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7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络课阶段测验四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络课阶段测验四答案 阶段测验四 题目 1 概念题 01.情绪与移情 答: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移情指知觉到他人的情绪体验,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也就是对他人情绪产生共感的反应。 题目 2 概念题 02.情绪理解 答:情绪理解一一指儿童能识别白己和别人的情绪,并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情绪理解包括对情绪状态 的理解 和对情绪过程的理解。 题目 3 概念题 03.社会性参照 答:社会性参照一一当婴儿处于不确定的情境中时,他们就会观察父母对这种情境的反应,并利用得到的信息来调整 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社会性参照。 题目 4 概念题 04.情绪调节 答:情绪调节一一是对情绪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行为表现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 过程。 题目 5 概念题 05.依恋 答:依恋一一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接触的倾向。 题目 6 概念题 06.气质 答:气质是指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质与量方面的差异。 题目 7 概念题 07.拟合模型 答:拟合模型——指父母的抚养模式和抚养环境与儿童的气质之间的匹配。 题目 8 概念题 08.自我认识 答:自我认识一一指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社会特征的认识,是对“我是谁”、“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 等问题的回答。 题目 9 概念题 09.自我控制 答:自我控制一一指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对劣势反应的唤起。 题目 10 概念题 10.性别概念 答:性别概念一一儿童能分清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特征。 题目 11 简答题 01.筒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影响。 答:与其他情感能力的发展一样,养育行为也同样影响着同情和移情能力的发展。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移情 能力的 发展。热情、敏感、善于鼓励孩子、更多表现同情心、关心他人的父母,往往拥有一个有移情能力,关心他人, 帮助他人的 孩子。父母除了可以向孩子示范同情心,对他人的关心外,还可以教孩子慈善的重要品质,当孩子表达不 恰当的情感时父母 还可以进行干预。而消极的富养方式很容易阻碍早期移情能力的发展。例如:受到身体虐待的儿童 与没受虐待的同龄儿童相 比,更少表现出对同龄人的关心,他们常常以害怕生气和身体攻击来回应沮丧,伤心的同伴, 这些儿童的反应模仿了他们父 母的行为,他们的父母也总是对他人(包括自己的孩子)的痛苦不敏感。 题目 12 简答题 02.筒述学前儿童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 答:(1)婴儿很早就注意到情绪的某些声音信号,并会给予回应 o (2)婴儿对他人而部表情的识别和解释发展略晚。 (3) 一岁半以后,婴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有关情绪的词,情绪的识别能力也迅速发展。(4)幼儿在 3 岁之前很难 正 确地命名图片人物或木偶的表情,他们还是喜欢滥用“快乐”这个情绪标签。(5)除了对面部表情的识别,幼儿还 能对身 体动作所蕴含的情绪信息加以识别。(6)对混合情绪的理解在幼儿阶段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题目 13 简答题 03.筒述学前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答:(1)出生头儿个月,照顾者调节着婴儿情绪的觉醒状态;(2) 6 个月左右,婴儿对消极情绪的调节能力开始发展; (3) 1 岁以后,开始使用一些策略减少不愉快情绪;(4) 18-24 个月,开始有意识地控制那些让他们感到不舒服的人 和 物。此时,他们也开始能处理一些挫折事件;(5) 3-6 岁的幼儿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已经能够使用很多 策略来 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题目 14 简答题 04.筒述情绪表达规则。 答:在表达白己的情绪时,社会成员要符合一系列的社会规范。根据这些规则,人们可预测别人的行为,促进成员之 间的交 流。即使是学前儿童,在大多数情景中,也要求遵循这样的情绪表达规则,甚至要用不同的情绪来代替自己的 真实感受。情 绪表达规则有四类:①最小化规则;②最大化规则;③面具规则;④替代规则。 题目 15 简答题 05.依恋与日后的发展有何关系。 答:依恋是婴幼儿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非常稳定,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也非常深远。首先,这种最初形成的 人际关 系模式,可能是个体成人后发展人际关系的基础。其次,依恋会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第三,依恋关系具有代 际传递性。 题目 16 简答题 06.气质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但为什么儿童的气质也会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 答:第一,气质本身会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发展,早期的行为会被整合到新的更复杂的系统中。第二,某些行为的意义 会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而这些行为反映了气质的特点。第三,环境对气质也有一定的塑造作用。 题目 17 简答题 07.如何对待孩子的“物权意识” ? 答:“物权意识”表明幼儿已经有了自我认识,建立了自我概念。对此,父母应持保护性的态度,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和 宽容, 用各种策略引导孩子服从那些必须服从的规则,而对孩子们不违反规则的白我坚持,则给以鼓励、接受和支持。 题目 18 简答题 08.自尊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方而之一,什么是自尊?学前儿童的自尊包括哪几个维度? 答:自尊是个体,对白己的价值判断和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自尊是自我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影响着我们的情感经历, 将来 行为表现以及长期的心理调整,儿童的自尊包括学业能力,运动能力,社会能力,外表长相,行为举止。 题目 19 简答题 09.依恋是婴儿最早的社会关系,依恋有几种类型?其表现如何? 答:依恋有四种类型 一、安全性依恋: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会独自探索,母亲离开会引起他们明显的不安。当母亲返回时,他们对母 亲有温 暖的回应。如果有母亲在场,他们对陌生人很随和大方。如果感到很压抑,那么这类婴儿常常会寻求身体接触 来缓解压力。 二、抗拒型依恋:这类婴儿在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们就会表现出极度 的反抗, 但是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这类婴儿见到母亲回来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 抗母亲的主动接 触,似乎在责怪母亲的离开。这类婴儿对陌生人有比较强的戒备,甚至当他们的母亲在场时也不例外, 这类婴儿不容易被抚 慰。 三、回避型依恋:对这类婴儿来说,母亲在不在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没有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 时,他 们往往也不予理会,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短暂的接触一下。这类婴儿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就像接 受母亲的安慰 一样。实际上这类婴儿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也有人称为“无依恋的儿童”。 四、组织混乱或方向混乱型依恋:婴儿在陌生人情景中表现出混乱和无目标,没有一个清晰的行为模式,对分离后的 重逢, 经常有一些不一致的古怪的行为反应。在美国有 5%到 10%的婴儿在陌生环境中表现出极度的压抑,这种类型可 能是最不安全 的,这个类型混合了抗拒型和回避型依恋的模式,这类婴儿似乎对要接近还是要回避照顾者犹豫不决, 当母亲回来时,这些 婴儿看起来不知所措有时他们会在接近母亲的过程中,因为母亲的接近而突然跑掉。 题目 20 简答题 10.筒要分析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 答:(1)生物社会理论;(2)社会学习理论;(3)认知发展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4)整合的理论. 题目 21 论述题 01. “豆豆 14 个月时会当着很多大人和小孩的面,跟着“小螺号”的调子开心地边唱边跳,可是 24 个月时, 他跳 了几步就会停下,并旦用手遮住脸”。为什么豆豆的行为会有如此的改变?对此豆豆父母的应取怎样的反应方式和 评价方式。 答:(1)从 2 岁开始,豆豆已经产生了自我,意识到要对自己边唱边跳的行为进行评价。这时,他就会产生诸如羞耻 感、 窘迫感之类的白我意识情绪,“并且用手遮住脸”。(2) 一般而言,成功会使儿童表现出自豪感,失败会使儿童表 现出 羞愧感,这些表现都依赖于父母的反应。对此,豆豆的父母应该进行更多的积极评价:在孩子成功时进行表扬。 那么,豆豆 就在成功时表现出更多的自豪感,而在失败时表现出较少的羞愧感。 题目 22 论述题 02. “朵朵是一个困难型气质的幼儿,他容易焦虑、紧张,对新的生活常规(如 4 岁了,需要一个人睡在自己 的房 间了)难以适应;他的父母在要求他遵守规则的过程中,能保持镇定、平静,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允许孩子 放慢脚步、 慢慢适应新的生活日常,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孩子就不再那么暴躁、焦虑、拒绝和适应不良了”。试用托 马斯的父母教养 方式与儿童气质的拟合模型说明这个案例。 答:(1)许多父母在教养困难型气质的儿童时也会变得易怒、不耐烦,要求苛刻、还可能采取惩罚的管教措施。但是, 这样 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与困难型儿童的气质类型并不拟合,于是,孩子变得更焦虑、紧张,对父母的惩罚措施也 更抵抗。事 实表明,如果父母在教养时总是不耐烦、生气、要求苛刻、采取惩罚手段,那么,困难型气质的儿童在日 后往往会继续保持 困难型气质的特点,并出现行为问题。(2)拟合模型告诉我们,孩子带着独特的气质来到这个世界, 成人必须接受它、适应 它。父母既不能总是表扬孩子的优点,也不能一味指责孩子的过错。无论孩子是哪一种气质类 型,父母都要为孩子提供一个 安全、接受、认可的家庭氛围,和一个与其气质拟合的抚养环境,以帮助孩子发展他们 的优势领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