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现代文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1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现代文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1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现代文学》2022 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11) 盗传必究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与鲁迅一样,曾留学日本,并“弃医从文”的另一位现代作家是()o A. 周作人 B. 田汉 C. 郭沫若 D. 茅盾 2. 19 21 年 11 月与梁实秋等人一起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的青年诗人是()。 A. 闻一多 B. 徐志摩 C. 戴望舒 D. 臧克家 3. “我”从小失去父亲,由母亲卖身供养求学。当“我”发现这个残酷的事实后,坚决离开了母亲。 但 是生活的艰辛无情地嘲弄了“我”,在受骗失身之后,“我” 一步一步滑向命运的波谷,终于和母亲一样, 做 了 “世袭”的妓女。这个故事出自小说()? A. 《月牙儿》 B. 〈柳家大院》 C. 〈断魂枪》 D. 〈我这一辈子》 4. 1933 年元旦,萧红在《国际协报》新增版上发表了小说处女作()。 A. 《弃儿》 B. 《腿上的绷带》 C. 《跋涉》 D. 〈王阿嫂的死》 5. 因为〈蛇》、〈蚕马》、《无花果》和〈南方的夜》中的优美诗句,有人称冯至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 诗人”。这个人是()o A. 鲁迅 B. 郭沫若 C 茅盾 D.闻一多 6. 1924 年,蒋光慈、沈泽民等成立的春雷社,是革命文学社团的代表。他们的主要阵地是五四时期 “四大副刊"之一的()。 A. 《晨报副刊》 B. 《时事新报》副刊〈学灯》 C. 《京报副刊》 D. 〈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7. 在现代派诗人中,最具先锋意识也最年轻的是《二十岁人》(1936)的作者()o A. 卞之琳 B. 冯至 C. 何其芳 D. 徐迟 8. 《都市风景线》(1930)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主义手法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的小说作品。其作者是()等。 A. 穆时英 B. 刘呐鸥 C. 戴望舒 D. 施蛰存 9. 解放区民歌体叙事诗的主要作品有《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赶车传》、《王九诉苦》和《赵 巧儿》等。其中《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 A. 李季 B. 阮章竞 C. 田间 D. 张志民 10.40 年代,在解放区的平剧(即京剧)改革中,被称赞为“旧戏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的作品是()0 A. 《血泪仇》 B. 《三打祝家庄》 C《白毛女》 D.《逼上梁山》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1. 五四问题剧热潮之后,出现了一批歌颂时代新女性的剧目,主要有()等。 A. 郭沫若的《卓文君》 B. 熊佛西的《新人的生活》 C. 欧阳予倩的《泼妇》 D. 田汉的〈名优之死》 12.在左翼文学、海派文学和京派文学三大流派之外,还有一些卓有成就却又游离于主流文坛之外的 独立 作家,主要有()等。 A. 巴金 B. 沈雁冰 C. 老舍 D. 李动人 13. 1936 年 10 月,戴望舒邀请梁宗岱等几位著名诗人共同创办在新诗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新诗》月 刊, 其中主要有()等。 A. 卞之琳 B. 艾青 C. 孙大雨 D. 冯至 14. 1949 年以前,赵树理发表了许多名重一时的小说,主要有()等。 A. 《小二黑结婚》 B. 《李有才板话》 C. 《实干家潘永福》 D. 〈李家庄的变迁》 15. 由于和萧军的情感出现裂痕,萧红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伤害。1935 年 7 月 16 日,萧红在朋友 的帮 助下前往东京。然而,更大的打击接踵而来,主要有()等。 A.受到日本刑事(便衣警察)的无理骚扰 Bo 鲁迅逝世 C. 萧军又有了外遇,并难以自拔 D. 继祖父逝世 三、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1 6. 1898 年,政治上“戊成变法”的失败,为文学的变法提供了转机,中国文学也由此进入了 “前 五 四文学时期 17. 1936 年 6 月发生的“两个口号”的论争,是指原左联成员围绕着“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 争的 大众文学” 口号展开的一场论争。 18. 新感觉派也称为“现代派”,既因《现代》杂志而得名,又因他们的确是中国第一个具有现代主 义特 征的小说流派。 19.郭沫若 20 年代创作了三部历史剧《卓文君》、《王昭君》、《聂篓》,后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出 版。 20. 丁玲的小说处女作是《梦珂》。 21. 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出生于满族正红旗一个平民家庭。 22. 小说《死水微澜》以成都郊外的天回镇为主要场景,以民女蔡大嫂、掌柜蔡兴顺、袍哥罗歪嘴、 土粮 户顾天成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为基本叙事脉络。 23. 1946 年周扬曾说,《小二黑婚》、《李有才板话》和《李家庄的变迁》是“三幅农村中发生的伟大 变 革的庄严美妙的图画 24. 在 30 年代的文学中,以林语堂为首的论语派,政治上力图持不左不右的超然立场,文学上也保 持既 雅化又大众化的中间立场。 25. 沈从文出生在湖南凤凰的一个军人家庭,曾祖母和祖母是苗族,母亲是土家族,身上流着湘西边 地军 人和少数民族的血液,这对他后来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最基本的影响。 26.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写得最好的小说,在冷清秋的形象塑造上具体表现出当时正风靡全国的人 道主 义思潮的影响。 27. 1927 年郁达夫与王映霞在上海相遇后,几乎每天都要在日记里记下对王映霞的相思和爱慕,后结 集有 《日记九种》出版。 28. 周作人在北大南迁后,滞留北平,曾出任伪职,其小品文与杂文难以区别,多为补白式的读书札 记与 回忆文字,暗含亡国之痛的复杂情感。 2 9.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成功地塑造了华威先生的形象,暴露了国民党政府以假抗战的姿态控制 抗战领 导权的真而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30. 1945 年,“鲁艺”师生根据河北民间新传奇《白毛仙姑》改编的大型秧歌剧《白毛女》,标志着 民族 新歌剧的诞生。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31. 鲁迅在日木留学期间,为什么要选择医学,又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 答:A.鲁迅选择医学,是想要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误的病人,同时,也是为了要促进了国人对于维 新的信 仰。(3 分) B. 他对中国国民的缺点和病根认识越多,对白己的医学救国理想就越怀疑。(2 分) C. 在“幻灯片”事件中,他发现凡愚弱的国民,只能做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 幸的, 关键在于改变他们的精神。(3 分) D.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他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2 分) 32. 孙犁的创作可分为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品和特点是什么?哪个时期被称为“新孙犁” ? 哪个 时期又被称为“老孙犁” ? 答:A.前期是 40 年代中期至 50 年代中期。代表作品是小说《白洋淀纪事》、《风云初记》和《铁木 前传》 等,具有明丽、欢乐的特点,被称作“老孙犁”。(5 分) B.后期是 70 年代末至 90 年代中期,代表作品是散文《晚华集》、《曲终集》等“耕堂劫后十种”,具 有 沉郁、激愤的特点,被称为“新孙犁”。(5 分) 五、分析题(30 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 逻 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 800 字。 33. 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狂人日记》既体现了新文学运动的实质,也显示出了文学革命的 实绩, 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答:A.《狂人日记》通过“狂人”从发病到痊愈的过程,象征地表现了叛逆者在封建传统压制下的挣 扎过 程和被吃掉的命运,暴露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以足够的思想分量抨击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 质,表现 了 “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启蒙精神。(5 分) B.作品借鉴俄国作家果戈里《狂人日记》的表现手法,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塑 造了一 个具有象征意象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具有心理分析特点的日记体小说形 式。(5 分) 《狂人日记》的现实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念念不忘对封建道德的批判、对愚味国民的同性和鞭挞。 在作 品中,除了现实广义的方法外,象征主义也时常可见。无论是“很的月光”,还是“赵家的狗”;无论 是狼子 村的炒吃心肝,还是李时珍写的人肉可以煎吃,都既可以看作是现实主义的刻画,也可以看作是象 征主义的结 合。狂人的精神病状的描写是逼真的,而他的几乎所有语言又都是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他 的形象本身的象 征意义则更为突出。 茅盾曾在 1923 年这样写道“这奇文冷隽的句子,挺峭的文调,对照着那储蓄半吐的意义,和淡淡的 象征 主义色彩,便构成了异样的风格,使人一见就感着不言而喻的悲哀和愉快。”鲁迅从《狂人日记》开 始就形成 了一种“异样的风格”,即作品虽然一开篇就使人笼罩在阴冷的恐惧之中,虽然处处使人感到毛 骨悚然,但是, 作品中狂人昂扬的斗志,却不能不使人振奋,不能不使人觉得作者在冷峻的文字中还流淌 着热烈的感情,还寄 托着热切的希望。概而言之,是鲁迅小说“异样的风格”就是寓热于冷。 《狂人日记》将彻底的反封建精神与崭新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深刻地体现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 实 绩,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34.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诗歌的“忧郁”特点。 答:A.诗人总是用忧郁的目光注视着“土地”,而这种忧郁的灵魂源于对多灾多难的土地和生活在 这块土 地上的农民的深情厚爱。《我爱这土地》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旷野》等许 多诗歌, 其实都是对“土地”的不同表达。(5 分) B.《我爱这土地》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旷野》等许多诗歌都以土地、乡村、 旷 野、道路、河流为中心意象,凝聚着对祖国的爱,流露出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以及对与土地合 为一体 的农民的命运给予深切关注。(5 分)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土地”遭受着暴风雨的打击,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永无止 息 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然而这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土地,即使死了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灰色的情 感显 而易见。但诗人的忧郁之中渗透了爱国主义精神:我的祖国虽然贫穷落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我心 中郁结着 过多的“忧郁”,然而这毕竟是生我养我的祖国。即使为他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这 土地意象深藏 着的正是诗人对灾难中的人民与受难的祖国一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赤子之爱,它使艾青 诗歌获得了一种震 撼人心的艺术生命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