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5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简答作品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简答作品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1) 盗传必究 一、简答题 1. 你如何理解陶渊明《饮酒》诗中“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中的“真意” ? 答:真意,人生真谛。(3 分)从这大自然的景色中领悟到人生的真意,陶渊明没有明说,因为他“欲 辩 已忘言”,但大体不外乎鸟日出而出,日夕而返,完全委任自然,这也是人应该遵循的生命之道。(5 分) 并 且,“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鸟之归山与作者归隐田园一样,都有飞返归宿之意(2 分)。 2. 简述张养浩《潼关怀古》的深刻主题。 答:这首短曲虽寥寥数语,却高度概括,精警深刻,(3 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把统治 阶级 的利益与广大百姓的利益摆在尖锐对立的位置,(4 分)其深刻性,尖锐性,思想性足抵一篇史论。(3 分) 3. 《木兰诗》中,木兰的形象与其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子形象有何不同? 答:木兰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以前的女性形象在文学题材中都是与爱情、婚姻有 关的, (3 分)且往往是弱者和被动者,是受损害的形象。(2 分)而木兰的形象则与一般爱情婚姻题材无 关,(2 分) 且她已是一个主动者,一个强者的形象。(3 分) 4. 关汉卿的《窦娥冤》全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其“感天动地”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其感夭动地的具体内容,在第三折里。感天,使三伏天天降 大 雪,(3 分)接着是楚州三年大旱。(3 分)动地,是杀头时血不落地,全飞溅在白练之上,(3 分)这种 浪漫 主义是关汉卿剧作的一个重要特色。(1 分) 5. 筒述《诗经•氓》中的对比手法。 答:对比有两层,(2 分)一是女子与男子的对比,(1 分)是美与丑、真诚与虚伪的对比;(2 分)一 是 男子自身前后行为不一的对比,(2 分)显示“氓”自私、“二三其德”的性格。(2 分)这两层对比对塑 造人 物形象起到极大的作用。(1 分) 6. 筒述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叠字技巧。 答:开头的一连十四个叠字(1 分),寻寻觅觅写外部动作(2 分)。冷冷清清既是此在的环境,(1 分)也 可以理解为寻寻觅觅的结果,(1 分)"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感受。(2 分、)这三组六个叠字,由轻转 重, 由浅入深,(2 分)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心境(1 分)。 7. 筒述《三国演义》中的“三绝”。 答:指《三国演义》塑造的三个重要人物。(2 分)因其有鲜明的特色与突出的特征而被称为“绝、 (2 分)诸葛亮是“智绝”。(2 分)关羽被塑造为“义绝”,当作义气的化身。(2 分)曹操则是被当作一个反 而 人物、一个暴君来塑造的,是“奸绝”。 8. 筒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对比手法。 答:对比在此词中表现为三个方而:(1 分)a.古今赤壁对比。(1 分)显示出孤单寂寞的心情。(2 分) b.身游与神游的对比。(1 分)是抒情与写景的结合。(2 分)c.自己与英雄人物的对比。(1 分)写 出了自己 失意落魄。(2 分) 二、作品分析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 为笼 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细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峭 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蜘踢。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妹。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 尚不 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 值千 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髯髯颇有须。盈盈公府步, 冉冉府中 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 诗中如何描写罗敷的美? (8 分) (2) 罗敷为何要夸夫?(8 分) (3) 综述罗敷的人物形象。(10 分) 答:(D 写罗敷的美,作者没有直接写罗敷的容颜,(2 分)而是通过对环境美、器物美、服饰美的描 写 来衬托,(3 分)同时又写了观者的反映,这是通过写美的效果来写美丽的方法。(3 分) (2) 后而一段罗敷夸夫未必是实情,从诗意来分析,罗敷不会有这样一位丈夫,(2 分)她虚构出这么 一 位杰出的丈夫是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太守以势压人诱人,她也就以势相抗,这显示出罗敷不仅 勇敢而 且机智,并不失活泼。(3 分)这一段对罗敷形象的刻划极其重要。同时,这种写法避免了一般这 种题材的悲 剧套路,使一般的严肃的道德性主题一变而为轻松愉快的喜剧。(3 分) (3) 坚贞(1 分),勇敢(1 分),机智(1 分),不慕权势(1 分)。外貌的美色和内在的美德完美结合, 其形象丰满而光彩夺目。(3 分)(能结合作品作较为充分的论述,3 分) 2. 阅读下列作品,回答问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旦浅,相去 复几 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7 分) (2) 这首诗的基本手法是什么? (7 分) (3) 简述叠字的使用在传情写物上的作用。(12 分) 答:⑴借天上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3 分)写人间男女爱情的悲欢离合,是这首诗的主题。(4 分) ⑵全诗字哥匀句都在写天上的织女,(2 分)却又字字句句都在抒发地上思妇的离恨,(2 分)既有象 征 的特色,又有浪漫的色彩(3 分)。 ⑶诗中连用六个迭字,(2 分)不仅增强了节奏的美感和音韵的协调,(3 分)更多的是自然而贴切地 表 达了物性与情思。(4 分)象用“纤纤”来写手,用“盈盈”来写银河,贴切而形象,用“脉脉”来写 情,更 是含而不露,却又尽得风情。(3 分) 3. 阅读下列作品,回答问题。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⑴此诗作于何时?(杜甫的早年、中年、晚年?)此时的杜甫处境如何?(10 分) 答:作者写此诗时是他的晚年(五十六岁),(3 分)他漂泊异乡滞留夔州,(2 分)一生的抱负志向都 已 付之东流。(3 分)重九登高,所见所闻与所感融汇一篇,遂成此千古绝唱。(2 分) ⑵“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被称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你能否一一指出来?(16 分) 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全诗的重心所在,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称赞此联“十 四 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 齿也; 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乙编卷十五)(可用自己的话说明。每答出 一意给 2 分,共 16 分) 4. 阅读下列作品,回答问题。 左思《咏史》(其二)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 非一朝。金张借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自首不见招! ⑴这首诗分为几层?各层关系如何?其中心主题在第几层?(16 分) 《郁郁涧底松》一首可分为三层,(3 分)第一层四句写自然界现象,是赋中之比;(2 分)第二层四句 自 然地过渡到人间社会的不合理,(2 分)第三层转入历史,以历史上的大族金日碑和张安世两家族长期把 持朝 政和冯唐终老郎署作对比,写出历史上的不公平。(4 分)中心思想体现在中间一层,(4 分)前后两层 一是以 比的手法譬喻社会,一是以历史现象影射社会。这是典型的“两宾夹一主”的写法。(1 分) ⑵该诗的主题是什么?(10 分) 鲜明地讽刺和批判了门阀制度的不合理(4 分)及其对人才的扼杀。(4 分)表达了白己怀才不遇沉沦下 僚 的愤懑。(2 分) 5. 阅读下列作品,回答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 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缱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君知 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 所害,且君 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 欲肆其西封。不阙 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 整, 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 烛之武为秦穆公分析了哪两种关系?利害如何? (17 分) (2) 烛之武这段说辞的立足点是什么?秦穆公为什么听从了烛之武的劝谏?(iO 分) 答:⑴展示了两种关系:一是秦郑关系:(2 分)烛之武假定两种情况:亡郑、存郑。(2 分)然后指出, 亡郑,于秦有百害而无一利;(2 分)存郑,于秦有百利而无一害。(2 分)从而使秦郑关系由敌我关系变为 合 作互利关系。(1 分)二是秦晋关系。(2 分)烛之武从历史与未来两点指出秦晋之间的竞争关系:就历史 看, 晋负(对不起)秦;(2 分)就未来看,晋阙(损害)秦(2 分)。从而使秦晋由合作关系变成了竞争关系。 (2 分) ⑵烛之武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就是因为他抓住了 “利害”二字(3 分)。这二字乃是这段说辞的核心 与 立足点。(4 分)秦穆公之所以被烛之武说服,正是他在烛之武的分析中,看清了利害。(3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