,应尽量绕到逆风方向去。(√)‎ 床的摆放位置应避开外墙、窗口、房梁,这样可以减轻地震发生时的危险。(√)‎ 地震发生时应立即采取避震行动,但一定不能惊慌,否则将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强震发生时,一般应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或选择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避震。(√)‎ 避震时应蹲伏在地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头上方无庇护物时,要用其他物品或双手护住头部。(√)‎ 为保证地震救援效率,应保持道路畅通。(√)‎ 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户外,应迅速离开高达建筑物、避开过街天桥、立交桥,就近选择开阔地避震。(√)‎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基层地震抢险救灾队伍,加强日常管理和培训。(√)‎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制订演练计划并定期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和居委会、村委会、基层组织等应组织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并结合实际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在室内避震时,应注意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在室内避震时,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不要回到教室去。(√)‎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棉衣等保护头颈部。(√)‎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等地震停止后,在工作人员的指下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避震,应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在户外避震,应避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和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震时躲避要根据所处的具体情况选择避震方式,震后迅速撤离。(√)‎ 家庭避震时,通常应躲避在开间较小的卫生间内。(√)‎ 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及时开展灾区卫生防疫工作。(√)‎ 在学校上课遇到地震时,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窗口旁或者电梯里。(×)‎ 如果驾车行驶时发生地震,应迅速停车。(√)‎ 地震时若正在电梯里,可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电梯一旦停下,应迅速离开电梯。(√)‎ 地震后若楼房发生火灾,撤离房间时应尽量弯腰低头或者匍匐爬行,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 在野外遇到地震时,应避开水边的危险环境,不能站在水坝、堤坝上,以防垮坝或发生洪水。(√)‎ 得知政府发出的地震预报后,应尽快将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应放在安全的地方,关闭液化气等危险源。(√)‎ 家庭地震应急要做好水、食品、常用药品及必要的救生用品等准备。(√)‎ 地震后供水系统破坏,消防水源短缺,是控制地震火灾的最大障碍。(√)‎ 在影剧院、体育馆及商场等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应该不要慌乱,暂时躲在影剧院和体育馆的排椅、商场的立柱和墙角处,待地震动过后有秩序地撤离。(√)‎ 室外应急避难场地可选在公园、绿地、广场、运动场和学校操场等开阔地带。(√)‎ 地震发生时,在公众场所要听从指挥,避免拥挤踩踏。(√)‎ 房屋倒塌或破坏造成电线短路是引起地震火灾的原因之一。(√)‎ 通常,遇到地震时的应急避险原则是“先躲避,后撤离”。(√)‎ 该图形符号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内的应急棚宿区。(√)‎ 承重墙内的墙角是室内相对安全的避震位置。(√)‎ 生命线工程必须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 燃气管道、化学药品库、加油站属于地震次生灾害源。(√)‎ 水库、陡坡属于地震次生灾害源。(√)‎ 云南省的防震减灾宣传日是根据1988年11月6日的澜沧-耿马7.4、7.2级地震确定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造成人员伤亡最严重的地震是1970年1月5日的通海7.8级地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