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5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2)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2)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2) 考试说明:本人汇总了历年来该科所有的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考试题库,对考生的复习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内容包含: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项选择题 1.据资料统计,目前各类宗教信徒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 A.80% 2.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 )。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3.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 )。 C.17-18世纪 4.“计算机十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 )。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 B.定性研究 6.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7.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 C.贝塔朗菲 8.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 )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9.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 )。 A.经济学 10.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 )。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11.以“唯一真正的历史就是总体的历史”为理论旗帜,注重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跨学科、长时段综合研究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学流派是( )。 D.法国年鉴学派 12. 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 )。 C.浪漫主义 13.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 )。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14.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 )。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15.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 )。 B.“凯恩斯革命” 16.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 )。 A.孔德 17.世界范围内开发和发掘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的兴起,主要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 ) B.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18.古希腊的思想家都参与教育活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不少具有科学意义的假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思想家中被尊为“遵循自然”教育思想的鼻祖的是( )。 C.亚里士多德 19.许多人认为,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D.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 20.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时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 )。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21.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动力,正确的看法是( )。 C.强调入文社会科学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动力来自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 22.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 )。 D.语言学、考古学 23.人文社会科学在思想建设中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何种力量?( ) A.理论 24.教材所介绍的调查方法中,哪一种具体方法是与政治选举的预测一起发展起来的?( ) D.抽样调查 25. 20世纪西方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主流是( )。 C.分析哲学 26.“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 )。 B.克罗齐 27.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认识发生和知识增长的心理机制、分析智力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他构建的思维心理学是( )。 A.一种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 28.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马斯洛重点分析健康人的心理,全面探讨人类的“基本需要”。在他看来,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这一目标以及潜在美德的实现就是( )。 D.自我实现 29.有的学者倡导在科学研究中注入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突出表现?( ) A.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30.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 )。 D.卢梭 3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 )。 A.孔子 32. 1900年前后形成的“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是( )。 B.杜威 33.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 )。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34.对于有阶级存在的各种形态的社会,从人的活动的角度进行考察,其结构系统可以分为这样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 )。 A.社会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 35.在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中,其主流至今仍是( )。 C.分析哲学 D.解释学 36.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 )。 C.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37.中国当代文艺研究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正以( )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 D.主体论 38.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首创的,对整个心理学带来了很大冲击。 B.弗洛伊德 39.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研究“时间中的人”韵学科是( )。 C 历史学 40.创立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民主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 A. 夸美纽斯 41.( )是介于经济学和教育学之间的,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并着重对教育进行经济分析的交叉学科。 C 教育经济学 42.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希望的时期是( )。 A.“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D.80年代之后 43.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后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 )。 A.经济学 44.语言的转移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 )。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45.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者、《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作者亚当·斯密是( )。 B.英国人 46.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主要是由于( )。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47.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 )。 C.相对论和量力力学建立 D.试管婴儿培育成功 48.下列社会过程和现象尚不属于“全球问题”的是( )。 D.普及义务制高等教育问题 49.发动了早期有组织的全球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增长的极限》、<回答未来的挑战——学无止境》等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报告的学术团体是( )。 A.罗马俱乐部 50.新时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开放、重建与发展的根本指针是( )。 D.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 51. 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B.海德格尔,萨特 52.语言学已历经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是( )。 C.结构主义语言学 53.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得力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骨干的倡导;其主要倡导者是( )。 A.蔡元培 54.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者、《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作者是( )。 B.亚当·斯密 55.由于早期社会法律制度远未健全,法学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界限不清。作为独立学科的现代法学的诞生要推至19世纪,其标志是( )。 A.资产阶级法学体系的建立 56.世界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 )。 A.英国 57.一般认为,首次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一位( )。 C.传播学家 58.“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者是英国哲学家( )。 D.墙根 59.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 A.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61.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的学科是( ) B.经济学 62.各种人文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其中研究“学习活动中的人”的学科是( )。 C.教育学 63.美国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于19世纪70年代发表名著( ),阐述了人类历史变迁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期,被称为早期人类学的进化论学派。 A.《古代社会》 64.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 ) C.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 二、名词解释 1.社会科学 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就是社会科学。 2.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经济自由主义 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5.人文社会科学 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提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6.时代主题 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7.接受美学 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8.终身教育论 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它的主要内容有全程教育、全域教育、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四个方面。 9.人文科学 即“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特别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人的精神生活与精神世界进行探究的学问。 10.语言与言语 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 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11.人文主义 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12.语言学 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13.人文社会科学 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4.人文科学: 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三、简答题 1.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答:一是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4分) 二是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3分) 三是日益尖锐的当代全球问题。(3分) 2. 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对创作主体艺术思维及心理的深入开掘(3分);(2)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认识(3分);(3)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2分);(4)对文艺与社会一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步思考(2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学的主要变革有哪些? 答:一是从古代走向现代(3分);二是从“异文化”研究到“本文化”研究(3分);三是从半封闭研究到开放性研究(2分);四是马克思主义对西方人类学影响增大(2分)。 4.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 答: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属于两大经济思潮: 一是经济自由主义。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5分) 二是国家干预主义。它的理论源头是1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 贸易乃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从20世纪30年代起,发展出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并开始占主导地位。(5分) 5. 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3分)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3分) (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2分) (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2分) 6.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1)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价值关联性;(4分) (2)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3分) (3)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3分) 7.现代初等教育为什么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答:现代初等教育之所以需要跨学科的系统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复杂本性即其广泛性和多质性决定的;(4分)其次是由初等教育面临新的时代课题决定的;(3分)最后,这也是推进初等教育科学体系完善的需要。(3分) 8.中国当代文艺研究的重要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构建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充分认识文艺的审美特性;(3分) (2)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以价值论为补充,以主体论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3分) (3)文艺新学科建设受到重视;(2分) (4)文艺学的应用研究不断加强。(2分) 9. 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的三股新潮是什么? 答:一是在认识理论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4分) 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3分) 三是在情绪理论领域中,情绪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3分) 10. 20世纪上半叶现代心理学有哪四个发展方向? 答:(1)行为主义:其创始人华生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寻求预测和监控行为的途径。(3分) (2)格式塔心理学:这个学派认为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整体决定其内在的部分,突出了整体的综合的研究。(3分) (3)精神分析:核心概念是人类行为的本能以及“无意识”。(2分) (4)前苏联在马克思主义背景和巴甫洛夫生理学基础上开展的心理学研究。(2分) 11.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有哪些? 答:一是社会实践和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4分)二是多科性综合性的科学体系逐步形成;(3分)三是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3分) 12.终身教育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全程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青少年时代,而应该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过程。(3分) (2)全域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仅限于学校,而应该遍布于全社会。(3分) (3)全民教育。它包括普及初等教育、成人扫盲以及消除男女教育差异,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2分) (4)全面教育。终身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强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学会创造。(2分) 13.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有哪些? 答:(1)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4分) (2)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3分) (3)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3分) 14.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被视为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其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1)语言是符号系统:它的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系统具有自己特有的内在秩序或内在规律。(3分) (2)区分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的话语。(3分) (3)区分历时态与共时态:索绪尔侧重强调共时态的研究,以充分揭示语言的结构。 (2分) (4)区分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深层系统是由社会因素构成的,表层系统则是个人的言语表达,语言学应着重研究深层系统。(2分) 15.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机理是什么? 答:(1)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4分) (2)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3分) (3)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式,是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3分) 四、论述题 1.有位学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座大城市里,有位小姑娘依靠父母亲艰苦的努力,好不容易跨学区进入了全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小姑娘高兴极了,开学前三天,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开学以后头几天,小姑娘天天在家里的饭桌上说学校这样好那样好。可是,就在开学第一周的周末,小姑娘回家后突然嚷着下星期再也不去上学了。父母亲不知所措,急着追问缘由。小姑娘哭着说:今天,整整一天,班主任老师没有看我一眼,连一眼也没有看啊! 有位小学校长讲述了另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学生期中考试数学只得了58分,在教师办公室呆着不肯回家。他对老师说,分数单上挂红灯笼,妈妈是不准让我进家门的。看看老师不作声,又说:老师,这次能不能先借给我2分呢?下次再考,我一定还上这2分。数学老师想了想,深深地点了点头。到了下一次考试,孩子有明显进步,还了2分,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孩子的成绩列入了班级的中上游。 试就这两件事,谈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第一,小学生期待的是关心、爱护和理解(两例皆然)。第二,教师的行为态度,小到课内外射向学生的视线的分配(第一例),大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第二例),都在小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消极(第一例)或积极(第二例)的影响。第三,家长过度的期望和呵护(第一例),或者是简单粗暴(第二例),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第一例中,在过度的呵护之下长大的、具有某种优越感的“小太阳”,心理上经不住也许只是短暂的偶然的挫折;第二例中,孩子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笼罩着阴影——可喜的是,这个孩子能尝试与命运抗争)。 如做进一步思索,在这类案例中,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都有特定着的社会心理背景。为什么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呢?这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进行讨论。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一点心理学,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i爱护、理解和疏导,给家长提出必要的有说服力的建议,向社会作积极宣传,实在是十分重要的。 2.试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答:第一,当代人文社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背景,出现了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3分) 第二,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3分) 第三,在主要思维方式方面,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3分) 第四,从社会实践功能看,出现了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3分) 第五,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看,出现了高技术化的趋势。(3分) 3. 当前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普遍推行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答:(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前进。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研究骨干通才化;研究人员群体化;出现了文一文沟通,理一理沟通,文一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8分) (2)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自然科学“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个人的时代”;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智”轻“情”、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向。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8分) (3)联系实际进行论述。(4分) 4.试以某一具体学科的发展为例,说说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答:比如管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就相当典型地反映了这个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1)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典型地反映了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的鲜明特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管理和科学技术被认为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轮子;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苏联,列宁把管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项最困难、最能收效的中心任务。应运而生并对社会实践发挥了能动作用的管理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7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管理者和管理学家之外,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的专家也纷纷介入,从各自的背景,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研究同一个对象 ——对人、事、物等组成的物质一社会一文化系统进行自觉控制的行为和过程,以至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并发展成为跨科学部类、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学科群——具有多科性、综合性的管理科学。可以说,管理学的发展,是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通过不断分化、综合,形成了多科性、综合性庞大体系这一总体发展特点的缩影。(7分) 第三,管理学的发展,从根本上说,体现了对人的认识的深化。管理学研究的焦点,从自然人、机器人,到“经济人”,到“社会人”,到“复杂人”,到“信息人”,标志着管理科学几度飞跃。这一发展轨迹,充分反映了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总体特点: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6分) (回答本题,一是要求答出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三个总体特点,即“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多科性综合性的科学体系逐步形成、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二是要求结合某一具体学科的发展来回答,比如哲学、历史学、文艺学等等均可,绝不限于上述管理学这个学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