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把握文章内容的第一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诵读——把握文章内容的第一步

诵读——把握文章内容的第一步 诵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 唐代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声”是感人心之最切者,而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以声传情,因声会义。人在诵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再到深层的情感领会,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语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力。”“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诵读,又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实际上,诵读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手段。诵读的最终目的是积累和运用,而运用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对教师的来说,诵读是一种高效的综合;对学生来说,是主动性、主体性甚至是创造性的生动活泼的显现。因此,学生诵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合理利用时间,科学指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使学生触摸文章、感知文章、深入领会文章内容。‎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诵读教学教学中的指导要突出个性化。‎ 新课程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把学生看做真正的有思想、有活力的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诵读教学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如在“阅读与鉴赏”的“课程目标”部分,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能用普通话流畅地诵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教学“实施建议”部分,课程标准又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诵读的习惯。” 朱光潜先生曾说:“写在纸上的诗只是一种符号, 要懂得这种符号,只是识字还不够,要在字里,见出意象来,听出音乐来,领略出情味来。诵诗时就要把这种意象、音乐和情趣在声调中传出。这种功夫实在是创造的。”通过诵读张扬个性。但长期以来,诵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严重失落,这就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自主感悟的机会和创造性解读的权力,进而使诵读教学陷人了“千人一腔”的尴尬。这是主体性的失落,它使诵读教学失去了理应生成的教育意义。对此,新课标从诵读教学层面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充分的尊重。新课标不仅提出了“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的目标,而且在“实施建议”中提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恰当地表达”就是指对于文章,学生能够立足于主体所应有的高度,给以适中有度的把握:既不死读章句而失去读书的意趣,又不主观臆度而破坏文本应有的风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主体性不断发挥,“人”与“文”逐渐走向视界融合的过程。此过程中,学生不是外在于作品的“阅读者”,而是拥有主体权利、主体意识,积极参与者,学生不是作家作品的“传声筒”,也不是所谓作家的“翻版”,而只是作为一个阅读者,在对作品进行自己的个性解读。也就是说,从学生主体看,阅读态度、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不同,阅读体会自然不同;从文本看,作品内涵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它不可能为每个读者提供一个统一的、单向的阅读路径。由此决定,不同的诵读者在诵读技巧方面的处理不可能雷同,因此,教师的诵读指导也应顺乎学生所体验到的情思和共鸣,而不应强求千人一面。‎ ‎ ‎ 讲究课堂的艺术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程序是: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初步巩固——课后作业。这是一种线型、封闭性的教学结构,它的高耗和低效是人所共知的。“变序型”课堂教学结构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反常规地处理课堂教学节奏,重新编制教学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处理,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不是一大堆教学要点、教学环节或步骤的散漫的无序的罗列和堆叠,而是经过“艺术”地加工的“作品”。各个教学环节的铺垫、过渡、衔接、呼应都是经过教师的匠心独运的构思的。这种教学结构,缩短了学生阅读中自己认识、自己发现的过程,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再发现、再提高的效率。这种结构促使教师把大量工作转移到编制、传递知识信息和学生学法研究上来,使学生更快、更有效地学习掌握语文和认识事物的统一规律。应当强调的是,“变序型”课堂教学结构是一种非线形、开放型的教学结构,而不是一个固定的、僵死的模式。任何模式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创造者的个人特征,无视学生学识水平、年龄特征、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无视施教者性格、气质、文化修养和知识结构等诸方面的差异,有意猎奇,削足适履地照搬某种模式,肯定不是一种聪明的做法,也肯定无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与其无所适从,不如独辟蹊径。    这种结构不仅使学生自始至终在浓郁的学习兴趣和探求问题的欲望中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加快了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双向信息交流、反馈的速度,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      提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信,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教学检测的手段。提问的巧妙或笨拙,体现着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制约着教学进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怎样提问是大有学问的。要运用好提问,应当注意这样几点:‎ ‎(一)提问要有计划性:一堂课要提问几个问题,所提问题的切入角度都要精心的构思。问题不可太多,提问频率不能太快。    (二)提问要有启发性:提问要促进学生思考,要减少或避免走过场的应答式提问——简单地问“对不对”,“好不好”,然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对”或“不对”,“好”或“不好”。这种应答式的提问,思维的含量很少,表面热闹,价值不大。    (三)提问要有顺序性: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教师要胸有成竹,精心筹划。提问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教师思路明晰,也对学生思维起着潜在的导向作用。    (四)提问要难易适度: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可过浅,以免走过场;又不可过难,以防学生茫然失措,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应把大的、难的问题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以减小每次提问的难度,减小提问之间的坡度,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 ‎ ‎ ‎ ‎ 厚积薄发,巧妙运用 唐诗宋词是古典文化中璀璨的名珠,选修教材一共选了88首,教师在教学中,记诵和鉴赏花费很大的气力,如何把这些积累进行运用,我指导学生进行改写、扩写、自由写作等形式的写作训练。‎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写作教学要求方面,仅仅提出了关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性应用文的写作训练要求。而高考、中考写作试题拒绝写诗,因此诗歌的写作训练,往往被大多数老师忽略。作为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较快,思想活跃,较少保守,在思维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成分。他们的情绪情感,在内容形式上,都更加丰富多彩,并且自我评价过高,成就感强。这些为诗歌写作提供了心理基础,诗歌恰好成为中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抒发强烈感情的好方式。我认为值得提倡。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诗歌是语文艺术中对语言运用要求比较严格的文学形式。诗的语言要精练、和谐,要讲究节奏、韵律。学生在写诗时,积极动脑,反复斟酌、修改,精心炼字,炼句,追求语言的创新,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阅读《诗经》中的《静女》时,我要求学生把它改写成白话诗,可以发挥想象,有所创新。有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                          娴静少女真美丽,我心一直把你记。‎ ‎                          似水红颜站楼角,见我归来情依依。‎ ‎                          而今不知在那里,让我苦苦把你觅。‎ ‎                          你却始终不出来,挠头徘徊干着急。‎ ‎                          千呼万唤你不理,不禁让我把你忆。‎ ‎                          闭月羞花多美好,倩影婀娜群芳忌。‎ ‎                          你情让我时刻记,送我红色管乐器。‎ ‎                          红色萧笛好美丽,你送之物让我喜。‎ ‎                          你对我心我永记,好想与你常相依。‎ ‎                          你去采来茅草芽,让我心里甜蜜蜜。‎ ‎                          茅草实在美且异,让我死心爱上你。‎ ‎                          不是缘于茅草美,而是你在寄情意。‎ ‎                          人生有情泪沾意,江水江花岂终极?‎ ‎                          幻化彩凤双飞翼,从此终生不相离。‎ 这首诗在原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写和扩写,流畅自然,生动活泼,巧妙的融入了许多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千呼万唤始出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有着节奏美,韵律美,在课上一朗读,学生表现出热烈的反响,极大的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 各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培养了学生写诗的兴趣,他们不仅主动理解教材上的诗作,还在课外阅读中广泛阅读诗歌。他们结合自己的写作甘苦阅读作文,对提高教学质量有较大促进。下面这首诗曾获胶州市作文竞赛一等奖,并推荐到《春蕾》上发表。‎ ‎ ‎ 聚沙成塔塔更高 我一直相信:生活处处是学问,处处是语文。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总能从中发现和获得无限精彩的知识和素材,并且这些都是最有生命力最富时代感的。因此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一直注意学生的积累情况,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只积累如果不运用到学习中,那就譬如珠玉在匣而无大用。近几年我一直践行的是层段积累法,并且在不同阶段的教学中时时反馈、调整,力求对学生有最大的获益。具体操作方案是:‎ 一、积累习惯的养成阶段。学生刚刚步入高中,一切是崭新的,养成好的习惯可以事半功倍。基础知识方面,不放过接触到的一个生字生词,做学习的有心人。同时,在自习课上,补充了“高中生必背诗词”‎ ‎,一次一首,培养他们的古诗文鉴赏、背诵能力。阅读写作方面,做学习的勤快人,好的句子、篇章、段落积累到读书笔记中。‎ 二、有针对性地专项积累阶段。这阶段,我逐渐针对高考的考点进行专项积累。9月到11月,积累的是常见易混成语,方式是课前三分钟一道题。11月到寒假之前这段时间则进行议论文论据材料方面的积累,象名人事迹、传记,时效新闻评论等,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的积累。新年后,因为我们的寒假作业是专题强化训练,检查中发现同义词、近义词辨析专题做得不好,那么我就在这段时间里进行这方面的积累,利用的是自习课时间,每天三组,周末汇总检测。‎ 三、知识汇总深入阶段。这一阶段因为前面的的基础已经打好,在积累方面则主要是加深认识、能力提高了。同时,还加强时效方面的信息的积累以更好的指导高考。‎ 只积累不去运用对学生是没有任何的益处。积累的目标完成,如何在学习中灵活运用,这一目标的实践令我煞费苦心。抽签式字词听写、即兴式诗歌朗诵、三分钟美文鉴赏、名句大比拼、限时作文训练等新颖模式的设置,既提高了学生进一步积累的极大兴趣,又监督了学生积累的量与质,让学生成为积累的最大受益者。‎ ‎ ‎ 水到渠自成 ‎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读书学习的人。”这也就告诉我们,国家需要的人才是有着很好的读书学习习惯的人,是能够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自己的工作领域的人,是能够推陈出新的人。而学生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我想就如何培养学生读书积累的习惯谈几点自己的看法,请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一、做一位有较高文学素养的语文老师 不管每天的工作有多忙,我从不给自己找可以不读书的借口。工作以来,我每年都订阅《读者》《青年文摘》《意林》《视野》《时代周刊》《思维与智慧》等杂志,每天都会抽半小时的时间来读书,从书中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把我的体会告诉学生,用书中的美文和深刻的句子感染学生,让学生叹服语文老师修养的同时,激起读书学习的欲望,一有闲暇时间就如饥似渴地读书,摘抄优美的文段。‎ 二、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美文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我在上课时非常注重学生读,记得教《陈情表》时,我几乎没讲,而是让学生反复读书,感受李密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感受他“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肺腑之言,学生读得多了,也就读出了滋味,读出了情趣。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把精美文段背下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从而读有所值,读有所得。尤其是一些感情浓厚的文章,我总是会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如《我不是个好儿子》的教学也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三、由课内到课外,让学生喜欢摘抄,积累素材并灵活运用。‎ 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我经常让走读的同学把家里订阅的报纸在第二天拿到学校,让学生了解时事,交流讨论各自的感受,学会发表自己的议论;也会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摘抄课文中的名句,进而摘抄课外的名句,激发他们的积累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爱上语文,会认真品味语言,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摘抄的语句化为己有。‎ ‎“读书的厚度决定作文的深度”。当学生的读书笔记作到一定厚度的时候,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会上升一个台阶,因为水到渠自成。‎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