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部分答案(试卷号:2009)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部分答案(试卷号:2009)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部分答案(试卷号:2009)‎ 一、选择题 ‎1.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E.《教育漫话》‎ ‎2.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E.不均衡性 ‎3.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功能有()。‎ A.定向功能 B.调控功能 C.激励功能 D.评价功能 E.衍生功能 ‎4.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教师职业形象有()。‎ A.独奏者 B.伴奏者 C.协助者 D.领导者 E.促进者 ‎5.学校管理工作必须讲求效益,做到低消耗、高质量、高速度,力求用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取得尽可能好的工作效果,这是学校管理原则中的()的要求。‎ A.导向性原则 B.有效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E.规范性原则 ‎6.教育的目的主要受()因素的制约。‎ A.人口数量 B.人口质量 C.人口结构 D.政治制度 E.生产力发展水平 ‎7.儿童期指的是()。‎ A.1~3岁 B.3~6岁 C.6—11/12岁 D.12/13—15/16岁 E.16/17—25/30岁 ‎8.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根据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情况,学习的方式可以划分为()。‎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独立学习 D.发现式学习 E.接受式学习 ‎9.作为进步教育的代表,杜威提出的基本主张包括()。‎ A.学校即社会 B.教育即生活 C.教师中心 D.儿童中心 E.书本中心 ‎10.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系统的级别层次包括()。‎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研究生教育 ‎1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读书指导法 E.参观法 ‎12.“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E.多重收获性 ‎13.学校管理工作一定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传统经验与现代管理科学之间的关系,这是学校管理原则中的()的要求。‎ A.导向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E.规范性原则 ‎1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组织形式主要受()的制约。‎ A.人口数量 B.人口质量 C.人口结构 D.政治制度 E.生产力发展水平 ‎15.“严而有格,严而有方”暗含的德育原则是()。‎ A.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B.长善救失 C.疏通引导 D.知行统一 E.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16.心理学家所说的“心理断乳期”指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时期。‎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儿童期 D.少年期 E.青年期 ‎17.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主张的人民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陶行知 C.杨贤江 D.晏阳初 E.黄炎培 ‎18.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 A.机会 B.规模 C.性质 D.速度 E.理念 ‎19.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特点。‎ A.基础性 B.普遍性 C.全面性 D.义务性 E.职业性 ‎20.与“揠苗助长”、“一曝十寒”相对立的教学原则是()。‎ A.‎ 循序渐进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E.全面发展原则 ‎21.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A.讲授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讨论法 E.参观法 ‎22.在现实教育中,教师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精神品质等都可能为学生所模仿,这表明教师劳动具有()的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被动性 E.复杂性 ‎23.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大教学论》‎ E.《普通教育学》‎ ‎24.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卢梭 D.赫尔巴特 E.杜威 ‎25.传统教育派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E.学校中心 ‎26.“温故而知新”,是指教学应遵循()。‎ A.循序渐进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E.全面发展原则 ‎27.班主任是通过()了解和研究学生的。‎ A.观察 B.谈话 C.研究分析书面材料 D.调查访问 E.参观 ‎28.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标榜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这表明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做到()‎ A.全面施教 B.以身作则 C.民主平等 D.爱严相济 E.要求一致 二、填空题 ‎1.教育的个体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和个体享用功能。‎ ‎2.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和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3.专门培养教师的机构之所以称“师范学校”。“师范”的涵义是学高身正。‎ ‎4.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又对其智力发展起着调节和推动作用。‎ ‎5.学校民主管理主要的、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教职工直接参与讨论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的一种组织形式。‎ ‎6.‎ ‎1632年出版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7.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和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8.‎ ‎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9.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它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10.专门培养教师的机构之所以称“师范学校”,是因为“师范”一词揭示了教师职业形象的本质特征学高身正。‎ ‎11.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在学校党支部领导下的审议监督机构。‎ ‎12.教育有四个基本要素,它们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 ‎13.从人的自然本性来讲,人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 ‎14.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方法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个性化和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 ‎15.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系统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级别层次。‎ ‎16.元认知监控的学习被称为是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的过程。‎ ‎17.教育韵研究对象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 ‎18.中小学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是未完成的人,是可教育的人。‎ ‎19.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20.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过程,教育的最终效果固然离不开教师的教,但同时也取决于学生的学。‎ ‎21.教师备课的主要内容有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2.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学生,是实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应有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 ‎23.利用或创造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或情境,给人以积极的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的培养人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是陶冶教育法。‎ ‎2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5.学校教育的最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6.‎ 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等特点。‎ ‎27.‎ 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课外教育,它与课堂教学共同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 ‎28.‎ 展示正面人物的事迹和思想,以其优良品质和高尚行为为影响人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29.班主任要正确而有效地组织班级工作,其前提条件是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三、辨析题 ‎1.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 错(2分)。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动物的活动源于其生存本能,而非教育。(4分)‎ ‎2.德育为首,就是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无论进行什么教育,都要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错(2分)。德育之所以为首,是因为德育是塑造人的工作,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事的重要工作,是指德育要蕴含在其他各育之中,要纳入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要变成全校教师的重要职责。但并不意味着无论对学生进行什么教育,首先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而是应该根据其他各育的过程与规律巧妙地将德育蕴含其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4分)‎ ‎3.自出生起,女性就优于男性;直到初中前期,男生开始优于女生。‎ 错(2分)。从生理角度看,男女确实存在差异,但不能说女性在早期就全部优于男性,初中前期后男生开始优于女生。事实是:在早期,男孩右脑的专门化早于女孩,而女孩的左脑支配语言活动的部位比男孩发育快。(4分)‎ ‎4.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 错(2分)。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动物的活动源于其生存本能,而非教育。(4分)‎ ‎5.‎ 智育就是知识教育,是实施全面教育的认知基础和知识基础。‎ 错(2分)。智育确实是实施全面教育的认识基础和知识基础。但智育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向学生系统的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知识教育只是它的一部分任务。(4分)‎ ‎6.学校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别无他意。‎ 错(2分)。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但学校德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学校德育主要还包括政治教育(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教育)、思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教育)和品德教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育)等三个方面。(4分)‎ ‎7.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的确立必须符合教育目的。‎ 错(2分)。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包括对教育性质和方向、教育目的和道路等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对人的质量标准和培养规格的专门规定,因此,完整的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目的的确立必须要符合教育方针的规定。(4分)‎ ‎8.教学模式即教学方法。‎ 错(2分)。教学模式不等同于教学方法,它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4分)‎ ‎9.德育与思想教育是一回事。‎ 错(2分)。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只是广义的德育的一个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政治教育(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教育)和品德教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育)等。(4分)‎ ‎10.‎ 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的确立必须符合教育目的。‎ 错(2分)。所谓教育目的,就是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规定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是一个国家办教育的根本大法。教育目的是对人的质量标准和培养规格的专门规定。因此,完整的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目的的确立必须要符合教育方针的规定。(4分)‎ ‎11.课程即学生所学科目的教材。‎ 错(2分)。课程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课业及进程。狭义课程是指一门学科,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等。(4分)‎ ‎12.所有被称呼“老师”的都是教师。‎ 错(2分)。老师,是人们对各行各业“能者”的尊称,是一种广义的教师概念,不是教育学意义上的教师概念。作为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教师,是狭义上的。狭义的教师概念,外延限定在中小学等各级各类学校专门从事教学的人员。因此,狭义的“教师”是指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别影响为其主要职责的人。(4分)‎ 四、筒答题 ‎1.‎ 简介学生评价的基本类型。‎ 答:学生评价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 ‎(1)发展性学生评价。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2分)‎ ‎(2)档案袋评价。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是学生成长的记录袋。(2分)‎ ‎(3)表现性评价。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成就的评价,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方法。(2分)‎ ‎(4)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评价目标和标准对自身学习和发展中的各个方面所做的价值判断。(2分)‎ ‎2.简述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答: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一般包括:‎ ‎(1)心理准备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需要心理上的准备,首先是引起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我要学习”的需要。(2分)‎ ‎(2)感知知识阶段。(1分)‎ ‎(3)理解知识阶段。(1分)‎ ‎(4)巩固知识阶段。(1分)‎ ‎(5)运用知识阶段。(2分)‎ ‎(6)评价学习效果的阶段。(1分)‎ ‎3.简述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动向。‎ 答: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动向包括:‎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2分)‎ ‎(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1分)‎ ‎(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1分)‎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1分)‎ ‎(5)大力发展高等教育;(1分)‎ ‎(6)加快发展成人继续教育,(1分)‎ ‎(7)加快发展特殊教育。(1分)‎ ‎4.‎ 简述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儿童权利保护的原则。‎ 答: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儿童权利保护的原则包括:‎ 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分)‎ 第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2分)‎ 第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2分)‎ 第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2分)‎ ‎5.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答: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 ‎(1)顺序性,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顺序、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序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展开不同的教育活动。(2分)‎ ‎(2)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发展特征,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2分)‎ ‎(3)不均衡性,即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非均等速度和非线性的特征。认识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工作要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及时而教。(2分)‎ ‎(4)个别差异性,即儿童的身心受各种因素影响呈现出共同特征的同时又有变异性,呈现出差异性。教育者只有掌握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才能“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因材施教”。(2分)‎ ‎6.简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有关儿童权利保护的原则。‎ 答: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有关儿童权利保护的原则:‎ ‎(1)儿童利益最佳原则;(2分)‎ ‎(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2分)‎ ‎(3)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2分)‎ ‎(4)无歧视原则。(2分)‎ ‎7.简述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答: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 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2分);语言表达能力(2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1分);组织管理能力(2分);教育科学研究能力(1分)。‎ ‎8.简述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答: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包括:‎ ‎(1)生存的权利;(2分)‎ ‎(2)安全的权利;(2分)‎ ‎(3)受教育的权利;(2分)‎ ‎(4)受尊重的权利;(1分)‎ ‎(5)人身自由的权利。(1分)‎ ‎9.简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答:(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2分)‎ ‎(2)学校教育还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2分)‎ ‎(3)学校教育还具有高度的组织性;(2分)‎ ‎(4)教育可以控制、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1分)‎ 但是教育的主导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又有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任意决定人的发展。(2分)‎ ‎10.简述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答:(1)全面发展的方向性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 ‎(4)直观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尽力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 ‎11.简述如何创建优秀的班集体。‎ 答:(1)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2分)‎ ‎(2)健全组织;(2分)‎ ‎(3)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2分)‎ ‎(4)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3分)‎ ‎12.简述中小学教育的特点。‎ 答: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 ‎(1)基础性是指中小学教育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是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3分)‎ ‎(2)全面性就是指通过全面的知识教育使青少年的各方面素质获得全面发展。(3分)‎ ‎(3)义务性指的是每个社会公民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3分)‎ ‎13.简述什么是一堂好课?‎ 答:(1)有明确的教学目的;(2分)‎ ‎(2)教学内容正确;(2分)‎ ‎(3)方法恰当,运用自如;(2分)‎ ‎(4)结构紧凑;(2分)‎ ‎(5)教学效果好。(1分)‎ ‎14.简述如何贯彻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 答:(1)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导之以行;(3分)‎ ‎(2)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上严格要求自己,进行自我修养;(3分)‎ ‎(3)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教育者要以身作则。(3分)‎ 五、论述题 ‎1.联系实践,阐述如何实现教师自身素质的现代化?‎ 答: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师素质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首先是其思想观念的现代化(2分);其次是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2分);再次是知识构成上的现代化(2分);最后是能力素质的现代化(2分);即教师应具有一个完善的能力结构(2分)。‎ 结合实际论述部分:5分 ‎2.联系实际阐述德育教育中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结合的必要性和要求。‎ 答: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德育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按照生活准则和品德规范等严格要求他们,通过两方面的结合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2分)‎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有其建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它既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也是制约德育效果的两个相辅相成的必要条件。(2分)‎ 这一原则在实践中要注重的主要问题包括:‎ 第一,要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严格要求。(2分)‎ 第二,要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信任,热情帮助学生完成要求。(2分)‎ 第三,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严格要求固然不可缺少,但应注意:爱要得体,严而有格,严而有方。(2分)‎ 结合实际论述部分:5分 ‎3.论述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并结合实际论述教师个人如何实现自身的现代化?‎ 答: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丰富,一般可从以下八方面的价值追求和具体目标体现出来:教育普及化、教育国际化、教育民主化、教育法制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多样化、教育整体化,以及教育终身化。(5分)‎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师素质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首先是其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其次是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再次是知识构成上的现代化,最后是能力素质的现代化,即教师应具有一个完善的能力结构。(5分)‎ 结合实际论述部分:5分 ‎4.请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教学实例,谈谈你对教学过程基本规律的理解。‎ 答:教学过程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教学过程规律性的反映(2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分)‎ ‎(2)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的规律;(2分)‎ ‎(3)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的规律;(2分)‎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1分)‎ ‎(5)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1分)‎ 结合实际论述部分:5分 ‎5.联系实际,阐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答:教育的经济功能:‎ 要点部分共10分:‎ ‎(1)提高劳动者素质。一方面,教育可以把潜在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劳动力;另一方面,教育可以改变劳动能力形态,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4分)‎ ‎(2)促进经济增长。教育以培养人为己任,人是劳动力中最关键、最能动的因素,教育能提高劳动力的劳动熟练程度,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3分)‎ ‎(3)推动科技发展。通过教学,首先可以实现高效率的科学知识再生产,完成培养人的任务与使命;教育还可以通过科学研究,也能生产新科学知识和新生产力。(3分)‎ 结合实际论述部分:5分 ‎6.联系实际阐述德育教育中如何贯彻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 答:执行统一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也要对他们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言行一致的品格。(2分)‎ 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应注意:‎ ‎(1)要注重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2分)‎ ‎(2)要注重对学生晓知以理、导之以行。(2分)‎ ‎(3)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上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等多方面的活动中,自觉锻炼和培养知行一致的品格。(2分)‎ ‎(4)教育者自身要以身作则。(2分)‎ 结合实际论述部分:5分 ‎7.‎ 结合现实谈谈活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答:个体的遗传素质和外部的环境因素,只有通过活动的结合,才能将外部的资源因素转化为个体身心发展需要的能量(2分)。活动对个体发展的意义表现在:‎ 第一,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3分)‎ 第二,活动是个体各种潜能和需要展开、生成的动力。(3分)‎ 第三,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机制,体现着人的能动性。(2分)‎ 结合实际论述部分:5分 ‎8.‎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才能让德育的说理教育法产生实效。‎ 答:要让说理教育法产生实效,应根据实际来选择和运用说理的方式,几种方式结合使用:‎ ‎(1)说理要有民主性,不能以空洞的大道理去压人;(3分)‎ ‎(2)说理要有针对性,不能无的放矢,要符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3分)‎ ‎(3)说理要有真实性;(2分)‎ ‎(4)说理要生动有情,富有感染力。(2分)‎ 要让德育的说理教育法产生实效,应注意:‎ ‎(1)说理要有民主性 A.不能以空洞的大道理去压人,不能采取强制的手段迫使学生接受现成的结论;‎ B.给学生留有理解、思考的时间和余地;‎ C.说理时教育者应以平等、公正的态度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敞开思想发表自己的意见;‎ D.对一时还不能理解的问题要启发引导;‎ E.对不同的意见可以通过讨论、调查、参观等各种形式来统一思想。‎ ‎(2)说理要有针对性 A.要符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 B.针对性不仅是对缺点错误而言,也针对优点和长处。针对优点和长处,可使受教育者受到鼓励,针对缺点或问题,可使其得以省悟。‎ ‎(3)说理要有真实性 A.要善于把理论变成学生可感、可知、可信的事实,使学生体验到“理”的普遍意义;‎ B.只注意联系实际而不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理论的指导意义,就难以真正使学生对其产生深刻印象,还有可能把它束之高阁。‎ ‎(4)说理要有真实性 理论的魅力,不只在于它的科学抽象,还在于它能借肋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形象性和人的情感等变得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这是说理中不可忽视的。‎ ‎9.联系实际,试论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 答:(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分)‎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学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3分)‎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4分)‎ 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要正确对待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的必要条件。因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代表社会利益和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育活动教师受过专门训练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懂得如何帮助、引导学生以简捷、有效的方式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有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它只有通过学生的学这个内因来起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是互相依存相互的统一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而要使学生自觉掌握知识主要靠调动学生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只有两者统一起来才能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10分 六、案例分析题 ‎1.(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问题: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 答: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2.(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下面一个事例教师会经常遇到,如果处理不好,教师会陷入尴尬境地。‎ ‎“上课说话,为什么不注意听课?出去”,老师对一位学生发出严令。这位学生没有出去,“听见没有,叫你出去”,老师加重了语气,学生仍不出去,老师奔下讲台,冲到学生跟前,用力往外拉,学生死命拉住桌子,眼里含有敌意,全班学生都看着这位威严的老师,老师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问题:分析上面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如果你是教师,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解决?‎ 首先,老师反复重复这样做,是因为老师说了话学生没听,他的威严受到了损坏,根据老师的言语和行为,可以断定老师是一个急躁情绪冲动的人,而且要面子。对于此学生,自然对老师已存在抗拒心里,一般来说出现这个情况肯定是有前因,这类问题不是第一次,所以孩子眼里充满敌意。老师自然尴尬,因为她没想多会是这样结果,她认为她的权威可以让这名学生出去,并且经过这么折腾她更会无地自容。‎ 如果是我遇到说话这种问题,首先要排除说话原因是什么,是问作业还是谈学习无关的是,抓到证据才让人信服,不要太早下结论,这样只会毁了孩子的自信心,并且存在抵触心里,这是第一。第二,老师因为这是发火是很幼稚的错误,这种小事总发火学生都第一。第二,老师因为这是发火是很幼稚的错误,这种小事总发火学生都麻木了,以后再有其他问题还怎么处理。所以这位老师只是在情绪化处理问题,只能说明会教东西,谈不上管理。‎ ‎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听课风波 新学期开始后,刘校长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检查,以课堂教学的质量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希望通过经常性突击听课,促使教师改进教法,提高授课水平,向45分钟要质量。‎ 会议后的第一天,校长、主任根据原定方案,自带凳子分头到班级进行不打招呼的听课。第一次听课后,部分校长及主任都肯定了这种做法,同时也有一部分干部提出疑问,认为这种听课的方式不够妥当,对教师不够尊重,易造成逆反心理。虽说有不同意见,第二天仍按事先分工,继续进行这项未完的工作。可是情况与前一天截然不同了。这个教师说:“我这堂课主要是让学生做作业。”那个教师说:“我这堂课主要是让学生背书。”一句话,就是不愿让领导听不打招呼的课。可想而知,这一次校长、主任们真的坐冷板凳了。这样的听课遭遇软抵抗,已无法继续下去了,刘校长陷入了沉思。‎ 问题: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进行课程评价,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这本无可非议。但为什么刘校长组织的听课却事与愿违,出现无法坚持下去的状况,原因何在?学校对于教师的课程评价应该坚持什么取向?选择何种模式?‎ 答:课程评价是对课程价值的研究过程。学校管理中的课程评价,主要要做好以下工作:确定恰当的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选择合适的课程评价模式,进行课程评价的具体实施等。学校课程评价首先要确定恰当的价值取向。根据不同的标准,课程评价可以分成很多种类型。而事实上,课程评价中的各种要求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例如,教材的科学性、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课程接受者的身心特点,均影响课程的设计。因此,对课程的评价不能只强调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课程评价不仅要有正确的理念,同时要有好的评价方式。主要的课程评价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差距评价模式、自然式探究评价模式等。每种评价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并擅长评价特定的内容。因此,要根据每种评价模式的优缺点以及学习课程管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模式选择,或者综合性选择,以充分发挥学校对课程评价模式的管理作用与功效。‎ ‎4.(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问题: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教师的教育机智。‎ 答:(1)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全身心地倾注到自己教育对象——学生身上,以深情的爱,无私的爱,不知疲倦的帮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师爱具有坚定的原则性。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以平等、民主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为指导的。‎ ‎(2)小雷的新教师秉承了新的学生观,将学生看成是发展的独立个体,注重因材施教。‎ ‎5.(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正确地对待差生 留级生田青到了新的班级里,第一次和班主任见面就不愉快。他因为有过偷别人自行车的记录,这位男老师不叫他的名字,而是叫他“那个偷车的小孩子”,让他觉得很尴尬难堪。有一次他犯了错,老师把他妈妈请到办公室,当着妈妈的面骂他,打他,他当时被惹急了,冲出办公室找了根铁棍就要打老师,结果被妈妈拦住了。‎ 问题:你认为该班主任的做法违反了哪些教育原理,如果你是该学生的班主任,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教育策略对他进行教育?‎ 答:如何对待品行、学习都不佳的学生,学校应担负重要任务。‎ 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时期,处于世界观逐步形成时期,他们要求上进、追求真理、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但是由于缺乏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对许多问题认识不清,辨别是非能力较差,需要学校老师从正面向他们经常讲道理,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 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渴望自我得到肯定,因而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会使学生产生愉快、自信的体验,并转化为他们积极要求进步的内在心理动力。‎ 对待所谓的“差生”,教师要热情关心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要激发和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就要善于在每一一个学生身上发现优点,成绩和长处,这是激发学生自尊、自信和源泉。‎ 对待所谓的“后进生”,教师要善于向他们提出正确、合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老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宜过多、过难,要由少到多、由易到难,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要使他们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避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当他们达到某阶段的要求后,还要及时地向他们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6.(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黄山为什么不在五岳之列 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作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问题:这种家庭作业布置,体现了新课程的哪些理念?‎ 答:(1)布置这种探究性作业,把问题留给了学生,能够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形成。‎ ‎(2)探究学习也称为发现学习。学习过程除了被动接受知识外,还存在大量的发现与探究等认知活动。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学生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学习或发现学习是体现学习的真正价值、实现有意义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材料中,这位教师并不否定提出疑问的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课后自己去思考和探究,并将自己的认识写出来进一步讨论,正是体现了新课程中关于探究学习理念的阐述。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