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作品赏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作品赏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2)》作品赏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2) 盗传必究 作品赏析题 1.从小说标题看,《受戒》主要写“受戒”一事,但小说中对此事的描写非常简略,因此有人认为这 篇小 说的“主人公”是风俗。请通过对小说事件与人物形象的赏析,阐述你对《受戒》“主人公”的理解。 [评分标准] 要点 1:小说表而上以寺庙生活、明子“受戒”及明子与小英子的爱情为主要情节,但作者想要表达 的主 旨恰恰是:乡野中和尚与普通人都不受任何戒律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因此,小说的主人公既 非事也非 人,而是那种纯朴和谐的生活方式。(6 分) 要点 2:表现生活方式少不了人与事,因此小说着重写的是气氛,明海受戒及他与小英子的朦胧爱情, 与对 寺中和尚的描写一样,是这气氛中具体的人事。(6 分) 要点 3:与此相应,人物大都白描,事件大都侧写,而不加以重点突出。(6 分) 举例(7 分) 论述完整、举例恰当,逻辑清晰、文从字顺(5 分) 2.鲁迅的《伤逝》与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都描写了 “出走”的女性,主题都是婚恋,但内涵并不相 同。 赏析子君与白流苏两个女性形象,说明两篇小说在内涵上的不同之处。 子君是受到“五四”新思潮影响,要求个性解放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时代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大 胆追求 自由恋爱,勇敢地反抗封建道德和世俗偏见,毅然地冲出了家庭的束缚,在众目睽睽之下与涓生同 居在一起。 最后却因涓生得到的一张辞退信而断了生路,在强大的社会势力而前,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 因此,鲁迅创作 《伤逝》的目的,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同类题材小说,不是为了表现青年人为争取恋爱自由 和婚姻自主而对封建 婚姻观的反抗,也不是为了歌颂当时风行一时的“个性解放思想”,而是为了指出“个 性解放思想”的局限, 探讨受“个性解放思想”影响的一代“五四”反叛青年在冲出家庭的牢笼后如何才 能走上“新的生路”。(举 例略,13 分)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版的“娜拉走后怎样”的故事,一个关于“逃离”的故事。白流苏虽然几经努 力得 到了众人虎视眈眈的猎物范柳原,成功地逃出了家庭,但是,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削弱白己作品中常有 的荒凉感。 白流苏逃出了狼窝,又落入了虎口,而且,她得到的婚姻只是一座没有爱情的空城,而这座空 城的获得也仅仅 是因为战争的成全,是“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这种婚姻肯定靠不住。因此,张爱玲 的“娜拉”故事是探 究人性的故事,是为了探究永恒的男女关系,而与“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等社会 问题关系不大。如果说 鲁迅还相信有“新的生路”,那么,在张爱玲看来,女性从来就没有新生路。(举例 略,12 分) 论述完整、举例恰当,逻辑清晰、文从字顺(5 分) 3.以《狂人日记》为例,分析鲁迅小说“格式的特别”。 [评分标准] 鲁迅小说继承了传统小说重视人物语言和行为描写的优点,却打破重视故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常 规,从 西方小说那里学习到了截取生活“横断面”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顺序'而根据 内容需要安排情节。 (4 分) o 格式的特别。主要就在于它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小说中从来没有过的“日记体"。中国传统 小说大 多是笔 记体和章回体,并多采用第三人称,而日记体采用第一人称'整篇作品都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举 例略,7 分) 作品中的语言,小序是标准的文言文,正文却是标准的白话文,其白话文概括的力度和含义的深度又 绝不 亚于文言文,成功地完成了中国现代小说从文言向白话的过渡。(文言小序的 内涵与作用需展开具 体分析,7 分) 《狂人日记》虽然从题目和体式上都借鉴了俄国作家果戈里的同名小说'但无论是在语言 上还是内 容上都 很好地表现了中国本民族的生活、思想和意识,创造出了一种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举例略,7 分) 论述完整、举例恰当,逻辑清晰、文从字顺(5 分) 4. 谈谈《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彻底性与《倾城之恋》“白流苏”的不彻底性的具体表现,并说 明你更 欣赏哪一个人物形象,理由是什么。 如《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她尽管泼辣强势,却也只能走向悲剧的结局一最后用爱情和青 春换来 的财富和地位,也不过是捆绑自己身心的枷锁,-•步步将自己推向扭曲的深渊,继续荼毒着自 己的儿女。 不过也有例外,《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就得到了作者的偏爱。张爱玲在一次访谈中也曾经明确表示,白 己最 喜爱的小说就是这部《倾城之恋》,因为只有这部小说结局还算完满。 《倾城之恋》讲述的是出身破落遗老之家的的白流苏和一个风流不羁的南洋才俊范柳原之间的“爱 情” o 白流苏同样是在时代漩涡中挣扎的女性:曾经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寄居在娘家,身无分文,受尽奚 落。 在当时那个时代,按说她是无力获得美好归宿的。 5. 鲁迅在《阿 Q 正传》中是如何描写阿 Q 革命的,你对阿 Q 革命有何看法? (1 )以三幕的构制表现了裕泰茶馆在三个时代的变化,反映出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 历史,展现出北京半个多世纪的社会面貌,颇具“史诗”意味。 (2)作品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也没有集中完整的戏剧冲突,只靠地点.人物的集中和内在情绪的 统一,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做到了形散神聚。三幕戏,只是三个生活横断面,优如三幅市井风俗画。 (3 )全剧共 70 多人,有台词的就有 50 多人,有名有姓的也有 40 余人,台词都极富个性,性格鲜明。 作者根据人物在剧中的不同角色,采用了四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处理:一是主要人物从始至终;二是次要人 (4)语言具有北京口语的地方色彩,既生动形象,又符合人物的个性特征,对话简短,却包含丰富的内 容,三言两语间便写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人物肖像。 6. 《沙家浜》是如何表现阿庆嫂与胡传奎、刁德一的“智斗”的?你认为,这场智斗的精彩之处在哪 里? "上下打量”这一细节描写出刁德一对阿庆嫂的怀疑,表现了他的阴险、多疑。②泼茶的动作是阿庆 嫂对 对手的有力回击,体现她对刁德一的不满,表现了她的机智果敢。(意对即可) (3) 运用对偶、借代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点出了阿庆嫂与客人的关系,既符合人物身份又形象生动。 (意 对即可) (4) 这是一场尖锐而激烈的敌我矛盾冲突;刁德一设置圈套,孝步紧逼,企图找寻对手言谈中的漏洞; 阿庆 嫂则巧用自己与胡传魁的关系,察言观色,反击对手,保护自己。 7. 你如何理解《狂人日记》中白话正文前的文言小引?鲁迅为什么要讲他病愈后“赴某地候补” ? 《狂人日记》的真正结尾不在小说最 du 后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呼吁,而在前而文言写成的序里:被 视为 dao“病人”的狂人被治愈了,而且去某地候补做官,即将加入到统治者的行列,去维护那个吃人的世 界。这就 使得狂人形象在患病者、怀疑者、发现者和批判者多重形象之外,又增添了一重失败者的形象。 这是最令人伤心之处,也是狂人形象的悲剧意义所在,更是鲁迅思想的深刻性所在。在白话的日记体正文里, 表 现的是一个“狂人的世界”,而主人公却表现得异乎寻常地清醒,在“疯言狂语”之中,却揭露了封建礼 教的 吃人本质,处处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在文言写成的序中,表现的是一个所谓“正常的世界”,曾经 生病的 狂人被治愈了,而且去某地候补做官去了。 至此,《狂人日记》这一小说文本便具备了一种内在的分裂和对抗:白话的世界可以看作是现代的正常的世 界, 一个人的意识获得了觉醒的世界,一个意识到不能容忍吃人的人存在的世界,可这个世界却被视为“不 正常的世 界”,觉醒了的人却被视为“狂人”“病人”;文言的世界象征了传统的吃人的世界,一个表而上仁 爱本质上却 凶残的虚伪的世界,一个对觉醒者进行压制和“救治”并最终使其成为帮凶的世界,可这个世界 却被视为“正 常的世界”。 在这种黑白颠倒、正反错位的斗争里,狂人终于回归于“正统”,被所谓正常的“吃人”世界所治愈、同化 或 湮没了。 这是令人悲哀的一种结局,可恰是在这种悲哀里,会使我们认识到反封建的艰难性和复杂性,会令我们体会 到鲁 迅式的深刻与绝望。正如鲁迅白己所认为的,单纯为希望而奋斗的不是真正的勇士,真正的勇士应该直 物父子相承;三是特殊人物特殊处理; I 是普通人物随来随去。 而虚无,反抗绝望! 8. 《茶馆》在艺术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1 )以三幕的构制表现了裕泰茶馆在三个时代的变化,反映出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 历史,展现出北京半个多世纪的社会面貌,颇具"史诗”意味。 (2)作品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也没有集中完整的戏剧冲突,只靠地点、人物的集中和内在情绪的 统一,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做到了形散神聚。三幕戏,只是三个生活横断面,优如三幅市井风俗画。 (3 )全剧共 70 多人,有台词的就有 50 多人,有名有姓的也有 40 余人,台词都极富个性,性格鲜明。 作者根据人物在剧中的不同角色,采用了四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处理:一是主要人物从始至终;二是次要人 物父子 相承;三是特殊人物特殊处理;四是普通人物随来随去。 (4)语言具有北京口语的地方色彩,既生动形象,又符合人物的个性特征,对话简短,却包含丰富的内 容,三言两语间便写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人物肖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